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文學課

爸爸的文學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亮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我為什麼要寫這樣一本小冊子
第一章 “抱抱”,與嬋娟的月光
如果爸爸寫一封類似的信給你,你最希望得到什麼祝福?本來,我想她會希望快快長大,或是更多的玩具、更棒的成績等,但女兒想瞭一下,說最想要的,是我抱抱她——對,她已經懂得瞭那個“瞬間”美好的秘密。
美麗,卻並不孤獨的火車 / 3
落不下的雨 / 8
“抱抱”與嬋娟的月光 / 12
明月與鄉愁 / 17
不是送彆,是與你同在 / 22
繁花樹下,沒有人是異鄉客 / 28
風暴眼中的日常景象 / 32
兩位漁夫 / 36
第二章 這首詩的形狀,女兒知道
我又問她,如果把這首詩想象成一幅畫,你覺得這幅畫是用什麼畫的,是彩鉛、油畫棒,還是水粉顔料?她很快迴答我,是水粉顔料,因為有雪,雪很濕——她迴答得很好,她理解瞭詩裏麵各種顔色在雪裏彼此渲染、融會的感覺。
雨的拼圖 / 45
風的世界 / 51
《詠鵝》與《江南》 / 60
另一首《江南》 / 66
金子美鈴筆下的雪 / 71
晨光接力 / 78
一次熱帶之旅與熱帶詩歌 / 83
第三章 世界在神靈裏,神靈在小小的蜜蜂裏
在“該怎麼辦,如果我引發人們/恐懼,或者隻讓人憎惡,/隻讓人同情?”這節時,我問她:“是不是蒼蠅也無法選擇成為蒼蠅?它也隻是披上瞭一件蒼蠅外套?”女兒想瞭想,笑齣聲來說,是的。
兩首“圈圈詩” / 91
數數亦可為詩 / 96
蒼蠅外套 / 101
學會說“不” / 107
凡是想象,皆屬真實 / 113
寫作,有時是和自己開玩笑 / 120
將一切視為遊戲,世界就有迴響 / 127
聲與色,聲與情 / 132
第四章 貼著讀,讀齣文章的味道
不過,我並不著急,我相信通過閱讀量的增加,她自己會對此有所體悟。她使用漫畫格這種方式本身就已經讓我相當滿足,這錶明她意識到瞭敘述是一個流動的過程,而非孤立的,如旅行紀念冊裏,一個個的瞬間。
細節賦予文章生命——與女兒讀《叢林之書》·一 / 145
動詞讓文章活起來——與女兒讀《叢林之書》·二 / 149
畫漫畫與學習敘述——與女兒讀《童濛教草》·一 / 155
對話練習遊戲——與女兒讀《童濛教草》·二 / 160
教孩子有很多途徑,吃貨屬性也大有可為——與女兒讀汪曾祺·一 / 164
何為“貼著寫”——與女兒讀汪曾祺·二 / 168
第五章 陪女兒寫,陪她探索萬物
我在動物園裏一個有很多洞洞的沙池裏看見瞭細尾獴。一隻細尾獴像人一樣站起來,其他的細尾獴也學著它站瞭起來,就像在玩“一二三、木頭人”一樣。如果一隻動瞭或者換瞭動作,其他細尾獴也動,也換動作。
女兒寫詩 / 175
楓葉寫詩 / 181
一幅畫與《一幅畫》 / 187
所謂誇張 / 193
一隻雙麵鳥 / 199
遲到巫婆與顔料妖怪 / 203
動物園裏的觀察遊戲 / 207
原來如此的故事,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在哪裏 / 210
一隻橘貓的三次跳躍 / 214
三幅動物素描——觀察與細節 / 218
水獺的狩獵——一次觀察專注力訓練 / 222
緻謝 / 227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王亮是一名“資深文學中年”,也是一位非常疼愛女兒的爸爸。隨著女兒步入小學,他把自己的“一人讀”,變成瞭和女兒之間的深度共讀。他或圍繞課文,或挑選自己喜歡且適閤孩子的文學作品,記錄下他與女兒的細讀日常。

從“幻想遊戲”的繪本共讀過渡到純文字作品的閱讀,王亮漸漸揣摩齣孩子的心理特點。他將文學變成一副拼圖玩具,變成清晨陽光的接力棒,變成愛舔彆人腳後跟的遲到巫婆……藉著有趣的熟悉的方式,王亮鋪設齣這些拾級而上的颱階,幫助女兒輕鬆登上山頂,領略文學世界的遼闊與美好。

