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史料價值。
2、元代文學文獻如《全元散麯》、《全金元詞》、《全元戲麯》、《全元文》都已齣版,《全元詩》的完成,標誌著元代文學文獻基本全部整理齣版,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深遠的社會影響。
楊鐮,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研究員,研究方嚮為元代文學、文獻。兼任中國國傢圖書館特聘谘詢委員、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學院教授、中國作傢協會會員等。齣版著作主要有《貫雲石作品集注》、《張可久集校注》、《元西域詩人群體研究》、《元詩史》、《元代文學編年史》等;主編著作主要有《中國文學大辭典·遼金元捲》(主編之一)、《中國曆代僧詩全集》(執行主編)等。
第 一 冊:前 言 凡 例 丘處機 尹誌平
第 二 冊:元好問 張 宇
第 三 冊:劉 詡 張 介
第 四 冊:耶律鑄 陳 祜
第 五 冊:王 惲 王 忱
第 六 冊:方 迴
第 七 冊:鬍祗遹 倪應淵
第 八 冊:郭 昂 繆 鑒
第 九 冊:侯剋中 陳帝用
第 十 冊:陳 岩 盧 摯
第十一冊:滕安上 釋雲岫
第十二冊:汪元量 戴錶元
第十三冊:王 旭 鮮於樞
第十四冊:尹廷高 何 失
第十五冊:劉 因 鬍長孺
第十六冊:容容先生 汪雲龍
第十七冊:馬 臻 張 玘
第十八冊:釋 英 不忽木
第十九冊:鄧文原 黃 庚
第二十冊:汪炎昶 黃景昌
第二十一冊:王士熙 韓 性
第二十二冊:董壽民 蕭泰登
第二十三冊:釋如砥 許善勝
第二十四冊:蕭國寶 陸 厚
第二十五冊:張養浩 柳 貫
第二十六冊:虞 集 範 梈
第二十七冊:釋清珙 薛昂夫
第二十八冊:錢雪界 趙 棨
第二十九冊:鬍 助 釋善住
第 三十 冊:周 權 薩都剌
第三十一冊:李 存 宋 本
第三十二冊:吳師道 班惟誌
第三十三冊:王 沂 釋惟則
第三十四冊:張 翥 許有壬
第三十五冊:陳 旅 黃鎮成
第三十六冊:柯九思 許有孚
第三十七冊:周霆震 趙 璉
第三十八冊:謝應芳 釋梵琦
第三十九冊:楊維楨
第 四十 冊:吳 萊 吳 當
第四十一冊:錢惟善 解之昂
第四十二冊:葉 顒 周 南
第四十三冊:倪 瓚 同 同
第四十四冊:張 昱 陳秀民
第四十五冊:傅若金 汪剋寬
第四十六冊:鬍 翰 李周臣
第四十七冊:葉 顒 趙 偕
第四十八冊:乃 賢 鬍 奎
第四十九冊:顧 瑛 王 巽
第 五十 冊:硃希晦 文 質
第五十一冊:山 翁 瀋 貞
第五十二冊:張仲深 周 棐
第五十三冊:鄭 洪 淩懋翁
第五十四冊:程明遠 韓樵墅
第五十五冊:瀋夢麟 盧 琦
第五十六冊:李 曄 硃 右
第五十七冊:張 憲 吳 會
第五十八冊:俞貞木 林彬祖
第五十九冊:偰 遜 王 逢
第 六十 冊:劉永之 危德華
第六十一冊:劉 崧
第六十二冊:劉丞直 徐剋昌
第六十三冊:林 弼 張 翼
第六十四冊:許德潤 範公亮
第六十五冊:高思恭 楊 靜
第六十六冊:謝雋伯 徐 淮
第六十七冊:金方所 劉 氏
第六十八冊:金剛訥 金承務
《全元詩》作者音序索引
《全元詩》作者筆畫索引
前言 《全元詩》是元代詩總集。
自《全唐詩》成編,對曆朝一代之詩的匯集整理,成為文學與文獻的關注點、詩學研究的路徑。《全宋詩》編輯齣版,體現齣中國詩學的持續進展。對曆朝詩的彆集、總集,對地方史誌等文獻中保存的詩篇,所作的搜集整理,深刻影響瞭學術格局。
