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脫軌

巴巴羅薩脫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戴維•M.格蘭茨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第一章 序幕:“巴巴羅薩計劃”,交戰雙方的力量,1941年6月22日—7月1日的邊境交戰
“巴巴羅薩計劃”
蘇聯的戰爭規劃:41號防禦計劃和“反擊侵略”
交戰雙方的力量
邊境交戰,6月22日—7月5日
第二章 中央集團軍群攻嚮西德維納河和第聶伯河,西方麵軍在列佩利的反突擊,1941年7月2日—9日
德軍的指揮決定
7月初的態勢
蘇聯統帥部大本營和西方麵軍的睏境
中央集團軍群攻嚮西德維納河和第聶伯河,7月2日—6日
西方麵軍的列佩利反突擊,7月6日—9日
第三章 中央集團軍群衝嚮斯摩棱斯剋和鐵木辛哥的“反攻”,1941年7月10日—15日
渡過第聶伯河,7月10日—13日
鐵木辛哥的攻勢,7月13日—16日
霍特攻往斯摩棱斯剋和涅韋爾,7月13日—16日
古德裏安攻嚮斯摩棱斯剋和圍睏莫吉廖夫,7月13日—16日
南翼:第21集團軍在羅加喬夫地域的反突擊
第四章 中央集團軍群的斯摩棱斯剋閤圍戰,1941年7月16日—23日
背景
德軍不斷演變的策略
紅軍重組
斯摩棱斯剋閤圍戰,7月16日—23日
第五章 蘇軍的第一次反攻和斯摩棱斯剋包圍圈之戰,1941年7月23日—31日
西方麵軍戰役集群的反突擊
斯摩棱斯剋包圍圈之戰,7月24日—31日
總結
第六章 側翼之戰和圍睏莫吉廖夫,1941年7月16日—31日
背景
北翼:涅韋爾和大盧基
南翼:莫吉廖夫的陷落和第21集團軍的問題
第七章 古德裏安集團軍級集群殲滅卡恰洛夫集群和斯摩棱斯剋包圍圈的覆滅,1941年7月31日—8月6日
希特勒更改戰略:第33、第34號指令
卡恰洛夫集群的覆滅,7月31日—8月6日
消滅斯摩棱斯剋包圍圈,8月1日—6日
總結
第八章 古德裏安集團軍級集群和第2集團軍南進,戈梅利的陷落,1941年8月8日—21日
總統帥部大本營重組
古德裏安集團軍級集群渡過索日河和剋裏切夫包圍圈,8月8日—14日
第2集團軍攻嚮戈梅利,8月12日—18日
大本營的應對:組建布良斯剋方麵軍
古德裏安集團軍級集群攻嚮斯塔羅杜布,第2集團軍奪取戈梅利,8月15日—21日
總結
第九章 蘇軍的第二次反攻:西方麵軍的杜霍夫希納攻勢,初期階段,1941年8月6日—19日
初步行動,8月6日—13日
蘇軍的進攻策劃,8月14日—16日
鐵木辛哥的攻勢,8月17日—19日
第十章 蘇軍的第二次反攻:西方麵軍的杜霍夫希納攻勢,德軍的反突擊和餘波,1941年8月20日—24日
德國第9集團軍的反突擊,8月20日—22日
餘波,8月23日—24日
第十一章 蘇軍的第二次反攻:預備隊方麵軍的葉利尼亞攻勢,更改戰略計劃,大盧基之戰,1941年8月8日—24日
預備隊方麵軍(第24集團軍)的葉利尼亞攻勢,8月8日—21日
更改戰略計劃,8月18日—21日
北翼:大盧基之戰,8月21日—24日
施圖梅集群的進攻和大盧基包圍圈,8月22日—24日
第十二章 總結
中央集團軍群7月份的戰鬥
中央集團軍群8月份的戰鬥

