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商業空間展示設計實務:基礎·程序·案例》精選瞭部分從事商業空間展示設計所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勝任素質,並以設計操作程序為綫索,將有關的理論、方法、技能和經驗有機結閤起來進行介紹,最後通過部分有代錶性的展具設計的講解,以及實際設計案例過程的詳盡介紹,為設計師提供藉鑒與參考。
《商業空間展示設計實務:基礎程序案例》寫作的主要特色是將專業的理論知識融入到通俗的“實戰”講解中。相信這種從實踐齣發,係統化、專業化的商業展示設計著述,會為該領域的設計從業者和設計院校的學生帶來應有的啓發和幫助。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準備階段1
第1章 知識準備3
1.1 商業模式與商業空間3
1.2 商業空間的布局14
1.3 商業空間展示設計中常用的材料19
1.3.1 木材19
1.3.2 金屬20
1.3.3 石材21
1.3.4 玻璃22
1.3.5 織物和皮革23
1.3.6 其他人工閤成材料23
1.4 色彩和照明設計24
1.4.1 色彩設計24
1.4.2 照明設計28
第2章 專業技能33
2.1 手繪圖33
2.2 電腦效果圖39
2.3 三維立體模型41
2.4 綜閤錶達41
第3章 設計師的勝任素質44
3.1 溝通能力44
3.2 移情能力45
3.3 學習能力46
3.4 團隊協作精神47
3.5 時間管理能力48
第二部分 設計的程序51
第4章 項目啓動與研究53
4.1 項目啓動53
4.1.1 明確項目要求53
4.1.2 進行實地勘察54
4.1.3 製訂工作計劃54
4.2 項目研究55
4.2.1 為誰而設計——人的因素57
4.2.2 設計的主角——商品因素59
4.2.3 設計的條件——環境因素61
4.2.4 其他因素(時間、預算、流行元素和新技術等)61
4.2.5 設計定位62
第5章 創意設計64
5.1 創意設計的過程和方法64
5.2 探討平麵布局67
5.3 主題風格與形式71
5.4 方案評估74
第6章 深入設計77
6.1 外立麵77
6.2 櫥窗79
6.3 入口和齣口80
6.4 通道82
6.5 商品展示、銷售區83
6.6 顧客體驗區87
6.7 收銀區89
6.8 顧客服務區90
6.9 管理區91
第7章 工程設計與施工服務93
7.1 工程設計93
7.1.1 交底93
7.1.2 復尺93
7.1.3 圖樣繪製94
7.1.4 圖樣審核與確認97
7.2 施工服務與項目總結97
第三部分 展具設計與案例分析101
第8章 展具設計103
8.1 吊掛方式103
8.2 擺放方式106
8.3 其他方式111
第9章 設計案例分析115
9.1 傳統店鋪的改造與概念擴展設計115
9.1.1 同仁堂老藥鋪裝修改造設計115
9.1.2 同仁堂加盟店設計122
9.2 專營店設計127
9.3 大型購物中心的商場自營區設計132
9.4 百貨商場中的鍾錶區設計135
結語141
參考文獻142
精彩書摘
對於普通超級市場、廉價商店、雜貨店等大眾化商品市場,人們對所選擇的商品無需反復比較,可以迅速做齣判斷,而對商品亮度、均勻度要求較高,隻要設計一般性基本照明即可。
(2)重點照明
突齣商品的價值感,吸引人的注意力,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是重點照明的目的所在。為使水果、服裝等商品的色澤更加鮮艷、誘人,有時也需加重點照明。重點照明的照度隨商品的種類、形態、大小、展示方法等而定,一般在200~500lx之間,而且要與店內的基本照明相平衡。亮度一般取基本照明的3-6倍為宜。重點照明常常采用投射燈、低壓鹵鎢燈、反射式白熾燈、小功率金屬鹵化物燈等,投光位置應在物體前麵斜上方嚮。
對於大型購物中心以及專賣店等購物環境,因商品較為貴重,如珠寶、手飾、貴金屬、手錶等,消費者要在店內較長時間停留,仔細比對,耐心斟酌纔能決定購買,所以為其創造一個舒適、愉快又新鮮、刺激的購物環境十分重要。這就要求低照度的基本照明,商品用重點照明加強展示效果,吸引注意力,必要時設置裝飾照明,烘托環境氣氛。
(3)裝飾照明
裝飾照明是一種環境照明,一方麵配閤色彩的使用來烘托商場整體形象,如用於大型商場的路徑會閤點、自動扶梯附近以及商場中心公共場所等處;另一方麵是配閤商品的營銷和體驗活動,用於營造特殊的空間氣氛,如化妝用品、女士用品以及音響等體驗性較強的商品銷售區。裝飾照明的形式極為多樣化,設計師可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進行創造。
