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获奖作品精选集
定价:98.00元
作者:冯信群 杨欢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669052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书集结了国际水彩专家的作品,还包括一部分海外专家的佳作。作品从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方面具有多样性,非常值得专业人士及其兴趣爱好者学习、借鉴。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围绕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编写,结合艺术节主题与万千水彩爱好者以及各大高校师生一起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展望家园。
目录
002 序-黄铁山
前言-余工
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历届嘉宾作品
安滨《母亲》
奥迪《米脂行宫》
保罗杰克逊《风景之三》
保罗纽兰《南郊》
布少华《街景一》
曹辅銮《城市印象乘地铁的人们》
陈飞虎《柬埔寨风光》
陈键《都市节奏》
陈忠藏《山西太原之晨》
池振明《遥望荷兰馆》
仇池《风景二》
大卫帕斯科特《中国印象》
大卫凡鲁能《夜景悉尼歌剧院》
大卫泰勒《澳大利亚古尔河幻影》
丁汉简《意象》
东富有《日本世界遺産》
董克诚《涅瓦街上》
段渊古《村庄银庄》
冯信群《失落的城市》
冯正梁《芝加哥街巷》
傅钢《水乡朱家角》
傅凯《瑞金红井》
高东方《午后的阳光》
高冬《千年时光》
龚玉《外婆家的厨房》
勾非《AFRIQUE》
黄铁山《庐山如琴湖》
蒋振立《山路》
蒋智南《云南老家》
李利民《六月的风》
李亮之《红军走过的路之二》
李平秋《泰峰初照》
李意淳《赛维利亚风景》
梁钢《都市掠影》
刘培和《中东街景灯塔》
刘亚平《女人体》
罗陵君《被遗忘的时光》
骆献跃《莫干山总统别墅》
马百齐《古镇木工坊之二》
曼侬艾拉皮拉《巴黎圣路易广场》
潘长臻《江南三日》
平龙《封冻的溪流之一》
邱凯达《树》
沈平《古寨三月》
宋跃林《生日》
唐安德鲁斯作品《买卖》
王彪《天界之一》
王金成《新加坡市中心》
王维新《土耳其之阳光》
吴珉权《慈善寺》
谢文川《吉隆坡芦骨》
徐坚《初雪》
徐明慧《柬埔寨乡村》
薛守田《守望》
杨健《街景》
伊斯梅尔卡迪《热带阳光》
尤金《布鲁塞尔广场》
约翰萨明能《在火车上》
张英洪《葵花》
周崇涨《宣威小景》
届获奖作品精选
陈立勋《通往村寨的路》
杜宁《树树秋声》
刘瑜《再见米亚罗》
杨斌《静静的渔港》
郑重《冬日》
刘晨澍《托莱多古城印象》
林绍灵《逝去的风景江南侨乡》
许晶《哈巴族木屋》
饶国安《浔庐小景》系列
孙浩《喀什印象》系列
燕杰《秋阳高照》
余知辛《街边的咖啡》
周照祥《秋色》
张曦《小城故事》
李文《太行养蜂人》
钱慧溟《水乡夜景》
屠维能《新街印象》
王坚《遗韵》
王朝《色城空城》
第二届获奖作品精选
杜宁
杨斌《瑞金》
周惠康《马厩》
黄幸梅《江西农村小景》
刘文良《山村表情》
张曦《松潘的阳光》
傅斌《照亮黎明的红五星》
刘秋雯《云开日出》
王坚《故园》
许晶《寻迹云南红区》
金燕群《重生》
朱瑾《瑞金郊外的村庄》
陈伟中《眩影》
黄显亮《震后大工厂》
刘晓东《阳光下的延安窑洞》
余知辛《城市速写》
郑重《云南虎头村装修队》
李文《珠光村》
饶国安《青岩古镇东门》
周章科《梦廊西阳桥》
第三届获奖作品精选
郑重《印度古城》
周峰《静观苍宇》
刘晓东《我家的贝贝》
龚建军《印记-城市边缘》
苏雅拉图《老厂房雄姿》
郑昌辉《东宫室内》
许晶《竞技场》
赵强《世博之家》
彭孟芝《岁月》
李杏《冬日》
李文《磁器口的早晨》
余镇河《末雪呈丰年》
余知辛《威尼斯印象》
朱瑾《广东路的电线杆》
殷光华《庐山之秋》
郑来喜《城市暖阳》
张曦《禾城记忆》
刘文良《远去的记忆》
阎大钧《老街晨气》
傅斌《逝去的绿荫》系列
杜联华
徐伟《俄罗斯古老教堂》
甘亮《俄罗斯城市系列》
孙毓婉《光韵》
金丽燕《城市记忆》
苏林《城市的雨后》
张晓霞《沸腾的城市》
黄琼玲《城市系列一、二》
黄荔生《祠堂之外》
第四届获奖作品精选
周惠康、朱荣妹《碧玉》
王辉《屋脊虔心》
谢裕东《一抹阳光》
金燕群《秋水无声》
罗晶晶《烟花》
罗屏志《生物链之存在》
陈立科《河岸》
陈逸《青山待渡》
耿旺《东山春分时节》
李杏《阳光下》
孟亮《青山湖风景》
朱开荣《山里人家》
赵雄标《夜雨》
叶猛《苏轼达里的雪》
饶国安《西递老街》
张穂禧《村尾的早晨》
陈奇《守望》
徐健超《静物》
郑昌辉《小城喜事》
武艺、于莹《晨光》
许畅《历史之门》
吴新闻《日暮》
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历届获奖名单
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的历程
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掠影
第二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掠影
第三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掠影
第四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掠影
后记
作者介绍
