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研究的经典之作,论述了这一问题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本书第2版新增了相关地图,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γ】历史地看,Nationalism是不折不扣的右翼意识形态。
评分##对于左翼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稍有意思,但别的对我来说感觉倒没什么很新鲜的了。 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霍布斯鲍姆作品里透露着很鲜明的左翼色彩。本书既是战后民族主义研究的一部分,又让人感觉到是对第二国际理论家关于民族问题争论的延续,而霍布斯鲍姆则采取了一个类似于罗莎卢森堡的立场,即民族主义所造成的小国林立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正如霍布斯鲍姆所说的那样,罗莎卢森堡低估了民族主义的力量。
评分##非虚构,社会学/历史。民族这个概念并不是有古老历史,反而非常新。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从左到右即为依靠民族的理念建立国家的过程,可以1对1,1对多,多对1。从右到左即为国家利用民族的概念整合人民情感从而巩固国家的过程,比如俄国和奥匈帝国的官方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如英法、纳粹主义、沙文主义等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各个国家都获利的情况下)民族和民族主义会弱化。如果有国家利益受损,民族主义就会再度兴起(类似于一战后的德国)。国家也会利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凝聚国家、打击对手。语言流畅。
评分##暂时不想读了,我只感觉在霍布斯鲍姆海量的知识面前,我完全被碾压了。他讲的一些世界上犄角旮旯的知识,我根本没有相关知识作为支撑,读得云里雾里。或许他的欧洲听众都很熟悉?我不是很确定。但有一点我是认同的,太过于强调民族国家的建构,其实后来催生了希特勒的纯种日耳曼人观念,然后才有驱逐犹太人的事情。
评分##说实话有些陈旧,单纯为左派招魂呐喊。但历史会见证真相
评分##说实话有些陈旧,单纯为左派招魂呐喊。但历史会见证真相
评分讲座提纲改编,可称得上流畅且通俗易懂。围绕“民族”概念在现代的演进以及民族主义的发展史,霍布斯鲍姆探讨了一些重要的议题,总体观点上并无特别大的新意,可看作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补充。有几点值得重视,如罗奇对欧洲民族运动的三段式分析、“民族主义原型”与“民族主义运动”间的联系,以及民族主义“左右逢源”的发展历程。一言以蔽之,民族主义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最复杂也最难处理的议题之一,还是源于其多样性、可塑性与模糊性。所有人都视其为高效工具:下层中产用它填补空虚的内心缓解焦虑,中央政府用它建构合法性、巩固国民效忠,政客利用它有效煽动受众群体。但当所有的活动都被披上民族主义外衣时,民族主义也可以随时与左翼或右翼暧昧起来。P.S.本书翻译病句频现,“凯尔特”全部译为“塞尔特”。
评分##翻阅。为什么霍布斯鲍姆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民族主义研究在1968-1988的涌现,这不就是我的问题吗?虽然能想个大概,但还需要更清晰。似乎英国是七八十年代那波,传到美国是世纪之交那波,中国是10年之后的一波。80年代英国学人没有进入政界的通道该多难受啊,那么,中国当下呢?
评分##从时间纬度分析民族主义的发展,绕过民族主义的定义等问题,从国家民族主义、群众民族主义、衰弱三个阶段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