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股市中的“逆運算”
第二章 成交量背後意味著什麼
兩重特性,透視成交量
1.平衡買入與賣齣
2.展示恐懼與貪婪
3.統一動態與靜態
三個角度,掘金成交量
1.成交量變化,價格變化
2.隻看價不看量,虧損沒商量
3.判斷趨勢,要靠成交量
六種形態,監測成交量
1.辨析六種經典形態
2.成交量形態,透露股價走嚮
3.從極端成交量中盈利
第三章 研判九種量價關係,吃透基本原理
第一種關係:量增價升,買入信號
1.透析量增價升的市場信息
2.持續時間不得少於五天(實戰精解)
3.放量節奏要均勻(實戰精解)
4.波浪式量增價升有威力(實戰精解)
5.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二種關係:量增價平,轉陽信號
1.透析量增價平的市場信息
2.兩三天“量增價平”就能發齣見頂信號(實戰精解)
3.原來“價平”僅僅是迴檔一下(實戰精解)
4.位置比形態重要(實戰精解)
5.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三種關係:量增價跌,棄賣觀望
1.透析量增價跌的市場信息
2.量增價跌的殺傷力很大(實戰精解)
3.跌幅巨大,可以搶反彈嗎?(實戰精解)
4.一種超短綫技巧:三黑量漸大(實戰精解)
5.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四種關係:量平價升,持續買入
1.透析量平價升的市場信息
2.地量平價升,上漲概率大於下跌概率(實戰精解)
3.大量平價升,小心為上(實戰精解)
4.中量平價升,繼續上漲可期(實戰精解)
5.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五種關係:量平價平,謹慎樂觀
1.透析量平價平的市場信息
2.地量平價平,研判大盤走嚮有奇效(實戰精解)
3.小量平價平,嚮上嚮下皆有可能(實戰精解)
4.大量平價平,見頂信號(實戰精解)
5.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六種關係:量平價跌,繼續賣齣
1.透析量平價跌的市場信息
2.量平價跌,趨勢改變信號(實戰精解)
3.地量平價跌,無量陰跌無絕期(實戰精解)
4.中量平急跌,還會跌(實戰精解)
5.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七種關係:量減價升,繼續持有
1.透析量減價升的市場信息
2.量價頂背離與量減價升有區彆(實戰精解)
3.賣齣信號之一:寬幅震蕩走勢中量減價升(實戰精解)
4.形態特例:縮量紅三兵,賣齣信號(實戰精解)
5.牛股特徵之一:長期的量減價升(實戰精解)
6.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八種關係:量減價平,警戒信號
1.透析量減價平的市場信息
2.量減價平特例:下落二星(實戰精解)
3.量減價平特例:上漲二星(實戰精解)
4.頂部的警戒(實戰精解)
5.上升途中的迴檔(實戰精解)
6.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九種關係:量減價跌,賣齣信號
1.透析量減價跌的市場信息
2.量減價跌是典型的熊市特徵(實戰精解)
3.急漲後,急跌急縮量(實戰精解)
4.旗形中的量減價跌(實戰精解)
5.量增價升與量減價跌交替進行(實戰精解)
6.幾個關鍵操作提示
第四章 詳解五個成交量指標,穩賺十倍收益
關鍵指標1:能量潮指標OBV
1.OBV指標設計原理
2.OBV指標計算方法
3.OBV指標與股價的關係
4.OBV指標22個運用技巧
5.OBV指標實戰精解
6.OBV指標的缺憾及修正
關鍵指標2:心理綫PSY
1.PSY指標設計原理
2.PSY指標計算方法
3.PSY指標與股價的關係
4.PSY指標20個運用技巧
5.PSY指標實戰應精解
6.PSY指標的缺憾及修正
關鍵指標3:成交量變異率指標VR
1.VR指標設計原理
2.VR指標計算方法
3.VR指標與股價的關係
4.VR指標15個運用技巧
5.VR指標實戰精解
6.VR指標的缺憾及修正
關鍵指標4:簡易波動指標EMV
1.EMV指標設計原理
2.EMV指標計算方法
3.EMV指標與股價的關係
4.EMV指標13個運用技巧
5.EMV指標實戰精解
6.EMV指標的缺憾及修正
關鍵指標5:資金流量指數指標MFI
1.MFI指標設計原理
2.MFI指標計算方法
3.MFI指標與股價的關係
4.MFI指標10個運用技巧
5.MFI指標實戰精解
6.MFI指標的一點補充說明
第五章 暴漲因子——妙用成交量短綫買入
短綫暴漲技法1:杯口淘金
短綫暴漲技法2:放量打拐
短綫暴漲技法3:放量過頂
短綫暴漲技法4:天眼地量
短綫暴漲技法5:倍量中陽
短綫暴漲技法6:韆金難買散戶坑
第六章 暴跌形態——巧用成交量逃避暴跌
逃避跌暴技法1:巨量長陰
逃避跌暴技法2:二次放量
逃避跌暴技法3:雜草叢生
逃避跌暴技法4:低位放量
逃避跌暴技法5:暴跌放量
逃避跌暴技法6:縮量橫盤
第七章 缺口與成交量——關鍵技巧實現翻番
缺口與成交量形態
缺口的技術含義
缺口迴補分析
透析四類缺口的成交量(實戰精解)
小結與操作提示
第八章 三年十倍的盈利計劃——傻瓜盈利模式
內容介紹
要想在股市獲利,就必須對成交量進行深入研究,掌握成交量與股價之間的關係。這一點已經成為股市投資的基本共識。
成交量背後暗藏哪些信息?
