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8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8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楊照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八冊《新時代的開端》目錄
總 序 重新認識中國曆史
第一講 從武將落幕到文人登颱
01 我們應該持怎樣的史觀-002
02 明代王學興起的新解釋-005
03 士商是何時閤二為一的-009
04 琴棋書畫不隻是琴棋書畫-012
05 “五代”是五個朝代嗎?-015
06 為什麼“十國”比“五代”更長?-018
07 到處認爹的時代-021
08 一妻多夫的亂傢-024
09 文人終於熬齣瞭頭-026
----------
第二講 古老中國開始走嚮近世
01 貴族製度的崩潰與人民的相對自由-030
02 自由帶來的社會巨變-033
03 中國曆史新的分期-036
04 唐宋之間的貌閤神離-039
05 科舉變得越來越重要-042
06 考不上科舉隻能去經商-044
07 “戲文小說”的齣現和流行-048
08 《金瓶梅》誕生的時代意義-051
09 士紳代替瞭貴族-054
10 由外而內的轉變-057
11 “近世史”的內部分期-059
----------
第三講 宋朝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01 “黃袍加身”的故事-062
02 “陳橋兵變”是早有預謀的嗎?-067
03 契丹入侵是有人編造的?-070
04 一頓飯就把兵權吃沒瞭-074
05 “杯酒釋兵權”僅僅是開始-078
06 崇文抑武的國策-082
07 “金匱之盟”與“燭影斧聲”-086
08 宰相權力的削弱-088
09 再沒有人勸諫皇帝瞭-091
10 頭腦比四肢更優越-094
----------
第四講 以防弊之政,為立國之法
01 必須遵守的“祖宗傢法”-098
02 狄青被撤的啓示-101
03 嶽飛悲劇的背後-104
04 嚴防死守的宮禁-107
05 備受節製的宦官-110
06 待遇優厚的文人-113
07 科舉取士的隱憂-116
08 新辦法解決不瞭舊難題-119
09 審美趣味的大流行-122
10 “祖宗傢法”的利與弊-125
----------
第五講 琴—自娛自樂的雅趣
01 文人身份的象徵-130
02 你說的“琴”是什麼琴?-133
03 古代琴譜是怎樣記錄的?-136
04 樂器可以分為哪幾種?-138
05 唐代宮廷樂隊的組織-140
06 唐代音樂形式的發展-143
07 盛唐詩人與音樂的趣事-145
08 近世宮廷音樂的沒落-149
09 隻給自己聽的音樂-152
10 從文人雅趣到市井生活-155
11 音樂與戲劇的逐漸融閤-158
----------
第六講 棋—元關勝負的遊戲
01 圍棋進入文人教育-162
02 王積薪聞棋的故事-165
03 圍棋十訣的理論-170
04 劉仲甫與《棋訣》-173
05 宋代的圍棋詩-177
06 圍棋棋藝的品級-180
07 不隻是好玩-183
08 比象棋更高級-186
09 啓人智慧的藝術-191
10 文人專享的雅事-194
----------
第七講 書—貫注精神的妙筆
01 中國文字的圖像性質-198
02 篆書到隸書的演變-200
03 竹書和楷書的發展-203
04 蔡襄如何躋身“北宋四大傢”?-205
05 法帖的大量刻印-207
06 臨摹碑帖的弊端-210
07 蘇軾和黃庭堅的書法理論-213
08 狂傲不馴的米芾-217
09 宋徵宗與他的“瘦金體”-220
10 在法度中追求自由-224
----------
第八講 畫—抒寫個性的墨戲
01 文人畫的構成-228
02 文人畫的三個標準-231
03 文人畫的精神內涵-234
04 文人畫的風格特徵-237
05 文人畫的美學追求-240
06 從“遊觀山水”到“書齋山水”-243
07 形似與神似的矛盾-246
08 題畫詩的産生-250
09 文人畫的核心價值-253
10 難窺金豹的文人畫-256
----------
第九講 禪宗—見性成佛的修行
01 禪宗在中國的崛起-258
02 慧能與《六祖壇經》-261
03 禪宗傳教的艱辛曆程-264
04 佛性之前人人平等-267
05 不立文字的禪宗-270
06 禪宗的世俗化-273
07 破除陳規的教義-276
08 打倒權威的宗旨-279
09 棒喝調教的瘋狂-282
10 禪宗嚮理學思想的轉變-285
11 理學對禪宗思想的繼承-288
----------
第十講 理學,生命意義的追尋
01 什麼是真正的學問?-292
02 錢穆的讀書曆程-295
03 宋明儒傢的“生命之學”-298
04 追尋自由的理學精神-301
05 “華夷差異”和“教理之爭”-304
06 宋代理學要解決的問題-307
07 理學的基本信念-310
08 陸九淵的理學思想-313
09 硃熹和陸九淵的分歧-316
10 理學與佛教的差異-319
11 從“五經”到“四書”的轉變-322
12 宋代理學的緻使缺陷-32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係列,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不是為讀者介紹乾巴巴的曆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掘中國曆史背後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曆史的認知方法。係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

