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冰鉴全集
作者:佚名 著;陈才俊 编;狄贺 译
定价:32元
ISBN号:9787515703671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开本:16开重量:0.3kg
版次:1字数:230000页码:228
神骨章
一 观其神骨,洞其品行
二 辨其邪正,观神察形
三 内观精神,外察情念
四 骨有九贵,察以尊卑
刚柔章第二
五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
六 五行顺逆,相生相克
七 刚柔分内外,察人易不周
容貌章第三
八 容以七尺,貌合两仪
九 貌有清、古、奇、秀之别
十 目者面之渊,鼻者面之山
情态章第四
十一 容貌者佐骨之不足,情态者佐神之不足
十二 人有四态,皆根其情
十三 时态有三,不定终身
……
须眉章第五
声音章第六
气色章第七
《国学经典:冰鉴全集》:
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对孟尝君说他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冯谖有什么爱好?”左右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何才干?”左右回答说:“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说:“好吧。”就收留了冯谖。手下的人认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给他吃粗恶的食物。呆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用手指敲击着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手下的人把冯谖唱的歌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比照一般门客。”
过了没多久,冯谖又靠着柱子,敲击着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替他准备车马,和门客一样的待遇。”于是冯谖坐着车子,高举着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并且夸耀道:“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对待了!”后来又过了些时,冯谖又敲击起他的剑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左右的人都很讨厌他,认为这人贪得无厌。
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属吗?”回答说:“有位老母。”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谖的母吃用,不使他母穷困。这样,冯谖就不再唱了o后来,孟尝君出示了一通告示来询问他的门客:“谁熟习会计的事,能替我到薛地收债务呢?”冯谖署了自己的名字说:“我能。”孟尝君见了名字感到很惊奇,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那个唱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笨拙,整天埋在国事与家事之中,怠慢了先生您,而您却并不见怪,还愿意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我愿意去。”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
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冯谖赶着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姓都高呼“岁”。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孟尝君问“买什么回来了?”冯谖说:“您曾说,看家里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有‘仁义’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回来”。
……
冰鉴。取其“以冰为鉴,可察秋毫”之意,是一部如何识人、用人的经典著作.它融易学、骨相学、心理学、人才学、谋略学为一体。指导通过对属下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刚柔、声音等的全面观察总结,进而深层次探讨其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行动力、人际关系、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世风格,然后量才录用,使人尽其才。如果退而求其次,《国学经典:冰鉴全集》也能帮助我们常人观人鉴已,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走向成功。
南怀谨先生推崇曾国藩有“13套本领”,说“《冰鉴》即是其一。”但未肯定地说《冰鉴》的作者是曾国藩。不过可以推知的是,曾国藩盛年时期,应当见过《冰鉴》的本子或耳闻过《冰鉴》的撷言。这样,曾国藩的用人识人术才能与《冰鉴》的精髓不谋而合。比如《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无或爽者。”用通俗的话讲,曾国藩是那种眼光很毒的人,生人只需看上几眼,其才情品性就能掂量得八九不离十。这与其对《冰鉴》的研习是分不开的。
无论作者为谁,《冰鉴》传世自有其道理所在。有人说,《冰鉴》不同于一般低级、庸俗、机械、片面、宿命的江湖相术,是一门极其复杂的人才测评、选拔艺术,堪称中国古代人才战略、人才选拔的工具书。
基本信息
书名:鬼谷子
:32.00元
作者:(战国)鬼谷子 著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1
ISBN:9787551801164
字数:420000
页码:34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 录
第一章 捭阖篇
第二章 反应篇
第三章 内捷篇
第四章 抵峨篇
第五章 飞箝篇
第六章 忤合篇
第七章 揣篇
第八章 摩篇
第九章 权篇
第十章 谋篇
第十一章 决篇
第十二章 符言篇
第十三章 转丸篇
第十四章 却乱篇
第十五章 本经阴符篇
第十六章 纵横家
内容介绍
