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无师自通学国画:竹子(第2版)
定价:48.00元
作者:灌木文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1544817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颠覆了你对国画难以上手的刻板印象!范例超实用,步骤超细致,适合零基础的读者拿来自学,读者学习以后能达到无师自通的效果。这本书更像是身边的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如何下笔,如何构图,如何克服“国画绝非易事”这样的恐惧心理,书中包含了非常精美的案例,排版方式也十分灵活。书中每个案例的讲解都细致到推荐用笔、用笔技法、调墨和设色技法,并配以图示说明,让你一目了然,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一样学得会!
内容提要
本书是“无师自通学国画”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为7章,由浅入深地教你如何轻松掌握国画中竹子的各种绘制技巧。书中首先介绍了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工具、如何用笔和调墨,调墨的技法;然后分别介绍了竹干、竹枝、竹叶、竹态的画法;接着介绍了竹子与配景的绘制技法;通过创作的方式让读者加以练习,提升读者的绘画能力。 本书是一本国画自学教程,即使没有绘画基础,也能让你成长为国画高手!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喜欢画竹子的读者、国画培训班、爱好国画的初、中级读者,同时也可作为各地老年大学的实用教材。
目录
章 基础入门 04
1.1 常用工具 04
笔 04
墨 04
纸 04
砚 05
颜料 05
调水盘 05
贮水盂 05
镇纸 05
1.2 如何用笔 06
怎样握笔 06
笔法的运用 06
线条练习 07
1.3 调墨技法 08
五种浓度的墨色 08
墨色的调和 09
1.4 调色技法 10
单色调和 10
复色调和 10
第2章 竹干的画法 11
2.1 竹干的基本画法 11
没骨法 11
双勾法 12
双勾烘染法 13
双勾填色法 14
2.2 不同形态的画法 15
细干 15
老干 15
横干 16
垂干 17
断干 17
折干 18
2.3 不同品种的画法 19
斑竹竹干 19
红竹竹干 21
青竹竹干 22
金竹竹干 23
第3章 竹枝的画法 24
3.1 竹枝的基本形态 24
鹿角枝 24
雀爪枝 25
鱼尾枝 25
3.2 竹枝的生枝方式 26
细干生枝 26
新干生枝 27
老干生枝 29
左右生枝 31
根下生枝 33
第4章 竹叶的画法 34
4.1 起手式 34
俯视叶 34
仰视叶 36
4.2 竹叶的基本画法 43
双勾法 43
双勾着色法 44
没骨法 45
4.3 布叶方式 46
横梢式 46
垂梢式 49
结顶式 51
第5章 竹态的画法 53
5.1 风竹的画法 53
5.2 雨竹的画法 56
5.3 雪竹的画法 60
第6章 竹子与配景 66
6.1 竹子与山石 66
6.2 兰竹 70
6.3 梅竹 75
6.4 松竹 79
第7章 创作与提升 83
7.1 苍翠 83
7.2 桃红青玉枝 92
7.3 竹红映清梦 101
7.4 绿蕉碧竹 106
作者介绍
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草木花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非常有传统特色。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国画中竹子的写意绘画技法,读者阅读本书后在技法上会有较大的提高。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打破了传统国画教学中“望而生畏”的距离感。它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将国画的精髓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耳边娓娓道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上手”的书,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理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步骤分解,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该如何操作。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画竹子的变化”的讲解。竹子看似简单,但变化无穷。不同姿态的竹子,比如雨中竹、风中竹、霜后竹,都有着独特的韵味。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如何表现这些不同的状态,比如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来表现雨水的沾湿,如何通过笔触的力度来表现风的吹拂,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运用(如果涉及)来表现寒霜的侵袭。此外,我一直对如何将“意境”融入画作感到困惑。国画不仅仅是技法,更是情感的表达。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构图、笔墨的搭配,以及画面的留白,来营造出竹子特有的高洁、坚韧的精神气质。这本书让我感觉,学习国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竹子”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多角度解读。我一直觉得,要画好一样东西,首先要深入了解它。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下笔,更是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感受竹子的生长规律,去体会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竹子的神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竹叶的讲解,那是竹子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而要把竹叶画得既有动态又不失章法,确实需要一番技巧。