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祖先的爱情》是一部以爱情为叙述主旨的小说,文笔幽默,悬念诱人,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社会背景为民国时期的南方某省,跨度大约四十年左右,从民国初年一直到解放前夕。小说对该省的人情世风、山川季候有相当的描摹,将几家人的爱情故事融入民国多事之秋的恢宏社会背景之中,文字容量十分庞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动人心魄的长篇小说,一部神秘莫测的爱情史诗,具有大师级的文本气息,超一流的文字叙事,谜一般的奇谲架构,达到了险峻的高度。小说讲述发生在神奇土地上的神奇爱情。故事发生在民国南方某省,将几代人的爱恨生死融入了恢宏社会背景之中。颠倒众生的美女刘瑛是木匠刘哥四和军阀千金的私生女,她与仪表堂堂的陆家大少陆云廷互生爱慕。陆家二少陆小廷向刘瑛求亲未遂,引发了“抢婚大战”,同刘瑛青梅竹马的陆阿凉胸口中枪,伤愈后上山为匪,抗战中成为游击队领导人。岁月流转,刘瑛终在陆云廷和阿凉之间作出了她的选择。“他们的婚礼惊动了层,因为它是人们新时代一次团结和旧时代后一次爱情的伟大象征。”世事令刘瑛明白:“没有爱情,生活就不值得一过。”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陆阿凉仍相信“没有爱情克服不了的困难”。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看《祖先的爱情》如同游走在用知识和才情勾织的网路神经。感叹陆源的智慧,惊诧作者的知性,犹如过耳的飓风。
——著名出版家、《狼图腾》策划人、布老虎之父 安波舜
这是作家不曾经历、也没有可能经历的生活,因此它是一部极富想象力和虚构性的作品。但是诚如昆德拉所说:“小说存在的理由是要永恒地照亮‘生活世界’”。陆源用他的小说照亮了“祖先的爱情”,也提供了照亮“当下的爱情”的某种参照。我惊叹作家将那不曾经历的生活写得如此令人惊心动魄忍俊不禁。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
——著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我曾祖父年轻时,经常跟随陆阿宋去安南打老番。他们躲在那兰一带的岩洞里,白天睡大觉,夜间便去端老番的营。这伙亡命之徒从浑水河北边游向对岸,一些同伴就被水猴子扯住脚淹死了。
在那兰,曾祖父娶了第二个老婆,生下一堆颧横眼突的蠢儿子,个个乱滚如飞。不久,一场人瘟令他的安南老婆及儿子全部殒命,他只好从那兰跑回来,几十年后死在自家床上。关于曾祖父的老大陆阿宋,有许多掌故值得一提。此人天生一张凶相毕露的歪嘴,能够塞进一只成年人的四方拳头。他因为错杀本地天主教牧师的一条狗而被缉拿,编入冯子材的临时部队当马伕,遣散后又拉着几个同伙,“拜台入湾”①参加三点会。有一回,会中的兄弟去西兰打劫一户殷富人家,顺手掳走一个美貌大姑娘。此次抢劫令陆阿宋很不高兴。
“要在这里吃饭,”他对我曾祖父说,“就不要在这里屙屎。”
然而那是一次命中注定的抢劫,因为他们抢来的白脸姑娘正是本人的曾祖母。成年后我才得知,西兰林家由京城发配到本省,所以曾祖母极可能是一位见过皇帝龙颜的官家大小姐。世事难料,她竟成为我曾祖父的第三个老婆,为他生下好几个孩子。曾祖母死得早,入土时脸上还没皱纹。我祖父陆巨文是她的大儿子。他十九岁娶我阿婆回村,两人共同养育了四男二女,也就是我父亲、两位曾经结伴私奔的姑姑、木讷少言的二叔三叔,以及“庚戌抗捐风潮”期间出世的小叔叔阿凉。我已经记不清母亲的模样,从小就没见过父亲,只知道他排行老大,人人管他叫陆阿广。如今我相信自己能活在世间实乃一个奇迹。当年曾祖父要不是因为赌钱将人砍伤,便无需加入三点会,追随陆阿宋去打老番;他的安南老婆如果没死,他肯定不会从那兰跑回老家来;曾祖母的父亲任职京师,若非贪赃枉法或者倒了大霉,也不必发配本省;他们一家老小假使没去西兰,曾祖父就不可能遇上漂亮的曾祖母并把她抢回家……只要任何一个枝节出些差错,本人便根本不会存在。长大以后我才想明白:一个人没有烟消云散,必须感谢他的祖先。
我要感谢的人也包括陆阿宋。每回打老番,曾祖父总受他关照,还从他那儿学会许多本领。人们说,陆阿宋眼光无肉,是个又狡猾又凶恶的坏家伙。有一次他捉住个法国中士,就用铁线穿鼻,拉回镇上砍掉了脑袋。尽管陆阿宋心狠手毒,可也做过些好事。比如他去安南打老番,分给当地人不少油水。而安南人也多次搭救陆阿宋。——他曾经躲在产妇的床底逃过一次搜捕。那兰通往本省的路上,至今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刻了无人知晓的洋文。有人将碑文拓下来带回下坡村,当作镇村之宝挂在长老们议事的房间内。你会看到碑文是这样子的:
EN MEMOIRE
23 TUES
DE LA
COLONNE DAVID
SURPRISE
LUC A SUNG
23 AOUT 1892①