在這樣的共讀中,王亮也意識到,“一些文字、經驗與往事,在女兒那裏,被她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重新鍛打齣絢爛的火花”,共讀成瞭一件讓他們彼此都愉悅放鬆的休閑活動。

用戶評價

評分

##不僅是文學課,而且是長期細心的陪伴;既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的相依和互動。“文學中年”上好文學課的關鍵在於放棄對“應該的”、“好的”文學的執著,去找尋“閤適的”文學,隨時注意孩童自身的經驗、感受力和理解力,並以之為基礎建立人與文學之間的連接點。這是一本豐富、生動的書,關乎文學,又超齣文學之外。

評分

##文學隻是一種媒介,講文學的人傳遞的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帶有個人色彩的迴憶、情感、思索。聽的人,也是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感受它,理解它。 文學是可以拆解的,卻又不可以拆解的。我們平日刻意做再多的技術層麵上的“精讀”,不把整個人投入文字中去體會,自我觀照,讀的依舊是語文,而非文學。 這本書無疑是“全身心”讀的範例。 也給我很多啓發,比如落雨時是不是可以來幾首詩讀讀,比如是不是可以把幾首落雨詩放在一起比較著讀,比如時間不夠,帶娃細讀短篇也是個好方法……第一遍讀得潦草,會再重讀的書。

評分

##作者用女兒也能懂的語言解釋瞭我們為什麼要讀文學作品以及我們為什麼寫作。提供瞭和孩子一起探討文學的好範本,非常真摯的情感,也選瞭非常好的例子。很有啓發。感謝作者。

評分

##文學隻是一種媒介,講文學的人傳遞的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帶有個人色彩的迴憶、情感、思索。聽的人,也是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感受它,理解它。 文學是可以拆解的,卻又不可以拆解的。我們平日刻意做再多的技術層麵上的“精讀”,不把整個人投入文字中去體會,自我觀照,讀的依舊是語文,而非文學。 這本書無疑是“全身心”讀的範例。 也給我很多啓發,比如落雨時是不是可以來幾首詩讀讀,比如是不是可以把幾首落雨詩放在一起比較著讀,比如時間不夠,帶娃細讀短篇也是個好方法……第一遍讀得潦草,會再重讀的書。

評分

##喜歡這種父女共讀的氛圍,有一個能在閱讀方麵耐心引導,觸發孩子的想象力,認真觀察生活的細節,改進錶達方式,比韆篇一律流水綫教導齣的孩子,更會生活,更有一雙能發現生活中美的眼睛。

評分

##讀完發現被作者列入瞭緻謝名單,其實要說感謝的是我。作者王亮是我在豆瓣關注的友鄰,從他分享的親子閱讀實錄中我受到很大啓發。他的耐心要遠遠好過我,我發現我對於低年齡段包括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辦法還是不多,我擅長的引導模式可能更適閤中高年級甚至更高,這也可能是一個無法修補的短闆。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從這本書中獲得非常有益的幫助,讀著就會有當麵交流的想法。 王亮在書中錶述的很多觀點,我都很贊同,譬如對於古詩的閱讀,古今殊異,語境不再瞭,社會生活的諸多麵目完全不同瞭,那麼它所賴以寄托的情感也就很難說就能被現在的孩子能理解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人或者說前動車時代前智能手機時代的人或許還能分分鍾共情,空間的距離感被極大的縮短甚至完全消除後,情感也就無從生成瞭。但是古詩的創作方法,韆百年之後依然是通行

評分

##不僅是文學教育,還是關於愛的教育。王亮兄做瞭一件多少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啊。

評分

##先在豆上讀瞭幾篇,《風的世界》驚艷。獲悉齣書是刷PYQ。短小適閤碎片閱讀。看一篇即薦與身邊上小學或做教育的朋友。越看到後麵越覺來不及,一則從幼兒園中大班就要有意激勵“天生哲學傢”們的語言錶達,此為必然持正(平庸)的過程。後半本有切身痛楚地警醒父母,小學生作文結尾“我很開心”“真是愉快的一天”也曾讓我哭笑不得,幼兒園時的涓涓靈語太易壘固成水泥厚牆。其次,得二胎方有從容心境給小學生沉浸、對話空間。背後是父母對世界(不僅是教育)的理解方式,少的不是彆人傢爸爸而是父母從容度。清單式提醒:多帶孩子看紀錄片、齣去旅遊、及時拓展、聯係日常用好生活體驗(歐神演講)、注重與祖輩情感鏈接、指導寫作時戒大詞戒刻闆的修辭概念如誇張等

評分

##欣賞文學是一項沒有捷徑的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