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内*重要的一部经济著作 媲美马克思的《资本论》 美国***销售排行榜**名 热议席卷全球,引爆各国思想市场 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罗伯特?索洛 鼎力推荐 ◎ 热爆全球的经济学著作,美国版上市3个月狂销20万册,未来十年内*重要的一部经济著作 ◎引爆思想界热议,经济学界大师纷纷发声,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先后撰写四篇评论,点评本书 ◎70后新锐经济学者,一夜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明星 ◎本书大热引发阅读热潮,大众读者圈疯狂传阅“如何假装读过《21世纪资本论》的神贴”
在《21世纪资本论》中,法国经济学家、不平等 领域的专家托马斯·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欧美** 的财富收入做了详尽探究,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 ,旨在证明近几十年来,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很快 会变得*加严重。他认为,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 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的制高点 不仅由财富决定,还由继承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要 比后天的努力和才能*重要。皮凯蒂指出,*富有的 那批人不是因为劳动创造了财富,只是因为他们本来 就富有。由于资本回报率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贫 富不均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所以要彻底铲除经济 中的这种不平等现象,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富人征 收累进税。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Piketty),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主要研究财富与收入不平等。 1971年生于法国上塞纳省,18岁进入法国高师,学习数学和经济学。22岁以一篇关于财富重新分配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993~199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任副教授。 1995年,加入法国**科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 2000年,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担任研究主任。 2002年,荣获法国*佳青年经济学家。 2006年,联合创立了巴黎经济学院,并担任**任院长。后在法国总统竞选中,担任社会党候选人塞格琳·罗雅尔(SégolèneRoyal)的经济学顾问。 2007年至今,在巴黎经济学院执教。 2013年,荣获两年一次的Yrj Jahnsson奖,该奖项颁发给45岁以下、对经济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欧洲经济学家。
译者序
中文版自序
导言
**部分 收入和资本
**章 收入和产出
第二章 增长:幻觉与现实
第二部分 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
第三章 资本的变迁
第四章 从旧欧洲到新大陆
第五章 资本/收入比的长期变化趋势
第六章 21世纪资本—劳动划分
第三部分 不平等的结构
第七章 不平等与集中度:初步关联
第八章 两个世界
第九章 劳动收入的不平等
第十章 资本所有权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功劳财富和继承财富的长期变化
第十二章 21世纪的全球贫富差距
第四部分 21世纪对资本的监管
第十三章 21世纪的社会形态
第十四章 反思累进所得税
第十五章 全球资本税
第十六章 公共债务问题
结论
注释
天呐,这本书简直让我颠覆了对世界的认知!我一直以为经济学就是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图表,但《21世纪资本论(精)》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直指现代经济的症结所在。作者层层剥茧,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揭示了财富分配日益不均的残酷现实。我以前总觉得贫富差距是个“问题”,但这本书让我理解了它背后的深层机制,以及这种机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的运作中不断被强化和固化的。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思考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变迁。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很多书都无法给予的。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宏大、更复杂的世界图景,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警觉。这本书的精装版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容更是如此,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社会和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它绝对会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很大的期待去翻阅《21世纪资本论(精)》,毕竟名字听起来就足够震撼,而且据说引发了全球性的讨论。但是,读完之后,我的心情却有些复杂。它确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资本主义的演变,尤其是在财产分配方面,作者的论证逻辑严密,数据支撑也相当扎实。我尤其佩服他能够将如此庞杂的历史经济数据梳理得如此清晰,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总觉得它过于强调宏观的经济趋势,而对个体经验和微观层面的个体挣扎的关注稍显不足。虽然理解作者的意图在于揭示系统性的问题,但有时候,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普通人在这种经济格局下是如何生存、如何应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具体困境的描绘。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冷峻的社会分析师在做诊断,而我有时候更渴望听到一些关于“病人”的故事。尽管如此,它提供的思考框架仍然是极具价值的,它迫使我去跳出日常的琐碎,去思考更根本性的经济动因。
评分不得不说,《21世纪资本论(精)》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那些对现代经济运行机制感到困惑的人们量身定做的。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经济学读物,而是从最基础的“资本”这个概念入手,层层深入,最终构建起一个宏大的经济理论体系。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沉稳,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力量。他并没有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来吸引读者,而是依靠严谨的论证和翔实的数据,一步步地引导你去理解那些复杂的经济现象。我尤其欣赏他对历史数据的运用,那些跨越几个世纪的经济数据,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讲述着资本主义兴衰的传奇故事。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财富”的本质,以及它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它不是一本让你读完就能立刻成为经济学家的书,但它绝对是一本能让你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书。
评分《21世纪资本论(精)》这本书,怎么说呢,它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智识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不安”并存的感觉。作者以一种近乎哲学思辨的方式,将经济学上升到了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探讨。他所描绘的资本积累和财富分配的图景,虽然基于历史数据,却又充满了对当下和未来的警示意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击,仿佛自己一直以来对经济运行的理解都过于浅薄。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结论,而是直视它们,并试图解释其背后的机制。比如,关于“超额增长”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加剧了财富的不平等,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它促使我开始思考,在当下这样一个高度资本化的社会,个人的努力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有效地实现财富的增值,还是说,资本本身的逻辑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书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并非我的关注重点,但其对问题的深度剖析,足以让我花费大量时间去消化和吸收。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啃完《21世纪资本论(精)》的大部分内容,简直是一场脑力风暴!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用无比详尽的史料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的窗户。我一直对财富的起源和分配感到好奇,而这本书则系统性地解答了我心中的许多疑惑。作者对于资本积累、利润率下降趋势以及财富代际传承的分析,简直是掷地有声。他不仅仅是提出了一个理论,更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梳理和比对,证明了他的观点。读到后面,我甚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经济观念,发现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经济根源。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挑战,需要集中精力,反复思考。但正是这种思考的深度,让我觉得收获巨大。它让我明白,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深刻的经济力量共同塑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