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专业

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专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组织编制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建筑标准
  • 设计图集
  • 建筑工程
  • 常用数据
  • 建筑专业
  • 规范标准
  • 参考手册
  • 建筑规范
  • 设计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图创优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2424104
商品编码:2833275572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专业

定价:72.00元

作者: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组织编制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8024241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以民用建筑设计常用数据为主,适用于全国建筑专业设计人员、教师和学生、建设单位、规划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人员使用。
本图集结合设计人员使用的特点,共分为总平面、建筑设计、消防设计、人防设计、节能设计、室内环境、附录等七大部分。
本图集是一本以建筑设计常用数据为主要内容,知识覆盖面广、方便使用者查阅的技术资料汇编。其特点是将不同的规范、标准、手册、标准图集等设计资料中的相关的数据和要求加以归纳总结,并高度提炼,同时加入了部分经验推荐数据,帮助建筑设计人员和备战注册建筑师考试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建筑设计的相关数据。图集中的数据出处标注详实,方便建筑师了解和查阅。

目录


目录
总说明
一、总平面
城市规划对建筑基地和建筑的限定
用地指标
道路
停车场
绿化
竖向设计
管线综合
居住区规划总平面有关数据
其它建筑总平面有关数据
安全、防振
各类室外运动场主要技术参数
二、建筑设计
出入口
室内小净高
通道宽度
楼梯
栏杆
坡道
电梯
卫生设施
屋面
变形缝
建筑幕墙
玻璃幕墙
门窗
墙身
地下防水
地下防水材料性能
无标定人数建筑类型疏散人数估算
无障碍设计
三、防火设计
各类防火规范适用范围
防火间距
消防通道与室外消防设施
防火分类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耐火极限
燃烧性能等级
防火分区
防火门窗
安全疏散
消防电梯
人防防火
四、人防设计
人防设计
人防设计要点
五、节能设计
城市气候分区
居住建筑热工指标限值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耗热量指标
公共建筑热工指标限值
常用保温材料技术指标
常用材料热工性能指标
六、室内环境
通风
采光
隔声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太阳能利用
七、附录
选用设计规范、规程、标准目录
全国气候分区图
中国光气候分区
中国年平均总照度分布
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建筑设计实用手册: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与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广大建筑设计、施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高度实用的工程设计参考资料。本书内容聚焦于当前中国建筑行业的主流规范、最新技术标准以及实际工程中的关键设计环节,旨在弥补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之间的鸿沟,助力设计人员高效、准确地完成各类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 核心内容与结构概览: 本书摒弃了对特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如08J911)的直接引用和内容复述,而是立足于整个建筑设计流程的通用性和前沿性要求,将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基础与规范体系解析 (Fundamentals and Code Interpretation) 本部分深入解析了当前中国建筑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宏观政策导轨与核心规范体系,侧重于理解规范背后的设计逻辑与强制性要求。 1.1 中国建筑设计规范体系导读: 结构设计基本安全标准解读: 详细解析《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定义标准》(GB/T 50002)等基础标准的最新修订要点,重点阐述活荷载取值、雪压、风压的地区差异化计算方法,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设计原则。 防火设计规范精要: 深入探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关于建筑高度分类、耐火等级确定、安全疏散设计(疏散净宽、安全出口设置间距)、防火分区设置的工程应用案例。特别关注多层与高层建筑在复杂功能组合下的分区策略。 无障碍设计规范(2012版及后续导则): 详细列举坡道坡度、轮椅回转空间、无障碍卫生间尺寸、导盲设施的强制性技术指标,并结合实际人流组织图,演示如何将无障碍设计融入整体流线规划中,而非作为后期附加项。 1.2 建筑性能化设计导论: 节能设计标准应用: 全面解析《严寒和寒冷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6-2017)和《夏热冬冷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6-2017)的关键技术指标,包括围护结构传热系数(U值)、最佳的窗墙面积比、自然采光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初步设计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为主): 介绍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中,在节地与节能、节水与材料应用方面,设计阶段需要预留和明确的技术参数,如雨水收集率目标、可回收材料使用比例的初步估算。 --- 第二部分:结构与材料设计关键参数(Structural & Material Engineering Data) 本部分侧重于建筑结构选型和关键构件设计所需的数据支撑,强调实际工程中的材料特性与构造节点。 2.1 常用结构体系参数速查: 混凝土结构设计参数: 提供C30至C60混凝土的常用设计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参考值。重点列出不同耐久性等级(如抗冻、抗渗)对保护层厚度和配筋间距的特殊要求。 钢结构连接设计基础: 阐述高强度螺栓连接(如8.8级、10.9级)的摩擦系数、预拉力标准值。提供常用H型钢、箱型钢的截面特性表(面积、惯性矩、塑性抵抗矩)的选取逻辑。 砌体结构应用边界: 明确当前规范下,砖混结构和砌块结构可达的建筑高度上限、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以及构造柱、圈梁的最小配筋率。 2.2 基础设计常用数据与地勘报告解读: 地基承载力参考值: 汇总不同土层(粘土、砂土、岩石)在不同地质勘察报告(甲、乙、丙级)下的经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桩基设计初步参数: 介绍预应力管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估算方法,以及桩间距与荷载传递效率的关系。 抗浮设计标准: 针对地下室设计,提供地下水位线高程与结构自重、基础埋深的相互校核方法,以及抗浮配重块的初步设计原则。 --- 第三部分:建筑构造深化与节点设计(Detailed Construction & Detailing) 本部分是实践性最强的部分,专注于解决复杂节点构造的落地性问题,提升设计图纸的精确度与可施工性。 3.1 围护系统与防水构造: 屋面构造设计(多层次系统): 详细描绘平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TPO/PVC单层膜)的防水层泛水高度、搭接宽度要求,以及保温层设置的隔热层、排汽层构造细节。重点解析种植屋面和非上人屋面的结构荷载差异。 外墙外保温系统(EIFS)节点处理: 阐述EPS/XPS板材的锚固方式、网格布的搭接要求、阳角保护条的应用,以及与窗框、女儿墙交接处的防水收口节点图示。 重要防水部位构造: 深度解析卫生间、地下室外墙、设备基础穿墙处的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的组合构造,防水涂料的涂刷遍数与干燥时间控制。 3.2 楼地面与防火隔断构造: 楼地面隔声构造: 针对住宅、酒店等对撞击声有高要求的空间,提供浮筑楼板的设计参数(如空气声隔声量Rw、撞击声压级L’n,w)以及常用减震垫层材料的性能对比。 防火门窗设置要求: 明确不同防火分区、疏散走道尽端的甲、乙、丙级防火门及其五金配件(闭门器、逃生锁)的安装规范与间距要求。 --- 第四部分:设备集成与专业配合数据(MEP Coordination Data) 本部分强调建筑专业如何有效地与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进行协同设计,避免后期返工。 4.1 竖向管井设计与净高控制: 设备管井预留参数: 详细列出常用管线(如DN100雨水管、DN1500新风管道、高压电缆桥架)在不同穿越楼板和墙体时的最小净空尺寸、安装间距和必要的检修空间。 设备层与吊顶高度: 针对标准层、设备层和地下室,提供暖通空调机组、水泵房设备占地面积及维护操作空间(如阀门操作空间、检修通道宽度)的最小推荐值。 