元代文學的特點之一,是詩歌、散文、小說、戲麯四種主要文體初次齊聚文壇。二十世紀,元代文學研究取得瞭進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元代文學文獻集成研究的成就:元代文學總集《全元散麯》(隋樹森編,中華書局一九六四年二月初版),《全金元詞》(唐圭璋編,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十月初版),《全元戲麯》(王季思主編,人民文學齣版社一九九○年一月初版),《全元文》(李修生主編,鳳凰齣版社二○○四年十二月初版),先後問世。
在縱嚮上,《全元詩》成書,為斷代詩總集(從上古至宋)的延續,打通瞭自《全唐詩》、《全宋詩》嚮元、明、清過渡的通道。在橫嚮上,《全元詩》則是元代四種主要文體之中的一種新總集。
《全元文》、《全元詩》先後成書,提供瞭進一步深入認識元代文學與曆史文化整體狀況的途徑。詩,仍然是元代影響廣泛的文學體裁,存世作品眾多,內容深入到社會的不同領域。詩人是元代活躍的文化群體,由皇廷到民間,詩成為社會普遍的認知、交流渠道。
元代文學諸體裁中,論者曆來有元詩受到忽視之說。
元代詩壇實際相當興盛,詩總集,如傅習、孫存吾《皇元風雅》前後集,蔣易《元風雅》三十捲,賴良《大雅集》八捲,以及詩文總集《國朝文類》等影響廣被,都有不止一種版本傳世。在元代,將治下的民眾區分為四個群體:濛古、色目、漢人、南人,詩,促進瞭不同人群之間的溝通,而齣現「雙語」詩文,則是元代曆史文化的特徵。
通過《全元詩》編定,可知有詩篇流傳至今的元代詩人,所歸屬的民族有漢、濛古、畏兀、唐兀、吐蕃、康裏、大食、欽察、迴迴、拂林、哈剌魯、乃蠻、阿魯渾、剋列、塔塔兒、雍古、渤海、契丹、喀喇契丹等數十個。
以信仰而言,除元代,文壇曆來隻有釋、道詩人,元代則擴大為也裏可溫(信仰基督教的傢族)、答失蠻(信仰伊斯蘭教的傢族)與釋、道共處文壇。一部《全元詩》,成為認識元代文學與曆史文化的新視角。
中國曆史上統一王朝中,元代立國不足百年。元為明取代,元詩仍然成為文學關注的對象。入明,《乾坤清氣》、《元音》、《元詩體要》、《光嶽英華》等元詩總集先後問世。清康熙朝編選《禦選四朝詩》中「元詩」有八十一捲,捲帙超過「宋詩」。清初,長洲顧嗣立以畢生精力編刊瞭《元詩選》初集、二集、三集,其中編錄瞭三百三十九位代詩人的近兩萬首詩,成為元詩搜集、整理的裏程碑。此後《元詩選癸集》則編錄瞭兩韆兩百三十五位代詩人的作品,選詩五韆零五十八首,成為此前元代詩人主要的參考目錄。
《全元詩》編撰之議由孫楷第先生倡議,起於一九八五年,二○○二年課題立項。二十年間,據元人彆集、總集以及有關文獻數韆種,編錄齣五韆餘位代詩人的十三萬兩韆首詩。
曆來流傳的元詩彆集之中,有數十種僞書,例如明人編刊的總集《宋元六十一傢集》中的僞書,例如所謂夏天佑《正思齋文集》十二捲等,通過追溯文獻來源,在編集過程中盡可能予以辨彆。
《文淵閣四庫全書》編入元人文集一百七十種,其中從《永樂大典》輯齣的元人彆集多達二十種,即所謂「四庫輯本」。這些「四庫輯本」問題頗多,由於《永樂大典》全書早已殘缺,隻能依據各種文獻作校勘輯佚。
元人彆集之中,所錄詩文互相重復盡管是曆來彆集就有的現象,但個彆流傳較廣的元人彆集之間,互見作品達到數十首,則一般是齣自後人編刊詩文集時有意而為。上述文集流傳時間頗久,影響較大,則以互相注明局部重齣來源為進一步研究的起點。
元詩總集《全元詩》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元詩文獻集成研究》的結項成果,正式立項於二○○二年,於二○○八年完成。全書共分六十八冊。
編撰《全元詩》,第一步是匯集文獻,做齣文獻索引,然後是對引錄的文獻,作追溯來源的研究、校勘、確認。同時,先後五稿,編錄齣詩人名錄與小傳,刪除詩人與詩的重齣。
在啓動階段與實際編撰過程中,《全元詩》得到海內外學人多方麵的支持,於此成書之際,一並予以誠摯的感謝!
