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格拉底哲学:概念的缘起、发展及其意义》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概念的发生、演变进行了思想史的辨析,从这一极其专门领域的断代讨论,延伸到古代知识世界的现代反思,首先考察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关于哲学诞生的观点,继而讨论“前苏格拉底”一词在18世纪的产生、在19世纪古典哲学研究中的发展,以及20世纪的有关争论,深入分析了这一术语如何被建构的学术进程,以及如何从中得见不同哲学史家的现代性观念及其历史观。
《前苏格拉底哲学:概念的缘起、发展及其意义》不仅讨论了古典学术领域当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第欧根尼·拉尔修、施莱尔马赫、黑格尔、韦尔南这类经典人物,而且也旁及当前古代哲学专业研究较少涉及的尼采、马克斯·韦伯、海德格尔以及犹太教传统,后比较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模式、卡西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模式这两种哲学史模式,探讨了重新思考早期希腊哲学和西方理性传统的学术发展方向。
概念研究
评分##补录
评分概念研究
评分##●8.9分 ●2022.3.15-3.16 ●不是入门书,是建立在比较熟悉前苏格拉底哲学(或者说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对这个概念的缘起、发展和意义的讨论阐述。视野较为开阔,哲学语言较为成熟,与其说带我们更深入探索前苏格拉底哲学,倒不如说是让我们重新认识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使我们认识到,哲学史上形成的一些貌似定论的观点、名词概念等,实际上正更值得我们去质疑、探究。
评分##好东西
评分##本来以为这本书前苏哲学史,结果是对“前苏格拉底哲学”这个概念和特征的分析。
评分##挺有意思也挺难读的小册子。前两章关注所谓“自然研究”在苏格拉底这里出现转折这个叙事的建构,以及19世纪,特别是尼采对前苏作者的框定(提到文本流传的同质性还蛮有意思),三四章讨论哲学活动和理性观念会比较好读,最后两章则并没有看明白。总的来说作者很关注前苏这个概念的生成和建构,相对篇幅来说视角大得出奇,涉及东西也很多,不是一本适合新人阅读的书
评分##很有启示性的小册子
评分##补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