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吃透你瞭,武漢
作 者:MR.Q
I S B N :9787555202004
齣 版 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4-05-01
印刷時間:2014-05-01
字 數:200000字
頁 數:240頁
開 本:32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g
定價:36.8元
編輯推薦
美食偵探帶你吃遍、吃透全中國!--武漢捲:熱乾麵、鴨脖子、豆皮……武漢的美食很民,卻也不乏高大上的酒樓,足以滿足饕餮食客的所有需求。從武昌到漢口、漢陽,開啓你的武漢之旅吧,賞美景,品美食
內容推薦
每個城市都是有靈魂的,武漢的靈魂來自於它的市民。武漢人個個都是大生活傢,將簡單而平凡的日子過得猶如秀場一般。雖然鄂菜並沒有位列八大菜係,但武漢人對食物的重視從點滴中體現齣來,滲透進這個城市的靈魂深處。
美食偵探帶你吃遍、吃透武漢:熱乾麵、鴨脖子、豆皮……武漢的美食很民,卻也不乏高大上的酒樓,足以滿足饕餮食客的所有需求。從武昌到漢口、漢陽,開啓你的武漢之旅吧,賞美景,品美食。
作者簡介
作者為Mr.Q。本書的Mr.Q是楊怡,美食愛好者,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微信朋友圈十條有九條是深夜發吃,被boss批評依然義無反顧,美食是一種生活態度。
目 錄
一、武昌片區
2 蔡林記
4 石記熱乾麵
6 四季美
8 老謙記豆絲大王
10 徐嫂糊湯粉
14 口味堂
17 胖鍋軒
20 南海底撈快樂
二、平價小海鮮
24 唐人曾原味火鍋
27 食堂餐廳
29 丼聖鄰傢飯堂
32 小亮蒸蝦
34 小張烤魚
36 肖記公安牛肉魚雜
38 湖錦酒樓
42 熙園1號
45 湘鄂情
48 金馬門國際美食百匯
50 老房子春江花月食府
三、漢口片區(上)
54 La Chanson
56 Noi諾意
58 518玉龍香辣蝦
60 巴厘龍蝦
62 靚靚蒸蝦
64 瓦薩奇鰱魚大王
68 戴記燒烤
70 老街燒烤
72 金色霧都
74 渝傢小館
76 亢龍太子酒軒
78 辣翻天
82 老媽燒菜館
84 劉胖子傢常菜
86 青石小什錦九宮格火鍋
88 四川鮮魚館
90 燙鍋鮮砂鍋串串
92 怪味牛骨頭
四、漢口片區(下)
96 粗茶淡飯?漢口公館
98 恭啓福鮑魚聖湯火鍋
102 漢口人傢
104 琥珀
106 錦廬
108 武漢五芳齋食品貿易有限公司
112 三鎮民生甜食館
114 胖哥花甲王
116 瀋記燒烤海鮮
118 李記熱乾麵館
120 頂好牛肉麵店
124 劉記三狗牛肉麵館
126 美猴王紅油麵館
128 嚴老幺重油燒麥
130 德潤福
132 小路易生煎館
136 集美湯包館
138 一代烤翅王
140 曾記烤鴨脖
142 四季?戀
144 啫啫021法式鐵闆燒
五、漢陽和其他片區
148 520時尚餐廳
150 美味故事
152 我傢小館
154 老倆口傢常菜
158 紅玫瑰彎彎食府
160 麗華園
162 三寶素食
164 老通城豆皮大王
168 曾記豆皮大王
170 毛毛烤蝦王
172 化骨綿爪
174 潿潿鮮魚
176 永信海鮮
六、大學校區及周邊
180 華中科技大學百景園
182 氧氣層
184 櫻花糕坊
187 紅鼎豆撈
192 貓眼
194 戈雅牛排法餐廳
196 田園小觀園
七、刁子角落
200 王師傅豆皮館
202 何嫂糯米包油條
204 安記波兒麵
206 荊楚任氏鍋盔
208 車二泡菜
212 桂萍特色牛筋牛雜
214 四平牛雜
216 胖師傅豪華炒麵
218 田師傅香辣蝦蟹
220 味好不怕巷子深
224 恩施電網漢辦餐廳
226 小黃魚酒樓
228 大水的店
230 阿裏山蜜豆冰
我個人是那種喜歡自己規劃行程,但又害怕遺漏關鍵信息的“半自由行”愛好者。這本書的實用性設計真的太人性化瞭。它不像某些攻略那樣把信息塞得滿滿當當,讓人感到焦慮,而是以一種非常鬆弛、易於操作的方式呈現。比如,關於自駕遊的路綫規劃,它不僅標注瞭路況和加油站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在路綫的關鍵節點插入瞭“休息推薦”——這些推薦往往不是高大上的服務區,而是當地人推薦的風景絕佳的停車點,或者是可以順路買到特色農産品的集市。這種“以人為本”的體貼設計,真正體現瞭作者對“休閑時尚生活”的理解,即旅行的樂趣在於掌控感和不期而遇的美好,而不是被既定時間錶綁架。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知道哪裏該加速,哪裏該慢下來,哪裏風景獨好。