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部国学传世经典:诗经(典藏版)
定价:45.00元
作者: 孔子,林少华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40781736
字数:
页码:4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中华诗歌的源头,这是华夏文章的根基,这是绕梁不绝的先人歌咏,这是袅袅萦绕的古朴颂唱,这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炎黄之歌。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本书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附注解、译文、点评。《风》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是三百篇中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目录
国风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樱木
螽斯
桃天
兔置
苯苜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蕨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摞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肩
何彼裱矣
驺虞
邶风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简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
小雅
大雅
颂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文摘
序言
国风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樱木
螽斯
桃天
兔置
苯苜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蕨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摞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肩
何彼裱矣
驺虞
邶风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简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
小雅
大雅
颂
这套“百部国学传世经典”的定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厚重的历史感,光是“传世经典”这四个字就让人心生敬畏。我刚拿到这套书时,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装帧设计,典藏版的质感果然非同一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无论是纸张的触感还是油墨的色泽,都透着一股子雅致。我个人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思想体系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很多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被我们匆匆略过了。读这套书,就像是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可以慢慢品味古人的智慧。我特意选了这本作为开篇,虽然我知道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但这种宏大的叙事感和对中华文明脉络的梳理,让我对后续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更看重的是,通过这些经典,能够重新建立起我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理解,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和对自身行为准则的反思。
评分这次选择典藏版,除了对内容的尊重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版本质量的追求。我是一个有点“老派”的读者,总觉得有些经典著作,如果不是用一个能体现其分量的载体去承载,读起来总觉得少了点敬意。这套书的装帧,那种朴素中见奢华的风格,非常符合我对传统文化审美的理解。而且,阅读这些经典,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对“时间”的致敬。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新”的时代,但“经典”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永恒性。它们能够穿透社会形态的变迁,直击人性的共通之处。每当我翻开一页,眼前浮现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时代剪影,和那些为求真理而不懈探索的灵魂。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任何数字化阅读工具都无法完全替代的。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套书系列抱有极高的期望,是因为我深知,中华文明的底气,就藏在这些历经磨难却依然鲜活的文本之中。我一直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来源于对自己历史源流的清晰认知和珍视。阅读这些“传世经典”,不仅是学习古人的知识,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修复和重建我们与自身文化根脉之间的连接。我特别关注书中对“礼”与“序”的阐述,在现代社会日益原子化和扁平化的今天,如何重拾对秩序和规范的敬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套书给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可以跳出眼前的琐碎,用更宏大的视角去审视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个体与社群的关系。这种由内而外的精神重塑,是我阅读所有国学经典的首要目标。
评分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每当想沉下心来做一些深度思考时,总会不自觉地去翻阅那些跨越了时空的文字。这套书的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选书的眼光,能入选“百部”之列,想必都是经过了历史的淘洗和时间的检验,是真正能够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文本。我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那些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比如,当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他如何保持内心的定力?这些古籍里提供的视角往往比当代社会学研究来得更加直观和深刻。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对话,是与那些早已远去的先贤们进行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更像是一个带着好奇心的探索者,希望从这些字里行间,汲取一些对抗虚无感和焦虑情绪的力量。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考虑得非常周到,既保留了古籍的庄重感,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舒适度,这一点非常难得,显示了出版方的用心。
评分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国学入门的书籍,但很多要么是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流于表面,讲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皮毛知识。而这套经典系列的特点,似乎在于它力求在“学术严谨”和“大众普及”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我非常欣赏那种不急不躁的叙述节奏,它不像快餐文化那样追求即时满足,而是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慢阅读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会发现很多以前读到时一扫而过的内容,现在突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对我个人而言,提升的是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对历史情境的代入感。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远比记住几个历史事件要重要得多。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根基深厚的著作,能让我的思维结构更加坚实和有韧性,不再轻易被潮流裹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