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經濟科學譯叢:金融學(第2版)》以功能視角劃分金融體係,采用統一整體的邏輯演進方式闡釋金融領域涉及的問題。內容涉及金融和金融體係的基本介紹、時間與資源配置、價值評估模型、風險管理和資産組閤理論、資産定價、公司金融等金融領域的基本問題。
內容簡介
《經濟科學譯叢:金融學(第2版)》以功能視角劃分金融體係,采用統一整體的邏輯演進方式闡釋金融領域涉及的問題。內容涉及金融和金融體係的基本介紹、時間與資源配置、價值評估模型、風險管理和資産組閤理論、資産定價、公司金融等金融領域的基本問題。《經濟科學譯叢:金融學(第2版)》緻力於提供金融領域的全景化描述,將金融領域涉及的問題納入邏輯嚴整的統一分析框架中,為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選擇感興趣的內容提供方便,並且有助於使用者迅速瞭解金融領域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大量專欄和圖錶提供瞭豐富的背景知識,並為進一步的研究預留瞭充足的空間。這些專欄選取不同素材從各個角度說明理論的應用性,從而有利於加深理論的理解。
作者簡介
茲維·博迪(Zvi Bodie),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的諾曼和阿黛爾bull;巴倫管理學講席教授。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曾經供職於哈佛大學商學院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金融係。
羅伯持·C·默頓(Robert C.Merton),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約翰和納蒂middot;麥剋阿瑟榮譽教授。1970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之後,他一直供職於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金融係,直至1988年任職於哈佛大學。莫頓教授是美國金融學會前任主席和國傢科學院院士。他於199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
戴維·L·剋利頓(David L.Cleeton),是奧柏林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和副教務長。他從華盛頓大學聖middot;路易斯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同事兼任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等大學的訪問教授職位。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部分 金融和金融體係
第1章 金融學
1.1 對金融學進行界定
1.2 為什麼學習金融學?
1.3 居民戶的金融決策
1.4 企業的金融決策
1.5 企業組織的形式
1.6 所有權與管理的分離
1.7 管理的目標
1.8 市場性管束:收購
1.9 財務專傢在公司中的角色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2章 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
2.1 什麼是金融體係?
2.2 資金流動
2.3 從功能齣發的視角
2.4 金融創新與“看不見的手”
2.5 金融市場
2.6 金融市場中的比率
2.7 金融中介
2.8 金融基礎設施與金融管製
2.9 政府與準政府組織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3章 管理財務健康狀況和業績
3.1 財務報錶的功能
3.2 財務報錶迴顧
3.3 市場價值與賬麵價值
3.4 收入的會計標準與經濟標準
3.5 股東收益率與賬麵淨資産收益率
3.6 運用財務比率進行分析
3.7 財務規劃過程
3.8 構建財務規劃模型
3.9 增長與外源融資需要
3.10 營運資本管理
3.11 流動性與現金預算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2部分 時間與資源配置
第4章 跨期配置資源
4.1 復利
4.2 復利的頻率
4.3 現值與摺現
4.4 其他摺現現金流決策規則
4.5 復閤現金流
4.6 年金
4.7 永續年金
4.8 貸款的分期償還
4.9 匯率以及貨幣的時間價值
4.10 通貨膨脹和摺現現金流分析
4.11 稅收與投資決策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5章 居民戶的儲蓄和投資決策
5.1 生命周期儲蓄模型
5.2 考察社會保障
5.3 通過自願性退休計劃延遲支付稅收
5.4 你是否應當投資於一項專業學位?
5.5 你應當購買還是租賃?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6章 投資項目分析
6.1 項目分析的性質
6.2 投資構思源自何處?
6.3 淨現值投資規則
6.4 估計一個項目的現金流
6.5 資本成本
6.6 運用試算平衡錶進行敏感性分析
6.7 分析成本下降的項目
6.8 擁有不同存續期的項目
6.9 對相互排斥的項目進行排序
6.10 通貨膨脹與資本預算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3部分 價值評估模型
第7章 市場估值原理
7.1 資産價值與資産價格的關係
7.2 價值大化和金融決策
7.3 一價定律與套利
7.4 套利與金融資産價格
7.5 利率和一價定律
7.6 匯率與三角套利
7.7 運用參照物進行價值評估
7.8 價值評估模型
7.9 價值的會計標準
7.10 信息怎樣反映在股票價格之中?
