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時期康有為、梁啓超的思想

戊戌時期康有為、梁啓超的思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茅海建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自序
上編
論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梁啓超的政治思想與政策設計
一、問題的提齣
二、康有為早期學術思想與政治思想(光緒十五年之前)
三、康有為、梁啓超戊戌前的學術思想與政治思想
四、光緒二十一年康有為三次上書、強學會與梁啓超《變法通議》
五、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梁啓超的政治思想、政策設計及其被采納、實施的情況
六、結語
下編
第一章 論戊戌時期梁啓超的民主思想
一、《古議院考》及其思想資料的辨識
二、《論君政民政相嬗之理》——“大同三世說”中的“民主”
三、《湖南時務學堂初集》——“開民智”的方嚮
四、《論湖南應辦之事》——通往議會的道路
五、結語
第二章 康有為與進化論
一、康有為、梁啓超迴拒嚴復
二、康有為*初接觸與言及“進化”
三、“大同三世說”與進化論
四、“發明”與“暗閤”:梁啓超與康有為的說法
五、《大同書》:進化與天演的背離
六、結語
第三章 戊戌時期康有為“大同三世說”思想的再確認
——兼論康有為一派在百日維新前後的政治策略
一、問題的提齣
二、康有為弟子的言說
三、“保中國不保大清”與“自上”“自下”的變法方案
四、梁啓超“自下”進行的思想革命
五、康有為的“自上”之路及其策略調整
六、結語
第四章 中學或西學?
——戊戌時期康有為、梁啓超學術思想與政治思想之底色
一、問題的提齣
二、“宋學義理之體”與“西學政藝之用”
三、康有為在萬木草堂及桂林講學內容的中、西學比例關係
四、梁啓超的說法:“中學西學”“摺中孔子”
五、結語
第五章 戊戌時期康有為的“洪水說”“地頂說”“地運說”
——兼論《康子內外篇》的寫作與完成時間
一、萬木草堂中的口說:“洪水說”“地頂說”
二、《康子內外篇》中的說法:“地勢說”
三、康門弟子的解讀:“地運說”
四、結語
附編
D一章 梁啓超《變法通議》的寫作計劃、發錶與結集
一、《時務報》時期
二、《清議報》時期
三、結集的過程與誤讀的産生
第二章 梁啓超《變法通議》進呈本閱讀報告
一、收藏的情況
二、進呈本與抄本的內容核查及做齣相關判斷的理由
三、梁啓超的意圖
徵引文獻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在現代政治中,理論決定政策,其關係可謂緊密。戊戌變法堪稱近代史的轉摺事件之一,它的主要推動者康有為、梁啓超有沒有核心思想和成體係的理論?他們的思想資源從何而來?與改革的走嚮又有著怎樣的關係?二十餘年來,茅海建教授沉浸於戊戌變法,從點滴的檔案釋證做起,依次完成瞭厘清重要史事、鑒注核心史料、考察康梁以外z大的改革派——張之洞陳寶箴集團的多項工作,進入到戊戌變法的“深水區”——康梁的思想研究,通過文本與史事互證、“由梁渡康”等方式,確認瞭在變法前形成的“大同三世說”的內涵及持該學說的康有為在政治上的權變、康有為派上層路綫與下層路綫並舉的基本策略、康梁變法思想形似西學而主體仍為中學的本色,為戊戌變法史再添穩固的基石。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戊戌時期康梁思想進行的“兜底翻”式的的考察,並在此基礎上理解這場改革的性質。依據的材料主要是康梁一派在各個時期的論著,並對不同版本加以辨析。針對康有為早年述而不作的問題,采取瞭“由梁渡康”的方法。此期康梁思想的核心在於“大同三世說”(兼有革命性和保守性),這一思想在戊戌時期已經形成,康梁此期的“民主”、“進化”、地運說等思想以及“自上自下”並行改革策略均與這一思想相關聯,康梁看似前後矛盾的行動放在這一思想下亦可得以解釋。因此期的西學知識主要依賴譯介,其思想資源仍以中學為主,對於西學采取的更多是一種拿來主義的實用態度。茅老師這一研究最大的啓示在於,在對曆史文本“坦剋履地”式解讀、對照基礎上迴到曆史情景,重視過渡時期人物思想的內在延續性及復雜性,並在此基礎上解讀時人的行為。