村中最有学问的老头子也读不懂碑文的含义。直至一伙身穿咔叽布工作服的德国人造访下坡村,我们才总算搞清楚它究竟说了什么。打老番很危险,搞不好会送命,但陆阿宋说想发财就不能怕死。他曾买通一名清军统领,弄到几十支枪,跑到那兰镇的法国商铺大开杀戒,然后用抢来的整箱白银招兵买马。陆阿宋恶名远播,谁知二十年后,他竟从一个土匪头子变成宁武将军兼三省巡阅使,骑着高头大马上省城发政施仁,宣称要竞选民国副总统。传闻陆阿宋是个天才,手下还有一批敢玩命的流氓随他出生入死,所以我曾祖父胆子若更大些,说不定也能沾他的光升官发财。陆阿宋占领省城后,立即造大炮,修祠堂,把公路一直铺到老家。他还在江边建起一座舫船似的大妓院,里边住满了花娘神女,终日迎送八方显贵,此事全省皆知。该妓院历久弥新,后来毁于一场天火,我去省城读小学之前已经见不着了。宁武将军坐火车上京接受袁大总统授勋,拉着一整列火车的洋枪洋炮返回本省。他刚一下车,就宣布拥护革命,袁大总统气得腰痈病复发,未及三个月便饮恨九泉。祖父说,翻脸不认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永远别想弄懂。
也正是那一年,刘瑛和她父亲从很远的地方搬来下坡村。他们赶着牛车,嘎吱嘎吱走进村子,从此改变了众人的生活。谁也不知道父女俩为什么要到这儿落脚。刘瑛的父亲刘哥四,长着两只兜风耳,眉眼颇似连环画中战无不胜的英雄罗成,却跟大多数中年汉子一样又阴沉又顽固。他让光屁股的小孩给村长送去一封信,随即不声不响干起活来。父女俩是带着房子来的。只消一个下午,刘哥四便搭好两座木屋,从头到尾没用一颗铁钉。此后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出色的木匠,唯有建造鼓楼的侗族人才能与之相比。
村长向刘哥四提出条件:给每户人家做三把椅子,就可以留下来。刘哥四答应了,又表示不能白做,因为他和女儿还得填饱肚子。——除了两件旧衣服,他们几乎一无所有。第二天大清早,阿婆拎着三条腊肉跑去找刘哥四商量:她不要椅子,想要一张八仙桌。男人说,多给半斤腊肉,他便把桌脚做成马蹄足式样,再加上明代的霸王枨。这会儿,我六岁的小叔叔第一次看到四岁半的刘瑛,立刻被她吸引住了:小姑娘扎着牛角辫,双眼杏圆,蹲在门前空地上,吹响木哨子吓唬小鸡。小叔叔至今无法忘记,当时天空是石榴色的,云彩是珍珠色的,热风是太阳色的,刘瑛闪光的皮肤是琥珀色的。下午,陆根发的母亲从娘家返回村子,漆竹篮内装满豆腐圆和酿南瓜。她望见太阳底下有个男人敲敲打打,汗水在青烟似的光线里发亮,不禁想起自己死去的丈夫。但刘哥四没瞧见她。男人长得像一株木棉树,平日直挺挺,腰身僵硬,只有这会儿,作为手艺出众的刘木匠,他才会显得又轻快又灵活。刘瑛眼看父亲爬上爬下,将一堆木料变戏法般拼成一座房子,便来来回回给他递茶水和毛巾。父女俩一直忙到夕阳衔山。小姑娘发现不远处有个蒙着一层细灰的瘦女人,手提漆竹篮,神魂恍惚,于是跑去问她要吃的。女人脸颊泛红,递给刘瑛两个豆腐圆,一句话没说,躲入大酸角树后面消失了。
前言/序言
《祖先的爱情》是以一种强健的语调写成的。它反映了作者对小说艺术的根本看法、他目前所掌握的全部技巧,乃至很大程度上他对人世的总体认识。然而,从最初形象的萌发,到整个小说世界的建成,支撑写作的并不是某个特定观念,而是对生活、历史和时代的好奇,是对一片异彩纷呈的天地不断描绘的强烈愿望。在这本小说里,幽默也许不单纯是一种笔法、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节奏,一种世界观,或者说是作者对现实的飞速遍历。但作为小说家,我又不能不相信,世界本身比世界观更重要,因为人们无论持有什么见解,对世界抱有哪种态度,他们总在以各自的方式追问何为幸福。我还相信,爱情处于幸福序列的顶端,推而广之,它将扩展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爱,他们不断为之斗争,甘愿为之牺牲。蒲宁说过:“幸福只给那懂得幸福的人。”
写一部长篇小说无异于创造一个世界,其中的形象、故事、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美丑善恶皆是作者所钟爱的。《祖先的爱情》既包含了巨大的现实,也透射了我对历史的理解,对生活的领悟,但更重要的是,它寄寓着创作者的希望。对我来说,写作《祖先的爱情》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尽管并不轻松,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障碍,然而收获远远大于付出,仿佛我所写下的文字在教导我,我所创造的人物在影响我,甚至,深刻改变了我内心许多东西。
