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技巧每日練習》是一套富有針對性的鋼琴輔助教材,目的是幫助鋼琴學生增強基本功訓練,同時對鋼琴演奏中常見的技巧提供專門練習。本套叢書分為初級、中級、**篇三冊,每一級分彆具有各自的特點、重點和難度要求,每冊都包含有“音階、琶音、和弦及五指練習”四大類型的練習,能夠滿足不同程度和年齡段學生的需要。本書是中級篇,在注重學生手指能力訓練的同時,設計瞭力度、觸鍵等變化練習,從而避免瞭傳統練習中的單一性和機械性。編者為每一類練習都提供瞭練習要點和練習方法,以方便教師教學和自學者練習。
**部分 音階與琶音
音階
一、練習指導與方法
(一)練習指導
(二)練習方法
1.均勻練習 2.連奏練習 3.斷奏練習 4.左、右手不同觸鍵練習 5.快速練習 6.力度練習 7.左、右手不同力度練習 8.節奏練習
二、各大小調音階練習(反嚮)
1.C大調、a小調
2.G大調、e小調
3.D大調、b小調
4.A大調、升f小調
5.E大調、升e小調
6.B大調、升g小調
7.F大調、d小調
8.降B大調、g小調
9.降E大調、c小調
10.降A大調、f小調
11.降D大調、降b小調
12.降G大調、降e小調(升F大調、升d小調)
琶音
一、練習指導與方法
(一)練習指導
(二)練習方法
1.均勻練習 2.連奏練習 3.斷奏練習 4.左、右手不同觸鍵練習 5.快速練習 6.力度練習 7.左、右手不同力度練習 8.節奏練習
二、各大小調主三和弦琶音練習(反嚮)
1.C大調、a小調
2.G大調、e小調
3.D大調、b小調
4.A大調、升f小調
5.E大調、升c小調
6.B大調、升g小調
7.F大調、d小調
8.降B大調、g小調
9.降E大調、c小調
10.降A大調、f小調
11.降D大調、降b小調
12.降G大調、降e小調(升F大調、升d小調)
三、各大小調屬、減七和弦琶音練習(同嚮)
1.C大調、a小調
2.G大調、e小調
3.D大調、b小調
4.A大調、升f小調
5.E大調、升c小調
6.B大調、升g小調
7.F大調、d小調
8.降B大調、g小調
9.降E大調、c小調
10.降A大調、f小調
11.降D大調、降b小調
12.降G大調、降e小調(升F大調、升d小調)
第二部分 和弦與五指練習
和弦
一、練習要點
1.手的動作2.手的準備3.指法
二、各大小調和弦練習
1.C大調、a小調
2.G大調、e小調
3.D大調、b小調
4.A大調、升f小調
5.E大調、升c小調
6.B大調、升g小調
7.F大調、d小調
8.降B大調、g小調
9.降E大調、c小調
10.降A大調、f小調
11.降D大調、降b小調
12.降G大調、降e小調
五指練習
一、主和弦分解短琶音(一)(練習1—練習12)
★練習要點
1.耳朵2.手掌3.手腕4.大臂
二、主和弦分解短琶音(二)(練習13—練習24)
三、屬七和弦位置練習(練習25—練習84)
★練習要點
1.指尖2.下鍵3.速度4.連接彈奏
(一)保留l指練習
(二)保留2指練習
(三)保留3指練習
(四)保留4指練習
(五)保留5指練習
四、減七和弦位置練習(練習85—練習144)
(一)保留l指練習
(二)保留2指練習
(三)保留3指練習
(四)保留4指練習
(五)保留5指練習
五、屬七和弦短琶音(練習145—練習156)
六、減七和弦短琶音(練習157一練習168)
七、密集的屬七和弦短琶音(練習169)
八、密集的減七和弦短琶音連接(練習170)
九、反嚮屬七和弦短琶音(練習171)
十、反嚮減七和弦短琶音(練習172)
十一、反嚮減七和弦短琶音與屬七和弦短琶音(練習173)
這本書的裝幀和便於攜帶性也值得稱贊。我經常需要帶著教材去上課或者在咖啡館練習,一本厚重且容易散頁的書是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但這本教材的裝訂方式非常堅固,即使我頻繁地將它翻到180度平鋪在琴架上,書脊也沒有齣現任何鬆動的跡象。更重要的是,它的開本適中,不會像一些全開的樂譜那樣占據太大的空間,攜帶起來非常方便,這對於保證練習的連貫性來說,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優點。另外,教材中涉及到的某些復雜指型練習,如果隻有黑白印刷,可能會顯得有些單調乏味,但這本書在關鍵的“手位轉換”部分,采用瞭稍微加深的陰影或略微不同的字體粗細來強調關鍵的支撐點和發力方嚮,這種微妙的視覺引導,在快速閱讀和理解練習要求時起到瞭巨大的幫助。它充分考慮瞭學習者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需求,體現瞭齣版方對演奏者體驗的重視。
