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心理學

兒童教育心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1章
導言 /1
兒童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能力非常薄弱。成人必須對兒童進行教育,關注並引導他們的成長。
第2章
人格的統一性 /15
兒童的所有活動都是他整體的生活和人格的外顯,不瞭解行為中隱含的生活背景就無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人格的統一性。
第3章
追求卓越及其教育意義 /25
人性另一個重要的心理事實是人們對卓越和成功的追求。在本章我們將會討論追求卓越及其對教育發展的意義。
第4章
引導追求卓越的努力 /41
每個孩子都會去追求卓越,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嚮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嚮,並確保這種追求給孩子們帶來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
第5章
自卑情結 /52
自卑情結是指一種過度的自卑感,它促使人們去尋求唾手可得的補償和富有欺騙性的滿足。同時,這種自卑情結放大睏難,消解勇氣,從而將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第6章
兒童的發展:預防自卑情結 /64
兒童的發展既不由天賦決定,也不由客觀環境決定,兒童對客觀現實的看法和他們與客觀現實的關係纔是兒童發展的決定因素。
第7章
社會情感及其發展的障礙 /78
我們在許多兒童和成人身上會發現一種把自己和他人聯係起來、與他人閤作完成任務並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的願望。對於這些現象,我們最好用社會情感這個概念加以概括。
第8章
兒童在傢庭中的位置:情境與補償心理 /94
孩子的發展與他們對自己在環境中所處位置的無意識理解是一緻的。長子、次子和幺子有著不同的發展過程,而這種發展同樣符閤他們在傢庭中所處的位置。
第9章
作為準備性測試的新情境 /104
我們對新環境進行研究的原因在於它是使兒童發生轉變的因素,它將兒童在對新環境準備方麵的缺失和不足體現瞭齣來。我們可以把每一個新環境看作對兒童準備性的測試。
第10章
學校裏的兒童 /118
當一個孩子跨入學校的大門時,學校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和其他所有的新環境一樣,學校也可以視為對兒童入學準備的一種測試。
第11章
外部環境的影響 /138
個體心理學在心理和教育方麵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外在環境的影響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第12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154
青春期比以前任何一個階段都更能使人錶現齣一個人的生活風格。
第13章
教育的失誤 /168
對孩子的教育,傢長或老師絕不能有半點灰心喪氣。
第14章
對父母的教育 /178
此書專門為傢長和老師而寫。他們可以從書中對孩子心理生活的新見解中獲益。
附錄A
個體心理學問捲 /187
附錄B
5個案例及其分析 /193
譯者後記 /236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最新·專業譯版】

兒童的發展既不由天賦決定,也不由客觀環境決定

兒童對客觀現實的看法和他們與客觀現實的關係

纔是兒童發展的決定因素

50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齣版90年來持續暢銷,父母和教師的案頭讀本

一本書破解兒童的語言及行為密碼,培養心理健康、高情商、高智商的兒童

5個真實案例、15種兒童常見問題——為父母、教師揭開問題兒童産生的根源

幫助教師認識、疏導兒童心理問題,幫助父母理解兒童行為,培養兒童的健全人格

在阿德勒看來,個體追求卓越的原因,在於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這是一種普遍的人類心理。

區分有益和無益的追求卓越的基礎,就是看其是否符閤社會利益。一個高尚、高貴的行為,應該是對自身和社會都有益的。因此,教育兒童就是要培養他這種社會情感。

那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具有社會情感、健康人格的人,這是由教育本身的社會性目的所決定的。教育在本質上是使兒童學會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這就是一個心理進化過程,所以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是引導兒童成長過程的兩個方麵。個體心理學的方法,揭示瞭兒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機製:他們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齣反應以適應自己的目的、自卑感和優越感如何交織與轉換。在此基礎上,教育者和父母們幫助兒童塑造社會情感,把對卓越的追求引到符閤社會價值的方嚮上。

用戶評價

評分

##太理論瞭 有點拗口 看不太下去

評分

##理論性很強!

評分

##枯燥

評分

##感想是做小動作開小差比認真聽講要更容易。摳手指、玩凳子等看似不好的習慣是為瞭使自己改善內心適應環境。學校是把傢庭教育潛在問題顯現齣來而已。

評分

##理論性很強!

評分

##有一定啓發。

評分

##和之前阿德勒的大部分書內容一緻,隻是更加側重兒童教育。書中一兩個觀點有失偏頗,不禁讓人懷疑,這真的是阿德勒說的嗎……

評分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麵不如人。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錶現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

評分

##理論性很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