7.11 有效市場假說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8章 已知現金流的價值評估:債券
8.1 使用現值因子對已知現金流進行價值評估
8.2 基本構成要素:純粹摺現債券
8.3 附息債券、當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8.4 解讀債券行情錶
8.5 為什麼到期期限相同的債券的收益率可能有所不同?
8.6 隨時間推移的債券價格行為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9章 普通股的價值評估
9.1 解讀股票行情錶
9.2 摺現紅利模型
9.3 盈利和投資機會
9.4 對市盈率方法的重新考察
9.5 紅利政策是否影響股東財富?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4部分 風險管理與資産組閤理論
第10章 風險管理的原理
10.1 什麼是風險?
10.2 風險與經濟決策
10.3 風險管理過程
10.4 風險轉移的三個方麵
10.5 風險轉移與經濟效率
10.6 風險管理機構
10.7 資産組閤理論:優風險管理的量化分析
10.8 收益率的概率分布
10.9 作為風險度量標準的標準差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11章 對衝、投保和分散化
11.1 使用遠期閤約和期貨閤約對衝風險
11.2 運用互換閤約對衝匯率風險
11.3 通過針對負債配比資産對衝缺口風險
11.4 小化對衝成本
11.5 投保與對衝
11.6 保險閤約的基本特徵
11.7 金融性擔保
11.8 利率的高限價與低限價
11.9 作為保險的期權
11.10 分散化原理
11.11 分散化與保險成本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12章 資産組閤機會和選擇
12.1 個人資産組閤選擇的過程
12.2 預期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權衡取捨
12.3 運用多種風險資産的有效分散化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5部分 資産定價
第13章 資本市場均衡
13.1 資本資産定價模型概述
13.2 市場資産組閤風險溢價的決定因素
13.3 單個證券的貝塔係數和風險溢價
13.4 在資産組閤選擇的過程中運用資本資産定價模型
13.5 評估價值與管製收益率
13.6 資本資産定價模型的修正與替代選擇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14章 遠期市場與期貨市場
14.1 遠期閤約與期貨閤約的區彆
14.2 期貨市場的經濟功能
14.3 投機者的角色
14.4 商品的即期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係
14.5 從商品的期貨價格中提取信息
14.6 黃金的遠期一即期價格平價
14.7 金融期貨
14.8 “隱含性”無風險利率
14.9 遠期價格不是未來即期價格的預測值
14.10 存在現金支付的遠期一即期價格平價關係式
14.11 “隱含性”紅利
14.12 外匯的平價關係
14.13 匯率決定中預期的作用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15章 期權市場與或有索取權市場
15.1 期權怎樣運作?
15.2 使用期權進行投資
15.3 賣齣期權與買人期權的平價關係
15.4 波動性與期權價格
15.5 二項式期權定價
15.6 動態復製與二項式模型
15.7 布萊剋-斯科爾斯模型
15.8 隱含波動性
15.9 公司負債與權益的或有索取權分析
15.10 信用擔保
15.11 期權定價方法的其他應用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6部分 公司金融
第16章 企業的財務結構
16.1 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
16.2 權益性融資
16.3 債務性融資
16.4 無摩擦環境中的資本結構無關性
16.5 通過財務決策創造價值
16.6 降低成本
16.7 解決利益衝突
16.8 為利益關聯方創造新機會
16.9 實踐中的融資決策
16.10 怎樣評價杠杆化投資?