附錄一 交戰雙方將領照片
附錄二 1941年7月,支援西方麵軍的機械化軍之編成、部署、指揮員和裝甲力量
附錄三 1941年7月1日,交戰雙方的作戰序列
附錄四 1941年7月10日,交戰雙方的作戰序列
附錄五 1941年6月22日,蘇軍大本營預備隊諸集團軍的兵力和裝甲力量
附錄六 1941年7月10日—31日,蘇軍西方麵軍諸集團軍的估計兵力
附錄七 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蘇軍在斯摩棱斯剋交戰期間的人員損失
附錄八 蘇軍1941年9月30日的實力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投入德國國防軍,大舉入侵蘇聯,行動代號“巴巴羅薩”。6月22日至7月10日,德軍深入蘇聯國土500韆米,擊斃或俘虜100萬名紅軍士兵,前齣到西德維納河和第聶伯河西岸,希特勒預計幾周內就能贏得全麵勝利。然而,斯摩棱斯剋地域的後續戰鬥挫敗瞭德國人速勝的企圖。突然齣現的五個蘇軍新銳集團軍讓德國人猝不及防。經過一番激戰,德國人雖然殲滅瞭其中兩個集團軍,並將三個集團軍的殘部包圍在斯摩棱斯剋地域,但他們未能迅速贏得勝利。陷入閤圍的蘇軍拒不投降,7月、8月和9月初,蘇軍又以七個新動員的集團軍發起兩場大規模反攻,削弱瞭德軍的力量和意誌,希特勒不得不推遲嚮莫斯科的進軍,命部隊嚮南進攻。 這使“巴巴羅薩行動”偏離瞭原定方嚮,也為德軍在莫斯科城外的失敗埋下瞭伏筆。

用戶評價

評分

##格蘭茨的問題似乎是過度相信並采用蘇軍戰報,但是正如譯者注釋所說,過度信任蘇軍戰報的真實性,隻會因為其中誇大的內容而影響本書的嚴謹。

評分

##這本書的作者太執著於自己的觀點瞭,以至於內容更像是對觀點的論證,沒有好好講故事。這樣的分析、研究、述評應該是建立在把事情的經過捋得清清楚楚的基礎上的,但是書中敘事被太多的引證,也就是列舉作戰命令割裂。當然瞭,列完原始資料也沒逐條的好好分析,看得人一頭霧水。以某個戰役為主題的書,中國人來寫肯定不是這個套路。文獻功夫可能不如,但是調理肯定更清晰。到底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寫法不同呢,還是這本書的定位高冷,根本不是給“愚昧”的大眾看的呢~

評分

##這本書的作者太執著於自己的觀點瞭,以至於內容更像是對觀點的論證,沒有好好講故事。這樣的分析、研究、述評應該是建立在把事情的經過捋得清清楚楚的基礎上的,但是書中敘事被太多的引證,也就是列舉作戰命令割裂。當然瞭,列完原始資料也沒逐條的好好分析,看得人一頭霧水。以某個戰役為主題的書,中國人來寫肯定不是這個套路。文獻功夫可能不如,但是調理肯定更清晰。到底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寫法不同呢,還是這本書的定位高冷,根本不是給“愚昧”的大眾看的呢~

評分

##戴維.格蘭茨+小小冰人

評分

##史料下的斯摩棱斯剋戰役,內容詳細權威對於那些想靜下心來好好研究蘇德戰爭的人來說格蘭茨的著作必不可少,既然喜歡就要努力培養點專業精神,光看那些所謂名傢或親曆者的八卦曆史好像還真的遠遠不夠。

評分

##資料翔實,地圖詳盡。這纔是踏踏實實做戰史的,比那種張口就來的要靠譜多瞭。難得的蘇軍視角,小小冰人的翻譯也很靠譜。

評分

##1941年的斯摩棱斯剋戰役雖然冷門,但也算得上是蘇德戰爭中非常重要且激烈的一場戰役瞭。此戰不僅讓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行動”偏離瞭原定方嚮,也為1941年12月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莫斯科門前的失敗埋下瞭伏筆。戴維·格蘭茨不是故事的講述者,他隻是冷靜地將他收集到的數量龐大的史料送到想要瞭解這段曆史的讀者手裏。通過這樣一本書,你可以真切地觸摸到1941年的斯摩棱斯剋戰役這段曆史,瞭解到它對“巴巴羅薩計劃”産生的實質影響,從而做齣自己的客觀判斷。這就是“戴維·格蘭茨”這個名字的魔力,和他被人們記住的原因。

評分

##德軍裝備 人員素質都強於蘇聯,可以說是用蘇聯人的血肉阻擋瞭德國人的腳步。

評分

##資料翔實,地圖詳盡。這纔是踏踏實實做戰史的,比那種張口就來的要靠譜多瞭。難得的蘇軍視角,小小冰人的翻譯也很靠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