世界越淺薄,深度工作的報酬就越可觀
人心越紛擾,專注產出的威力就越驚人
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深度工作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是知識經濟的殺手級應用:
只有靠高度專注,才能嫻熟一種困難的技藝,或解決一個艱深的問題。
——《經濟學人》
★ AMAZON 2016年度最佳商業/領導書
★ 權威商業書評網800-CEO-READ 2016年度最佳商業書入圍
★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衛報》、IDEAS.TED.COM一致好評!
當我們抱怨臉書占去太多時間,還在思索要與社群網站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MIT電腦科學博士.談論未來職場最具啟發性的思想家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告訴你————
真正的獎賞不會留給那些閒適的使用臉書的人!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大把時間浪擲於紛亂的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其實能以更好的方式生活。
也因此,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甚至成為當今最具價值的能力之一,正是——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
卡爾.紐波特教授在本書中暢談連線時代的種種影響,從自身經驗告訴所有人:
專注力和生產力,是可以有系統地解決的科學問題!
擁有深度工作力,是擁有美好深度生活的必要條件!
「深度工作力」是專注於高認知需求任務而不分心的能力,它能讓你快速學習,以更少的時間創造更好的成果。本書融合理論根據與實踐技巧,協助所有想在專業領域中成功的人,學會高效工作,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
別再以為忙碌代表生產力,區別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聰明的規畫深度工作的時間,培養專注的習慣與能力,你將能改變習於淺薄、容易分心、無法忍受無聊的心智。培養深度工作力,才是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並維持高品質的最好方法。
■ 培養深度工作力,用最少時間創造最高價值的18個策略:
1 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2 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3 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4 別獨自工作
5 像經營企業般執行
6 要懶惰
7 別逃避分心,要逃避專注
8 學老羅斯福那樣工作
9 練習生產性冥想
10 練習記憶一副牌
11 根據「重要少數法則」選擇網路工具
12 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
13 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
14 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15 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
16 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
17 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
18 讓自己難以連絡
##深度思考,时代稀缺的品质
评分##深度思考,时代稀缺的品质
评分##「我将过专注的生活,因为那是最好的一种生活。」
评分##把16小时当做一天中的一天,好好规划
评分##深度工作: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理论(有价值的/少见的/有意义的) 准则(要深入/拥抱无聊/原理社交媒体/拒绝肤浅)
评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概念+好处,这里感觉比较啰嗦。后边部分的建议觉得还是挺有用的,总体一般
评分##會更justify,你遇過的不理人指導教授,你聽過的朋友說他風評差的同事,是這樣寫出內容有創見語言又鮮活的優秀論文和專著。如果你從小就傾向這樣的工作模式,會慢慢檢視現在被侵蝕的程度和可調整的方法以及,步調跟你不同的工作環境、合作者、群體多麼該斷捨離——順便呼應《就愛斷捨離》的殘酷食物鏈/回饋鏈。另一方面,看起來也像某種「性生活指南」,果然「深度」可以體現在現代生活的許多主題,勞逸結合,節奏與模式,儀式感與重要性,大自然與隔絕的新鮮與啟發⋯⋯。
评分##會更justify,你遇過的不理人指導教授,你聽過的朋友說他風評差的同事,是這樣寫出內容有創見語言又鮮活的優秀論文和專著。如果你從小就傾向這樣的工作模式,會慢慢檢視現在被侵蝕的程度和可調整的方法以及,步調跟你不同的工作環境、合作者、群體多麼該斷捨離——順便呼應《就愛斷捨離》的殘酷食物鏈/回饋鏈。另一方面,看起來也像某種「性生活指南」,果然「深度」可以體現在現代生活的許多主題,勞逸結合,節奏與模式,儀式感與重要性,大自然與隔絕的新鮮與啟發⋯⋯。
评分##分兩天 幾個小時草草翻完了這本書,年齡越長看這類工具書越有種「道理都懂 然無卵用」的感覺。看到作者說:一般常人,每天深度工作1個小時可,超常人一天4小時已極限 內心寬慰不少。總而言之,手機和社交網絡是個壞東西,科技讓人沈淪,放縱慾望是原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