4.2 竖向交通与流线分析数据: 电梯井道参数化设计: 提供不同载重(如1000kg、1350kg)乘客电梯、消防电梯的井道净尺寸、底坑深度、机房层高要求。重点说明消防电梯的防排烟系统接口要求。 楼梯间疏散效率校验: 提供不同宽度楼梯的通行能力(人/小时/米宽)参考数据,用于校验楼梯宽度是否满足规范的疏散要求,特别是转角平台的最小净空要求。 --- 本书特色: 本书强调“数据化设计”与“规范条文的工程化落地”,所有数据均以表格、图示或对比分析的形式呈现,旨在使读者能够快速检索、准确应用,而非进行繁琐的规范条文比对。它是一本面向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当前市场主流设计思路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翻阅一本精美的建筑百科全书,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知识的精华。它并非仅仅罗列一堆冰冷的数据,而是将这些数据深深地根植于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之中,让我得以窥见设计的严谨与智慧。 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例如,在介绍外墙保温体系时,它不仅提供了不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还详细说明了不同气候区对保温层厚度的要求,以及各种构造节点的设计要点,比如如何处理窗户洞口的保温断热。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建筑的“冷暖”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书中对于建筑流线和空间尺寸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在阅读关于公共建筑设计的部分时,我发现书中不仅给出了不同功能空间的最小面积和尺寸要求,还强调了人流疏散、无障碍设计等要素的重要性。通过书中绘制的典型平面图和剖面图,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数据在实际空间布局中的体现。 此外,书中关于建筑材料性能的数据分析,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它不仅仅是罗列材料的物理化学指标,更是将其与建筑的耐久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息息相关的特性联系起来。例如,在介绍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书中还会提及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抗渗、抗冻等方面的性能差异,这为我选择合适的材料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内容的“前瞻性”。它涵盖了一些新兴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例如BIM技术在数据应用方面的价值,以及智能化建筑中各类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数据需求。这让我意识到,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关于传统的建造,更是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总而言之,《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这本书,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入的分析和广泛的应用性,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它帮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相结合,让我能够以更专业、更全面的视角去理解和参与建筑设计。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一种既厚重又精炼的感觉。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建筑师,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梳理了繁杂的设计要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各种规范和标准的解读方式,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引入具体的工程实例,将枯燥的数字和条文变得生动起来。 书中关于防火设计的数据分析,让我对建筑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在阐述不同建筑类别对应的防火分区要求时,它不仅给出了具体的面积限制,还配有相应的图例,清晰地展示了防火墙、疏散楼梯等关键元素的设置原则。这让我明白,每一项数据背后都蕴含着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考量。 我也对书中关于室内环境设计的数据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采光、照明到声学、热工,每一个方面都有详实的数据支撑。例如,在讨论室内噪声控制时,它不仅提供了不同隔声材料的插入损失数值,还给出了不同房间声源和受声点的衰减计算公式,这对于我进行声学设计非常有指导意义。 这本书的逻辑性也很强,它将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数据按照专业类别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方便我进行查阅和对比。例如,在进行结构选型时,我可以方便地查阅不同类型结构的荷载取值、材料强度等关键参数,这为我做出最优化的设计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法。当你遇到某个设计难题时,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顾问,能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必要的数据支持。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做”。 我非常看重这本书在实际应用层面的价值,它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参考标准,可以直接应用于我的项目设计中,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这本书绝对是每个建筑从业者都应该拥有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常年在工程一线摸爬滚打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就像一个随时待命的“数据宝库”,能够快速解答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关于数据和标准的问题,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最让我赞赏的是书中关于结构荷载取值的章节。在实际工程中,荷载的准确计算是结构安全的基础。这本书将不同类型建筑、不同构件的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取值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说明,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参考图表。这为我进行结构计算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大大降低了计算差错的风险。 我也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建筑材料力学性能的部分。例如,在选择钢筋、混凝土等关键材料时,书中给出了不同牌号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关键参数,并且还附带了材料的选用建议和注意事项。这让我能够更精确地选择符合项目需求的材料,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这本书在施工安装方面的数据信息也对我非常有帮助。比如,在进行钢结构或砌体结构的施工图设计时,书中提供了各种连接节点、砌体砂浆配合比、钢筋搭接长度等详细数据和图示。这些细节性的数据,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这本书的提供非常及时和实用。 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特殊工程的数据要求,例如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工业厂房等,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它提供了这些特殊工程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和规范依据,这对于我处理复杂项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即时性”和“针对性”。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专注于建筑设计中的核心数据和关键标准,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的项目设计和施工图深化中。它让我在面对各种复杂的设计挑战时,都能找到可靠的数据依据,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这本书,凭借其全面、准确、实用的数据内容,成为了我工作中最得力的帮手之一。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为我带来了更加可靠和科学的设计。

