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對地方實力派的整閤

國民政府對地方實力派的整閤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郭昌文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緒論/001
第一章影響國民政府整閤地方實力派的因素/020
第一節地方實力派的界定、産生與構成/020
第二節國民政府整閤地方實力派的外部因素/031
第三節國民政府整閤地方實力派的內部因素/040
第二章國民政府對地方實力派的製度整閤/054
第一節安插地方實力派的中央機構/054
第二節整閤地方實力派軍隊的製度因應/076
第三節劃分中央與地方權責的製度設計/093
第三章國民政府“藉師圍剿”的不同側麵/099
第一節“藉師圍剿”的基本情況/099
第二節1931年第二十六路軍調贛/107
第三節1932年第十九路軍調閩/118
第四節1934年晉軍李生達部調贛/137
第四章蔣介石“放水”紅軍長徵說考辨/156
第一節“放水”紅軍長徵說之緣起/157
第二節紅軍西撤前後蔣介石的軍事部署/162
第三節驅共西撤與解決兩廣無關/167
第四節劉湘“剿共”失敗對於南京經營四川的影響/173
第五節蔣介石確定四川大後方戰略的曆程/182
第五章國民政府對兩廣實力派的整閤/187
第一節內外政策上溝通妥協/187
第二節將兩廣納入南京中央“圍剿”體係/192
第三節以利相交/199
第四節分化瓦解/202
第六章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對地方軍事衝突的應對/208
第一節對山東韓劉之爭的應對/208
第二節對貴州王猶之爭的應對/212
第三節對四川二劉之爭的應對/216
第七章國民政府對川黔政局的改造/225
第一節紅軍西撤後國民政府麵臨的新局麵/225
第二節國民政府與黔局之變/229
第三節國民政府對四川的整閤/244
第八章蔣介石與何成濬的親疏之變/263
第一節蔣介石的“不叛之臣”/263
第二節蔣介石對何成濬態度的變化/268
第三節蔣介石與何成濬關係中的西南因素/271
第九章國民政府整閤地方實力派的特點、成效與局限/275
第一節“剿共”背景下的整閤/275
第二節對民族主義的藉重/284
第三節製度整閤的作用與局限/288
第四節政治權謀的作用與局限/291
參考文獻/297
人名索引/30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是現代民族國傢建構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從傳統嚮現代轉型的重要節點。如何整閤地方實力派,完成實質統一是國民政府建設現代民族國傢需要麵臨的艱巨任務。本書從民族國傢的視角將國民政府整閤地方實力派的主體與客體,置於同一曆史場域進行探討。既分析中央政權的整閤的製度與策略,亦兼顧地方實力派的視角。同時,采用曆史學最基本的方法,通過對諸多一手資料的比較、鑒彆,深挖細節,重構史事,在此基礎上,探討瞭國民政府整閤地方實力派的特點、成效與局限。

用戶評價

評分

##分析不錯,就是前後重復太多。

評分

##主要看點是對蔣故意消耗分化瓦解地方勢力的一種修正。指齣蔣在中原大戰後主要以妥協協商方式解決與地方問題,駁黃道玄放水說,由於地處地方勢力不便布兵,故蔣本意放g齣贛欲消滅於湘江。蔣在入貴川後纔隨勢而定抗戰大後方之說,地方乃至在蔣願意齣錢情況下歡迎用其兵齣省,因其地方財政承擔不起兵額,總之是修正原有蔣惡意消耗說的學術作品

評分

##晉軍江西助剿有一種晚唐藩鎮境外用兵三倍軍餉的意思,放水紅軍西去說站不住腳因為本身不缺少插手四川的理由,遠處張網。二劉之爭假如可以統一省政則支持之。何成睿首見。

評分

##主要看點是對蔣故意消耗分化瓦解地方勢力的一種修正。指齣蔣在中原大戰後主要以妥協協商方式解決與地方問題,駁黃道玄放水說,由於地處地方勢力不便布兵,故蔣本意放g齣贛欲消滅於湘江。蔣在入貴川後纔隨勢而定抗戰大後方之說,地方乃至在蔣願意齣錢情況下歡迎用其兵齣省,因其地方財政承擔不起兵額,總之是修正原有蔣惡意消耗說的學術作品

評分

##信奉“槍杆子”的地方實力派又怎麼會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彆人呢。

評分

不錯 對1928—1937 近十年時間裏國民政府對地方實力派的整閤進行長時段的考察 側重於國民政府與地方實力派的互動 地方實力派內部的博弈等 同時 有力批駁瞭一些成見 對於 十年裏本朝的發展 作者秉持著“為尊者諱”的原則 聰明地進行“避重就輕” 的輕描淡寫 總之 對於國民黨對地方實力派的整閤 除貴州等少數地區以外 評價不宜過高 這也為國民黨在大陸的覆亡埋下瞭伏筆 諷刺的事 國民黨被本朝打退颱灣以後 蔣介石終於有機會真正完成瞭高度中央集權 成瞭真正的“一國之主” 與此同時 海峽對麵 本朝也一定程度上效法國民黨的方式對付殘餘地方實力派……

評分

##作者用力不謂不深,但全書的組織編排有問題。夫攘外先安內,蔣介石削弱群雄,統一政令,此過程一波三摺,此題材也扣人心弦。但全書如學術論文之拼湊,敘事既非以時間綫,考證又非以人物綫,議論更不敢僭越常談,故讀之如同嚼蠟,可謂不善文也。如此題材,宜將各派勢力分門類,一一簡述流源,介紹首領,再記述蔣氏削弱它的手段與始末,條目清楚,讀者易於接受,而此書或可因此成為學術與通俗相結閤的讀物,受眾更多,反響更大,豈不美哉!

評分

##用十九路軍、兩廣、川黔等具體案例分析瞭抗戰前南京政府與傳統上被稱為“軍閥”的地方實力派相互博弈的過程。視角上則雙管齊下,除瞭國府這邊,也關注各地地方實力派內部變化。本書整體完成度不錯,對幾個重要問題都有所迴應。作者認為在“剿匪”和日本侵華這個大背景下,蔣係朝廷對地方實力派的整閤手段是多樣的,且多以政治經濟手段完成,但根本還是以嫡係中央軍作為底牌與資本。駁斥瞭過去很多針對蔣的陰謀論,認為這個整閤過程蔣其實預設很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因勢利導,因時而動。整閤的結果從抗戰角度看是不錯的,其他角度則不盡如人意。十年後的西南的整體崩潰,其實也宣告瞭整閤的失敗。 另外作者還關注瞭蔣本人性格與心態對整閤過程的影響。蔣本人的缺陷其實特彆明顯,對其策略製定與施行影響巨大。從這個角度來看,蔣可能是注定失敗的。

評分

##差強人意。非個案的第一、二、九章尤其有懸浮、囉嗦之感。本書有毫不避諱的“翻案”性質,但最後用所謂的“整閤”來代替之前的“放水”、“削弱”等詞,似乎稱不上新的曆史發現或曆史解釋,而是一種修辭或描述上的精確化,這樣力度就弱瞭很多。而新舊觀點之彆,似乎可以用處理史料時側重於“論心”還是“論跡”來理解,這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很多老的觀點依然可以用作者在232頁的原話形容:“從大趨勢而言,這種說法並無不妥”。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反而是何成濬一章的前半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