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智库和保守主义智库是当今美国智库的两大主流。保守主义智库的兴起颇具传奇色彩,尤其是其中的旗舰——传统基金会。相对于国人已经非常熟悉的中立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的实力和影响力毫不逊色,其浓重的政治化色彩看似新鲜,实则沉重。无论是美国的政治体系还是保守主义智库,都已深陷政治化旋涡,政治的清明、智库的理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者历时五年,遍访美国一线智库和政府部门,通过大量一手访谈和英文文献的梳理,深入挖掘美国智库与政治思潮、权力转换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试图从智库的维度透析美国社会和政治体系的两大症结——两极化和民粹化——前者导致了五十年来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对立,后者如今则体现为茶党和特朗普现象的政治运动化,两者共同带来了对保守主义智库的需求,也刺激了保守主义智库日益严重的政治化。
##这本书很好的阐述了美国保守主义一直是美国政治主旋律。很值得研究细读
评分##了解美国保守主义和智库运作不错的普及读物,兼有资料性可延伸阅读。但是写作有点问题,解构有点乱,背景信息被放到最后;资料引述和作者自身观点表达的结合度也不太好,总是会不断重复叙述,行文有点啰嗦;用几张年表对保守主义、智库的变迁做些梳理,会比这种在文字堆里打转效率高得多,也更易理解。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对智库的访谈,可惜提问太过客套,洞见不多。最有意思的是布鲁金斯的安索对国内智库的提点,嘿嘿!
评分##我主要是看美国的各种“主义”是怎样影响社会的。作者确实是很认真的做调查,搞研究。比较专业,值得看看。
评分##智库…政治的附属品和必须品,从幕后走向台前似乎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若想真正取其精华,就势必保证其独立性,不要被利益集团和不理智大众所绑架,智库要代表全社会的长远福利,为国家平稳运行保驾护航,期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能当好中国智库的龙头,以其公正、独立、睿智的品格做好表率,也希望中国政府兼听则明!
评分##值得一读,关于智库确实了解得不多,国内专门研究智库的似乎也少,同时也可以对战后美国智库和美国政治的发展有个大概的把握。不过,这是博士论文?个人意见还是像布鲁金斯学会和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秉持中立、拿研究说话的好,传统基金会立场先行的做法最终会损害智库本身和整个国家的健康发展。
评分##以智库为观察视角,考察意识形态与政治政策间的互动关系。 美国例外论,美国式智库源自美国政治空间的独特架构,因此,立足于其政治环境展开讨论,路径可取,但在分析上过于薄弱,对历史材料的处理也颇为随意。 题材1星,第二章2星,剩下一星给文末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指路相关文献
评分##以智库为观察视角,考察意识形态与政治政策间的互动关系。 美国例外论,美国式智库源自美国政治空间的独特架构,因此,立足于其政治环境展开讨论,路径可取,但在分析上过于薄弱,对历史材料的处理也颇为随意。 题材1星,第二章2星,剩下一星给文末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指路相关文献
评分##不错的入门书籍,了解美国智库的发展历史。然而,看完之后,我有个深深的疑问,中国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智库吗?恐怕命题作文居多。
评分序言就值回书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