評分

茅海建,澳門大學曆史係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特聘教授。本書是其另外一部戊戌變法史的研究,不過研究的內容和對象已經變成瞭康有為和梁啓超,也就是說本書是以康梁戊戌變法時期的改革思想作為研究的對象。對於康梁的思想史研究,其實是近代史的熱點,事實上我們看到他所利用的材料,仍舊是以康有為全集為主體,將其按照時間和專題進行逐一的疏解。從論題上,他做瞭一個假設,即康有為和梁啓超的改革思想是源自於曆史傳統,而不是來自於外部思想的傳入,所以想要從康有為的學術著作和梁啓超的變法作品中尋找傳統,但是這有個問題,即他們用什麼來對於王朝政治進行變革,變革的依據是什麼?這個似乎不在茅海建的研究思路之中。換而言之,我們即便看完茅海建的研究,仍舊會有一個疑惑,康梁提齣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清政府何以要如此變革?

評分

##《初集》、《二集》是對康梁變法的具體史事的考訂,《另麵》則對“戊戌變法”的範圍重新界定,本部則是開始觸及到對變法實際性質的重估(盡管序言中並未點明)。

評分

##大傢之作。在近代轉型的激烈時期,康、梁的思想也經曆瞭許多層、許多次的轉摺,並且時常有在轉摺之後矯飾前說的情況發生,這讓後人麵對浩瀚史料的時候容易或手足無措、或墮其彀中。此書設定為戊戌時期,能夠抽絲剝繭,還原康、梁思想在其發軔時的內容,尤為可貴。20世紀以後尤其是當代,很多人不喜歡康有為。然而對於近代的不少政治傢與思想傢而言,不管是否認同康的人格學術,往往都必須主動或者被動地迴應康有為提齣的時代命題,此為視康有為係近代思想先驅之所在。另外,細讀之下也不難發見,康有為彆具一番人格魅力,非齣僞造,確實很容易做一個鼓蕩時代的旗手。

評分

##康梁這一大主題下涉及諸多小主題的研究閤集(康梁各自思想發展過程、大同三世說、進化論、中西成分與來源、地運說演變過程等)。 共八篇,重復論述有但並不多,較集中和大量地齣現在下編四章處。 考證極端細密、引文相當、語言與邏輯通暢清晰,結閤各有側重和延伸的多主題研究,展現豐滿且相對全麵的康梁麵貌,核心之一的定性修正或誤讀證明很成功,收獲很多。 嚴謹考證貫穿全文,零星幾處較想當然和打破基調(如下編四章第一次闡明“嚴格驗證西學與否的懷疑”方法時的理由十分模糊;未讀所謂“學校報”便慣性下結論)。 全書中,作者對於其堅信的“西方正統論”除瞭開列零散著作和作者,挑齣個彆觀點進行對比外,並沒有明確的定義,更多個人化的模糊共識,盡管證康和早期梁中體西用很成功,實際也因此更多不核發“西論許可證”的模糊觀感。

評分

##對康有為和梁啓超的思想非常詳細的考證和研究。康有為的思想經曆瞭從“新學僞經說”、“孔子改製說”到“大同三世說”的政治理論建設路徑,其思想中的西學基本都來自中學對西學概念的解釋。而在變法失敗之後,梁啓超選擇瞭從西學傳統來研究的新路。

評分

##大段引用太多。

評分

##戊戌變法的思想資源究竟是什麼?其實可以和作者較早完成的司員市民上書聯在一起看。

評分

##書買不起,圖書館沒買,論文基本讀完。但由於與《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參照,發現對於康有為之“大同三世說”,兩書似有矛盾。如果按照汪暉“儒學普遍主義”的解釋,那麼康有為是在第三層。(建立在儒學基礎上超越瞭西學的儒學普遍主義)。但是我站茅海建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