第8冊《新時代的開端》重點講述瞭五代到宋,從中古過渡到近世,發展齣熱鬧活潑的城市生活、商業生活,帶有強大文化自覺的文人集團,而這兩股力量打造瞭我們所熟悉的中國社會,你會看到:

趙匡胤為瞭解決武人專政的問題,采取瞭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

宋朝的一大特色是武官的文官化,而且其官僚體係也越來越龐大,遠勝過往;

範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隻有在宋朝纔可能說齣;

......

--------------------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係列(4輯全13冊),中信齣版集團·見識城邦已經推齣——

第一輯:起源與定型:從共主到君主(已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1:中國是怎麼齣現的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2:文明的基因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3:從列國到帝國

新石器時代星羅棋布的文化在黃河中下遊匯聚,形成瞭夏、商、周三個強大的氏族部落,他們同時並存,互相競爭,相繼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瞭國傢政權的起源形態,商用文字和青銅器展現治理的實力,周用成熟的製度將這一切定型,並藉著春鞦戰國諸國的彼此競爭和拓展,以及秦的整閤,中國延伸到更廣的地方,帝製從此定型。

-------------

第二輯:生長與進取:帝國治理下的和平(已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4:帝國的昂揚精神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5:危機與考驗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6:大分裂時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7:新帝國的試驗

匈奴與兩漢、突厥與隋唐,還有中間作為過渡的鮮卑帝國,各自實踐瞭不同的帝國形態,中國開始瞭帝國模式的新嘗試。匈奴是北方遊牧帝國的原初形態;突厥則是其生長形態。西漢是爆發式的,由內而外將中國的範圍前所未有地擴展開來;東漢是內斂型的,皇帝和貴族通過分享權力維持帝國守成的局麵。而隋唐是融閤型的,將北方遊牧和南方農耕成功結閤起來,成為一個典型的大一統中國。

--------------------

2020年8月—2021年上半年推齣繼續陸續推齣——

第三輯:成熟與*:從大陸到海洋(陸續推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8:新時代的開端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09:分裂與互動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0:世界性帝國

生長中的中國嚮外進取,成熟期的中國嚮下紮根。遼、金、西夏、宋各自繼承瞭前代的遺産,在彼此的博弈中嚮內尋求原發動力,中國的官僚體係、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在此達到成熟狀態,中國的形態不僅成為後世的樣闆和楷模,更通過濛古這個世界性大帝國嚮全世界發散。

-----------------

第四輯:危機與變革:帝製的黃昏(即將推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1:光明與黑暗並存的時代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2:帝國的韆年變局

講給大傢的中國曆史13:希望與絕望交雜的時代

世界的格局已經變化,亞歐大陸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體化和工業革命的浪潮侵襲。在中國,遊牧與農耕的對抗變成中國與世界的對抗,海岸綫取代長城成瞭中國曆史的主軸。漸漸被捲入世界體係的中國,經曆痛苦和掙紮,也迎來希望和重生。

-----------------

【編輯推薦】

中國這個獨特的生命體是如何誕生、成長、進取、挑戰、變革的,匯集近百年曆史學、考古學的豐碩成果,運用擱置在學術象牙塔的新知識、新方法,提供中國通史的全新讀法,講透中國曆史的深層邏輯。

-----------------

特色之一:把中國看作一個生命體

中國是一個生命體,有它的起源和定型,也有它的生長和成熟,還要經曆*和逆轉。假設我們忘掉瞭關於中國曆史的一切,假設我們是一個在火星上觀察中國的局外人,我們好奇中國為什麼是這樣的中國,中國曆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曆史——這就是這套書打算講解的核心內容。

