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考古(修訂本)

佛教考古(修訂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崇峰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前言 1
一、印度寺塔:天竺宗源
塔與塔廟窟 3
西印度塔廟窟的分期與年代 21
阿旃陀石窟參觀記 75
二、
龜茲石窟:西域傳法
剋孜爾中心柱窟主室正壁畫塑題材及有關問題 107
剋孜爾石窟的本生故事 131
剋孜爾中心柱窟的涅槃再現 142
剋孜爾中心柱窟的彌勒圖像 185
剋孜爾部分中心柱窟與《長阿含經》等佛典 199
龜茲與犍陀羅的造像組閤、題材及布局 241
三、
北方佛寺:中土弘道
從犍陀羅到平城:以地麵佛寺布局為中心 267
鳩摩羅什與中土早期石窟寺:以禪經為例 313
關於鼓山石窟中的高歡柩穴 357
僧璨、定禪師與水浴寺石窟 365
敦煌莫高窟北朝晚期洞窟的分期與研究 377
龍門石窟唐代窟龕分期試論 441
地婆訶羅、香山寺與 " 石像七龕 " 529
石窟寺中國化的初步考察 559
陝西周至大秦寺塔記 610
四、川滇窟龕:漢化餘韻
安嶽圓覺洞調查記 625
劍川石窟:1999 年考古調查簡報 639
五、史料遺跡:透視交流
漢文史料所見罽賓與中國 657
西行求法與罽賓道 707
犍陀羅、秣菟羅與中土早期佛像 737
中國齣土的阿育王像 783
金剛力士鈎稽 799
菩提像初探 809
本書徵引文獻 835
插圖目錄 899
後記 93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作者根據實地調查資料探討印度地上塔寺和石窟的發生與發展及其在中國的流變和演化,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本書分為五部分,從西到東,從南到北,從印度到中亞,再從中亞到中國,分彆探討瞭印度寺塔、龜茲石窟、北方佛寺、川滇窟龕,並對相關的史料遺跡進行瞭探討。

用戶評價

評分

《塔與塔廟窟》,《陝西周至大秦寺塔記》,《中國齣土的阿育王像》。

評分

##排版真是……

評分

##“佛教考古”,這一名稱取得甚大,“從印度到中國”,更是如同遊目八荒,乍看令人生齣五體投地之感。哪想到隻不過是“以震其艱深”的名目而已。佛教考古不等於石窟觀光不必說瞭,全書論述印度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比例全然失衡。名目取得愈大,卻也愈榨齣它的“小”來,真令人大失所望。

評分

##排版真是……

評分

##“佛教考古”,這一名稱取得甚大,“從印度到中國”,更是如同遊目八荒,乍看令人生齣五體投地之感。哪想到隻不過是“以震其艱深”的名目而已。佛教考古不等於石窟觀光不必說瞭,全書論述印度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比例全然失衡。名目取得愈大,卻也愈榨齣它的“小”來,真令人大失所望。

評分

##“佛教考古”,這一名稱取得甚大,“從印度到中國”,更是如同遊目八荒,乍看令人生齣五體投地之感。哪想到隻不過是“以震其艱深”的名目而已。佛教考古不等於石窟觀光不必說瞭,全書論述印度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比例全然失衡。名目取得愈大,卻也愈榨齣它的“小”來,真令人大失所望。

評分

##“佛教考古”,這一名稱取得甚大,“從印度到中國”,更是如同遊目八荒,乍看令人生齣五體投地之感。哪想到隻不過是“以震其艱深”的名目而已。佛教考古不等於石窟觀光不必說瞭,全書論述印度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比例全然失衡。名目取得愈大,卻也愈榨齣它的“小”來,真令人大失所望。

評分

##喜歡是真喜歡,贊嘆也是發自肺腑,可惜,像我這樣沒有建築底子的尋常然,實在沒法子體會到其中全部的精妙所在,隻能看個所謂的熱鬧,浮光掠影,遺憾的很。

評分

##“佛教考古”,這一名稱取得甚大,“從印度到中國”,更是如同遊目八荒,乍看令人生齣五體投地之感。哪想到隻不過是“以震其艱深”的名目而已。佛教考古不等於石窟觀光不必說瞭,全書論述印度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比例全然失衡。名目取得愈大,卻也愈榨齣它的“小”來,真令人大失所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