小結
問題與疑難
第17章 實物期權
17.1 投資於實物期權
17.2 遞延期權:不確定性與不可逆性的例證
17.3 運用布萊剋-斯科爾斯公式評估實物期權
小結
問題與疑難
專業術語錶
譯後記
精彩書摘
疏於采取與未購買火災險時相同的預防措施,使得倉庫火災更容易發生。在一項極端的情形中,如果保險賠付的金額超過瞭倉庫的市場價值,那麼這位所有者可能為瞭獲得保險賠付而故意縱火。由於存在這種潛在的道德風險,保險公司可能對它們所提供保險的金額進行限定,或者在特定情形下直接拒絕齣售火災險。
閤同領域裏的一項道德風險例證是,如果我提前為一份工作嚮你支付報酬,而且無論你工作好壞都得到相同金額,那麼可能發生什麼。在這裏,你努力工作的激勵將小於如果我在工作完成後支付報酬時的激勵。
一項更加精細的道德風險問題例證齣現於為風險投資企業提供融資的過程中。假設你有意開辦風險投資企業,同時需要啓動資本。你可以從哪裏獲得啓動資本?你可能尋求的項來源是傢庭或者朋友。為什麼?因為你信任他們,同時他們也瞭解並信任你。你知道將自己的秘密規劃與他們分享是安全的。另一方麵,你的傢庭認為你將完全公開你所擁有的關於該商業機會的信息,包括所有的隱患。更進一步地,如果該企業並沒有立即興旺,而是運轉艱難,他們知道為瞭保護他們的利益你將努力工作。
一傢銀行作為貸款的來源會怎麼樣呢?你或許對和銀行貸款官員,一位徹底的陌生人,討論商業計劃的細節感覺有點不適,她可能將你的計劃泄露給可能是競爭對手的另一位客戶。即使你可以消除對銀行的擔憂,還存在另一方麵的問題。貸款官員不願意貸給你所希望的這筆資金,因為她知道你沒有動機披露計劃中的隱患,除非你不得不這樣做。因此,這種商業機會的信息交換過程中存在不平衡或不對稱的現象:你比該貸款官員更瞭解這項商業機會。
更進一步地,這位貸款官員知道,對你而言她是一位陌生人,而且這傢銀行對你而言隻是一傢客觀存在的機構。因此,如果情況變得艱難,你將不像為傢庭或朋友那樣努力地扭轉該企業的頹勢。相反,你可能決定撤離這傢企業,而且不償還貸款。於是,當企業的部分風險已經被轉移至你並不在意其福利的主體(例如一傢銀行或者保險公司)時,你努力工作動機的降低就是道德風險的一項例證。
快速測查2—7
舉齣一項道德風險問題怎樣可能阻止你得到希冀做某事的融資的例證。你能否想到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由不對稱信息引發的另一類問題是逆嚮選擇——那些購買保險規避風險的人們比一般人群更可能處於風險境地。舉個例子,考察終身年金(life annuities)。終身年金是隻要購買者存活就每月嚮其支付固定數額金錢的閤同。齣售這種終身年金的企業,不可能假設購買終身年金的人與一般人群擁有相同的預期壽命。
例如,假設一傢企業嚮65歲退休的人齣售年金。一般人群裏存在三類相同數量的人:A類人存活10年,B 類人存活15年,同時C類人存活20年。平均而言,65歲的人可以存活15年。如果該企業索取反映15年預期壽命的價格,它會發現購買年金的人不成比例地是B類人和C類人。
……
《金融學(第二版)》是一部深入探討現代金融理論與實踐的權威著作。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結閤瞭近年來金融領域發生的重大變革和前沿研究成果,對金融學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演變進行瞭全麵而細緻的闡述。其內容涵蓋瞭貨幣金融、公司金融、投資學、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及金融監管等多個重要分支,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係統、完整、前沿的金融學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金融市場與金融工具 本書開篇即係統地介紹瞭金融市場的基本構成、功能以及運行機製。讀者將瞭解到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如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衍生品市場,以及它們在資源配置、風險轉移和信息傳遞方麵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貨幣市場:深入剖析瞭短期資金融通的工具和機製,包括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以及迴購協議等。本書詳細闡述瞭這些工具的定價、風險特徵以及它們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 資本市場: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進行瞭深度解析。在股票市場部分,本書介紹瞭股票的種類、發行與交易過程、股票定價模型(如股利增長模型、摺現現金流模型)以及影響股價的因素。讀者將全麵理解股票作為企業融資和投資者投資的重要工具。在債券市場部分,本書詳細講解瞭債券的種類、發行、交易、收益率計算(如到期收益率、即期收益率)以及久期和凸性等風險度量指標。 外匯市場:闡述瞭國際收支、匯率決定理論(如購買力平價理論、利率平價理論)以及外匯交易機製。本書探討瞭匯率風險及其管理工具,如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等。 衍生品市場:對金融衍生品進行瞭深入介紹,包括期貨、期權、互換等。本書詳細解釋瞭這些工具的閤約結構、定價模型(如布萊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及其在風險管理和投機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金融機構與金融監管 金融機構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中介角色,本書對此進行瞭詳盡的分析。 商業銀行:深入探討瞭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資産負債管理、風險管理(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以及盈利能力分析。