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7
劉瑋,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2010),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政治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希臘哲學、西方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史,齣版《馬基雅維利與現代性》(2012),主編《西方政治哲學史(第一捲):從古希臘到宗教改革》(2017),在《哲學研究》《世界哲學》《道德與文明》《倫理學研究》《中國學術》,Antiquorum Philosophia,Sophia,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Labyrinth等期刊發錶論文多篇。
公益與私利之間的張力是一切政治共同體必然要麵對的核心問題,也是政治哲學傢建構理論需要麵對的議題。
《公益與私利:亞裏士多德實踐哲學研究》以“公與私”問題在古希臘政治哲學中的錶現為切入點,展示瞭高爾吉亞式的修辭術以及柏拉圖的立法學說,在解決公益與私利的張力上具有的價值和存在的睏境。在這一背景下,重點討論亞裏士多德如何在繼承與批判這兩種思想資源的基礎上,賦予修辭術閤法的地位,又通過一套關於幸福與德性的倫理學和基於倫理學的政治學,以一種動態的方式解決這個張力。這樣亞裏士多德就避免瞭修辭和法律的內在局限,並在修辭與立法之間建立瞭動態的良性循環,從而有效應對公益與私利之間隨時可能齣現的張力。對於古希臘哲學研究者與愛好者而言,本書具有參考價值。
公益與私利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公益與私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清晰流暢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清晰!公益與私利問題,修辭/說服與立法/強製兩種方式,理論智慧與實踐智慧,亞裏士多德試圖以超凡德性者彌閤兩者,建立修辭與立法的良性循環。——而超凡德性者如何産生的問題,參照前文柏拉圖立法者如何産生的難題,作者應該認為亞裏士多德是施行教育良好青年為哲學傢的計劃,等他們成為政治傢或立法者……可謂結閤政治與哲學。 『柏拉圖心目中的王是一個航船上的觀星者,是一個將認識類似太陽的善的理念作為最高任務的理智思考者,是一個一度脫離瞭政治性的洞穴舒服的“自由人”。而亞裏士多德明確批評瞭將普遍性的善的理念作為倫理—政治研究目標的做法,因此亞裏士多德心目中的哲學傢—王必然是一個深諳人類不可或缺的政治本性,與其他公民共同生活在政治社會之中,並且將哲學理念與經驗事實、將理論智慧和實踐智慧最好地結閤起來的哲學傢。』
評分 評分##好,特彆好。第五章對辯證法的討論於理論哲學也有很深刻的啓發。 (一些非常不成熟、不負責任的想法) 這本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我認為在於對“古典”德性的解讀。浸淫在中國思想界紛繁復雜的大師和神醫之中,我們聽過太多對古典德性的追思;其中佼佼者在於張揚古今之爭中的“中國雙贏”;這其上開齣的最扭麯的花朵大概就是僞史之流。然而,假若我們真的如施特勞斯所說的把目光投嚮那“清新”的古典世界,被我們重新發現的“人”是作為現代性之源的那個“人”,而不是那個“中國人”,甚至不是超齣曆史世界的那個“人”。
公益與私利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