楊鐮
我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可以說是貫穿瞭我學生時代至今的漫長旅程。而詩歌,永遠是我心中那顆最耀眼的星。近期,我入手瞭一套《全元詩》,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僅僅是看到這套書的規模,就讓我感受到瞭它的分量和價值。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讓我沉浸其中,並且能夠反復品味的經典作品,而這套書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願望。我對於那些描寫曆史事件、社會風情,以及作者個人情感的詩篇尤為感興趣。我期待著在這些詩歌中,能夠看到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樂,體驗他們的人生況味。想象一下,在某個閑適的午後,捧著這套書,在字裏行間遨遊,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情。我希望這套書能夠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讓我對元代的詩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深厚情感的愛好者,我一直以來都在不懈地搜尋那些能夠觸動我靈魂的文學瑰寶。最近,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獲得瞭《全元詩》這套著作。我之所以對這套書抱有如此大的期待,是因為它所涵蓋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它所代錶的文化價值。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經典作品,能夠超越時空的界限,與讀者産生深刻的共鳴。我特彆期待在這套詩集裏,能夠尋找到那些描繪時代變遷、反映社會現實、抒發作者內心復雜情感的詩篇。我希望通過閱讀這套書,能夠更加深入地瞭解元代詩歌的藝術特色和審美取嚮,以及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每一次翻開一本厚重的經典,都像是在開啓一段新的旅程,充滿瞭未知與驚喜。
評分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如同對陳年佳釀的品味,越是深入,越能體會其中的醇厚與甘甜。最近,我非常有幸購得《全元詩》這套浩如煙海的著作。雖然我尚未開始逐字逐句地研讀,但其厚重的篇幅和精美的裝幀,已經足以讓我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我一直深信,詩歌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我對於元代這個充滿活力與變革的時代,在詩歌創作上留下的印記,充滿瞭強烈的好奇。我希望通過這套書,能夠領略到那個時代文人的風采,感受他們詩歌中蘊含的傢國情懷、人生感悟以及對自然萬物的細膩體察。每一次翻開一本經典,都是一次與偉大靈魂的對話,一次心靈的洗禮。
評分我一直對曆史上的詩歌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反映時代風貌、展現作者內心世界的作品。最近我購入瞭一套《全元詩》,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僅從其厚重和內容上看,就足以讓我充滿期待。這套書的裝幀精美,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編排的,這讓我覺得作為讀者,能夠擁有這樣一套能夠沉浸其中的書籍,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我特彆喜歡其中那些描寫自然風光的詩句,比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這樣的詩句,總是能將我帶入一個悠遠寜靜的意境。元代作為一個充滿變革和文化的時代,我想這套詩歌集一定能讓我更深入地瞭解那個時代的文人墨客的生活和思想。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讓那些沉澱瞭數百年時光的文字,在我的指尖流淌,觸動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我希望通過閱讀這套詩集,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詩歌的發展脈絡,以及詩歌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套《全元詩》,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憑它的裝幀和規模,就足以讓我對其充滿期待。我對古典詩歌的熱愛由來已久,尤其是那些能夠反映時代風貌、抒發真摯情感的佳作。我一直認為,詩歌是人類情感最直接、最生動的錶達方式。這套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元代詩歌世界的絕佳機會。我期待著在這部鴻篇巨製中,能夠邂逅那些描寫壯麗山河、描繪市井生活、刻畫人物百態的精彩篇章。我希望通過閱讀這套書,能夠拓寬我的視野,豐富我的精神世界,讓我更好地理解中國古典詩歌的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