本書還分析瞭銀行在支付體係、信貸供給和貨幣創造中的核心作用。 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本書分析瞭它們的業務範圍、經營特點、市場地位以及在金融體係中的功能。 金融監管:鑒於金融風險的係統性及其對宏觀經濟的潛在影響,金融監管是金融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係統地介紹瞭金融監管的目標、原則、主要監管手段(如資本充足率監管、流動性監管、行為監管)以及國內外主要的監管框架(如巴塞爾協議)。本書還探討瞭金融創新對金融監管帶來的挑戰以及監管的演變趨勢。 第三部分:公司金融 公司金融是金融學中研究企業如何融資、投資和進行財務決策的領域。 企業投融資決策:本書詳細闡述瞭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在投資決策方麵,本書介紹瞭資本預算的各種方法,如淨現值(NPV)、內部收益率(IRR)、迴收期法等,並分析瞭投資項目的評估與選擇。在融資決策方麵,本書深入探討瞭公司的資本結構理論,包括MM理論(Modigliani-Miller theorem)及其後續修正,以及融資決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本書還分析瞭股權融資(如發行股票)和債權融資(如發行債券、銀行貸款)的優缺點及選擇。 股利政策:本書探討瞭股利支付的理論與實踐,分析瞭股利政策對公司估值和股東財富的影響,以及各種股利支付形式(如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股票迴購)的適用性。 公司估值:本書介紹瞭多種公司估值方法,包括現金流摺現法、可比公司分析法、先例交易分析法等,為投資者和分析師提供瞭實用的估值工具。 第四部分:投資學 投資學研究個人和機構如何在不確定的未來中做齣最優的資産配置決策。 資産定價:本書詳細介紹瞭現代資産定價理論,包括馬剋維茨的均值-方差模型,構建瞭投資組閤理論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本書深入闡述瞭資本資産定價模型(CAPM),解釋瞭資産的係統性風險(Beta)與預期收益之間的關係。此外,本書還介紹瞭套利定價理論(APT)等更廣泛的資産定價模型。 行為金融學:本書引入瞭行為金融學的前沿研究成果,探討瞭投資者心理偏差(如過度自信、錨定效應、羊群效應)如何影響市場價格,並分析瞭其對傳統金融理論的補充和修正。 投資組閤管理:本書闡述瞭如何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投資目標和時間 horizons 構建和管理投資組閤。這包括資産配置、證券選擇、投資組閤績效評估以及風險管理策略。 第五部分:宏觀金融與國際金融 宏觀金融關注金融體係對整體經濟運行的影響,而國際金融則著眼於跨國界的金融活動。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本書分析瞭中央銀行如何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如利率、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控貨幣供應量、影響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同時,本書也探討瞭財政政策(如稅收、政府支齣)在穩定經濟中的作用及其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國際收支與匯率:本書深入分析瞭國際收支的構成、影響因素及其與匯率變動的關係。本書探討瞭不同匯率製度(如固定匯率、浮動匯率)的優劣,以及國際資本流動對國傢經濟的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與風險管理:本書迴顧瞭近年來發生的重大金融危機,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深入分析瞭危機發生的深層原因,包括金融創新、監管失靈、杠杆過高等。在此基礎上,本書探討瞭如何加強宏觀審慎管理,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並提齣瞭應對未來金融危機的政策建議。 本書的特色與價值 《金融學(第二版)》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內容的係統性、前沿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結閤。 係統性:本書結構清晰,邏輯嚴謹,從基礎概念到復雜模型,層層遞進,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完整而全麵的金融學知識框架。 前沿性:作者緊密跟蹤金融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將行為金融學、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等新興議題融入其中,展現瞭金融學的最新圖景。 實踐性:本書大量引用瞭現實世界的案例分析,結閤瞭最新的市場數據和政策動態,使得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有助於讀者理解金融學原理如何在實際中發揮作用,並解決現實問題。 本書不僅適閤金融學專業的學生作為教材,也同樣適用於經濟學、管理學相關專業的師生,以及對金融市場、投資理財、公司財務等領域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深刻理解金融市場的運作規律,掌握分析金融工具和投資機會的方法,理解金融機構的功能與風險,並具備進行理性財務決策的能力。無論您是希望在金融領域深造,還是希望提升個人投資理財水平,抑或是希望更好地理解宏觀經濟運行,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