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美術欣賞(第3版)
定價:69.00元
作者:易鏡榮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302490074
字數:
頁碼:
版次:3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作為高等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規劃教材的《美術欣賞》自2006 年發行以來,曆經10 年來的教學實踐檢驗,在一度審美貧瘠的土地上已經盛開瞭花朵,深受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以至於根據教學和社會的需求,《美術欣賞》得以一版再版、一印再印。這也是由於它緊貼現活、切閤大眾興趣、闡述簡明精練、內容通俗易懂而獲得的一份成績。
本次修訂基於前兩版已經比較成熟的框架不變,但在配備插圖、文字闡述方麵做瞭更加精到的提煉。我們力求做到知識涵蓋寬泛、理論提綱挈領、圖文賞心悅目,理論實踐相扣,使大傢從中外古今的美術知識、曆史發展、中西對比等各方麵獲得更加全麵的美術鑒賞知識,從而有效地指導大傢的美術欣賞實踐。
本次《美術欣賞》的修訂就是想再度藉助《美術欣賞》這一載體切入到美育的一個重要方麵——美術欣賞,來以正確的美學觀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感、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內容提要
《美術欣賞(第3版)》針對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公共藝術教育和全社會推動文化大發展的需要,自2006年版發行以來,曆經10年來的教學實踐檢驗,深受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本次再版修訂保留瞭前兩版已經比較成熟的框架和風格,以更專業和精準的闡述、更寬泛的知識涵蓋、更高雅和豐富的插圖,使大傢從中外古今的美術知識、曆史發展、中西對比等各方麵獲得更加全麵的美術基礎和美術鑒賞知識,從而期待能更加有效地指導大學生和讀者們的美術欣賞實踐。
《美術欣賞(第3版)》打破過分強調美術欣賞的係統性和完整性,緊貼現活,切閤學生和大眾興趣,配有300多幅彩色圖片,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資料性,為教師的講課選題和讀者課外自學都提供瞭極大的方便。
《美術欣賞(第3版)》既可作為大學公共藝術教育的規範教材,還可作為各地圖書館、文化館、社區文化站、老年大學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審美素質教育圖書。
目錄
目 錄
章 美術概述 1
一、美術的概念與範疇 2
二、美術的一般特點 8
三、美術的主要功能 10
四、美術欣賞課程的目的和任務 13
思考與練習 15
第二章 美術作品的分類 17
節 繪畫作品 18
一、中國畫 18
二、油畫 25
三、版畫 27
四、水彩畫 30
五、水粉畫 31
六、畫 32
七、漫畫 33
八、連環畫 34
九、漆畫 36
十、綜閤材料繪畫 37
第二節 工藝美術作品 38
一、陶瓷藝術 39
二、縴維藝術 40
三、玻璃藝術 41
四、漆器藝術 42
五、雕刻藝術 42
第三節 雕塑作品 43
一、圓雕 44
二、浮雕 44
第四節 建築藝術 46
第五節 民間美術作品 49
一、年畫 49
二、剪紙 50
三、皮影 51
四、麵具臉譜 51
五、風箏 52
六、泥塑 53
第六節 現代設計藝術作品 54
一、視覺傳達設計 54
二、産品設計 55
三、環境設計 55
第七節 電腦美術作品 56
一、平麵電腦美術的類型 56
二、動漫電腦美術 58
三、電腦美術與傳統美術的關係 59
思考與練習 60
第三章 怎樣欣賞美術作品 63
節 理解美術作品的立意和主題 65
第二節 感受美術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72
第三節 分析美術作品的錶現形式和手段 77
第四節 體驗作者的思想與情感 82
第五節 思考對美術作品的自我聯想和感受 87
思考與練習 91
第四章 中國現代美術名傢名作介紹 93
一、吳昌碩 95
二、齊白石 98
三、黃賓虹 101
四、徐悲鴻 103
五、劉海粟 107
六、潘天壽 111
七、李苦禪 114
八、豐子愷 115
九、張大韆 118
十、李劍晨 119
十一、傅抱石 121
十二、蔣兆和 124
十三、劉開渠 127
十四、李可染 129
十五、葉淺予 134
十六、吳作人 136
十七、華君武 138
十八、方成 140
十九、吳冠中 142
二十、石魯 147
二十一、賀友直 149
二十二、黃胄 151
二十三、潘鶴 154
二十四、劉文西 156
二十五、靳尚誼 159
二十六、劉大為 161
二十七、瀋堯伊 162
二十八、北大荒版畫 164
思考與練習 166
第五章 中國古代美術名傢名作介紹 167
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168
一、顧愷之 169
二、陸探微 170
三、張僧繇 170
第二節 隋唐五代時期 172
一、展子虔 172
二、閻立本 174
三、吳道子 176
四、張萱 179
五、周昉 181
六、王維 182
七、韓乾 183
八、韓滉 184
九、荊浩 185
十、董源 185
十一、黃筌 186
十二、周文矩 187
第三節 宋元時期 188
一、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壁畫 189
二、李成 190
三、武宗元 191
四、範寬 192
五、郭熙 193
六、李公麟 194
七、王希孟 194
八、黃公望 195
九、倪瓚 198
第四節 明清時期 198
一、瀋周 199
二、文徵明 200
三、徐渭 201
四、董其昌 202
五、陳洪綬 203
六、硃耷 204
七、石濤 206
八、18 世紀的革新畫派——揚州八怪 208
九、鄭燮 209
十、任頤 210
思考與練習 211
第六章 世界美術名傢名作介紹 213
節 古代經典 214
一、古希臘的藝術 214
二、《米洛斯的阿芙羅狄德》 216
三、古羅馬的藝術 217
四、大角鬥場 219
第二節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 221
一、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 221
二、喬爾喬納《入睡的維納斯》 222
三、達·芬奇 223
四、米開朗基羅《大衛》 226
五、拉斐爾 227
第三節 歐洲17、18、19 世紀的美術 229
一、倫勃朗《夜巡》 229
二、魯本斯《搶奪留希波斯的
女兒們》 231
三、雅剋·路易·大衛 233
四、安格爾《泉》 235
五、德拉剋羅瓦《希奧島的
屠殺》 236
六、阿道夫·門采爾
《軋鐵工廠》 238
七、布格羅 239
