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冬梅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
一、食:舌尖上的历史
1. 饥饿史与饮食发达史
2. 煮饼背后的大历史:饼与中国的主食革命
3.《齐民要术》里的神奇菜谱
4. 脍炙的退撤
5. “吃饭”的故事
6. 吃茶去
二、衣:服饰往事
1.丝麻棉演义:从“小貂”说起
2. 穿衣的规制与自由
3. 胡风吹扇衣冠变
4. 缠足恶史
三、住:安得广厦
1. 田园生活的烦恼
2. 古人的住房问题
3. 城市的秘密过往
4. “东京梦华”的月亮背面
5. 从《李娃传》看城市生计

四 、行:天下熙熙
1. 道路的两种性格之“关”
2. 道路的两种性格之“驿”
3. 路上匆匆行者谁?
4. 一个士兵的旅程
5.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6. 宦游路上的女性与儿童

五、传统时期的女子
1. 妻妾
2. 夫妇
3. 贞节
4. 奇花:程氏不嫁女
5. 奇花:女仆张行婆

六、传统时期的男子
1. 从众还是从心?
2. 失败者
3. 异类
4. 任性
5. 鼠辈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史的通俗历史作品。

作者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微观视角,对古代历史中个体命运的境况进行了透彻解读与深入关照。“人生代代无穷已”,正是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正是生活在奔腾不息的时间洪流中的寻常百姓,构成了历史上极为生动、持久,也极富生命力的画卷。“两种日常达古今”,也正是千百年来通贯古今的日常生活,将我们关注于眼下生活的视角引向了更远的过去,在鉴古思今的阅读中,深入体会文明跃进的脉搏与气息。

该书具有丰富的史料性与轻快的趣味性。作者通过对典型个案细致入微的讲述,打捞起沉潜于历史角落中被人们忽略的日常生活;通过带有温度的讲述,还原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她打破按时间梳理历史的传统思维,分门别类地拣选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呈现方式对经典个案加以解读,展示出历史上绵延不断的客观真实的寻常生活。作者以历史学者的严谨视角解读古代寻常生活中的不寻常,以娓娓道来的文风展现古代颇为有趣的日常,而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更容易让读者参与。看向历史,关照现实,以带有温度的历史性书写,对那些寂寂无名的“微尘众”的命运和事件进行打捞,对“微观历史”做深入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关照精神。

作者以经典的史实、新颖的史观、明快的解读,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通道。辅之以70幅高清彩插与插图阐释,图文并茂地诠释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代日常生活画卷。

编辑推荐

1. 普通个体熠熠生辉的生命故事

传统史学通常侧重宏达叙事,那些微不足道的普通个体的生命故事往往被忽略、被掩埋,散落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被遗忘。但是,颇能触动读者心弦、引发读者共鸣的,往往是那些经久不息、绵延不绝、带有历史体温的个体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因为今天的我们也正经历着同样的爱欲挣扎。所以,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应该照一照我们寻常百姓的日常与人生。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打捞那些虽代代相传却以碎片化面貌呈现的日常生活史,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2.从“人”的角度看古代生活史

以人为暗线,串起生活中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的日常这条明线,既有客观具象的历史场景与器物,又不乏主观的人参与历史、影响历史,乃至书写历朝历代日常生活的历史,这一写作视角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笔者强调,个体无法选择性别、家庭和时代,唯一能做的是接纳家庭给予的,并在性别与时代的规定中,努力活出自我,这一点在古代男子与女子章节的书写中尤为突出。

3.案例经典,解读明快,轻松有趣

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古人的衣食住行,乃至古代普通人的人生印迹与际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写,轻松明快的解读与妙趣横生的故事相得益彰,是一部带有浓厚的古代市井烟火气的历史佳作。

4.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70幅高清彩插+每幅图300字解读

以70幅高清彩插与每幅300字左右的详细图释辅助文本解读,既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品咂人间“烟火气”,又能让读者借助图片更真切地感受人间“烟火气”,同时,还可帮读者提升品鉴古画的能力,是一本具有超文本性质的通俗类历史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太贵了,减一星。人家广西师大的吴钩《宋潮》也是全彩四色印刷,660多页才108,中信这个250页的,就98了?抢钱啊?

评分

##疫情闭关在家,思绪随着文字飘扬到秦唐宋明,衣食住行的人间烟火最有生活上的代入感。装帧和配图也相得益彰。

评分

##啊~我大概不懂得欣赏吧,作者真的学识渊博,但是不算一个好的作者吧,加入了很多类似“微博点评”式的自己的观点,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书中让我最气的是:由于苏东坡写了夸赞三寸金莲的诗句,她对苏东坡产生嫌隙;而针对韩愈由于被贬而导致女儿死在离长安的路上,她却让作者不要以现在人的思维去批评(大概这个意思)。为啥就能站在现代人角度批判苏轼呢?女性缠足的解放当然是对的,但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我们不能在今天这件事情已经胜利的基础上去批评几百年前的人的观点吧?

评分

##这本书最动人处可用一句话概括:若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也该拿它来照一照普通人的生活。因为个人主义的人生观直到近代才从西方输入中国,在我国古代历史的书写中,朝廷国家、帝王将相很常见,但像你我一样的微尘众则往往被忽略。赵老师在食衣住行,尤其是最后女人和男人这两章中,非常细致地“还原”了几个古代小人物的人生和命运,原来历史上还有那么熠熠生辉的小生命,读来让人感慨良多又颇受启发。

评分

##衣食住行,史料信手拈来,最后落在男男女女,普通人的一生或许不比大英雄值得立传,但却足够令人得到慰藉,大谈五千年上下荣耀与灰烬,留念一场甜酣旧梦,不如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过去,看看别样的中国精神。想看李娃传了

评分

##原本以为是口水睡前读物,科普下历史日常生活,细读下来远超预期,无论是娓娓道来的文笔还是历史深度都非常不错,偶尔信手拈来的几句历史观也是非常惊艳。

评分

##历史里的日常:衣食住行男女

评分

##前半部分有趣,长于应用图像资料。

评分

##有趣又不乏味,人间烟火,衣食住行。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反映的应该是普通百姓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