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是記述關於明末散文傢張岱身經曆過的雜事的著作,它詳細描述瞭明代江浙地區的社會生活,有對貴族子弟的閑情逸緻、浪漫生活的描寫,也有對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的反映。既是一部個人化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時期的生活畫捲。
《西湖夢尋》對杭州西湖一帶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賢祭祠等進行瞭全方位的描述,作者在每則記事之後選錄先賢時人的詩文若乾首(篇),更使山水增輝。是一部介紹西湖掌故、地理的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學成就的山水記和風俗記。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石公,號陶庵、天孫,彆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張岱齣身仕宦傢庭,早年生活優裕,久居杭州。明亡後,避居剡溪山,悲憤之情悉注於文字之中。他是公認成就X高的明代文學傢之一,X擅散文。
陶庵夢憶
自序
捲一
鍾山
報恩塔
天颱牡丹
金乳生草花
日月湖
金山夜戲
筠芝亭
砎園
葑門荷宕
越俗掃墓
奔雲石
木猶龍
天硯
捲二
孔廟檜
孔林
燕子磯
魯藩煙火
硃雲峽女戲
紹興琴派
花石綱遺石
焦山
錶勝庵
梅花書屋
不二齋
瀋梅岡
岣嶁山房
三世藏書
捲三
絲社
南鎮祈夢
禊泉
蘭雪茶
白洋潮
陽和泉
龍噴池
硃文懿傢桂
逍遙樓
包涵所
鬥雞社
棲霞
湖心亭看雪
捲四
不係園
兗州閱武
牛首山打獵
楊神廟颱閣
雪精
嚴助廟
二十四橋風月
世美堂燈
寜瞭
張氏聲伎
捲五
範長白
於園
姚簡叔畫
爐峰月
湘湖
柳敬亭說書
虎丘中鞦夜
揚州清明
金山競渡
劉暉吉女戲
硃楚生
揚州瘦馬
捲六
彭天锡串戲
目蓮戲
甘文颱爐
紹興燈景
韻山
天童寺僧
水滸牌
煙雨樓
仲叔古董
噱社
一尺雪
齊景公墓花樽
捲七
西湖香市
西湖七月半
及時雨
雷殿
龐公池
鬆花石
愚公榖
定海水操
過劍門
捲八
龍山放燈
王月生
張東榖好酒
樓船
阮圓海戲
花閣
範與蘭
閏元宵
閤采牌
琅嬛福地
西湖夢尋
自序
西湖總記
明聖二湖
西湖北路
玉蓮亭
昭慶寺
大佛頭
保俶塔
瑪瑙寺
智果寺
六賢祠
西泠橋
嶽王墳
紫雲洞
西湖西路
玉泉寺
集慶寺
飛來峰
冷泉亭
靈隱寺
北高峰
岣嶁山房
青蓮山房
上天竺
西湖中路
秦樓
十錦塘
孤山
關王廟
六一泉
葛嶺
蘇公堤
湖心亭
放生池
西湖南路
柳洲亭
靈芝寺
錢王祠
淨慈寺
小蓬萊
雷峰塔
煙霞石屋
高麗寺
於墳
風篁嶺
一片雲
西湖外景
西溪
虎跑泉
鳳凰山
宋大內
五雲山
雲棲
鎮海樓
城隍廟
火德廟
芙蓉石
雲居庵
紫陽庵
金山夜戲
崇禎二年中鞦後一日,餘道鎮江往兗。日晡①,至北固,艤舟②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噀③天為白。餘大。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龍王堂,入大殿,皆漆靜。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餘呼小傒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諸劇。鑼鼓喧闐,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④眼翳,翕然張口,嗬欠與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皆不敢問。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釋】
①晡(bū):申時,為現在的下午三點到五點。
②艤(yǐ)舟:使船靠岸。
③噀(xùn):噴。
④摋(shā):揉。
梅花書屋
陔萼樓後老屋傾圮,餘築基四尺,造書屋一大間。旁廣耳室如紗①,設臥榻。前後空地,後牆壇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齣牆上,歲滿三百餘朵。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對麵砌石颱,插太湖石數峰。西溪梅骨古勁,滇茶數莖嫵媚,其旁梅根種西番蓮,纏繞如纓絡②。窗外竹棚,密寶襄蓋之。階下翠草深三尺,鞦海棠疏疏雜入。前後明窗,寶襄西府,漸作綠暗。餘坐臥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輒入。慕倪迂清③,又以“雲林秘閣”名之。
【注釋】
①紗(chú):紗帳。
②纓絡:同“瓔珞”,指珠玉串起的飾品。
③倪迂清:元代書畫傢倪瓚傢中的清閣,用於收藏圖書。
蘭雪茶
日鑄①者,越王鑄劍地也。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氣。歐陽永叔曰:“兩浙之茶,日鑄第X。”王龜齡曰:“龍山瑞草,日鑄雪芽。”日鑄名起此。京師茶客,有茶則至,意不在雪芽也,而雪芽利之,一如京茶式,不敢獨異。三峨叔知鬆蘿焙法,取瑞草試之,香撲洌。餘曰:“瑞草固佳,漢武帝食露盤,無補多欲;日鑄茶藪,‘牛雖瘠,僨於豚上②’也。”遂募歙人入日鑄。
扚③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鬆蘿。他泉瀹之,香氣不齣,煮禊泉,投以小罐,則香太濃鬱。雜入茉莉,再三較量,用敞口瓷甌淡放之,候其冷;以鏇滾湯衝瀉之,色如竹籜方解,綠粉初勻;又如山窗初曙,透紙黎光。取清妃白,傾嚮素瓷,真如百莖素蘭同雪濤並瀉也。
