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你吃出来的

你是你吃出来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萌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 X前言· XIV
PART 01慢病时代——
饮食革命带来防治新契机· 001
我们活在快餐当道的世界,身体却困在了石器时代· 001
防治慢病吃什么:35%动物类食物 65%植物类食物· 012
防治慢病怎么吃:注重结构型营养素和营养密度· 019
PART 02不生病的奥秘——
七大营养素平衡· 029
能量平衡:比例合理更重要· 030
蛋白质平衡:选对优质蛋白,事半功倍· 038
碳水化合物平衡:体力消耗量是重要参照· 046
脂类平衡:每日摄入量不能低于总能量的30% · 052
维生素平衡:极容易缺乏,很难过量· 069
矿物质平衡:四两拨千斤· 081
膳食纤维平衡:粗粮吃多了会营养不良· 104
水平衡:不是每天8杯水那么简单· 108
PART 03中国式平衡膳食· 116
全世界平衡膳食标杆——地中海式饮食· 116
人人都该懂点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19
世上难求的药:早餐、午餐和晚餐· 134
选对食物是一门技术活儿· 149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食谱· 158
PART 04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吃· 176
肉蛋奶类:普遍吃得太少而不是过多· 178
粮食:中国传统饮食过于注重主食· 195
食用油:闻油色变的我们往往忽视了油的质量· 204
蔬菜:太多人不清楚什么是菜· 210
水果:吃得实在太少了· 221
PART 05病了怎样吃?
知道这四点就够了· 231
上皮组织:人体80%以上肿瘤的发生地· 233
结缔组织:不只和美容相关· 256
肌肉组织:肠胃、心脏等器官动力不足都可以由此入手· 265
神经组织:容易被饿着的指挥系统· 269
后记· 278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你是你吃出来的》是前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总结自身患病经历和10万 临床病例写成。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人群都曾陷入同一个误区——误以为低油低脂保健康,其实多是蛋白质缺乏式营养不良;误以为只能终生服药或手术,忽略了饮食等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真正康复。

作者结合实例提出:要预防疾病,先回到史上人类进化突飞猛进阶段的食谱——{植物类食物65% 动物类食物35%},一日三餐才是真正的保健品;针对已患慢病人群,提出“四分法”,讲解冠心病、甲状腺结节、胃炎、心悸、便秘、高血压、痛经、抑郁、老年痴呆14种常见慢病饮食治病方法,帮助患者控制疾病和恢复健康。

中国人到底怎样吃才健康?一本书重建健康饮食新认知——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

用户评价

评分

##讲得挺通俗易懂,但我不确定每句话都是对的,距离我的认知有些偏差。

评分

##为了突出饮食的重要性,很多观点我觉得是胡说霸道,如:因为吃对了食物控制了肿瘤的复发。因为没吃够某些食物导致了肺癌。作者本人用营养餐治好了自己的尿毒症。感觉像是在传教。

评分

##看的第一本营养方面的书,通俗易懂。记得 每天喝奶吃鸡蛋,吃肉吃鱼,蔬菜和水果,米面的主食其实没那么重要,除了提供能量没啥营养,吃多了还变成脂肪堆积!主食也可以是薯类的! 只是动物肝脏 um....难为我了。。。

评分

##一本适合中国人看的营养学科普类书籍,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地确过于敷衍。其次在中国人的身体结构和饮食习惯上分析不同的食物给身体带来不同的变化,这段收获较大,很实用。 但对于本书的后半部分,对于病理的分析过于主观,说服力不大,让我读起来更有一种被“洗脑”的感觉,不太认同。还是希望更多想要调整自己身体状态或者已有不适症状的人,能够理性判断尽早就医,切莫迷信“专家言论”影响健康。 而我认为,我们阅读这类社科书籍所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用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不信谣、不传谣,相信科学。

评分

##7小时17分钟读完,神作。我从小就瘦,确实如中所说很久不经常喝牛奶和吃鸡蛋了,现在决定每天一杯奶,注重膳食营养,我会增肥到140的。

评分

##刚看完这本书,决定好好吃肉,好好吃鸡蛋,一转眼又看见微博素食营养叔发的科学纪录片说牛奶蛋白会刺激癌细胞生长,视频里说的也是一套套的,想过来看看评论有没有讨论这方面的话题的朋友,几乎看遍了所有评论,都在说要跟着学,到底该不该喝牛奶吃鸡蛋和肉,书里是这样说的,纪录片里又是那样说的,该听谁的呢

评分

##想去安贞医院找这位医生聊聊

评分

##在推荐页读到作者得过肾病通过饮食调理自愈,想细致看看肾病的饮食原则康复原理,结果发现书中根本没有涉及。倒更像是简洁版的营养学科普。书中强调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对肾脏代谢的影响和区别,还论述了动物内脏的诸多好处,可对于肾病这种慢病来说聊等于无,根本不能吃,所以基本等于没说。作为神内科的医生,偏重脑部营养的论述这可以理解,极端案例也比较多,一般人很难如此极端,所以内容其实实践性不强。除非极端缺乏营养学常识,或给老年人扫盲,否则总有过誉之感。略感失望。

评分

特别好的一本书,清晰易懂,有理有据……而且我才知道许多观念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中西有别啊! 我一边看一边截图给爸妈,家庭群里截了大概100张图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