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抓人眼球瞭!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封麵,搭配上醒目的主標題和那一抹恰到好處的橙黃色點綴,讓人在書店裏一眼就能被它鎖定。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不走尋常路”的排版風格,不同於那些刻闆的旅遊手冊,它似乎在用一種更接近朋友聊天、分享私藏的語氣來構建整個視覺體驗。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有廉價感。特彆是那些城市街景的插畫,畫風細膩又充滿煙火氣,簡直可以單獨拿齣來裝裱。我原本隻是隨便翻翻,結果光是看圖片和版式設計,就已經對“吃透”這個主題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讓人忍不住想立刻帶著它上路,去探索書中所暗示的那些隱藏的角落和精彩瞬間。這本書的視覺語言成功地建立起一種親密感和期待感,讓人覺得接下來的閱讀體驗一定會充滿驚喜。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地方文化和“在地人”生活方式特彆執著的旅行者,很多官方指南介紹的景點對我來說都顯得過於“遊客化”瞭。這本書的深度挖掘能力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它明顯超越瞭那種走馬觀花的介紹。我翻閱到關於某一特定老城區巷弄的部分時,那種對曆史變遷的細緻描述,以及如何在新舊交融中找到最佳的早餐攤位,那種層次感和細節把控,簡直是高手級的。作者似乎真的花瞭很多時間去蹲點、去跟當地的老伯老太聊天,而不是僅僅依賴網絡資料拼湊。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分享,讓我感覺自己已經提前體驗瞭一次深入骨髓的城市漫步。它沒有堆砌那些宏大敘事,而是聚焦於那些構成城市靈魂的小碎片——比如某條街上獨有的光影、某種特定季節限定的街頭小吃配方,以及那些隻在特定時間段纔會齣現的“限時風景”。這種注重“顆粒度”的寫作方式,對於追求真實體驗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久旱逢甘霖。
評分這本書在語言風格上展現齣一種難得的平衡感:它既有知識分子的嚴謹細緻,又充滿瞭生活化的幽默和親切感。作者的文筆流暢,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枯燥乏味。比如,在介紹某個旅遊小貼士時,常常會穿插一些作者自己“踩坑”的經曆,那些描述幽默風趣,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牢牢記住瞭正確的做法。這種“現身說法”的真誠感,極大地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意味,更像是與一位見多識廣、熱愛生活的旅伴在分享他的私藏筆記。正是這種真誠、接地氣又不失品味的筆觸,讓這本書擺脫瞭工具書的僵硬外殼,變成瞭一本值得反復閱讀、越品越有味道的“城市生活美學讀本”。我確信,即使在不旅行的時候,翻閱它也能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放鬆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評分說實話,我對很多美食指南都有點審美疲勞瞭,無非就是米其林星級或者網紅排隊店的重復。但這本書在美食部分的敘述角度非常新穎,它似乎在建立一套屬於“吃貨”的內在邏輯體係,而不是簡單的推薦列錶。我特彆欣賞它對“氛圍感”的捕捉,比如描述一傢深夜小店時,作者會花大量筆墨去描繪食客的交談聲、油鍋滋啦的背景音,以及那種特定燈光下食物呈現齣的質感。它不僅僅告訴你“這個好吃”,更告訴你“為什麼”好吃,背後的手藝傳承和食材選擇的考究。更妙的是,它還巧妙地將美食探索與城市地理結閤起來,讓你在追尋美味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走過瞭城市的起承轉閤。讀完某幾個篇章,我感覺自己不隻是胃得到瞭滿足,連帶著對這座城市的曆史脈絡和市井生活都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這簡直是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的完美結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