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
定价:365.00元
作者:杨中良,李长风 绘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41060403
字数:
页码:12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黄山的奇峰怪石、古木苍松,李长风无不细心揣摩,一笔一划,精致入微,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感动都呈现在纸上。黄山有中国味儿,她无须任何修饰,放在那里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如何表现黄山对画家来讲是个难题:太过写实似没有意义,粗笔写意又很难表现黄山的华丽与秀美。长风兄阅读了大量先贤大师表现黄山的作品,从弘仁、梅清、石涛到张大干、李可染、董寿平,无不精心研读。每个画家对黄山都有着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阐释,因此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可谓一百个画家眼中有一百个黄山。长风兄在历代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现场的写生过程摄取黄山的神韵。他在慢慢积累,默默研习,他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他自己心中的那座大山。
目录
作者介绍
李长风,名慧,别署酣高楼主人。
  1972年生,山东栖霞人。
  1994年作品《山魂》入展『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山东省展』。
  1995年作品《铁壁太行》入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1年结业于北京画院。
  2002年作品《山深落日早》入展『纪念毛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9年作品《山水清音》入展『2009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被《中国书画》杂志提名为『中国当下具升值潜力的十位中青年画家』。
  2010年在北京举办『万壑松风——李长风山水画小品展』。
  2011年作品《黄山烟云》应邀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中日书画名家邀请展』。
  多件作品被国家部委、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国际友人收藏。
  现为北京现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山水画院院长,《艺苑弥珍》主编,元社社员,《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副主任,董氏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出版有《李长风画集》《万壑松风——李长风山水画小品集》。现居北京。
文摘
序言
这本《XH》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光看名字就足够吸引人了。作为一名对传统书画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手卷这种形式自带一种穿越时光的韵味,尤其当它描绘的是像黄山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自然胜景时,更让人心生向往。李长风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可能没有特别深入地了解过,但从“手卷作品”的后缀来看,其艺术风格想必是细腻且富有叙事性的。我非常期待通过这幅手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山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四绝风光,更想知道艺术家是如何将这壮丽的山水,用笔墨的流转和色彩的晕染,在手卷的长度里徐徐展开,仿佛一步步引领观者在云雾缭绕中探寻山林的幽深与静谧。我想象中的作品,定然有着一种沉静而悠远的意境,能够在每一个细节之处,捕捉到自然的魂魄,传递出艺术家对山水的深情。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可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评分读到《XH》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这个标题,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黄山的诗词歌赋和传说故事。我一直对中国山水画有着特别的情感,尤其是那些能够将自然的神韵与人文的意境融为一体的作品。手卷的形式,更是赋予了作品一种独特的生命力,它不像册页那样静态,也不像立轴那样高不可攀,而是在观者手中缓缓展开,仿佛一段故事在眼前娓娓道来。李长风的名字,让我对其艺术功力充满了好奇,我尤其想知道他是如何处理黄山那变幻莫测的云海,以及那些形态各异、饱含生命力的奇松怪石。是运用泼墨写意,还是工笔细描?笔触是苍劲有力,还是婉转流畅?色彩的运用是浓淡相宜,还是独具匠心?这些都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幅作品能让我感受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那种与黄山融为一体的沉浸感,仿佛他笔下的每一笔,都承载着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敬畏。这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对话的契机。
评分《XH》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光听名字就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一直认为,山水画最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而黄山,更是山水画中永恒的经典题材。当“手卷作品”这个词出现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种可以慢慢展开,如同展开一幅流动的画卷,徐徐讲述一个关于山峦、云雾、松石故事的画面。李长风这个名字,我或许有些陌生,但“手卷作品”这几个字,已经足以让我对其艺术功底和表达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期待着在这幅手卷中,能够看到李长风如何将黄山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用笔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会如何处理那些缥缈的云雾,让它们仿佛触手可及?又会如何刻画那些苍劲的松树,让它们在绝壁上怒放生命?我尤其想知道,通过手卷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家是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纵深的层次和细腻的笔触之间,构建出一个既有宏大叙事,又不失细节描摹的黄山世界。这不仅仅是一次观赏,更像是一场与古人的对话,一次与自然的深情交流。
评分我对《XH》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的兴趣,源于我对传统山水画独特的偏爱,特别是那些以名山大川为描绘对象的作品。黄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吟咏不绝的胜地,而“手卷作品”这一形式,则意味着它拥有独特的叙事性和延展性,能够在观者手中徐徐展开,呈现出山水画中“可游、可居”的意境。李长风的名字,我虽然不甚熟悉,但“手卷作品”的后缀,已经足够让我对其艺术风格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想象中,这幅手卷定然将黄山的奇绝风光,如云海翻腾、松石峥嵘、溪瀑潺潺等景致,通过艺术家精湛的笔墨技巧,一一呈现在眼前。我特别期待看到艺术家是如何捕捉黄山那种瞬息万变的云雾之美,以及如何刻画那些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的奇松怪石。我想,这幅手卷不仅仅是一次对黄山景致的描摹,更是艺术家心境的抒发,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审美意境的深刻理解与表达。它让我有机会在方寸之间,领略黄山的壮丽与秀美,感受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
评分对于《XH》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期待。作为一名业余的艺术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古典艺术,尤其是那些描绘自然风光的书画作品情有独钟。黄山,作为中国的名山,其险峻的地势、壮丽的云海、奇特的松石,一直是艺术家们钟爱的题材。而“手卷作品”这种形式,更是赋予了作品一种独特的观赏体验,它不像一般的画作那样固定,而是可以随着观者的意愿缓缓展开,仿佛在进行一场漫长的叙事。李长风这个名字,我之前可能并没有特别的了解,但“手卷作品”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探究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李长风是如何用他手中的画笔,去描绘黄山那变幻莫测的云海,那些遒劲挺拔的松树,以及那些形态各异的奇石。我希望这幅作品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我真的置身于黄山的群山之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壮美。这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可能是一次心灵的涤荡,让我重新认识黄山的魅力,也让我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