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福山新作,直击欧美民粹浪潮等诸多现象,从身份政治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形势
本书是《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新近出版的作品。作者紧跟阿拉伯之春、特朗普执政、叙利亚危机等近年的国际事件,从“身份政治”这个关键的角度切入,解析形势变化的动因和理路。
★ 经典的福山式广阔视角,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聊到本·拉登,追溯 “身份”的哲学和政治根源
作者从哲学、政治学和现实政治三个维度解析了“身份”的诞生源头,既涵盖了欧美民粹浪潮、威权兴起、宗教纷争等全球政治动向,又深入挖掘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由表及里地解析“身份”的诞生之源。
★ 首次阅读福山的推荐之选,帮助读者反思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
本书关注的“身份”议题既直指全球时政之要,又紧贴普通人的生活,涉及的民族、性别、阶级等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且篇幅短小精悍,不似福山的前作那般遥远厚重,因而可谓初读福山的不二之选。
★ 刘瑜教授长文导读推荐,结合国际政治时事剖析身份政治的好与坏
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刘瑜万字导读,结合阿富汗塔利班等近期热点新闻,总括本书梗概,指点思考身份政治的迷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山的写作宗旨和思想魅力。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补。为了使自己的作业看起来不这么泛泛而谈。总结为:1身份政治是自尊的表达。2边缘群体的权益受到关注,也意味着需要中心群体的权益受到冷落。3身份可用于分裂,也可用于整合。
评分骆斯航的长文《冷战自由主义危机,为何福山不是解方?》 https://zhuanlan.zhihu.com/p/84072789 是我见过对福山写得最好的中文分析了,这篇文章所展现出来的学术基本功,政治判断力以及眼界比所谓“自由派女神”刘瑜尬吹福山不知道高多少倍。
评分##很多保守主义对民粹的恐惧使其被推向了威权主义的一边,书中温和地比喻为犹如家长对孩童般管教,视同缺乏行为能力人。然而这依然是掉入了人治的逻辑,人是多样的,人性是不确定的,所以才要建立法高于人的政治体系,即便统治阶级依然可能会操弄法律,但不能剥夺法律可以审判当权者的权利。
评分##翻过一点繁体版,这本书真的不行。不要太追求热门
评分##没有解决我的疑惑。 重读了一遍,第一次评分太主观。
评分骆斯航的长文《冷战自由主义危机,为何福山不是解方?》 https://zhuanlan.zhihu.com/p/84072789 是我见过对福山写得最好的中文分析了,这篇文章所展现出来的学术基本功,政治判断力以及眼界比所谓“自由派女神”刘瑜尬吹福山不知道高多少倍。
评分##我看的不是有导读的这本。标记下。个人觉得,身份政治与民族主义一样,都是被发明出来的精神武器,有用,同时危险。福山以身份政治开场,普世价值保底,最后陷入移民问题的泥潭。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觉醒信息应该是传给“阶级”的、却错传给了“民族”。实际情况是19世纪开始的民族解放运动符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利益,前者是资本的全球化,后者则是反帝反封建。阶级问题被延宕了,现在避而不谈怕是大有缺失。
评分##这算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不同吗?好像也不尽然,也可以是因经济境遇相似建立一种身份,不妨就把身份作为一种分类手段吧,可以划开可以交集。中国的古话的是求同存异,现在的问题是异要求与同有同等的地位,因此产生了另一种割裂,我们该如何较为平衡地对待异?
评分##没有解决我的疑惑。 重读了一遍,第一次评分太主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