《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子毕生所学的结晶,主要论述游说诸侯的纵横之术,因其主旨与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里,《鬼谷子》颇受冷遇,一度被贬为“小夫蛇鼠之智”,对它的讥讽之声不绝于史。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谋略的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鬼谷子》的不朽值,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说话的艺术”和“办事的能力”,核心都在于对“度”的把握。卡耐基教会你如何让人喜欢,但如果缺乏曾国藩和鬼谷子所揭示的对局势的判断,这种“喜欢”可能转瞬即逝,甚至可能成为利用的缺口。这套书的妙处就在于,它没有让任何一方面的能力成为绝对的主导。它教会你在必须妥协时,如何保留实力和尊严;在需要强硬时,如何措辞得体,避免不必要的树敌。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沉默”和“言辞分量”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总想把话说满,生怕别人不理解我们的立场,但书中的智慧却指向了另一种高效的沟通方式——用最少的话语,达到最深远的影响。这需要极高的自控力和对听众心理的洞察力,而这套书正是提供了训练这种“分寸感”的绝佳素材。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有深度、有准备的、在任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的实干家。
评分这套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框架的重塑。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虽然题材涵盖了历史权谋、心理学和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但它们之间却有一种奇妙的内在关联性。李宗吾的“厚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人际关系底色的视角,它揭示了“表”与“里”的巨大张力。而曾国藩的内圣修养,则是应对这种张力的强大“内功心法”,让你即便看透了世态炎凉,依然能保持心性不乱。当我把这些分散的智慧点串联起来时,我开始明白,高效的行动力并非盲目冲刺,而是建立在对局势的精准预判和对自身状态的严格把控之上的。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玩一盘战略游戏,通过阅读,我不仅知道了棋子的移动规则,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了棋手们背后的战略意图。这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布局”的心态转变,是任何单一领域的书籍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坦白讲,刚开始接触这套书的组合时,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或者晦涩难懂,毕竟涉及到古代的兵法和哲学思想。但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那种跨越时空的智慧才是它最宝贵的地方。拿曾国藩的那些论述来说,他对于个人修养、自律和识人用人的精到见解,放在今天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反而显得尤为珍贵。他不是在谈论如何快速致富,而是在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稳固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在根基。我尤其欣赏他那种务实到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那种不被外界喧嚣所干扰,专注于“成事”本身的定力。而卡耐基的部分,则像是给这股内敛的力量配备了一套实用的“外放工具箱”。它不是教你怎么去奉承别人,而是教你如何真诚地理解他人的需求,从而在互动中实现双赢。这种刚柔并济的搭配,让我在看待人际交往时,不再是单纯地陷入“做自己”还是“迎合他人”的二元对立中,而是找到了一种更具弹性的平衡点。
评分我必须承认,阅读这套书是一个不断进行内心“校准”的过程。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关于“积极心态”的宣传,让人感觉只要想得够好,世界就会自动为你让路。但这四本书,特别是其中关于权术和局势判断的部分,提供了一种更为现实的滤镜。它让你明白,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微妙。鬼谷子的思想,尤其在阐述“捭阖之术”和“反常之道”时,那种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拿捏,让人读了之后会不自觉地冒冷汗,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其深刻性。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无情的人,而是让你学会识别那些可能损害你的“隐形力量”。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高了读者的“免疫力”。它没有提供万能的钥匙,但它让你看清了哪些门是需要钥匙的,哪些门其实是虚掩着的,而哪些门背后可能潜藏着陷阱。这种清醒的认识,对于职场新人建立正确的预期管理,简直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套书的组合简直是为我这种渴望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场规则中找到清晰指引的人量身定做的“人生生存指南”。我一直觉得,在社会上立足,光有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洞察人性和掌握沟通的艺术。翻开这四本书,就像是拿到了一份来自不同时代智者的“行为准则手册”。尤其是那种直面人性幽暗面的坦诚,非常震撼。比如,读到那些关于权谋和处世的深刻见解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在某些场合的处理方式是不是过于天真或者说不够圆融。这不是要教人变得阴险,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更审慎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互动模式。它强迫你去思考,在别人没有把底牌亮出来的时候,你该如何布局和应对。这种深度解析,比那些空泛的成功学鸡汤要有力量得多,因为它着眼于“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非我们希望它成为的样子。我已经开始尝试将其中一些原则运用到日常的沟通中了,尤其是在需要推进某些复杂项目时,那种“知彼知己”的感觉,确实让我的底气足了不少。
评分h还不错,大概看了看感觉可以,价格也很好
评分不错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买来屯着慢慢看
评分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石,努力中。
评分好评
评分好评
评分帮书店去库存了,一大堆书才花了*
评分挺好的,包裹得不错,物流也快。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