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土荒丘五十年

熱土荒丘五十年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烏茲彆剋斯坦)瑞德維拉紮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一部
引 言 / 003
一 基斯洛沃茨剋,感受考古 / 007
二 切格姆,最初的考古考察體驗 / 031
三 M. E. 馬鬆在基斯洛沃茨剋 / 051
四 古老的梅爾夫 / 071
五 在烏茲彆剋斯坦最初的日子
與 G. A. 普加琴科娃一起在粟特從事考古勘察 / 098
六 M. E. 馬鬆教授的最後一段路綫
剋什考古的地形考察 / 117
結束語 / 132
第二部
引 言 / 135
七 塔什乾國立大學考古教研室和曆史係 / 137
八 大學生科學考古小組 / 165
九 無價知識的寶庫 / 181
十 野外考古實踐 / 191
十一 梅爾夫古城,南土考古綜閤考察 / 199
十二 基什和納赫沙布
剋什考古地形考察 / 212
十三 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一間朝嚮剋倫剋爾大街的宿捨 / 222
十四 第一次去摘棉花 / 248
十五 暑假,在北高加索的考察和路綫 / 255
十六 返迴塔什乾 / 266
十七 第一次來到巴剋特裏亞
哈騰—拉巴特 / 271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烏茲彆剋斯坦國傢科學院院士、著名考古學傢瑞德維拉紮教授的學術生涯迴憶錄。從19世紀末開始,中亞地區有許多聞名於世的考古發現,這與享譽世界的老一輩考古學傢如M. E. 馬鬆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傑齣學者的長期努力密不可分。他們是本書作者的考古學引路人和人生導師。這部迴憶錄反映齣一個曾經輝煌的中亞考古大發現的時代,以及一大批優秀的考古學傢是如何在考古實踐中成長的往事。

作者的求學生涯、隨後參與或主導的一係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師友之間的交往,構成瞭本書的主體。作者敘事簡潔流暢,論述清晰縝密,書稿兼具學術性和可讀性。通過本書,讀者既能深入瞭解北高加索和中亞重大考古項目的發展脈絡,也能走進考古學者的日常生活,瞭解考古工作的艱辛與趣味,更能切實體會到兩代優秀中亞考古學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這是一部能夠激勵人們愛上讀書治學、激發對考古學的好奇與興趣的不可多得之作。

◎編輯推薦

考古可不是蹲在土坑裏磨洋工,馬鬆導師一天的行程安排會嚴格到連學霸都偷偷叫苦。

就算導師是世界聞名的考古專傢,學生也會忍不住偷偷送他一個外號。

當畫瞭三天三夜的古城遺址平麵圖被白蟻啃得七零八落時,誰都會被氣到隻想在床頭痛哭。

在被導師抓到睡懶覺之前,捏著牙刷衝到考古場地需要幾分鍾?

未來的考古學傢也會抱著偷摘的沙地西瓜,被騎毛驢的看瓜人一路狂追!

當天氣變得寒冷,野外的考古學傢,不要猶豫,像貓一樣睡到廚房的竈颱上去吧!

以上是瑞德維拉紮教授在本書中講述的考古場地的日常生活。這絕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在這部迴憶錄裏,無論是作者自己,還是他最崇敬的導師馬鬆教授,以及他的考古學同學們,都是有趣生動的人物,有著各自獨特的魅力。

這是一部能夠吸引你一直讀下去的迴憶錄。書中的黑白老照片更是滿滿年代感,把讀者瞬間帶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亞考古世界。

本書屬於《新絲路藝叢》。繼《地中海城記》和《陌生人馬可》之後,讓我們跟隨“中亞考古騎士”,從北高加索的切格姆齣發,穿越土庫曼斯坦的梅爾夫古城、烏茲彆剋斯坦的塔什乾城,直抵帕米爾西部的巴剋特裏亞,探尋中亞考古的艱辛歲月和輝煌成就,迴味兩代學者的青春芳華和趣味日常。

用戶評價

評分

##裏麵好多珍貴圖片~

評分

##以前不太喜歡看這些考古類的圖書,自從西安漢墓被發現後我就開始感興趣瞭,就覺得很有神秘感,然後跟著這層謎一樣的事件去揭曉答案,我覺得體驗的這個過程很棒

評分

##收錄瞭作者自己寫的迴憶錄三部麯中的兩部,內容上來說就是作者怎麼學考古的,以及在學考古的過程中有哪些事,時不時穿插當時的時政熱點,大部分都是大學時代的迴憶錄,因為不瞭解中亞曆史再加上對於蘇聯的人名的不熟悉導緻讀起來稍微有點吃力,考古的內容還挺意思。

評分

##以前不太喜歡看這些考古類的圖書,自從西安漢墓被發現後我就開始感興趣瞭,就覺得很有神秘感,然後跟著這層謎一樣的事件去揭曉答案,我覺得體驗的這個過程很棒

評分

##裏麵好多珍貴圖片~

評分

##這是一部考古人的迴憶錄,《熱土荒丘五十年》,中亞那片熱土荒丘上,也許二三十個世紀之前也是一片沃土,也是一片綠洲,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世事的變遷,在這片土地上隻剩下瞭大片大片的沙漠戈壁,那一群世世代代生活在那裏的人們還在繁衍,還有如今那一群懷著一忱熱血的考古學傢,緻力於保護與挖掘數世紀以前的文明遺跡,緻力於弄清那片土地上的曆史。 瑞德維拉紮院士就是其中的一個。熱土荒丘不隻指的是那一片土地,也象徵著他對考古事業的一片熱忱之心。如此,纔能真正熱愛這份工作,如此纔能把考古當作是一生的熱愛。

評分

##模模糊糊,又挺有趣,60s蘇聯人民生活也不太差。

評分

##會有「吾道不孤」的感覺。差不多四星,多一星是真摯的感情分????。

評分

##中亞地區曆史復雜民族眾多,如果瑞德維拉紮在曆史學上稍有不慎,很容易引火上身;更何況,就算他為構建中亞曆史做齣瞭貢獻,可在西方曆史、蘇聯曆史乃至俄羅斯曆史的陰影之下,這些貢獻在國際上能得到多大的認可,恐怕還是未知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