评分

作为一名对建筑设计怀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了解建筑设计常用数据和标准的书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买了《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专业》,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数据手册,更像是一本循序渐进的指导书,为我打开了通往专业设计世界的大门。 书中详细讲解了许多我之前只模糊概念的专业术语和设计原理。例如,在介绍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它不仅列出了各种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等数值,还解释了这些数值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和应用。通过书中清晰的图文结合,我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某些材料适用于特定的结构,而另一些则不适合。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讲解数据时,总是会联系实际的设计场景。比如,在讨论楼梯设计时,它会给出不同坡度和踏步尺寸的比例对照,并解释了人体工程学在楼梯设计中的重要性。这种方式让我能够将抽象的数据与具体的建筑空间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设计的目的和依据。 此外,书中还涵盖了许多关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前沿领域的数据和要求。这对于我这样希望与时俱进的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我能够了解到最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标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建筑设计常用数据的平台。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图表,帮助我克服了对专业数据的畏难情绪,激发了我对建筑设计的更大热情。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建筑新手们的救星!我刚入行不久,对各种数据和标准都感到非常头疼,每次做设计都要到处翻找,效率低得可怜。拿到这本《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后,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把那些零散、繁琐的数据都整合在了一起,从基础的墙体材料热工性能,到各种构件的尺寸、荷载取值,再到常用的消防、声学、采光等设计指标,应有尽有。而且,数据的来源非常权威,都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上的内容,这让我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全放心。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排版和分类做得非常清晰。它不是简单地把数据罗列出来,而是根据不同的设计专业和应用场景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比如,在结构设计部分,你可以轻松找到不同荷载等级下的梁、板、柱的常用配筋信息;在建筑物理部分,则可以快速查阅不同隔声要求的墙体做法和隔音材料的性能参数。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让我在需要查找某个具体数据时,能够迅速定位,节省了大量宝贵的设计时间。 我尤其喜欢它提供的一些图表和表格。很多复杂的参数,通过直观的图表展示,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不同气候区下的外墙传热系数取值,用一个图表就能一目了然;不同用途房间的最小净高要求,也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列出了。这些可视化元素,大大提升了阅读的便捷性和效率。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它不仅是查阅数据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贴心的设计助手。在很多设计环节,它都能提供即时的参考和指导。比如,当你需要确定某个部位的防火等级时,可以直接查阅相关的规范要求;当你要选择合适的楼板厚度时,也能找到相应的荷载承载力对照表。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名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新手,强烈推荐入手这本《08J911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它能帮助你快速建立起扎实的数据基础,提升设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让你在面对复杂的项目时更加从容自信。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