對於一些概念店和商品體驗空間,特殊氣氛的營造成為核心內容,因此裝飾性照明幾乎成為瞭設計的主題。近年來,電腦控製和調光技術開始廣泛應用,設計師可以運用燈光的各種變換、組閤,刻意營造齣豐富多彩的、充滿魔力的情感體驗場景,給目標顧客留下深刻印象,從而引發消費衝動。
前言/序言
現代商業空間設計:創新驅動與體驗至上 一、 市場洞察與設計理念的演進 在信息爆炸、消費需求日新月異的當下,商業空間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商品陳列場所,而是品牌與消費者進行深度互動、傳遞價值、塑造情感體驗的核心載體。成功的商業空間設計,其本質是基於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洞察、對目標消費群體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品牌精神的創意詮釋。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現代商業空間設計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的新邏輯與新範式。我們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貨架+照明”模式,而是將設計視為一種戰略工具,用以驅動品牌增長、提升顧客忠誠度,並最終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1. 趨勢洞察:從“功能至上”到“體驗驅動” 消費升級與個性化需求: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不再滿足於“買到”商品,而是追求“買得好”、“買得獨特”、“買得愉悅”。這要求商業空間的設計必須具備更強的個性化和情感連接能力,能夠映射齣消費者的品味、身份認同和生活方式。 數字化浪潮的衝擊與融閤: 綫上購物的便利性迫使綫下商業空間必須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未來的商業空間將是綫上綫下融閤的“O2O”體驗中心,設計需要考慮如何通過科技手段(如AR/VR、互動屏幕、智能導視等)提升顧客體驗,同時也要關注如何將品牌的綫上內容和故事延展到綫下空間。 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 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對社會責任的重視,使得綠色設計、可持續材料的應用以及節能環保的理念在商業空間設計中日益受到關注。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商業空間,更能贏得消費者的尊重和喜愛。 沉浸式體驗的崛起: 場景化、故事化的體驗式消費成為新的潮流。設計需要創造引人入勝的環境,讓消費者在空間中“沉浸”其中,産生深刻的品牌記憶和情感共鳴。這包括利用燈光、音樂、氣味、材質、藝術品以及各種互動裝置等多種元素,共同營造獨特的感官體驗。 2. 設計理念:以人為本,品牌為魂 “以人為本”的溫度: 商業空間設計的核心永遠是人——顧客、員工以及使用者。設計需要充分考慮人的行為習慣、心理需求、生理舒適度以及社交互動。從流綫設計、空間布局到細節處理,都應以提升人的使用體驗為齣發點。例如,提供舒適的休憩區域、人性化的母嬰室、便捷的無障礙設施等,都能顯著提升顧客的好感度。 “品牌為魂”的錶達: 每一個商業空間都是品牌形象的具象化呈現。設計需要深入挖掘品牌的DNA,提煉其核心價值、品牌故事和文化內涵,並通過空間設計語言進行精準而富有創意地錶達。這意味著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是品牌精神的傳遞和情感的共振。一個成功的商業空間,應該讓消費者在踏入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品牌的獨特魅力。 “敘事性”的空間構建: 賦予商業空間獨特的敘事性,讓空間本身成為一個故事講述者。通過動綫的引導、場景的切換、元素的組閤,引導消費者在空間中進行一場探索之旅,逐步揭示品牌的內涵和價值。這種敘事性可以體現在曆史的傳承、文化的挖掘、創意的展示,甚至是某種情感的喚起。 二、 空間策略與功能創新 在確立瞭以人為本、品牌至上的設計理念後,我們便進入瞭具體的空間策略與功能創新的探討。這涉及到對空間體量、尺度、流綫、功能分區以及新興業態的整閤與重塑。 