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開的處方,怎麼會跟海洛因和死人扯上關係呢?
接受瞭最好的戒毒治療怎麼還戒不掉呢?
止痛藥依賴怎麼會讓海洛因趁機進入主流社會?
橄欖球運動怎麼成瞭通往阿片類藥物成癮的大門?
這一次,癮君子幾乎都是白人!
死於藥物過量的人多過死於車禍的人!
服用止痛藥在現代社會是傢常便飯。對於非緻癮性止痛藥的研究,美國藥物依賴問題委員會1928年一成立便視為己任。然而,有醫生認為“患者很少成癮”,此言1980年代初經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錶,令醫藥界興奮不已。
1996年,普渡製藥推齣新型止痛藥奧施康定。公司開展大規模營銷,不僅大做廣告,還招募大量銷售人員對醫生采取盯人戰術,送禮、支付度假費用,還齣資贊助醫學研討會。而1999年疼痛被醫療認證機構定為第五大生命體徵,以及官方報告稱疼痛沒有得到充分治療,更是推波助瀾。於是,處方開具無度,造成患者的藥物依賴。
奧施康定效果神奇且有不同劑型,價格卻過高,一些成癮者便利用醫保以及各州的法律差異獲取藥物,以販養服,或者乾脆改用毒品。
同期,懷著發財夢的墨西哥年輕人帶著廉價且後勁大的黑焦油海洛因源源不斷地湧入,他們以加州等地的拉美人社區為基地,以白人富人為目標,建立起隱蔽而強大的零售網,使得買毒品可以像點外賣一樣方便。
就這樣,毒品經由止痛藥開闢的途徑進入美國主流社會,這一次,癮君子幾乎都是白人。2000年、2006年,美國緝毒署兩次開展行動打擊黑焦油海洛因,但死於藥物過量的人數仍然居高不下,甚至超過瞭車禍的死亡人數。
本書作者山姆•昆諾斯曾是《洛杉磯時報》墨西哥緝毒戰報道組的記者,他從“藍領之城”樸茨茅斯追蹤到墨西哥小鎮,采訪瞭年輕毒販、製藥業人士、緝毒署特工、痛失子女的父母以及沉迷藥物的中産階級年輕人,以令人心碎的故事揭示瞭止痛藥及毒品對於當代美國社會及其核心價值觀的腐蝕。
##搭配dopesick
評分##heartbreaking
評分##22011:觸目驚心。
評分##奧施康定區不可挽迴地滑嚮海洛因販售互聯網的泥淖,新時代的毒品訂購機製堪比點外賣。
評分##我覺得篇幅可以縮1/3
評分##為什麼要雙綫並行講故事?這難道不是科普讀物嗎?
評分##heartbreaking
評分##美國的上癮夢 墨西哥農村的人組建瞭密密麻麻的販毒網絡,雇傭送貨司機,發定額工資,送貨上門,不打架不吸毒不稀釋還包售後,將服務做到極緻。就像零售網絡一樣 無良醫生靠開處方掙250美金的診療費,普通居民用醫保卡花幾美元騙藥,藥販子提居民齣診療費並拿走一半的藥。 整個小鎮把藥片作為貨幣,藥販們列齣長長的生活品清單,以商品標價一半的價格支付等價藥片。大批癮君子跑到沃爾瑪偷竊,沃爾瑪低廉的工資令工作人員不願處理偷竊和與癮君子衝突。偷來的物品退掉後變成禮品卡到瞭藥販手中。他們可以撿路上的收銀條或者買20美元獲得收銀條來濛騙工作人員,稱警報聲是電子故障。整個州就這樣陷在藥物的漩渦,毫無希望地衰落下去。 對抗毒癮,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缺點是本書的寫作過於冗雜和零碎,一些事情翻來覆去地講,結尾收的也不夠乾淨。
評分##從止痛藥到毒品,是天使還是魔鬼,人類是否有權利對抗病痛,而疼痛又為何存在,引發瞭我很多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