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本來多聚散

浮世本來多聚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蔡丹君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誰見幽人
序•從唐詩中尋找孤獨的答案
壹•花間一壺酒
在這個繁華的京都,雖然是滿眼人煙,卻並沒有依傍交心之人。手持一壺酒,卻邀不來一個朋友。他邀請月亮共飲,然而月亮以亙古以來的沉默拒絕瞭他的要求。
貳•孤雲獨去閑
傍晚是自然界晝與夜的分野,是人世間群居與獨處的分野,是心中喧嘩與孤寂的分野。唐代傍晚,催生瞭多少以“暮歸”為背景的孤獨。
叁•恨無知音賞
當彆離總是比相聚更多,能夠填補不圓滿之感的,隻有對於重逢的深深期許。
肆•天地一沙鷗
迴顧一生,仿佛是天地之間一隻渺小的、孤獨的沙鷗,辛苦地飛去飛來,卻不知道何去何從。
伍•獨釣寒江雪
這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隻有孤獨的人纔會去發現。
惆悵舊歡
陸•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並不打算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隻是傳達齣一種愛情求之不得的苦痛和孤獨感。
柒•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有一種先驗的敏感,他的孤獨感往往比彆人來得更早、更透徹、更深刻。“斷無消息石榴紅”,是謎底揭曉之後的遺憾。“隻是當時已惘然”,則是在愛情的開始,就預料到瞭必將悔恨的結局。
捌•浮世本來多聚散
那是鞦風吹動桂花樹的聲響,不是你起來的聲音。我再也等不到你瞭
聚散有時
玖•世事兩茫茫
他並不知道,今夕竟是最後的相逢,自己再也迴不到長安瞭。在這樣的亂世裏,一彆之後,永隔山嶽。
拾•把君詩捲燈前讀
孤獨的人,會不厭其煩地將自己在異鄉的生活細節,悉數告訴朋友,希望得到對方的迴應。在寫下這些文字,寄齣這些期待的時候,孤獨之中便會感覺到跨越空間的溫暖陪伴。
拾壹•巴山楚水淒涼地
我看到你的帆,逆湘江而上,轉過一座山。誰料,從此你從我的生命中消失瞭。十四年後歸來,剛正耿直之氣仍在,隻是增添瞭無盡的孤獨與悲涼。當年一起看桃花的柳宗元,沒有能夠看到今日的玄都觀,劉禹锡是隻身迴到長安的。
拾貳•空山鬆子落
思念的深情再次歸於平淡,消散於滿山落葉之中。偌大的滁州,唯一人可懷。
天涯倦旅
拾叁•願作鴛鴦不羨仙
熱鬧是僞裝的,社交是被迫的,偌大的城市中,找不到真正能夠相識相知的人,人人都是城市中的陌生人。
拾肆•孤城遙望玉門關
在隴右邊塞,酒和音樂是悲壯與孤獨的引子,它們讓人沉醉於刹那的美麗和歡縱,忘卻戰爭的慘烈和行戍的孤獨。
拾伍•漂泊西南天地間
既然賢達與愚鈍之人同盡黃土,那麼自己流落天涯,音書斷絕無人問津,也就任由它這般孤獨寂寥吧。
拾陸•夕貶潮州路八韆
他以這樣一種荒誕而幽默的方式,來破解這次貶謫之旅,也是整個人生的苦難之旅。而荒誕和幽默的自我錶演之下,是他那顆耿介執拗的孤獨之心。
拾柒•舊時王謝堂前燕
存活於唐詩中的“紙上金陵”,已成曆史空間中的幻滅之城,是唐人走不齣的六朝聲色,又是現實中進不去的長安鏡像。
人生獨行
拾捌•燈下草蟲鳴
一個渺小的、無力的、孤獨的生命,既自我否定,又倔強堅持。
拾玖•天長地久有時盡
活著的人通過夢見死去的人,來紓解內心的痛苦和孤獨。如果死者的魂魄不願意入夢而來,則是對尚存者極大的摺磨。
貳拾•日暮鄉關何處是
對於漂泊的遊子而言,身在異域時,那些歡快的時刻中也浸透著孤獨的底蘊。這些承載童年和故鄉記憶的景緻風物,在旅人的眼中消失,又在記憶中重現,成為慰藉鄉愁之孤獨與傷感的唯一解藥。
貳拾壹•人生代代無窮已
張若虛是少年的你我,《春江花月夜》是青春覺醒的孤獨。這孤獨,見宇宙,見眾生。
參考文獻
附錄各章節詩文篇目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張愛玲的散文《天纔夢》中寫道:我三歲時能背誦唐詩,還記得搖搖擺擺地立在一個滿清的遺老遺少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眼看著他的淚花滾落下來。

大唐盛世,經曆瞭一個漫長而麯摺的過程,由盛及衰,輝煌氣象煙消雲散。唐朝的詩人,親曆世事滄桑,風雲突變,聚散離 閤,起跌浮沉,諸多極緻的人生滋味,體會得尤為深刻。

這本小書並不是研究唐詩的學術著作,也不是詩歌賞析或詩評,而是從知人論世的角度,把唐詩納入詩人的一生際遇,納入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詩人的故事中尋根溯源,探尋他究竟是以什麼樣的精神力量,來對抗生命的無常。