怎樣利用成交量,擒住大牛股?
價格與成交量之間有什麼秘密?
如何重新認識“經典量價關係”?
本書通過研究成交量與股價之間的關係,判斷股市的走勢,捕捉大牛股,逃避暴跌,實現三年十倍的傻瓜盈利計劃
作者介紹
硃成萬,資深投資人士,股市磨礪16年有餘,嘗遍炒股的酸甜苦辣。精通數學,讀遍國內外經典投資理論,看透股市本質,有獨特的操盤技巧和心得。獨創瞭捕捉短綫暴漲因子三步法,將成交量與日本蠟燭圖完美結閤,總結瞭一套擒牛股的實戰技法。
這本書我真是太驚喜瞭!作為一名股市的“小白”,之前看很多技術分析的書,要麼術語太多,要麼講得太玄乎,根本抓不住重點。但這本書完全不一樣,它的“圖解”二字不是噱頭,是真的把復雜的概念通過圖示清晰地展現齣來,讓人一目瞭然。我尤其喜歡它對成交量原理的講解,之前我總覺得成交量是個很神秘的東西,但作者一步一步地拆解,從最基礎的“量”怎麼産生,“價”又如何與之互動,都講得特彆明白。而且,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案例,每一個圖錶都配有詳細的解讀,告訴我這個成交量形態代錶著什麼,應該如何去解讀市場的真實意圖。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在實盤教學,邊學邊練,很有成就感。那些之前睏擾我的“迷霧”,在這本書的引導下,漸漸消散瞭。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市場,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在紛繁復雜的股市指標中,成交量纔是最能反映市場真實動嚮的“晴雨錶”,但如何解讀它,卻是個大學問。硃成萬先生的這本書,用“圖解”的方式,把這個大學問變得通俗易懂,我甚至覺得它比很多價值投資的書更能幫助我理解市場。書中對量價關係的深入剖析,讓我看到瞭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細節。比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量大就是好”,而是會結閤具體的K綫形態、市場環境,來解讀不同成交量所代錶的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吸籌”、“派發”的講解,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資金行為,通過成交量能夠捕捉到一些端倪。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霧裏看花”的散戶,而是能夠更加清晰地“看見”市場的真相,並基於這種看見,做齣更精準的交易決策。這本書,絕對是開啓我股市盈利之路的一把金鑰匙。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透”。我之前讀過很多關於股市的書,很多都講到瞭成交量,但總感覺隔靴搔癢,沒有觸及到核心。而《圖解成交量戰法》則不一樣,它就像一把手術刀,將成交量最真實、最核心的“秘密”一層層地剖析開來。作者硃成萬先生的功力可見一斑,他將復雜的量價關係,用最直觀、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主力行為”的揭示,很多時候,我們散戶之所以虧損,就是因為無法看穿主力資金的意圖。這本書通過成交量的變化,幫助我們去“偵測”主力的痕跡,從而規避風險,甚至跟隨主力進行操作。雖然“十倍盈利”聽起來很誇張,但我相信,如果能夠真正掌握書中揭示的成交量戰法,並且在實戰中靈活運用,其盈利潛力確實是巨大的。這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並且能夠帶來實際操作指導的好書。
評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就被它“圖解成交量戰法”這個書名吸引瞭。拿到書後,我更是愛不釋手。作為一名已經在股市摸爬滾打瞭幾年的散戶,我深知技術分析的重要性,但對於成交量的運用,我一直感到有些力不從心。這本書給瞭我全新的視角。作者對成交量的解讀非常獨到,他沒有停留在錶麵的指標計算,而是深入到成交量背後所蘊含的市場情緒和資金博弈。書中大量的圖例,每一張都像是精心設計的教學卡片,配以詳盡的文字說明,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成交量形態下的市場行為。特彆是關於“價量背離”的分析,讓我茅塞頓開,以前我總是對這種現象感到睏惑,現在終於找到瞭閤理的解釋和應對策略。這本書不僅僅是講技巧,更多的是在培養一種對市場本質的洞察力,這纔是真正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長期盈利的關鍵。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我最初的預期。我之前一直以為成交量隻是一個輔助指標,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自己有多麼“淺薄”。作者硃成萬先生以一種近乎“還原”的態度,剝開瞭成交量錶麵的層層迷霧,讓我們看到瞭它最真實、最透徹的一麵。他不僅僅是告訴你“看到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量價關係在書中被闡述得淋灕盡緻,我之前理解的“價漲量漲”、“價跌量跌”這些簡單的概念,在這本書裏被賦予瞭更深層次的意義,以及更多復雜的組閤形態。他分析瞭很多莊傢、主力如何通過成交量來“做盤”,以及散戶如何識彆這些痕跡,這對於我這樣的散戶來說,簡直是“及時雨”。而且,書中提供的“十倍盈利炒股技巧”,雖然聽起來很誘人,但作者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通過對成交量原理的深刻理解,告訴你如何在市場波動中捕捉那些真正有潛力的機會,這是一種基於邏輯和概率的分析,而非盲目的猜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