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醒之纍

獨醒之纍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孟澤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楔 子 ——————————— 001
第一章 少年心事當拿雲 ———— 005
水的隱喻 006
湘陰三郭 008
笑談都與聖賢鄰 016
第二章 鳴鏑彎弓赴敵場 ———— 027
親曆鴉片戰爭 028
進士及第 視民如傷 033
如君父何 為天下計 036
江南行 洋涇浜 043
第三章 皇帝近臣 ——————— 049
翰林院編修 050
南書房行走 056
第四章 官場情事 ——————— 061
參贊僧王 兩難心事 062
查稅山東 事與願違 075
捲懷以退 085
第五章 國變當前 ——————— 089
庚申之變 090
“知幾” 099
第六章 封疆大吏 ——————— 111
理財籌餉 眾望交孚 112
巡撫廣東 世途苦隘 119
交惡左宗棠 既傷且憾 149
第七章 賦閑長沙———————— 167
感逝傷離萬古情 168
天地氣機正氣歌 177
“發現”王船山 186
第八章 謗毀遍天下———————— 191
奉詔入京 192
使英之命 197
眾矢之的 200
進退失據 206
第九章 為國傢任此艱苦—————— 215
天眷 天恩 216
洋務 洋患 220
第十章 西洋鏡 ———————— 229
齣使 230
奏請禁煙 235
“齣洋相” 238
西洋之本 242
第十一章 國士之知 —————— 259
激賞嚴復 260
惺惺相惜 265
第十二章 齣洋“十宗罪” ——— 271
“中洋毒” 272
同室操戈 277
一意反手關自己大門 294
第十三章 不忍不談洋務 ———— 301
吾輩之咎 302
琉球之失 308
伊犁事件 310
中法戰爭 315
第十四章 偉大的失敗者 ———— 329
斯人獨醒 330
天纔的自信 341
附錄一 “漢奸”或“先知” —— 347
附錄二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67
附錄三 郭嵩燾大事記 ————— 377
初版後記——————————— 385
增訂版後記—————————— 39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一段走嚮世界的挫摺之路,一個獨醒先驅的悲劇人生。

透過一個“失敗者”的執著與掙紮,讀懂內外矛盾交織的晚清政局。

本書以郭嵩燾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為主綫,串聯起曾國藩、左宗棠、鬍林翼、李鴻章等晚清軍政重要人物;通過描寫三韆年未有之變局中不同人物的抉擇與命運,反映內外矛盾交織的晚清政局。

用戶評價

評分

##看懂郭嵩燾也就看懂瞭晚清,看懂瞭中國,看懂瞭中國人。生不逢“國”的悲哀。

評分

精讀郭嵩燾全集,十餘年功力紮實之著。筠仙之獨醒,一獨醒於庚申國變前之知幾,激流勇退而辭南書房;二獨醒於洋務通商之纔識,卻黯然離任於官場傾軋。筠仙之纍,一纍於為人書生意氣,精神卓然自立而不能屈伸自如;二纍於為官操切認真,雖有乾纔卻不懂奧援、不善駕馭、不惜於得罪巨室同僚;三纍於為學洞察幽微,發中西體用、政商本末之爭先聲,卻不能見容於世俗毀譽,故唯嘆“一生懷抱幾曾開”。#經世叢抄

評分

##一位在愚昧黑暗中獨自思考的讀書人,直到今天,不論曆經什麼災禍而人的思維幾乎沒有改變,一樣顢頇,一樣懵懂。那麼需要什麼樣的劫難纔能最終結束這樣的局麵呢?

評分

##感情色彩濃。使人成長的,不是年齡,是經曆。

評分

##當時讀過感覺並不突齣,想著曆史上先行者也可以說書名的獨醒者總是纍的,眾人皆醉我獨醒,醒的人當然纍並孤獨,近期突然悟到,眾人皆醒人獨醉的時候,醒的人同樣是纍的

評分

##大約四天閱迄,孟澤此書與此前多齣的郭嵩燾傳記大同小異,畢竟,新意難齣。好在語言清新雅潔,讀之順暢,不過即便作者精心剪裁如此,予我更大震撼的,卻依然是郭嵩燾之文言,古語之含蓄深邃,當是現代漢語所無可匹敵的吧,此點也為孟澤本人深諳。要說最動容處,或許是此書之齣版後記吧。再則便是孟澤言今人極易對“八股文”和“裹小腳”大加撻伐,殊難覺此種古老的罪惡仍然改頭換麵地存於今世,讀來心驚。三月五日閱迄於望麓橋。

評分

##透徹地認識國情、洋務,充滿使命感、責任感,而且胸襟寬廣,思想開放,遠見卓識,至真至性的人。在最高統治者,全體大臣,民眾的思想還未啓濛開化時,他已經走在瞭時代前列。不可避免的“不容於堯舜之世”,成瞭偉大的“失敗者”。但這並不妨礙我對他人格,思想的敬佩,尊崇,百年之後依然有人在靈魂上支持他,贊許他,而今這世界如您所願,這也許能撫慰其在天之靈吧!

評分

##看不下去。

評分

精讀郭嵩燾全集,十餘年功力紮實之著。筠仙之獨醒,一獨醒於庚申國變前之知幾,激流勇退而辭南書房;二獨醒於洋務通商之纔識,卻黯然離任於官場傾軋。筠仙之纍,一纍於為人書生意氣,精神卓然自立而不能屈伸自如;二纍於為官操切認真,雖有乾纔卻不懂奧援、不善駕馭、不惜於得罪巨室同僚;三纍於為學洞察幽微,發中西體用、政商本末之爭先聲,卻不能見容於世俗毀譽,故唯嘆“一生懷抱幾曾開”。#經世叢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