孤獨是唐詩中常見的意象,但又不盡相同。李白的孤獨是“事瞭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杜甫的孤獨是“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劉禹锡的孤獨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李商隱的孤獨是“鞦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孤獨,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常態,美學的本質,就是孤獨。

編輯推薦

1、讀一首好詩,就像完成瞭一次曆史的穿越。本書以孤獨為綫索,以唐代21位代錶詩人的故事為引子,串起一部快意恩仇的大唐簡史。不僅帶我們重新拾起唐詩,品味詩情畫意之美,同時還藉古人之幽思,探討孤獨的深層含義,也是對人生終級意義的哲學追問。讀者還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唐朝的曆史風雲變幻,唐代的政治文化製度,唐朝人的詩意生活。

2、我們不隻是在讀詩,而是一點點找迴自己內在的生命元素。全書147篇詩文的沉浸式講解,用詩意之美,抵抗人生荒涼。

3、裝幀古典詩意浪漫典雅,四色印刷,書中精選數十幅展現唐詩意境的山水人物名畫,古韻悠然,清麗雅緻,準確傳達齣孤獨又浪漫的詩情畫意。

4、名傢推薦:

唐詩的辭采風華,情韻思力,唐人的灑脫豪邁,至誠用情,都寫在瞭這本書裏。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百傢講壇》主講,《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嘉賓康震

丹君在此書中對唐詩的解讀,不僅讓讀者感受到唐詩內在深刻動人的精神力量,也能欣賞到大唐繁榮、昌明的盛世圖捲。

——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杜曉勤

唐詩對孤獨有著異常豐富的吟詠。空榖幽人,天涯孤旅,痛飲狂歌的寂寞,知音何在的惘然,唐人有多少深情,就有多少孤獨。丹君深察學理,妙悟詩心,對唐詩中的孤獨做瞭全景勾勒,讀來迴味深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寜

孤獨感,是人生的永恒主題,也是唐詩的深沉鏇律。丹君為我們勾勒齣唐代著名詩人的人生境遇,描摹他們孤獨的心麯,領會他們在各自孤獨處境中的幽情彆緒。曾經或即將與孤獨邂逅的讀者們,一定可以在這裏找到人生體驗的同路人。

——北京大學中文係長聘製副教授李鵬飛

用戶評價

評分

唐詩中的孤獨,題目這句選得真好

評分

##寫李商隱的部分畫麵感太強瞭,透徹的嗔癡離愁。 就這樣一天一章的讀完瞭,在結尾的時候從無盡的皎皎孤月裏看到瞭自己,孤獨,迷茫,不露聲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評分

##解讀不夠詳細啊,很多詩解完仍然不知所雲。在篇幅安排和敘述上也顯得有些淩亂,經常不知為何就跳來跳去。給李商隱單獨安排瞭一大章,可見是非常重視瞭,但其實這章尤其亂,還是得先讀一讀美玉生煙。

評分

##孤獨這個詞兒,看來有點被講究孤獨多少多少講的文青們玩壞瞭,一旦而為“文青標配”,就是配置,是區分,是腔調,而不是情態本身瞭(然而作為姿態的孤獨一經擺齣,就已經騎之難下瞭)。我所以很不待見寫孤獨的論著,總覺得不太正經似的(這當然是我的偏見)。前讀斯波式論中國文學孤獨感,濟之學力,因之見識,質地遂能清透綿密。現在的這一本,還是文青氣重而學者氣輕(雖然作者已經辯解過瞭),隨人發揮,因題討論,不能說流於錶麵,也多少談不上是深入肌理。另外44頁“七律”兩個字太紮眼瞭編輯該打以及這首詩本就是拜謁詩卻遭苛責“後兩聯中則全無美感和纔氣”對得住你在詩歌體式大有創見的葛曉音老師麼…

評分

##讀過嘻嘻,拯救沒文化的我

評分

##與現實交鋒後敗退下來的痛苦,專注經營內心天地。 痛苦、孤僻、冷漠、嘲笑,都是優越感的錶現。

評分

##小時候背唐詩不通其意,不瞭解作者生平,隻覺得好聽。現在帶著自己的經曆和無奈,幾度鼻酸,孤獨究竟有多少種?韆古此心同。

評分

##先打個五星坐等書

評分

##書名取自李商隱為悼念初夏病故的亡妻,於同年七月二十九日時來到舊宅的池塘前所做的詩句:“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恰逢外公下葬後不久,徹夜翻讀此書,今昔之感愈發深厚,感念良多。作者並非是係統地以作傢作品作為此書的結構單元,而是自始至終圍繞唐詩中“孤獨”這一主題的不同感情層次,較為跳躍的去引介不同詩人的一些相關篇幅,淺嘗輒止,從而緩慢地參悟齣關於生命的一些感念。的確,“孤獨”是人生的主題。所以較之在書中做透徹的詩歌評析,作者更傾嚮於鑽入曆史的故紙堆中挖掘齣詩人的平生際遇,再將文本對照曆史掌故中詩人具體事件的時間軸,從而四兩撥韆斤地將詩歌的意境,綫描為一種意蘊悠長的況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