八、羅丹 240
第四節 19 世紀俄羅斯美術 243
一、伊凡·伊凡諾維奇·希施金 244
二、剋拉姆斯柯依 246
三、伊薩剋·列維坦 247
四、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249
第五節 外國近現代美術 250
一、印象派簡介 250
二、畢沙羅 251
三、馬奈《吹短笛的男孩》 252
四、剋勞德·莫奈 253
五、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255
六、保羅·塞尚 256
七、梵·高 257
八、弗雷德裏剋·萊頓 258
第六節 20 世紀上半葉的西方現代
藝術 259
一、亨利·馬蒂斯 261
二、畢加索 262
三、薩爾瓦多·達利 264
四、瓦西裏·康定斯基 265
五、亨利·摩爾 266
思考與練習 269
第七章 美術作品欣賞實踐 271
一、中國山水畫欣賞 272
二、生命力旺盛的油畫 278
三、簡潔概括的版畫 282
四、雕塑——立體的詩歌 286
五、人體美術——審美理想的
載體 293
六、中西繪畫的比較——碰撞
與融閤 298
七、素描的嚴謹與質樸 302
八、靜物畫——充滿生活情趣的
世界 306
九、無處不在的現代藝術設計 310
十、建築藝術——凝固的音樂 315
思考與練習 323
參考文獻 324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視覺盛宴,翻開扉頁就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藝術氣息。從古埃及的壁畫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再到印象派的色彩斑斕,作者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引導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去感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藝術魅力。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藝術大師們,仿佛就在眼前,他們的創作激情、他們的人生故事,都被娓娓道來,不再是冰冷的名詞和年代。特彆是關於西方古典藝術的部分,那些雕塑的綫條、建築的比例,在書中得到瞭詳盡的解析,讓我對“美”有瞭更深的理解。讀這本書,不單單是在看畫,更像是在與藝術傢對話,去體會他們筆下的情感,去領悟他們對世界的獨特觀察。這本書的排版也極具匠心,每一幅作品的呈現都恰到好處,色彩還原度很高,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藝術頗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的中國部分簡直讓我驚喜連連。從水墨丹青的寫意山水,到瓷器上的精美紋飾,再到古代建築的宏偉壯麗,作者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解讀。我尤其喜歡關於書法藝術的章節,那些看似簡單的筆畫,背後蘊含的卻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思想。作者不僅僅是羅列瞭名傢名作,更重要的是,他教會我們如何去“讀懂”中國畫,如何去體會其中的意境,如何去感受“天人閤一”的哲學觀念。那些關於詩書畫印結閤的闡述,更是讓我茅塞頓開,原來藝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文學、哲學、曆史緊密相連。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多纔的老師,循循善誘,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逐漸領略到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
評分從排版和裝幀來看,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收藏的精品。每一頁都經過精心設計,文字清晰,圖片精美,色彩還原度極高,讓人賞心悅目。而且,書的尺寸也非常閤適,既方便閱讀,又不失大氣。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不僅僅是圖片的堆砌,而是充滿瞭深度和廣度的藝術評論和分析,文字流暢,邏輯清晰,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大眾的可讀性。它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藝術基礎的愛好者,都能從中獲益匪淺。這是一本真正用心製作、飽含知識和美感的藝術讀物。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在解讀一些抽象藝術和當代藝術方麵,確實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那些“看不懂”的藝術形式,其實是有其內在邏輯和錶達方式的。作者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他用生動易懂的語言,解釋瞭許多抽象藝術的創作理念和錶現手法,甚至還對一些極具爭議性的當代藝術作品進行瞭分析,讓我不再感到睏惑,反而激發瞭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書中對於色彩、構圖、形式等基本藝術語言的講解,也同樣適用於理解這些更為前衛的藝術形式。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什麼是藝術”的定義,也變得更加寬泛和包容。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拘泥於傳統的藝術史梳理,而是從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背景齣發,探討藝術與生活的關係。例如,在講述近代藝術的章節,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畫派和風格的介紹,而是深入分析瞭工業革命、社會思潮等對藝術傢創作的影響,以及藝術如何反映和引導社會變革。書中對藝術的功能性、社會性以及審美觀念的演變進行瞭精彩的論述,讓我認識到藝術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深深植根於我們的生活之中,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藝術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語境,從而獲得更全麵的藝術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