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氣,餘戲呼之“蘭雪”。四五年後,“蘭雪茶”一哄如市焉。越之好事者不食鬆蘿,止④食蘭雪。蘭雪則食,以鬆蘿而纂蘭雪者亦食,蓋鬆蘿貶聲價俯就蘭雪,從俗也。乃近日徽歙間鬆蘿亦名蘭雪,嚮以鬆蘿名者,封麵係換,則又奇矣。
【注釋】
①日鑄:山名,位於今浙江紹興,盛産茶,以“日鑄”X為齣 名。
②牛雖瘠,僨(fèn)於豚上:再瘦弱的牛,倒在小豬身上,小豬也會被壓死。這句話齣自《左傳》。
③扚(dí):按。
④止:隻。
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①矣,餘拏②一小舟,擁毳衣③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淞沆碭④,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⑤而彆。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注釋】
①更定:初更之後,相當於現在的晚上八、九點。
②拏(ná):指劃船。
③毳(cuì)衣:古代的一種衣服,由毛皮製成。
④沆碭(hànɡ dànɡ):煙霧繚繞的樣子。
⑤大白:大的酒杯。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的墨綠色調搭配著燙金的書名,拿在手裏就有一種莊重典雅之感,仿佛瞬間穿越迴瞭那個文人雅士輩齣的年代。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齣色,摸上去細膩光滑,而且油墨印刷的清晰度極高,即便是那些繁復的古體字也毫無模糊之感。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處理,既結實又美觀,確保瞭這本書能夠經受住長時間的翻閱。對於我這種既愛讀書又注重藏書體驗的人來說,這樣的實體書本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陳列的藝術品。每次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翻開閱讀時,那種油墨的清香和紙張的觸感,都讓人感到無比踏實,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和對閱讀體驗的重視,是很多現代齣版物所欠缺的。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譯注部分處理得非常到位,它沒有采取那種簡單粗暴地將所有生僻字詞都標注齣來的做法,而是更側重於對文化背景和意境的闡釋。注釋的風格很是內斂而精準,總是在最關鍵的地方點齣要害,既解釋瞭字麵意義,更深入挖掘瞭背後的曆史典故或哲思。這種“恰到好處”的注釋,使得閱讀過程既有學習的收獲,又保持瞭原汁原味的韻味,避免瞭過多的乾擾而打斷瞭思緒的連貫性。它尊重瞭讀者的主動探索精神,隻在讀者真正需要幫助時纔伸齣援手,而不是把所有東西都嚼碎瞭喂到嘴邊。這種剋製而有力的學術態度,讓人對編者團隊的專業性肅然起敬。
評分最令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的整體設計理念似乎在努力消除古典文學與現代讀者之間的那道無形的隔閡。它沒有采取那種故作高深的學者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且富有引導性的方式,將讀者引入到那個特定的文學時空中。整體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它成功地做到瞭“雅而不艱”,既保留瞭古典的韻味,又確保瞭現代人能夠輕鬆上手。從封麵設計到內文排版,再到注釋的詳略得當,都體現瞭一種以讀者為中心的齣版哲學。購買它,感覺就像是得到瞭一位學識淵博又和藹可親的老師,願意耐心引導你探索古籍的深邃之美,而不是設置重重障礙讓你望而卻步。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排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完美地平衡瞭文本的密度與視覺的舒適度。不同於一些為瞭省空間而把字印得密密麻麻的書籍,這裏采用瞭適中的行距和字號,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古典文獻的讀者,也不會感到眼睛容易疲勞。更妙的是,它在版式設計上巧妙地運用瞭留白,讓每一頁都有呼吸感,重點內容也因此被凸顯齣來。這種精心設計的排版,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流暢性,讓人能夠心無旁騖地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裏。它展現瞭一種對閱讀美學的深刻理解,仿佛作者和設計者都深知,好的內容需要好的“容器”來承載,否則再精妙的文字也會在糟糕的版式中黯然失色。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真的體現瞭齣版方對於“經典”二字的敬畏之心。從紙張的選擇到油墨的附著力,都透著一股“經久耐用”的氣息。我特彆留意瞭摺痕處,即便是多次翻開到中間部分,書脊的連接處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平整度,沒有齣現鬆散或斷裂的跡象。這對於經常需要對照閱讀或者反復研讀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一本無法持久保存的書籍,無論內容多麼精彩,其價值都會大打摺扣。看得齣來,他們在製作過程中是按照收藏級的標準來執行的,這使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次性的閱讀材料,更是一份可以傳承下去的文化遺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