評分從我個人的學習麯綫來看,這本書提供的難度梯度設置得極為精妙,這也是我決定給予其高度評價的關鍵原因。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樣,在前期鋪墊過多,讓人感覺進展緩慢;也不像另一些教材那樣,上來就給你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峰,讓人心生挫敗感。它的提升是螺鏇式上升的,你總能在完成一個階段的訓練後,感覺到自己的技術“維度”被拓寬瞭一個角度。比如,在同一組音階練習中,它會先要求你用均勻的速度彈奏,接著要求你進行嚴格的“漸快漸慢”的訓練,最後纔要求你加入復雜的跨越和裝飾音。這種層層遞進的訓練模式,確保瞭每一個新加入的挑戰都是建立在已經鞏固的基礎之上的。這讓我避免瞭為瞭追求速度而犧牲清晰度的老毛病。我甚至發現,長期堅持書中某些關於手指獨立性的練習,不僅對鋼琴演奏有益,連我日常打字的速度和準確性都有所提高,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副作用”!這本書,確實是中級階段鋼琴學習者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那種沉穩的深藍色調搭配著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專業又不失優雅的氣質,一看就知道裏麵收錄的內容絕非等閑之輩。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就被那種嚴謹的排版深深吸引住瞭。雖然我目前的演奏水平還在摸索階段,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得讓人感到安心。它似乎非常注重基礎的紮實性,從最基本的指法訓練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習者進入更復雜的技巧領域。我特彆欣賞它在每個章節開頭都會有一段簡短而精闢的文字說明,不是那種空洞的口號,而是直擊要害的練習指導,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練,以及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這種“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持續鑽研下去的動力。而且,紙張的質量也非常好,翻頁時不會有廉價的摩擦聲,墨跡清晰,即便是長時間在燈光下練習,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可以說,從硬件配置上,它就為一次愉快的學習體驗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值得放在鋼琴邊,時常翻閱的“工具書”,而不是束之高閣的“紀念品”。
評分拿到這本教材後,我立刻進行瞭一次全麵的“體檢”。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對不同演奏流派的兼容性考量。我一直對巴洛剋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的觸鍵方式有不同的理解睏惑,而這本書在講解基礎練習時,似乎巧妙地兼顧瞭這兩種風格對指尖力量和速度的不同要求。例如,在某幾個特定的練習段落中,它對指尖的站位和手腕的放鬆程度的描述,精確到瞭毫米級的微調建議,這種細膩程度讓我這個自學者受益匪淺。我過去常常因為不理解“均勻性”的真正含義而苦惱,總是在快速跑動中齣現“打滑”或“黏滯感”。但這本書通過圖示和文字的結閤,清晰地展示瞭如何通過肌肉的協同作用來保持音符之間的絕對平衡,這比單純地跟著錄音模仿要有效得多。我嘗試著按照它給齣的節奏變化進行練習,僅僅兩天時間,之前睏擾我已久的幾個難點段落,清晰度和流暢度都有瞭肉眼可見的提升。這已經超齣瞭我最初對一本“技巧練習冊”的期待,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在我耳邊親自指導。
評分我必須提及一下這本書的“內在節奏感”設計。很多練習冊僅僅關注手指的物理活動,忽略瞭音樂內在的律動。然而,這本教材似乎在每一個練習的設計中都融入瞭對“節拍呼吸”的深刻理解。它不隻是讓你機械地跑手指,而是讓你去“聽”你正在演奏的綫條。比如,在進行一些對稱性的指法轉換練習時,作者通過標注不同的重音層次和時值的細微變化,引導我們去體會鏇律的走嚮,而不是把它們變成枯燥的音階爬樓梯。我發現,當我開始關注這些“音樂性”的標記時,我的大腦和手指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順暢自然,手指仿佛不再是獨立作戰,而是作為一個整體去“歌唱”。這對於提升中級演奏者的音樂錶現力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我們卡在技術瓶頸,並不是因為手指跑不快,而是因為大腦對音樂的理解還停留在錶麵。這本書成功地將技術訓練與音樂感知進行瞭深度融閤,讓枯燥的練習變得充滿思考的樂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