冯信群,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美术与设计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水彩画家协会理事,SSDF中、韩、日设计论坛委员会副会长,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荣誉会员,亚洲基础造型学会、日本现代美术协会正会员。出版多部专著,市场销售良好;作品参加国际、展览50余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获奖作品精选集》——光是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对自然风光和水彩艺术的无限遐想。作为一个对视觉艺术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认为,能够代表国际最高水准的水彩画作品,一定蕴含着非凡的艺术魅力和独到的审美视角。 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们的精彩创作。水彩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力,能够将光影、色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梦幻般的效果。而“获奖作品”这四个字,更是为这本书的含金量打了保证。 我尤其好奇,这些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水彩这一媒介,去捕捉庐山那壮丽的山川、变幻的云雾、以及人文景观的呢?是细腻写实,还是意境抽象?是色彩斑斓,还是水墨淡雅?这些都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从书名中的“冯信群”和“杨欢”两位艺术家名字,我隐约感觉到,这可能是一次中国艺术家与国际艺术交流的深度呈现。他们的作品,能否将中国水彩艺术的独特韵味与国际前沿的艺术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这正是我最为期待的。 而且,作为一本“精选集”,它必然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评判,能够入选的,想必都是经过时间考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之作。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学习和鉴赏的宝贵机会。
评分《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获奖作品精选集》这本书,从标题上就能感受到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艺术的严谨性。我一直对各种国际艺术盛事中的优秀作品很感兴趣,因为这通常意味着它们代表了当前艺术领域的前沿方向和最高水平。 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充满创新精神和独特艺术语言的作品。水彩画,作为一种相对轻盈且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手中,会绽放出怎样的光彩,这是我最想探究的。 我猜测,书中的作品,可能会涵盖多种风格和主题。或许有描绘庐山独特地貌的写实作品,展现其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或许有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写意画作,捕捉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活的点滴细节;又或许有更加抽象和概念化的表达,用色彩和线条诉说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感悟。 “获奖作品”的标签,更是让我对作品的质量有了信心。这意味着它们在艺术性、创意性、技术性等方面,都得到了专业评审的高度认可。我希望能够从这些作品中,学习到更高级的色彩运用技巧,更精妙的光影处理方法,以及更具冲击力的构图方式。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扇通往国际水彩艺术世界的窗口。它能够帮助我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水彩艺术的魅力。 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心灵、激发我创作灵感,并且让我眼前一亮的艺术作品。
评分翻开《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获奖作品精选集》,我的目光立刻被那些或浓烈、或清淡、或奔放、或细腻的色彩所吸引。这本书就像一个色彩的万花筒,每一页都展现出不同的视觉冲击力。我一直对水彩的透明感和笔触的流动感着迷,而这些作品,恰恰将水彩的这些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猜测,书中的每一幅画,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和对美的追求。它们可能捕捉了庐山那一刹那的光影变幻,可能是对某种情感的抽象表达,也可能是对生活细节的细致描摹。水彩画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每一次下笔,都是一次与色彩的对话,一次对情感的释放。 我尤其关注那些获奖作品,它们必定是经过了层层考验,才脱颖而出的。这意味着它们在构图、色彩、意境、技巧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我相信,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色彩搭配、光影处理、以及画面节奏的技巧。 从书名来看,它与“庐山”这个意境深远的自然景观紧密相连。我很好奇,艺术家们是如何将水彩这种相对轻盈的媒介,去表现庐山那雄伟壮阔的山体、变幻莫测的云海、以及人文历史的底蕴的?是写实的描绘,还是写意的抒情?这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这本精选集,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艺术的启迪。它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国际顶尖的水彩艺术家们的创作,感受他们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手法。
