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与文化

移民与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托马斯·索维尔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扉页
目录
前言
第1章 移民的文化 特定种族文化对群体经济和社会命运的影响
移民群体的不同
起源与移居地
地理环境
少数中间人
规律的变化
交通的变化
移民政策
移民的同化
第2章 德国裔 从古老的德意志民族到年轻的德国
俄国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伏尔加德意志人
黑海德意志人
俄国的政策
西半球
美国
巴西
巴拉圭
澳大利亚
总结
第3章 日本裔 漫长的崛起
日本
西半球
美国
加拿大
秘鲁
巴西
总结
第4章 意大利裔 超越罗马帝国
意大利
欧洲
西半球
阿根廷
巴西
美国
澳大利亚
总结
第5章 海外华人 世界上最大的少数中间人群体
表5-1 1993年海外华人在全世界的分布情况
东南亚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印度支那
西半球
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
美国
总结
第6章 犹太移民社群 无法安歇的影子和大屠杀唤醒的身份认同
表6-1 1990年世界范围内的犹太人口分布
古代
中世纪
西班牙
奥斯曼帝国
现代欧洲
东欧
西欧
西半球
阿根廷
美国
澳大利亚
总结
第7章 印度裔 印度的印度人vs海外的印度人
非洲
乌干达
肯尼亚
南非
西半球
圭亚那
特立尼达
美国
亚洲
马来西亚
斯里兰卡
斐济
总结
第8章 历史和文化 解决当代自大的解药
文化资本
人群间的差异
过去和未来
致谢
注释
版权页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阿根廷的西班牙语中为什么会夹杂那么多的意大利词语?

为什么华人和犹太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少数中间人群体?

生活在俄罗斯、巴拉圭、澳大利亚和其他不同社会里的德国人为什么会在职业选择、生活方式上存在类似的代际规律?

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亿的移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大多数关于移民问题的观察和评论都偏向与当下政治格局、社会环境的联系,但这样视角可能只关注了这个大议题的一个侧面,失去了更宏观深刻的视角——一种世界性的视角。

托马斯·索威尔的这本《移民与文化》为我们从历史中找到了移民问题的新注脚,展示了世界移民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过程,拥有一种全球化的新面向。我们将在这本书里看到德国裔、日本裔、意大利裔、华裔、犹太裔和印度裔身上具备的不同文化特性,这种特性即使在颠沛流离中也未曾消泯。对于特定的种族而言,他们在新居住地扮演的角色,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知识技能,以及他们本身具有的某种结构性特征,又让他们在迁徙、被同化和主动融入的过程中经历着各自的伤痛与收获。

用户评价

评分

社会学派的研究方法,大量数据和历史细节铺陈,作为数据工具书的意义可能比作为研究借鉴的意义大得多,但囧的是,英文版出版于1997年,事隔23年,这些数据还有多大的说服力和代表性,也得打个问号。结论落得比较简单,倾向于认为移民是一个内部多样性极强因而不能以经验和大类去加以推断的群体;移民史要一点一点地研究,而不能用一个理论进行推导;以及说烂嘴皮子的,拒绝二分法。在97年可能很需要这样的声音,如今再读,就略感陈旧。在读法国学者的研究的时候读一本美国人的书,宛如从文言文时代突然进入白话世界,体会到了做人的单纯。真乃心灵沙发椅。

评分

##本书内容,在氏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里也有涉及,但是本书详细多了。本书最大问题就是作者坚持以一种辉格史学观来看待全球移民,最后总会归结到盎撒提供的良好环境。因为索维尔是一名经济学家,所以也未可厚则,只是不因作者是芝加哥学派一员就顶礼膜拜。几点细节有意思:黑海地区德国移民在所移民地区因为占有土地少而亩产量高值得肯定,这不就是内卷么,可见这是小农经济的常态,哪个种族都可能发生;为什么日本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移民都集中于中国?因为伪满洲国啊!如华人、印度人、犹太人在很多地区一再遭到的因为勤劳就被驱逐,如果要指责计划生育并认定其不人道,那么何不上升到更高层面,即盎撒白皮在全球范围内凭暴力推行的是另一种计划生育?如果能够一以贯之,那也就请谴责这种行径。本书最大价值反而是最后:低成本移民的没落。

评分

##类似百科全书一样,充满了翔实的数据、基本的史实和可靠的分析,遗憾的是原书写作于1990年代,确实了尤其是华人和印度人在最近三十年的全球移民进程中的新动向。另一个有趣之处:全书前三章的论述对象分别是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是三个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前二三十年广泛输出移民的国家,同时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成员,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思索起来颇为有趣。

评分

##书里面论证详细,逻辑严谨,是一本社会学研究很好的书籍。 没有到五星我个人觉得因为:1.这个版本翻译做的不好,很多句子经不起推敲切可以二次打磨到更通顺 2. 校对工作也不太好,不少语病和文字错误 3.. 书内关于移民总结概括的内容比较少,作者如果能在现有的大量数据之外,给出更多自己的观点就好了。

评分

##这本书有点冗长,看到后来有点看不下去了,不过作者的思考还是挺深刻的。重点是他给了我一种去国家化的感觉,虽然作者本身的目的也许不是这样的,不过对我还是很有启发的。

评分

##移民的本质还是因为生存空间在地球上分配的不均衡。此书重点描述了几个现象级的移民群体,他们都非常成功。其中,华人和犹太人遭受到的迫害无疑是最为惨烈的(华人的文化顺从而不尚武,无疑是被迫害剧烈的重要原因)。此书最重要的结论是:文化是不同族群在成功概率上如此不同的关键原因。指望各种文化差异巨大的族群实现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另外,普选民主政治对于经济能力差异巨大的多族群生活的国家是危险的毒药。

评分

社会学派的研究方法,大量数据和历史细节铺陈,作为数据工具书的意义可能比作为研究借鉴的意义大得多,但囧的是,英文版出版于1997年,事隔23年,这些数据还有多大的说服力和代表性,也得打个问号。结论落得比较简单,倾向于认为移民是一个内部多样性极强因而不能以经验和大类去加以推断的群体;移民史要一点一点地研究,而不能用一个理论进行推导;以及说烂嘴皮子的,拒绝二分法。在97年可能很需要这样的声音,如今再读,就略感陈旧。在读法国学者的研究的时候读一本美国人的书,宛如从文言文时代突然进入白话世界,体会到了做人的单纯。真乃心灵沙发椅。

评分

##索维尔1996年的作品,文字描述过多,如有图表则会更清晰。在1981年出版《美国种族简史》之后,进一步从全球化视野来研究移民现象。这本书以几大输出国为例分析移民群体的内部差异,以及对于输入国和输出国的复杂影响,也探讨了种族多样性带来的种族冲突问题,比如华人作为最大的“少数中间人群体“为什么容易遭致当地人仇视。

评分

##翻译较差。第177页的表格加入了原表没有的“法国”。“民族主义”不知为何要译为“国家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