1. 空間體量與尺度的靈活運用 “大”與“小”的哲學: 麵對大型購物中心或品牌旗艦店,如何通過閤理的動綫規劃、視綫引導和區域劃分,避免空間的空曠感和壓迫感,營造齣豐富多樣的體驗層次?在小型精品店或特色空間中,又如何通過精巧的設計,最大化利用每一寸空間,營造齣獨特的私密感和尊貴感?這需要設計師對空間體量和尺度的敏感度,以及對不同業態、不同品牌需求的精準把握。 “開放”與“圍閤”的平衡: 空間的開放性與圍閤感並非絕對對立,而是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實現平衡。開放的空間可以促進人流的流動和空間的互動,而圍閤的空間則能提供更私密、更聚焦的體驗。例如,通過半開放的隔斷、通透的材質、靈活的傢具布局,可以在開放區域內創造齣具有界定感的私密角落。 垂直空間的探索: 隨著城市土地的稀缺,垂直空間的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利用樓梯、中庭、挑空等元素,創造齣豐富的空間層次和視覺焦點,將不同樓層的空間有機地連接起來,是垂直空間設計的重要課題。 2. 動綫規劃:體驗的導引者 主次分明,層層遞進: 商業空間的動綫設計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瀏覽路徑、停留時間和購買意願。清晰的主次動綫規劃,能引導消費者高效地瀏覽店鋪,同時也能通過次動綫的設計,引導消費者探索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區域,增加驚喜和發現的機會。 “路徑”與“情節”的結閤: 動綫不應是單調的通道,而應是充滿情節的敘事路徑。通過視覺焦點、材質變化、燈光引導、藝術裝置的設置,將原本的通行路徑轉化為一次引人入勝的品牌探索之旅。 社交動綫與私密動綫: 現代商業空間不僅要滿足購物需求,還要提供社交和休閑的功能。因此,需要考慮不同人群(如情侶、傢庭、朋友)的社交動綫,以及提供相對私密、安靜的休憩和體驗區域。 3. 功能的重塑與業態的融閤 打破業態界限: 傳統商業空間往往將不同業態嚴格劃分。而現代商業設計更傾嚮於打破業態界限,進行多元業態的融閤與協同。例如,將零售空間與咖啡廳、閱讀區、展覽區、體驗工坊等結閤,創造齣更加復閤、更具吸引力的消費場景。 體驗型業態的引入: 體驗式業態(如DIY工作坊、VR遊戲體驗、主題餐廳、小型演齣空間等)能夠極大地增強商業空間的吸引力,延長顧客的停留時間,並産生情感連接。設計需要為這些體驗型業態提供充足的空間、靈活的布局和相應的技術支持。 “場景化”的陳列與展示: 商品的陳列不再是孤立的擺放,而是融入到具體的場景之中。通過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營造特定的氛圍,讓消費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商品在實際使用中的效果,激發購買欲望。 品牌旗艦店的設計創新: 旗艦店是品牌形象的集中展示窗口,其設計往往更具前瞻性和實驗性。需要通過獨特的空間語言、創新的技術應用、沉浸式的體驗設計,充分展現品牌的文化底蘊、産品優勢和未來願景。 三、 視覺語言與感官體驗的營造 商業空間設計的最終呈現,離不開視覺語言的精妙運用和多感官體驗的整體營造。這關乎色彩、材質、燈光、軟裝、藝術品,乃至聲音、氣味等一切能夠觸動消費者感官的元素。 1. 色彩、材質與紋理的敘事 色彩的情感力量: 色彩是傳遞品牌情緒和營造空間氛圍最直接的手段。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夠喚起消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溫暖、活力、寜靜、奢華等。設計師需要根據品牌的定位、目標客群的偏好以及希望傳達的情感,進行精準的色彩選擇和運用。 材質的觸感與溫度: 材質的選擇直接影響著空間的質感和觸感。天然材質(如木材、石材、皮革)能帶來溫暖、親切的感受;金屬、玻璃則能營造齣現代、精緻的氛圍。不同的材質組閤和紋理處理,能夠賦予空間獨特的觸感和視覺層次。 工藝與細節的溫度: 無論是牆麵的肌理、地麵的拼花,還是傢具的連接、燈具的造型,每一個細節都承載著設計的用心。精湛的工藝和考究的細節處理,能夠提升空間的整體品質感,並傳遞齣品牌的匠心精神。 2. 燈光設計:空間的靈魂之筆 功能性照明與氛圍照明: 燈光設計需要兼顧功能性和氛圍營造。功能性照明確保商品展示清晰、顧客通行安全,而氛圍照明則通過光影的塑造,烘托空間的主題,引導顧客的情緒。 光影的藝術: 精準的光綫布局和運用,能夠塑造空間的光影效果,産生豐富的視覺層次和戲劇性。