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心说到三大定律的跃迁,是人类世界观的一次次脱胎换骨!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 以地球是宇宙中心为信条。
牛顿世界观 把动者恒动当作真理。
有没有可能我们现在拥有的世界观,最后也被证明为错误?
有没有可能我们的世界观在子孙后代看来,也是陈旧而诡异?
从科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到科学史上的历史事件和哲学主题,彰显了历史、科学、哲学的无止境魅力。本书化繁为简,剖析根本,纵观西方科学两千年,探讨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演化论等理论给世界观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它拥有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套新的认知体系。
本书纵论西方科学两千年,探索科学的起源和思维的本质。这是每一个现代人都需要阅读、了解的关于科学的历史和哲理,有助于读者构建正确的世界观
##有机的世界、机械的世界……我们通过隐喻去理解世界,直到我们走到了隐喻的边界。
评分##国内各阶段教育缺失的一个部分,这本书帮你用几块大拼板简单拼了个样子,自己的世界观拼图还需要在多了解世界的基础上逐步拼出来。这版翻译得真好,看不出外语原文的痕迹。
评分##书里面的最后一章总结到:任何一个世界观都有一个隐喻。"在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宇宙被看作像一个生物有机体.....在牛顿世界观中,宇宙被看作像一台机器...新近发展所主张的宇宙可能是一个无法用任何方便的隐喻来总结的宇宙"。无法方便描述是因为量子物理中的各种奇异现象让牛顿世界观陷入了"危机"。观察使得量子物理的实验结果发生了变化。 这让我想起了《三体》的第一部,开头的那帮物理学家说观察到的物理现象非常怪异。沿着剧情的发展,那是因为三体星人已经派出了智子把地球的量子物理研究封锁了。 这么一对比,我们现在的量子物理学是不是也被外星人封锁了啊....或许现在量子物理的奇异观察现象也是刘慈欣《三体》的起点?
评分##分了五天看完。对于认知体系的迭代,作者从亚里士多德体系、到牛顿体系,再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体系和二十世纪量子力学体系,以及演化论的体系,进行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论述,是一部条清缕析的科学哲学佳作。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的论述重复啰嗦。
评分##这本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台版,第二遍是大陆的第二版。后者比前者好非常非常多。看完第一遍的感觉是写的很好很厉害,但整体没有抓住一个清晰脉络,但第二遍看完,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再从爱因斯坦到量子理论,最后进入演化论,可以达到闭上眼睛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的程度。可以说这本书是2018年最重要的书之一,用它来作为2019的开始,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预兆。
评分##老实说里面有些物理和量子的部分我一个理科很差的人看得云里雾里,但是对世界观的认知,我们科学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何渐渐形成真的非常有趣。宗教和哲学都在科学的进步之下不断的发展,改变。真的是一本可以改变或完善思维的好书。活在这样一个有趣的世界,很幸运。
评分##我们用十多年的时间应试到厌恶学习,再用更长的时间和所剩不多的好奇心打碎之前被灌输的唯一解和功利性,重燃对世界对科学的热爱,由衷感叹物理之美,生物之美,宇宙之美
评分##如果你每天都读你看得懂的书,你就只知道已知的世界观。不是世界变化太快,可能是你的世界观还没来得及刷新。所谓成长,就是用“世界观”升级认知。很难懂的一本书…世界观指的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不同观点如同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一样,互相连接。我们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哲学家为我们打造的思想通道里。
评分##分了五天看完。对于认知体系的迭代,作者从亚里士多德体系、到牛顿体系,再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体系和二十世纪量子力学体系,以及演化论的体系,进行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论述,是一部条清缕析的科学哲学佳作。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的论述重复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