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史的大分流與現代化

中國經濟史的大分流與現代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馬德斌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導言: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而不是中國?
第一篇 大分流的製度視野
第一章 :石頭,剪刀,布:傳統中國朝代更替的製度邏輯
第二章 :清朝的財政與國傢能力分析
第三章 :傳統中國的法律與經濟
第四章 :近代中國貨幣與貨幣體係概觀
第二篇 大分流的實證分析
第五章 :1738-1925年中國的工資、物價和生活水平
第六章 :18-20世紀中國生活水平與人力資本的演變:來自實際工資與人體計量學的證據
第三篇 現代化:江南地區的案例研究
第七章 :1911-1937年江南地區經濟增長:一個數量與曆史的分析
第四篇 中日現代化比較:以近代蠶絲業為例
第八章 :為何日本現代化比中國先行一步:來自1850-1937年養蠶業的教訓
第九章 :在作坊與工廠之間:19世紀下半葉中日繅絲業的變遷
第五篇 書評(二篇)
阿夫納·格雷夫《製度與通嚮現代經濟的路徑:中世紀貿易的教訓》讀後
瓊·勞倫·羅森塔爾與王國斌閤著《大分流之外:中國和歐洲經濟變遷的政治》讀後
結語:中國經濟在曆史上什麼時候落伍的?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傢馬德斌先生的英文論文的選輯修訂而成。與其他有關大分流的論著不同,作者研究強調把18世紀甚至更早的大分流問題與19世紀中葉以來的現代化問題聯係起來思考,具有中國、歐洲或者日本之間的比較視野,並且引入瞭現代經濟學的理論或方法,尤其是近二十年興起的新製度經濟學、計量統計與實證分析等方法。

用戶評價

評分

##各篇的觀點和論斷在結語部分有總結。大體而言,結論很剋製,指齣落後源於製度文化,又將製度文化歸因於曆史傳統的差異,迴避瞭價值評估(笑 有些反常識理論能夠帶來啓發,但“大分流”顯然不在此列,謂之一眼假的詭辯不為過。看到像本書作者這樣的嚴肅學者細緻地搜集數據,做量化分析和個案研究,而後批駁“大分流”。我更覺得“大分流”派纔是贏傢——鬍攪蠻纏獲人搭理瞭

評分

##不解釋

評分

##本書的一些觀點很有啓發性,例如關於財政與國傢能力的討論:傳統中國是強政權與弱治理的結閤,定額製是皇帝應付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閤理對策。在缺乏信息和監管能力的情況下,委托人會選擇與代理人約定固定租金而非工資或分成租金;但是正式稅收再分配到地方的部分不能滿足正常需要,各個層次的官吏隻能依靠非法稅收(或腐敗),這些隱性分散化的租金阻礙瞭對信息敏感的資本密集和規模效應的行業發展。 但是,作者將上海或江南視為整個中國的近代化轉型的縮影,其他“邊緣”地區被排除在視野之外,導緻過度強調以租界為代錶的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現代化轉型的作用,而忽略瞭中國傳統社會組織和政治製度的內生性;另一方麵,本書的量化分析主要是既有模型與數據的結閤,由於缺乏對社會內在機製的深入分析,導緻本書將一些數據結果歸因於製度很難讓人信服。

評分

##馬德斌老師的論文翻譯結集,各部分主題分散。第一部分的4篇文章寫得隨意,體例上其實不是很嚴謹的論文寫作方式,但散落洞見可尋。第三篇中西法律製度演化對比的分析性綜述最佳。其實Ma最具有意思的研究是其與Jared Rubin閤作的2019 JCE paper,解釋為何專製君主製低稅收,可惜本書沒有收錄。

評分

##作者曆年實證論文閤集,證據不少,創意不多。

評分

##一般,就是作者的論文集,有很多還是已經在前人成果發錶瞭的。

評分

##喜歡第二章,信息不對稱和非正式約束的提法蠻不錯的。

評分

作者近些年文章譯文的閤集,從經濟史內外反駁彭慕蘭等人“修正派”關於大分流的觀點。注重以長時段的思維、運用計量經濟學、結閤當時的思想體係與法律製度,將大分流問題與現代化問題聯係起來。

評分

##一般,就是作者的論文集,有很多還是已經在前人成果發錶瞭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