例如,通過重點照明突齣展品,通過間接照明營造柔和的背景,通過動態照明增加空間的活力。 智能照明的趨勢: 智能照明係統能夠根據時間和場景自動調整光照強度和色溫,提供更個性化、更節能的照明體驗。 3. 軟裝陳設與藝術化的點綴 傢具與配飾的搭配: 傢具的選擇與擺放,以及各種軟裝配飾(如地毯、窗簾、靠墊、綠植等)的運用,是空間風格和舒適度的重要體現。需要與整體設計風格相協調,並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和實用性。 藝術品的引入: 將雕塑、繪畫、裝置藝術等融入商業空間,不僅能夠提升空間的文化品位和藝術格調,還能成為吸引顧客的亮點,創造獨特的“打卡”點,增強空間的傳播性。 綠植與自然的融閤: 適度引入綠植,能夠為空間帶來生機和活力,改善空氣質量,並營造齣輕鬆、舒適的氛圍。 4. 多感官體驗的整體構建 聲音設計: 背景音樂的選擇、音量的大小、甚至空間的聲學處理,都能對顧客的體驗産生影響。舒緩的音樂能讓人放鬆,激昂的音樂能提升活力。 氣味營銷: 品牌可以利用獨特的香氛來強化品牌形象,營造特定的消費氛圍,並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嗅覺記憶。 觸覺體驗: 除瞭材質本身的觸感,還可以通過互動裝置、産品體驗區等,讓顧客有更多的機會去觸摸、去感知。 四、 技術應用與未來展望 科技的進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商業空間的設計與運營。未來的商業空間將是科技與人文深度融閤的産物。 1. 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的賦能 增強現實(AR)與虛擬現實(VR): AR/VR技術可以為顧客提供沉浸式的産品體驗,例如在傢中虛擬試穿衣物、預覽傢具在傢中的擺放效果等。在空間設計中,也可以通過AR/VR技術進行虛擬漫遊和方案預演。 互動式數字屏幕: 互動屏幕可以提供更豐富的産品信息、品牌故事,實現個性化推薦,並與顧客進行有趣的互動。 智能導視係統: 利用APP、二維碼或室內定位技術,為顧客提供精準的導航服務,幫助他們快速找到目標店鋪或服務區域。 大數據分析: 通過對顧客行為數據的收集與分析,設計師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顧客的需求和偏好,從而優化空間布局和産品陳列,提升運營效率。 物聯網(IoT)的應用: 智能化的燈光、溫控、安防係統,以及智能化的商品管理係統,都能提升空間的智能化水平和運營效率。 2. 可持續設計與綠色理念 環保材料的應用: 優先選擇可迴收、可再生、低VOC(揮發性有機化閤物)的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 節能設計: 采用高效節能的照明係統、空調係統,優化自然采光和通風,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化能源管理: 利用智能係統監測和調控能源使用,實現能源的最優化利用。 生命周期評估: 在設計初期就考慮材料的生産、使用、廢棄等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 3. 未來趨勢展望 “第三空間”的進化: 商業空間將更加注重提供超越購物本身的功能,成為顧客的“第三空間”,集社交、休閑、娛樂、學習於一體。 “策展式”零售: 商業空間將越來越像一個藝術畫廊或文化展覽空間,通過精選的商品、創意的陳列和豐富的活動,為顧客帶來獨特的“策展式”購物體驗。 “社區化”的商業空間: 商業空間將更加關注與周邊社區的融閤,成為連接居民、滿足社區需求的場所,提供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務。 “情感連接”的深度挖掘: 未來的商業空間設計將更加注重與顧客建立深層次的情感連接,通過講述品牌故事、創造獨特體驗、提供個性化服務,讓顧客感受到品牌的溫度和關懷。 本書希望通過對這些趨勢、策略和技術的探討,為商業空間的設計師、品牌方以及相關從業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實用的參考。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隻有不斷創新,以人為本,深耕品牌,纔能設計齣真正具有生命力、能夠贏得未來的商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