评分这本《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获奖作品精选集》真是太让我惊喜了!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翻开内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水彩画作,每一笔、每一色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我一直对水彩画情有独钟,尤其是那种朦胧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色彩晕染,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而这本书所收录的作品,无疑将这种艺术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堆砌,更是艺术家们对自然、对生活、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我特别喜欢那些描绘庐山景色的画作,那些山峦的起伏、云雾的缭绕、溪流的潺潺,都被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法和独特的视角捕捉下来,仿佛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庐山那份超然脱俗的美。 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有的画作色彩明亮,充满了活力和希望,让人看了心情愉悦;有的画作则色彩沉静,带着一丝忧郁和 contemplative,引发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深思。 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展示了获奖作品,还可能包含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心得和艺术理念(虽然我无法直接得知内容,但从书籍的定位和精选的性质推断,这应该是其价值所在)。这对于我这样热爱艺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能够透过大师们的作品,窥探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思想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艺术体验。 从选材到装帧,都能感受到编辑团队的用心和专业。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也非常清晰,色彩还原度很高,丝毫没有模糊或者失真的感觉,这对于欣赏水彩画作品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说实话,拿到《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获奖作品精选集》的时候,我并没有抱着太高的期待,只是觉得“国际水彩艺术节”这个名头听起来还不错,加上“获奖作品精选”更是增添了几分吸引力。但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我低估了它的价值。 这本书所呈现的水彩画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一直以为水彩画总是偏向于柔和、朦胧的风格,但这里面的作品,有些大胆而充满力量,有些细腻而富有情感,甚至还有一些在色彩运用上非常前卫和大胆。我看到了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水彩的特殊质感,去表达他们对世界、对生活的理解,这种多元化的视角让我耳目一新。 我特别欣赏那些在细节处理上极其精湛的作品。我仔细观察过一些画作,发现艺术家们对光影的把握、对材质的描绘、对人物神态的捕捉,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这让我不禁思考,水彩画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它的表现力究竟能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从书名中“庐山”二字,我也能联想到,这些作品很可能与自然风景有关,但“国际水彩艺术节”又暗示了其创作的广泛性。我好奇艺术家们是否仅仅局限于风景画,还是将触角伸向了人物、静物、抽象等更多领域。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色彩饱满,细节清晰,完全没有廉价感。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参观一个高规格的艺术展览,每一幅作品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展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