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來利往:金融家族的開拓與創新》
內容簡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短短十六個字,言簡意賅且文彩風流地道出了不少專家學者要長篇大論才能說得明白的什麼自由經濟、利潤zui大化或尋租等理論的精髓。本書以「利來利往」為題,窺探個人或家族如何能在商業經營上取得突破、闖出名堂,然後又如何能把積累的財富、開創的企業、高效的制度和人脈關係等,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的社會高度關注問題,並結合經濟領域的頂層建築(金融)與社會組織的核心單位(家族),作為重點思考與討論的焦點。
本書所收的十篇研究文章,分別以山西票商、徽州典當商人、席氏買辦家族、徽州籍買辦吳懋鼎家族、台灣辜振甫家族、張幼儀與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香港華商馬敘朝、廖寶珊家族,以及東亞、恆生、永隆三家銀行等為個案作為反思的基礎,以期為有志於發展華人家族企業的人士、尤其是要在接班後克服重重困難的繼承人提供啟示,並為華人家族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作者簡介
鄭宏泰,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香港中文大學全球中國研究計劃項目總監、香港中文大學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助理教授。鄭宏泰博士在香港大學先後考獲工商管理學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華人家族企業、企業家精神與社會網絡、華人社會變遷與身份認同、香港金融市場變革與發展研究,以及香港和澳門社會調查與分析等。
周文港,現任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周文港博士在香港大學考獲政治社會學哲學博士,並曾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香港浸會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學位,研究興趣是華人家族企業、兩岸四地政商關係、國家與社會關係、港澳台研究等,目前主要從事中國內地與香港的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倡議、自由貿易區、產業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等研究。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語言版本 中文(繁) 頁數:224 頁
版次:第1 版 裝幀:平裝 作者:鄭宏泰, 周文港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 :9789888420797
这本关于金融家族历史的著作,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感和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最近刚好对近代商业史和家族传承特别感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就入手了。初翻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团队在资料搜集上的精耕细作,似乎不仅仅是罗列史实,更是在试图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图景。我尤其期待他们如何处理“开拓”与“创新”这两个核心概念,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家族企业”往往与保守、守旧挂钩,但能被称为“金融家族”并能流传至今的,想必必有过人之处。是某种独到的商业嗅觉,还是对时代脉搏精准的把握?书中对早期金融工具、信贷体系的建立过程的描述,想必会非常精彩,那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人性博弈和制度演进的缩影。我希望看到的是,在宏大的金融变局中,这些家族是如何应对冲击、实现自我革新的。这本书如果能将微观的家族故事与宏观的经济史实完美结合,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商业史的记录,更是一部生动的社会人类学教材了。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背景,特别是它作为港台原版,这一点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理解东亚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时,香港和台湾地区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金融实践往往带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和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我期待看到,在不同政治经济环境的夹缝中,这些金融家族是如何通过灵活的策略来保障自身利益的。很多关于中国大陆金融史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这些边缘地带的先行者,而这本书无疑填补了这块空白。它提供的视角是宝贵的,因为它展示了一种在相对自由化和国际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商业智慧。我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处理家族成员之间的继承矛盾和权力斗争的,因为这往往是家族企业走向衰落的导火索。如果作者能坦诚地展现这些“家丑”和内部张力,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大大提升,因为它揭示了成功背后的不易和脆弱性。
评分作为历史爱好者,我非常注重一部作品对史料的运用和考证的严谨程度。从这本书的装帧和出版社来看,就能感受到它在学术规范上所下的功夫。我尤其关注那些二手资料的引用和新发现的档案的整合。好的历史书,绝不是简单地复述已知信息,而是要提供新的解释框架或发现新的佐证。我希望这本书能对金融创新做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定义,比如,它所说的“创新”,是仅仅停留在业务模式的改进,还是触及到了治理结构或资本运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如果能通过细致的案例分析,揭示出这些创新是如何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结构,那就太棒了。这种由点及面的分析,是我阅读历史经济类书籍时最看重的一点,它能帮助我们透过表象,把握住历史运动的底层逻辑。这本书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它无疑是近些年来非常值得收藏的文献。
评分阅读过程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叙事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它并没有采用那种平铺直叙的编年体写法,而是似乎采用了一种以关键人物或重大事件为节点的叙事网格,使得整个家族的兴衰起伏充满了戏剧张力。那种深入骨髓的家族文化和价值传承,是如何在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活动中得以维系,这点非常引人入胜。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商业决策点,作者似乎非常善于挖掘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权力平衡,这远比单纯的财务报表要耐人寻味得多。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也很有力量,它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又兼具了历史小说般的代入感,让人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感。我甚至能想象出在某个历史转折点,那些金融巨擘们在昏暗的灯光下,是如何运筹帷幄、决定数万人生计的场景。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捕捉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让冰冷的金融史变得有血有肉,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温度和湿度。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它野心勃勃,试图以金融家族为切口,勾勒出一段复杂且关键的商业转型史。它不仅仅是对“谁做了什么”的记录,更深入探究了“为什么能成功”和“如何保持长久”。阅读体验上,文字的流畅性和逻辑的清晰度,让沉重的历史课题变得平易近人,这对于拓宽非专业读者的视野非常有帮助。我相信,对于研究商业伦理、家族治理结构,乃至现代金融体系的演变史的学者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它所承载的,是几代人对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的理解与实践,是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单一商业家族的传记范畴。我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从中汲取到更多关于如何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保持定力与远见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