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牛津大学资深历史学家解读:中国为什么要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
◆破天荒!《人民日报》19天内两度刊文推荐!掀起全国公务员团购热!
◆《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国际先驱导报》好评如潮!
◆葛剑雄、荣新江、许纪霖、陈功、鲍达民、阿曼达·福尔曼等国内外政商学文界巨擘联袂推荐!
◆全景展现丝绸之路这一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
◆英国图书世界历史类前列!美国图书历史地理类前列!印度非虚构榜前列!
◆席卷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波兰、土耳其、印度、韩国等20多个国家!
◆《纽约时报》畅销书,《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观察者》《彭博商业》《历史今日》2015年度图书、彭博社2015年度历史图书!
《耶路撒冷三千年》
克林顿2011年度选书
基辛格视若珍宝的经典巨作
全球30多个国家争先抢读
《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新闻周刊》等50多家媒体竞相盛赞
《经济学人》年度好书,金石堂年度十大好书
诚品书店人文社科类年度畅销榜前列,博客来社科类年度畅销榜列
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为你阐述一座兼容天堂与尘世的城市
你会忍不住爱上这座城市,它是人类的瑰宝。而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比尔·克林顿(美国前总统)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难民与恐怖主义ISIS,依然是欧洲与美国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您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耶路撒冷三千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11年年度选书,基辛格视若珍宝的经典巨作。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就会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彼得·弗兰科潘 Peter Frankopan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公开演讲。
《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SebagMontefiore),生于1965年,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历史。
他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耶路撒冷旧城外一座犹太住宅区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的曾孙,纪录片《耶路撒冷:一座圣城的诞生》(Jerusalem:TheMakingofaHolyCity)主持人。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五种语言,畅销多个国家,曾获得英国科斯塔传记奖、美国《洛杉矶时报》传记图书奖、法国政治传记大奖,以及奥地利克莱斯基政治文学奖等众多大奖。
《新闻周刊》评论蒙蒂菲奥里说,他能将庞大的历史书籍写成极为好看的惊悚作品;他知道怎样才能让历史变得浅显易懂;他的博学、睿智使人忍不住想向美国国务卿推荐,聘请他担任幕僚。
张倩红,犹太史专家、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委员、中国世界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主要从事犹太—以色列史及中东问题研究,出版《以色列史》《犹太文化》《困顿与再生:犹太文化的现代化》《以色列经济振兴之路》《犹太教史》等学术著作,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马丹静,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现为河南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犹太—以色列史研究。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前言
中文版序言
第yi章 丝绸之路的诞生
第二章 宗教之路
第三章 基督之路
第四章 变革之路
第五章 和睦之路
第六章 皮毛之路
第七章 奴隶之路
第八章 天堂之路
第九章 铁蹄之路
第十章 重生之路
