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互联网金融
定价:65.00元
作者:李耀东,李钧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1212221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国内首部探索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的著作!
☆ 王巍作序推荐!
☆ 两个IT男,从爬虫抓取P2P借贷和众筹的几亿行数据开始,磕磕碰碰,一直研究到比特币的技术和货币机理,思考互联网思想下金融行业的变革和路径。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作序推荐。
内容提要
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一书逐一深入探讨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宝,余额宝,“三马”卖保险,众筹,智能理财,资产超市,金融垂直搜索,P2P借贷,互联网货币,比特币,互联网交易所,虚拟资产交易与保险,移动支付,手机银行,供应链金融等话题。
目录
作者介绍
李耀东,工学博士,副教授,“零壹财经”研究员,互联网爱好者,热爱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一切事物,如P2P借贷、众筹、移动支付、智能理财、虚拟货币。合著《比特币》《互联网金融的三个层次》等,目前从事P2P借贷、众筹等行业研究与行业报告的编写工作。
李 钧,壹比特数字科技CEO,专栏作家,互联网爱好者。著有《比特币》《数字货币比特币数据报告与操作指南》《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等。
文摘
序言
通读《互联网金融》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金融读物。作者并没有高谈阔论一些脱离实际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行业全景图。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详实,无论是对第三方支付的演变,还是对互联网保险的创新,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普惠金融”理念的强调,作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传统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门槛高、覆盖面窄等问题,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这本书不仅为我带来了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知识,更让我看到了科技与金融结合所带来的巨大社会价值和未来潜力,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实用性读物。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于理论知识的增长,更多的是对金融行业未来走向的深刻思考。作者在分析传统金融机构如何拥抱互联网时,列举了许多成功转型的案例,让我看到了科技创新是如何颠覆并重塑一个行业的。书中关于大数据在金融风控和精准营销中的作用的阐述,更是让我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数据洞察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我特别对书中关于监管科技(RegTech)的讨论印象深刻,作者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当下,合规性变得尤为重要,而科技手段的引入能够有效地降低合规成本,提高监管效率。这让我对未来金融行业的监管模式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未来金融”的书,它用前瞻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普惠化的金融新图景。
评分拿到这本《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会是市面上那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的书籍。然而,读下去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预期的要扎实和有深度。作者在介绍各种互联网金融业态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技术支撑和用户需求。例如,在探讨众筹模式时,作者详细分析了股权众筹、奖励众筹和捐赠众筹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书中还对虚拟货币的原理和发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虽然这部分内容有些技术性,但作者的解释方式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晦涩的金融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从而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
评分刚拿到这本《互联网金融》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里面的内容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讨论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时,作者的分析非常深入浅出,将原本晦涩的技术概念用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串联起来,让我这个非技术出身的读者也能茅塞顿开。书中的图表和数据运用也很恰当,能够直观地展现出各种金融产品和平台的演变趋势,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P2P借贷风险控制的部分,作者不仅指出了潜在的风险点,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这对于想要参与其中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南。另外,书中对移动支付的深入剖析也让我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商业模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整体来说,这本书在概念普及、案例分析和风险提示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不像我之前读过的很多金融类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感染力。作者在讲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时,仿佛在讲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让我时而为创业者的激情所感动,时而为行业的变革感到兴奋。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也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的最新动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金融科技的伦理困境”的讨论,作者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在追求效率和创新的同时,如何保障用户的隐私和权益。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它鼓励我们以更开放、更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互联网金融,去思考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