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多种画竹叶的方法,比如如何勾勒出叶片的舒展,如何通过墨色深浅的变化来表现叶片的层次感,以及如何处理竹叶之间的穿插和呼应,使其看起来自然而富有动感。此外,我一直对如何表现竹子的“节”和“竿”的质感很感兴趣。竹竿的挺拔、粗细变化,竹节的清晰或模糊,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整幅画的视觉效果。我希望书中能有针对性地介绍如何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法来刻画竹竿的质感,例如用侧锋扫出竹竿的轮廓,用中锋点画出竹节的锐利,或者用淡墨晕染出竹竿的立体感。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竹子与环境的融合,例如如何衬托出竹子的清高孤傲,或者如何营造出竹林森森的意境,那将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对国画情有独钟,却又苦于没有名师指点,只能在网络上零散地搜寻资料的爱好者来说,这次能接触到这样一本看似“无师自通”的教材,心里还是充满了期待的。拿到书的那一刻,我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那种典雅而不失活力的风格,仿佛已经暗示了书中内容的精彩。我尤其关注的是它在基础讲解方面的细致程度,毕竟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而言,一个清晰、易懂的入门指引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解析国画的笔墨运用、墨色变化,以及不同竹子的形态特征和写意手法。同时,对于初学者常常会遇到的线条的枯燥、墨色的单调等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如何通过笔触的粗细、干湿,以及墨色的浓淡、焦湿来表现竹子的生动感和立体感。另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经典的国画竹子作品赏析,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解读,来帮助我们理解其精髓,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虽然书中强调“无师自通”,但我更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能给予恰到好处的引导,让我们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真正体会到国画的乐趣。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热爱,却又深知自己功底尚浅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引导我学习国画的书籍。这本《全新正版 无师自通学国画:竹子(第2版)》在我的购物车里观望了很久,最终下定决心购入。我最看重的是它“无师自通”的理念,这对于像我这样没有条件拜师学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我希望书中能够像一位经验老道的老师一样,在我拿起笔之前,就给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尤其关注书中对“用笔”的讲解,国画的线条如同人的骨骼,是画面的支撑。我希望书中能细致地讲解执笔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竹子的各种形态,比如用中锋勾勒出竹竿的挺拔,用侧锋画出竹叶的舒展,以及如何运用提按顿挫来增加线条的生命力。同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用墨”的奥秘。墨是国画的灵魂,如何运用浓淡干湿不同的墨色来表现竹子的层次感、质感和体积感,是学习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大量的墨色变化示范,从淡墨的氤氲到浓墨的凝重,让我能够清晰地掌握墨色的运用技巧。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开启国画学习之旅的启蒙之作,让我能够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最终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竹子。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国画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学习材料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上来就讲过于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技法开始,一步一步引导读者进行练习。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墨分五彩”的阐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何运用不同的水分和墨量,去表现出水墨的丰富层次,是学习国画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多关于墨色变化的具体示范,比如如何调墨,如何控制笔尖的干湿,以及如何通过笔势的变化来产生不同的墨韵。同时,对于竹子的线条,我也希望书中能有更详尽的指导。国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它不仅勾勒出物体的外形,更传递着画家的情感和意境。我期待书中能介绍各种画竹子的线条技法,比如用中锋画出挺拔的竹竿,用侧锋画出飘逸的竹叶,以及如何运用飞白来表现竹子的筋骨。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写意”的入门讲解,教我们如何抓住竹子的神韵,而不是拘泥于形似,那将非常有价值。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踏实感,让我觉得通过努力,真的可以掌握国画竹子的基本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