第十一章 黄金之路
第十二章 白银之路
第十三章 西欧之路
第十四章 帝国之路
第十五章 危机之路
第十六章 战争之路
第十七章 黑金之路
第十八章 妥协之路
第十九章 小麦之路
第二十章 纳粹之路
第二十一章 冷战之路
第二十二章 美国之路
第二十三章 争霸之路
第二十四章 中东之路
第二十五章 伊战之路
结语 新丝绸之路
尾注
致谢
译后记
《耶路撒冷三千年》
序幕
第yi部分 犹太教
1.大卫的世界
第yi任国王:迦南人
耶路撒冷的亚伯拉罕:以色列人
2.大卫的崛起
年轻的大卫
3.王国和圣殿
大卫:王城
押沙龙:一个王子的崛起和倒台
所罗门:圣殿
所罗门:衰微
4.犹大的国王们 公元前930年—公元前626年
罗波安对耶罗波安:分裂
耶洗别和她的女儿:耶路撒冷的王后
以赛亚:集美人和荡妇于一身的耶路撒冷
西拿基立:扑向羊圈的狼
希西家的隧道
玛拿西:地狱之谷的儿童献祭
5.巴比伦的妓女 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39年
约西亚: 革命的救世主
尼布甲尼撒
尼布甲尼撒:行毁坏可憎之人
伯沙撒的宴会
6.波斯人 公元前539年—公元前336年
居鲁士大帝
大流士和所罗巴伯:新的圣殿
尼希米:波斯人的衰落
7.马其顿人 公元前336年—公元前166年
亚历山大大帝
托勒密:安息日劫掠
多比雅的约瑟
安条克大帝:大象的碰撞
义人西蒙:晨星
安条克显灵:疯狂的上帝
神显者安条克:另一位行毁坏可憎者
8.马卡比 公元前164年—公元前66年
铁锤犹大
西蒙大帝:马卡比的胜利
约翰·西卡努斯:帝国的缔造者
色雷斯人亚历山大:狂暴的幼狮
9.罗马人来了 公元前66年—公元前40年
庞培在至圣之所
凯撒和克里奥帕特拉
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
帕科鲁斯:回马箭
希律:逃向克里奥帕特拉
10.希律家族 公元前40年—公元10年
安提柯的倒台:z后一个马卡比
希律和克里奥帕特拉
奥古斯都和希律
米利暗:让希律爱恨交织的女人
希律:圣殿
希律的王子们:家族悲剧
希律:活着的时候腐烂
阿基劳斯:弥赛亚和大屠杀
11.耶稣基督 公元10年—公元40年
施洗者约翰和加利利之狐
拿撒勒的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庞修斯·彼拉多:对耶稣的审判
耶稣基督:受难
12.希律家族的终曲 公元40年—公元66年
希律·亚基帕:卡里古拉的朋友
希律·亚基帕和国王克劳狄:暗杀、荣耀和蠕虫
希律·亚基帕二世:尼禄的朋友
大数的保罗:基督教的缔造者
义人雅各之死:耶稣王朝
约瑟夫斯:革命倒计时
13.犹太战争:耶路撒冷之死 公元66年—公元70年
赤脚王后贝勒妮斯:革命
约瑟夫斯的预言:赶骡人做皇帝
妓院耶路撒冷——暴君约翰和西蒙
第二部分 异教
14.埃利亚·卡皮托利纳 公元70年—公元312年
提图斯的胜利:罗马的耶路撒冷
贝勒妮斯:犹太人中的克里奥帕特拉
耶稣王朝的终结:被遗忘的受难
哈德良:耶路撒冷方案
西蒙·巴尔·科赫巴:星辰之子
第三部分 基督教
15.拜占庭的盛世 公元312年—公元518年
君士坦丁大帝:基督,胜利之神
君士坦丁大帝:家族谋杀
海伦娜:第yi个考古学家
叛教者尤利安:修缮耶路撒冷
哲罗姆和葆拉:圣徒、欲望和都市
巴尔索玛和武装僧侣
欧多西亚:耶路撒冷的皇后
16.拜占庭的衰落:波斯入侵 公元518年—公元630年
查士丁尼和舞女皇后:拜占庭的耶路撒冷
波斯沙王和皇家野猪:疯狗的怒吼
尼希米二世:犹太人的恐怖
希拉克略:第yi个十字军战士
第四部分 伊斯兰教
17.阿拉伯的征服 公元630年—公元660年
穆罕默德:夜行
哈立德·伊本·瓦利德:伊斯兰之剑
公正的欧麦尔:圣殿恢复者
18.倭玛亚王朝:圣殿的修复 公元660年—公元750年
穆阿维叶:阿拉伯世界的凯撒
阿卜杜拉·马利克:岩石圆顶清真寺
瓦利德:天启与s侈
19. 阿拔斯王朝:遥远的主人们 公元750年—公元969年
萨法赫哈里发:刽子手
皇帝与哈里发:查理曼和哈伦·拉希德
卡富尔:有香味的太监
20. 法蒂玛王朝:宽容与疯狂 公元969年—公元1099年
伊本·凯利斯:犹太“宰相”与法蒂玛征服
帕尔蒂尔与法蒂玛王朝:犹太医生王子和活伊玛目
穆卡达西:耶路撒冷人
哈基姆:阿拉伯的卡里古拉
哈基姆:消失
阿齐兹:野蛮的洗劫
第五部分 十字军东征
21.大屠杀 公元1099年
戈弗雷公爵:围困
教皇乌尔班二世:奉主之名
坦克雷德:圣殿山上的大屠杀
戈弗雷:圣墓守护者
22.十字军国家的兴起 公元1100年—公元1131年
大鲍德温:首任国王
小鲍德温二世
23.十字军国家的黄金时代 公元1131年—公元1142年
梅利桑德和富尔克:皇室婚姻
梅利桑德女王:丑闻
血腥的赞吉:鹰王
奥萨玛·本·蒙奇德:大事件和大灾难
梅利桑德的耶路撒冷:上层生活与下层生活
奥萨玛·本·蒙奇德和犹大·哈列维:穆斯林、犹太人和法兰克人
24.僵局 公元 1142年—公元1174年
赞吉:狂妄与报应
阿基坦的埃莉诺和路易国王:丑闻与失败
母子之争:梅利桑德挑战鲍德温三世
阿莫利和阿格尼丝:配不上圣城的王后
提尔的威廉:埃及的战争
摩西·迈蒙尼德:迷途指津
25.麻风病国王 公元1174年—公元1187年
提尔的威廉:王室的家庭教师
鲍德温四世的病
逆境中的风采:麻风病国王的胜利
居伊:有污点的继承人
居伊国王:中了圈套
26.萨拉丁 公元1187年—公元1189年
萨拉丁:战役
萨拉丁围城:屠杀还是投降?