《祖先的爱情》是我创作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来源于一个形象:一杆藏在屋墙夹层里的猎枪。我试图给读者呈现一个炎热纷繁、五方杂处的民国南方世界,置身其间的人物,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仿佛是受到了潜藏于空气中的魔法元素的感染,生活在常态与超常态的边缘,爱情正是让他们脱离沉重大地、升入天空的那张飞毯。然而读者会看到,其实他们从未离开大地,甚至可以说是深深扎根于生活大地之上。相反,唯一未受魔风吹拂的那个人,倒似乎一直漂浮在半空中。他大概是作者最为同情的角色。另外,当我试图贬低某些人物,嘲笑某些人物,司艺术的神祗却禁止我这么做。他们一个个开始自行其事,直到我退让妥协,同意在纸稿上展现他们的动人一面,哪怕一次也好。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命运远未终结。
二〇〇七年九月完成《祖先的爱情》后,我转而写作另一部小说,但在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直至出版前夕,我仍不断增删修改,它才最终变成今天的面貌。在创作期间,得到了诸位好友的亲切鼓励,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在寻求出版的过程中,获得各方面帮助,特向仲召明、何大江、罗传洲先生致以诚挚谢意。还要多谢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姚摩先生,他的素养、热情和实干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友谊令人愉快。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丁玎,没有她,这部长篇小说的一切根本无从想象。
陆 源
2010年3月2日
《星辰大海的低语》 简介: 在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星球上,名为艾尔莎的年轻天文学家,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着那片被称为“星尘之海”的未知宇宙区域。那里流传着古老的传说,据说隐藏着宇宙诞生之初最纯粹的能量,以及可能改变整个文明进程的秘密。艾尔莎的童年,是在祖父那间堆满古籍和星图的阁楼里度过的,祖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星象学家,他用充满智慧和诗意的语言,向年幼的艾尔莎描绘着浩瀚宇宙的壮丽图景,以及那些隐藏在星辰轨迹中的隐秘信息。 然而,艾尔莎的家园,一颗名为“翡翠之心”的行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它赖以生存的恒星,在经历了漫长的辉煌之后,开始显露出衰竭的迹象。能量的衰退,不仅带来了气候的剧变,也让星球上孕育的独特生命形式岌岌可危。整个文明都笼罩在毁灭的阴影之下,人们开始陷入恐慌与绝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艾尔莎的追寻变得更加迫切。她坚信,星尘之海深处,或许隐藏着能够拯救翡翠之心的关键——一种传说中的“生命之源”,一种能够重启恒星生命周期的神秘物质。然而,前往星尘之海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危险。那里有着扭曲的时空,凶猛的宇宙生物,以及不为人知的空间裂隙。许多勇敢的探险者,都曾尝试踏上这条道路,但最终都杳无音信,成为了星海中的一粒尘埃。 艾尔莎并不孤单。她有一位忠诚而坚毅的伙伴——泽维尔,一位经验丰富的星际工程师。泽维尔对艾尔莎的理想深信不疑,他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修复并升级了他们那艘古老但性能卓越的飞船——“逐星者”。飞船的每一个零件,都倾注了泽维尔的心血,它不仅是他们探索的工具,更是他们生命的保障。 他们的旅程,从翡翠之心黯淡的星光下启程。飞船划破寂静的宇宙,朝着遥远而模糊的目标前进。在穿越星云时,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宇宙风暴,飞船在狂暴的能量流中剧烈摇晃,仿佛随时会被撕裂。艾尔莎凭借着她对星象学的深刻理解,在混乱的星光中找到了短暂的宁静通道,带领“逐星者”险象环生,穿越了风暴的中心。 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古代文明留下的遗迹。这些遗迹并非建在行星之上,而是悬浮在宇宙空间中,它们巨大而宏伟,散发着古老而强大的气息。通过解读这些遗迹中模糊的符号和能量信号,艾尔莎逐渐拼凑出关于星尘之海的更多信息。她了解到,星尘之海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区域,而是一个活着的、有意识的存在,它孕育着宇宙万物的起源,也掌握着生命的循环法则。 一次,当他们深入到一个未知的星系时,遇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太空殖民地。