-----------------

特色之二:挖掘中國曆史的深層邏輯

這套中國曆史,關注曆史演進的深層脈絡,關心曆史運作的背後邏輯,而不是講述某個時間發生瞭什麼事情,不是煩瑣地考證一個新的曆史知識,更不是突齣帝王將相的豐功偉績和宮廷內鬥的血雨腥風。中國到底是怎麼從滿天星鬥一般的諸多新石器部落,演化成大一統的帝國,而遊牧與農耕的帝國在曆史上又是如何彼此衝擊,塑造齣今天的中國,這是這套書關注的重點。

-----------------

特色之三:文學讀蔣勛,曆史看楊照

這套中國曆史,楊照先生已經在颱北完整講過兩次,分彆用瞭5年時間,影響瞭兩代學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瞭5年時間整理成文字,到處都是乾貨滿滿的新知識、新見解。這套講解,不那麼學術,卻到處都是精深的學術成果;這套講解,不追求戲說,卻充滿瞭暢快而愉悅的輕鬆氛圍。

-----------------

特色之四:中國曆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豐富

這套中國曆史,關注王朝更替、殺伐決斷、遠交近攻這些“大曆史”,也關心曆史上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關心古人的生活作息和衣食住行,關心不同階層之人的所思所想,關心不同時代人們錶達自我的方式,這些“小曆史”讓我們看見,中國的深刻底蘊,中國曆史的深層內涵,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豐富。

-----------------

特色之五:新材料、新觀點、新寫法,全新的中國通史

這套書是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是今天的曆史學傢用今天的新視角寫給今天中國人的中國曆史。我們現在讀的中國曆史,太多都是50年前的老書,而100年以來全新的考古發現和學術成果卻被人們束之高閣,我們一點都不知道。這套書提供的就是新材料、新成果、新寫法,講透中國曆史的運作邏輯。

1、使用新材料,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比司馬光更懂唐宋。

因為我們看到瞭連那個時代的人都沒看到過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獻、居延漢簡,還有馬王堆的帛書。

2、廣泛吸收新成果,我們發現原來學術的東西還可以這麼好玩!

從一百年前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開啓的新史學革命,到今天中國大陸和颱灣、日本、歐美漢學界的新成果。

3、采用新寫法,思維清奇、平易近人,從零開始,重新認識。

從頭講述,從零開始,重新認識,思想的厚重感、講述的故事感,兼容並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淺,曆史的現場感、破案的暢快感,應有盡有。

用戶評價

評分

##為矯正五代武人治國的混亂,宋建立文人治國。産生輝煌的文化時代,琴棋書畫都印著文人品味。禪宗是新教改革,理學排斥禪宗:

評分

##這本幾乎就是文化史~

評分

##這本幾乎就是文化史~

評分

##最後一講看到睡著。

評分

##這一本又恢復瞭第一本的高度,尤其引入內藤湖南的觀念,重新審視唐代與宋代的傳承和差異,既通俗易懂又解釋瞭很多曆史演變的邏輯。

評分

##7分,關於宋朝的這兩本,文化比例很重,另外,對於成吉思汗的評論有些勉強

評分

##2021118

評分

##近世中國,小農經濟發展,商業繁榮,科舉帶來巨變,世族大傢沒落,文人取代武將走上曆史舞颱,帶動文人文化蓬勃發展,總之,一改瞭往常盛唐輝煌,兩宋積貧積弱的印象。

評分

##整體像是公眾號的短文導讀,楊照找瞭幾條獨特的視角看待宋的變化,而不是順著時間綫講述,這一點有新意。但每章篇幅太短,多數也是直接引用其他學者觀點後略做擴展敘述,不大深入,感覺不到作者是在潛心寫作。看瞭一半沒再讀下去。 開篇關於科舉的一章有點新意。今天看來落後的事物,在那個時代,也有積極推進的一麵,比如科舉。科舉普及,不像漢代舉孝廉或唐代?更多人參與科舉,識字率提高,民間文化也日漸蓬勃。同時傢族中士商身份流動互補,使得商人的文化水平提高,不再僅僅是見利忘義的代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