萨拉丁其人
舞女和春药:萨拉丁的宫廷
萨拉丁的城市
27.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萨拉丁和理查 公元1189年—公元1193年
狮心王:骑士精神与屠杀
28.萨拉丁王朝 公元1193年—公元1250年
苏丹之死
穆阿扎姆·伊萨:另一位耶稣
腓特烈二世:世界的奇才,《启示录》中的野兽
腓特烈二世的加冕:日耳曼的耶路撒冷
巴克汗与鞑靼人:灾难
第六部分 马木鲁克
29.从奴隶到苏丹 公元1250年—公元1339年
拜巴尔斯:黑豹
拉姆班
纳西尔·穆罕默德:优雅的鹰
30.马木鲁克的衰落 公元1399年—公元1517年
帖木尔和家庭教师:朝圣之城
苏丹和基督徒的蛋饼
第七部分 奥斯曼
31.苏莱曼的伟业 公元1517年—公元1550年
所罗门第二和他的罗克塞拉娜
32.神秘主义者和弥赛亚 公元1550年—公元1705年
苏丹的犹太公爵:新教徒、方济各会和城墙
乔治·桑迪斯:第yi个英裔美洲人
弥赛亚:沙巴泰·泽维
爱维亚:奥斯曼的佩皮斯和福斯塔夫
33.诸家族 公元1705年—公元1799年
侯赛尼家族:纳吉布·阿-阿什拉夫的反叛和大肆屠狗
侯赛尼家族:诸家族的崛起
“巴勒斯坦王”的兴衰
拿破仑·波拿巴:“我亲自创作的《古兰经》”
第八部分 帝国
34.圣地的拿破仑 公元1799年—公元1806年
阿克的蓝胡子
拿破仑:“总司令部,耶路撒冷”
西德尼·史密斯爵士——“z出色的骑士”
35.新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和迪斯累利 公元1806年—公元1830年
圣墓骑士子爵
布伦斯维克的卡罗琳与赫斯特·斯坦霍普:英国王后与沙漠王后
迪斯累利:圣洁的人和浪漫的人
36.阿尔巴尼亚人的征服 公元1830年—公元1840年
红色易卜拉欣
易卜拉欣:神圣的火焰,神圣的死亡
易卜拉欣:农民起义
37.福音派传教士 公元1840年—公元1855年
帕麦斯顿和沙夫茨伯里:帝国主义者和福音传教士
詹姆斯·芬恩:福音派领事
美国领事沃德·克雷森:美国的神圣异邦人
欧洲宪兵与圣墓大教堂的枪战事件:耶路撒冷的俄罗斯上帝
果戈理:耶路撒冷综合征
詹姆斯·芬恩和克里米亚战争:被谋杀的福音传道者与掠夺者贝都因人
作家:梅尔维尔、福楼拜和萨克雷
作家:大卫·多尔,周游中的美国奴隶
38.新城市 公元1855年—公元1860年
摩西·蒙蒂菲奥里:“这个克罗伊斯”
39.新宗教 公元1860年—公元1870年
皇帝与考古学家:无知的异国人
马克·吐温和“贫民村”
40.阿拉伯之城,帝国之都 公元1870年—公元1880年
优素福·哈立迪:音乐、舞蹈、日常生活
耶路撒冷刺青:英国王子和俄国大公
美国的“胜利者”派:一直温着耶稣的牛奶
41.俄国人 公元1880年—公元1898年
谢尔盖大公和大公夫人埃拉
谢尔盖大公:俄国犹太人和大屠杀
第九部分 犹太复国主义
42.德国皇帝 公元1898年—公元1905年
赫茨尔
威廉:我的帝国的寄生虫
德皇与赫茨尔:z后的十字军战士与第yi个犹太复国主义者
43.耶路撒冷的乌得琴演奏者 公元1905年—公元1914年
戴维·格鲁恩成为了戴维·本-古里安
乌得琴手:瓦希夫·贾瓦哈里耶
拉斯普京:俄国修女们要当心了
令人尊敬的蒙蒂·帕克上尉与约柜
44.世界大战 公元1914年—公元1916年
杰马勒帕夏:耶路撒冷的暴君
恐怖和死亡:屠夫杰马勒
耶路撒冷的战争和性:瓦希夫·贾瓦哈里耶
45.阿拉伯起义,贝尔福宣言 公元1916年—公元1917年
劳伦斯和麦加谢里夫
阿拉伯的劳伦斯:谢里夫派——阿卜杜拉和费萨尔
法尔肯海因挂帅:德国的耶路撒冷
劳合·乔治、贝尔福和魏茨曼
……
后记
附录
致谢
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几乎是沉浸在这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叙事中。作者的叙述方式极为高明,他并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编年史写法,而是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游,带着你穿梭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他不仅仅是罗列贸易商品和路线图,更深入地挖掘了文化、宗教、技术和思想是如何通过这条伟大的动脉进行交流、碰撞甚至融合的。读到关于粟特商人如何成为关键中介,以及佛教艺术如何在不同地区演变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时,我深受震撼。这种宏观视角与微观细节的完美结合,让原本复杂晦涩的古代贸易网络变得生动立体起来。它展现的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换,而是人类早期全球化的雏形,那种跨越千山万水、只为求知与生存的生命力,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评分关于“耶路撒冷三千年”的部分,简直是一场关于信仰与冲突的教科书式的展示。