那里的一切都还保留着发现前的状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寂的悲伤。通过分析殖民地的日志记录,他们得知,这个殖民地曾经也是一个繁荣的文明,但却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而瞬间覆灭,所有居民都神秘地消失了。这种突如其来的毁灭,让艾尔莎更加警惕,她意识到,宇宙中存在着远比她想象中更加复杂和危险的力量。 随着旅程的深入,艾尔莎和泽维尔也面临着内心的考验。当一切努力似乎都无法触及目标时,怀疑的种子开始在他们心中滋长。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了一个自称是“星语者”的神秘生物时,这个生物用晦涩的语言向他们揭示了宇宙更深层的奥秘,也让他们对自己的使命产生了动摇。星语者告诉他们,有些秘密是宇宙不愿被轻易揭开的,而有些生命,注定要接受自己的命运。 然而,艾尔莎并没有放弃。她想起了祖父曾经告诉她的,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相信星辰的光芒。她将祖父的教诲铭记于心,这份信念成为了她前进的动力。她开始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星尘之海,不再是单纯的科学探索,而是带着一种敬畏和感悟,试图与这片古老的宇宙建立一种精神上的连接。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冒险和突破之后,他们抵达了星尘之海的边缘。那里,景象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并非一片虚无,而是一个由无数闪耀着微光的粒子组成的巨大漩涡,这些粒子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规律运动着,仿佛在编织着生命的乐章。 在星尘之海的中心,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能量核心。这个核心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其能量的纯粹程度,是艾尔莎从未感受过的。同时,他们也发现,这个核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翡翠之心及其恒星的能量场产生了某种共振。 艾尔莎意识到,这里的“生命之源”,并非一种物质,而是一种能量的循环和转化。她通过“逐星者”上的精密仪器,开始引导翡翠之心的能量,与星尘之海的能量核心进行对接。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两个能量体相互湮灭。 在关键时刻,艾尔莎运用她对星象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宇宙能量流的敏锐感知,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稳定的能量桥梁。一股温暖而强大的能量,从星尘之海涌入了翡翠之心的恒星,恒星的光芒开始重新焕发,它衰竭的迹象得到了缓解,能量再次充盈。 然而,当他们准备返回翡翠之心时,他们却遇到了最后的阻碍。星尘之海并非无主之地,守护它的古老力量,开始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回应。这种力量并非是敌对的,而是对这种干预宇宙法则的行为进行一种审视。艾尔莎并没有选择战斗,而是用最真诚的心,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宇宙和谐的尊重。 最终,星尘之海的守护力量,在感知到艾尔莎内心的纯粹之后,选择了一种智慧的放手。他们不仅获得了拯救家园的希望,还得到了关于宇宙生命循环更深刻的启示。 《星辰大海的低语》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坚持与爱的故事。艾尔莎的旅程,不仅是一次对外在宇宙的探索,更是一次对内在自我的发现。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面对最强大的自然力量和最深重的绝望,只要心怀希望,并敢于追寻,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聆听属于生命的低语。他们的故事,将永远回荡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成为一种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永恒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