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研究了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并运用我国相关数据进行测度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靠前部分主要研究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从创新主体的功能与角色、主体之间的联结关系入手,分析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建立网络层、价值层和知识层三个分析层面,阐述技术标准化对技术创新水平与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对技术标准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和技术标准化进程的加速作用,揭示创新网络的系统性动力对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技术标准化在技术创新、靠前贸易和标准质量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在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运用计量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与经济增长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书可以作为创业与创新管理、等 赓金洲 著 赓金洲,1977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宁波大红鹰学院副教授。2015年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主要从事创新网络、网络金融、服务业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软科学课题、浙江省及宁波市软科学课题等多项研究,在《社会科学战线》、《经济学动态》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对“互动机理”的深入剖析。以往的讨论往往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看作是线性的因果关系,即创新带来增长。但这本书则将技术标准化引入进来,构建了一个更加动态和复杂的三者互动模型。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技术创新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详细解释了技术标准化是如何在其中扮演“润滑剂”和“加速器”的角色。例如,书中关于“标准先行”与“创新驱动”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都让我大开眼界。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如何影响技术扩散的论述,以及标准化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经济效率的提升。书中还引入了博弈论和系统动力学等分析工具,对技术标准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反馈回路进行了严谨的数学建模和模拟,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其论证过程更加严谨,结论也更具说服力。对于那些希望理解技术进步如何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支持。
评分这本书对于“测度研究”部分的论述,是我认为其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很多关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讨论,往往停留在概念和定性分析层面,而这本书则尝试用量化的方法来衡量这些复杂的关系。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测度技术创新能力、标准化程度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面板数据分析、以及一些前沿的 DEA (数据包络分析) 和 SEM (结构方程模型) 的应用。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如何构建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以及如何量化技术标准的“质量”和“影响范围”,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通过这些量化的分析,作者不仅验证了理论模型,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评估工具。这使得“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不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可以通过数据来检验和优化的实际问题。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或者需要进行政策评估的决策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测度方法和实证结果,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读者,我一直对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以及它们如何共同驱动经济增长。这本书的出现,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在阅读前,我对于“技术标准化”的理解更多停留在制定行业规则、统一接口等层面,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约束”。然而,书中对“技术标准化”的解读,则深入到其作为一种“赋能”机制的层面,详细阐述了标准化如何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如何降低试错成本,如何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清晰地展示了标准化在不同产业,例如通信、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关键作用,让我对标准化不再是简单的“规则制定者”,而是创新迭代的“催化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书中也探讨了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标准化与创新活力,避免过度标准化扼杀新思想,以及如何建立更灵活、更适应创新的标准化体系。这本书对我理解产业发展逻辑,尤其是如何从宏观层面促进技术进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洞见。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作者对于学术严谨性的追求,以及其对复杂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能力。书中在探讨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时,并没有简单地将它们孤立开来,而是细致地梳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例如,书中关于“路径依赖”和“网络效应”如何影响技术标准化进程,以及早期标准的选择如何对后来的技术创新方向产生深远影响的论述,都极具启发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技术锁定”现象的分析,以及如何在避免技术锁定风险的同时,最大化标准化带来的效益。此外,书中也触及了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标准化合作等多个维度,将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置于更广阔的宏观经济和国际竞争背景下进行审视。这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和制度设计,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对技术经济学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寻求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复杂关系的著作,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作者并没有满足于表面的关联,而是深入到微观的机制层面,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例如颠覆性创新与渐进式创新)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以及标准化对不同类型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差异。书中关于“标准质量”与“技术演进速度”之间的权衡,以及如何通过动态调整标准化策略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和“寻租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机制,这使得本书的讨论更具现实意义和操作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以其宏大的视角、深入的分析和严谨的论证,为理解技术进步如何驱动经济增长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