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中东地区的宗教复杂性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他毫不偏颇地梳理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座圣城上留下的深刻烙印。我尤其欣赏它处理敏感议题时的那种冷静和克制,既不煽动情绪,也不回避历史上的血腥与无奈。读到十字军东征的狂热与后果,再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以及近现代的纷争,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本书让我明白,耶路撒冷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更是一块被不同信仰反复铭刻、反复擦除的“思想版图”。它迫使读者跳出现有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理解历史是如何在同一个空间内,以截然不同的叙事相互交织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世界史著作应该具备构建“关联性”的能力,而这套书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当读到丝绸之路上运送的香料和技术如何影响了地中海世界,进而又反过来影响了欧洲对东方的好奇心和航海欲望时,我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跨越大陆的因果链条。它打破了传统史学中将“东方”与“西方”简单二分的倾向,强调了互动性才是历史的主旋律。这种“串联”思维,对于拓展一个读者的历史视野至关重要。它不是孤立地讲述“中国史”或“欧洲史”,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大、更动态的全球背景下进行审视,让我对“世界”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评分从纯粹的阅读体验来说,这套书的文字流畅度也值得称赞。虽然内容宏大,涉及的朝代和人物众多,但作者的行文功力使得阅读过程几乎没有卡壳的地方。那些复杂的历史转折点,被作者用精炼且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来,仿佛电影镜头一般在脑海中快速切换。特别是对于那些关键的历史人物的刻画,比如那些在权力与信仰边缘游走的帝王、学者和朝圣者,他们的内心挣扎和历史抉择都被挖掘得入木三分,使得冰冷的史实多了一层人性的温度。读完后,我有一种感觉,这不仅是在阅读历史,更是在与那些跨越时空的人物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收获良多,意犹未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而典雅的气质。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摸上去光滑细腻,印刷的字体清晰易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尤其要提的是,封面设计上采用了富有历史感的插画和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丝绸之路上。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足以体现出版方对这套书的用心程度。我特别喜欢它内嵌的地图和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绘制得非常精美考究,很多细节的标注都能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地理脉络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坦白说,现在很多历史书在排版和印刷上都显得有些敷衍,但这一套书明显是下了大功夫的,即便是作为收藏品摆在书架上也显得非常体面,完全符合它所承载的宏大历史主题。光是翻阅和触摸的过程,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沉浸到文字的世界里去探索一番。
评分赞赞赞赞赞赞
评分包装不错,就是没有送笔记本!
评分很漂亮
评分书很好,包装也很完整,就是稍稍慢了点
评分质量挺好的,我很满意!
评分朋友推荐的,从另外的角度来看
评分书质量不错,内容也很有意思,值得拥有
评分了解以色列文化首选书本,里面的内容也很贴合实际。书的质量也很好!值得收藏一本!
评分不错的书籍,朋友推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