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平洋战争(一)山雨欲来
定价:45.00元
作者:青梅煮酒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43536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太平洋战争”系列自2015年7月在天涯社区连载后,作者当年即获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栏目十大作者称号,作品连获年度十大佳作及*新作称号,翌年再获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在军迷中引起巨大反响。
2. 本书系“太平洋战争”这一鸿篇巨制的*部《山雨欲来》。“太平洋战争”系列揭露日本由明治维新兴起到二战战败投降的全过程,展示太平洋战争的前世今生。多角度展示大国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
3. 本书披露许多史实,引经据典,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流畅,对战争的描写细致入微,荡气回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真实逼真,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个人见解。内容提要
★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
★现代战争启示录,全景展现多国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
★多角度解读日本自明治维新兴起,至二战战败投降全过程
★还原战争细节,揭秘历史真相,思考民族、国家与人性
“太平洋战争”系列图书,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地呈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及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
本系列图书披露许多史实,情节生动曲折;作者文笔流畅,引经据典,脉络清晰,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个人见解。
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部《山雨欲来》,主要讲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军国主义的兴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等内容。
★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
★现代战争启示录,全景展现多国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
★多角度解读日本自明治维新兴起,至二战战败投降全过程
★还原战争细节,揭秘历史真相,思考民族、国家与人性
“太平洋战争”系列图书,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地呈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及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
本系列图书披露许多史实,情节生动曲折;作者文笔流畅,引经据典,脉络清晰,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个人见解。
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部《山雨欲来》,主要讲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军国主义的兴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等内容。目录
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001
同途殊归:明治维新VS洋务运动 //002
日本军国主义初具雏形 //019
第二章 甲午战争 //037
“牡丹社事件” //038
世界第九之北洋水师 //042
祸起弱邻 //053
丰岛海战 //057
平壤战役 //063
大东沟海战 //067
鏖兵辽东 //074
那一年,威海卫的冬天特别冷 //079
马关之耻 //085
皇帝急,太监更急 //094
第三章 日俄战争 //099
狗咬狗,狼围观 //100
不宣而战 //112
辽阳战役 //125
狼奔豕突 //130
旅顺鏖兵 //138
奉天会战 //147
倒霉的远航 //150
对马海战 //156
朴次茅斯合约:埋下仇恨的种子 //167
第四章 次世界大战后的远东//173
次世界大战中的远东 //174
华盛顿会议 //184
伦敦裁军会议 //196
日本海军走上战争之路 //202
第五章 九一八事变 //211
大帅命丧皇姑屯 //212
少帅主政 //217
“昭和兵家” //221
九一八事变 //229
一·二八淞沪抗战 //243
日本退出国际联盟 //248
是非张学良 //253
第六章 “二二六事件” //259
“皇道派”和“统制派” //260
喋血“五一五” //269
“二二六事件” //274
真正走上毁灭之路 //289
第七章 中国全面抗战 //297
步步紧逼 //298
卢沟桥事变 //304
咱们也有战略家 //315
实力悬殊 //321
血肉磨坊 //329
南京之辱 //339
三路出击 //347
徐州会战 //354
武汉会战 //364
参考书目 //375作者介绍
青梅煮酒
原名陈昊飞,男,1970年5月出生,河南洛阳人。自幼酷爱历史、军事,自诩海军预备役中尉。“太平洋战争”系列自2015年7月在天涯社区连载后,作者当年即获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栏目十大作者称号,作品连获年度十大佳作及*新作称号,翌年再获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在军迷中引起巨大反响。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对历史类书籍的阅读体验往往取决于作者的叙事节奏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深度。如果这《太平洋战争(一)》能够成功地将那种“风暴临近”的压抑感通过文字有效地传递出来,那它无疑是值得称赞的。我设想,作者可能会花费大量篇幅去描摹那个时代普通民众在动荡前的生活状态,比如东京街头的喧嚣与不安,或是夏威夷当地居民对遥远东方冲突的漠不关心,这种由下至上的视角对比,能极大地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如果只是聚焦于将领们的运筹帷幄,难免显得有些单薄。真正伟大的历史叙事,是能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车轮碾过个体命运的无力与悲怆。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处理好“欲来”与“已来”之间的那个临界点,那种从心理预期到物理现实的陡然转变,才是战争史的精髓所在。期待它能用一种近乎文学性的语言,来承载那份沉重的历史使命。
评分这本关于太平洋战争的著作,虽然我手头没有实物,但光看这个标题和编号,就足以让人对其内容产生无限遐想。那种“山雨欲来”的氛围,仿佛能透过封面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即将爆发的冲突。我猜想,这本书的开篇一定充满了对战前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细致梳理,不会是那种干巴巴的政治术语堆砌,而是会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各国高层在决策桌上的博弈与挣扎。也许会重点描绘珍珠港事件前夕,日本军部内部的狂热与美国情报系统的盲区,那种步步紧逼、暗流涌动的叙事张力,让人不禁屏住呼吸。历史的厚重感,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之中,作者是如何将那些看似平淡的会议记录、电报往来,转化为扣人心弦的序章,这才是最考验功力的。我期待它能展现出一种宏观视野下的微观洞察,让读者真正理解,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是如何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第一圈涟漪的。这绝不是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一场深入骨髓的时代剖析。
评分从书名的侧重来看,“山雨欲来”显然暗示了本书的重点在于铺垫和蓄力,而不是直接的战火纷飞。这意味着作者必须具备高超的线索编织能力,将太平洋两岸乃至东南亚的各种政治、经济、资源矛盾,如同抽丝剥茧般层层展开。我推测,书中必然会涉及对日美两国海军力量对比的精妙分析,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对技术代差、战略思想差异的深刻解读。例如,日本海军的“九段战术”设想与美国工业生产力的潜在爆发力之间的较量,这种暗中的较量,比真实的炮火更能体现战略层面的智慧与愚昧。如果作者能将这些复杂的战略背景融入到对关键人物决策的描述中,让读者理解为何某些选择在当时看来是“必然”的,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的历史读物,它会成为一本关于战略决策的教科书。这种对幕后运作的深挖,才是真正令人着迷的地方。
评分我非常看重一本优秀的史书对于史料运用的驾驭能力。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如果作者只是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二手资料,那未免有些平庸。我更期待看到的是,作者如何巧妙地整合那些相对冷门但极具洞察力的档案、回忆录甚至是外交电文的片段,来佐证他的论点。例如,在描述战前外交谈判的僵局时,如果能引用一些未曾公开的内部信函,让读者窥见外交官们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那种揭秘感和历史的沧桑感便油然而生。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真相的敬畏。一本好的历史书,不应该只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更应该告诉你“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当时人们是如何感受这一切的”。如果《太平洋战争(一)》能在细节的打磨上做到极致,将那份即将到来的风暴的湿度、温度都清晰地呈现出来,那便是一部佳作。
评分阅读历史题材,最大的乐趣之一,便是跟随作者的引导,在时间的洪流中进行一次审慎的“时空漫游”。这本书的“山雨欲来”这一基调,要求作者必须具备一种近乎宿命论的叙事视角,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深知结局的悲壮,却又不得不为每一个参与者的努力或挣扎而动容。我期待作者能够运用丰富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比如对特定港口、特定岛屿在战前最后几年的社会生态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每一个地点的命运都已经被那片即将到来的乌云所笼罩。这种氛围的营造,比单纯的政治分析更具感染力。它要求作者不仅是史学家,更是一位懂得如何驾驭情感波动的叙事大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本书将不再是冷冰冰的历史记录,而是一部关于人类在巨大历史惯性面前,如何挣扎求生的史诗前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