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陶行知先生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偉大的教育傢,是民主革命時期著名的民主戰士。他畢生緻力於中國人民大眾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在為教育事業奮鬥的曆程中,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於實踐。創造瞭具有鮮明特色的教育理論,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所需要的高素質、全麵發展的人纔,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錄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傢庭與姓名
第二章 學生時代
第一節 啓濛
第二節 金陵大學
第三節 伊利諾大學
第四節 哥倫比亞大學兒
第三章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第一節 教學改革
第二節 暑期學校
第三節 女子教育
第四章 東南大學
第一節 教育改革調查
第二節 中國新學製
第三節 庚子賠款
第四節 國際教育交流
第五章 平民教育
第一節 平民教育的興起
第二節 平民教育運動的發展經過
第三節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第六章 南京安徽公學
第一節 創辦旨趣
第二節 辦學方針原則
第三節 辦學現狀與遠景
第七章 鄉村教育
第一節 新師範教育建設論
第二節 我們的信條
第八章 曉莊學校
第一節 開學
第二節 悼念亡友
第三節 曉莊事業的發展
第四節 創辦勞山中學
第五節 中心幼稚園
第六節 鄉村醫院
第七節 中心茶園與民眾學校
第八節 曉莊科學社
第九節 會朋友去
第十節 聯村運動會
第十一節 試行學園製
第十二節 地下黨支部
第十三節 蔣介石夫婦參觀曉莊
第十四節 曉莊劇社
第十五節 旅行修學
第十六節 聲援罷工
第十七節 曉莊被封
第十八節 護校鬥爭
第十九節 光輝的一頁
第九章 通緝時期
第一節 假社會與假人
第二節 流亡日本
第三節 隱居上海
第十章 科學下嫁
第一節 編輯 兒童科學叢書
第二節 兒童科學通訊學校
第三節 自然學園
第十一章 山海工學團
第一節 工學團的種子有瞭
第二節 山海工學團
第三節 工學團的發展
第四節 工學團的移風易俗
第十二章 二十六國行
第一節 把抗日反帝的宗旨撒嚮全球
第二節 參加國際會議
第三節 全歐抗日聯閤會
第四節 晉謁馬剋思墓
第五節 旅美華僑與美國聯閤抗日
第六節 中加友誼的使者
第七節 訪問墨西哥
第八節 一路宣傳一路歌
第九節 迴國三願
第十三章 育纔學校
第一節 創辦之動機
第二節 辦學的宗旨
第三節 創辦之方針
第四節 創辦之管理
第五節 創辦之經費
第十四章 社會大學
第一節 何謂社會大學
第二節 為何辦社會大學
第三節 如何辦社會大學
第十五章 為民主獻身
第一節 為育纔、社大遷滬而奔走
第二節 為民主而呼喊
第三節 為民主而獻身
附錄一 陶行知先生之誕辰考證
附錄二 陶行知年錶
附錄三 生活教育在延安
後記
跋
精彩書摘
1917年鞦,陶行知迴國瞭。應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之聘,任教育學教員,先後主講《教育學》、《教育行政》、《教育統計》等課程。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前身可追溯到258年的三國時期,吳主孫休詔立五經博士創立學校。公元505年,梁朝詔開五館。1381年,明朝建國學。1902年,清朝張文襄創建三江師範。1915年9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舉行開校式,江易園為校長。1918年,郭秉文代理校長職務,陶行知代理教務主任。
陶行知到南京高師後,首先引導學生在課餘之時,對南京城鄉進行教育調查,指導學生進行教育研究。寒暑假期問指導學生將各省、市、縣、鄉、鎮的教育狀況作齣分析,提齣辦法以作為改進地方教育的參考。通過總結調研後,寫成瞭《南京教育團》、《市鄉教育分治與南京教育》、《試驗主義之教育方法》等文章在報刊上發錶。由於陶行知辦事認真,要求嚴格,學生稱呼他為“老虎教務長”。
1918年5月,陶行知任南京高等師範教育專修科主任,並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育研究會指導員名義演講《教育研究法》,闡述人纔教育與普通教育之相互關係;“英纔俊質,雖恃先天之秉賦,亦賴經驗之陶冶,故必有完美之人纔教育,始能産生正當之國民領袖。”並提齣“人師之責,不在教學生,而在教學生學。”11月,陶行知發錶《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闡述職業教育應以生利為目的:養成“生利主義之職業學生”,“則國傢造就一生利人物,即得一生利人物之用。將見國無遊民,民無廢纔,群需可濟,個性可舒;然後輔以相當分利之法,則富可均而民自足矣。”
是年,陶行知在安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和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師生作《師範生應有之觀念》與《以科學之方新教育之事》之演講,並發錶《智育大綱》。
1919年初,陶行知與劉伯明等組織南京學界聯閤會。發起組織新教育共進社應該社《新教育》月刊編輯。發錶《試驗主義與新教育》,批判傳統的“依賴天工”、“沿襲陣法”、“率任己意”、“儀型他國”、“偶爾嘗試”五舊傳統教育。提倡創新之精神進行教育試驗,以“塞陳舊之道”,“開常新之源”。應蔣夢麟之邀,撰寫《教學閤一》,文本中,批判瞭“教學分離”、“重教太過”的流弊。闡述“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麵教一麵學”。不能“年年照樣畫葫蘆”,要“教學閤一”,不斷“研究新的學問,求新的進步”。“學術發達,大半靠著這教學相長的精神。”同年4月,陶行知發錶《第一流的教育傢》指齣三種常見的教育傢為:“一、政客的教育傢,他隻會運動、把持、說官話;二、書生的教育傢,他隻會讀書、做文章;三、經驗的教育傢,他隻會盲行、盲動、悶起頭來,辦……辦……。”提齣第一流的教育傢應該:“一、敢探未發明的新理。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發現齣來。二、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放大膽量,大刀闊斧,做一個開闢邊疆教育的先鋒。”
是年5月,北京學生反帝活動的消息傳到南京,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與全市愛國師生熱烈響應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走嚮街頭,散發傳單。並決議組織“國恥紀念籌備會”。“國恥紀念大會”召開,陶行知、劉伯明、鍾叔進等發錶演講,痛斥賣國賊與日本帝國主義,拒絕簽訂巴黎和約,要求取消“二十一條”賣國條約。會場群情激憤。會後舉行愛國示威大遊行,號召各界人民力爭歸還山東,要求懲辦賣國賊,釋放被捕學生。南京二十多所中等以上學校各選代錶4人參加南京學界聯閤成立大會,宗旨是:“提倡服務社會,發揮愛國主義精神”,並通過會章,選舉陶行知為會長。聯閤會成立後,社會影響很大,大力組織學生散發傳單,進行露天演講,號召南京各界人民堅決抵製日貨。
為改革舊中國教育,陶行知將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全部課程之“教授法”改為“教學法”。陶行知說他1917年鞦天以來,看見國內學校裏發生隻管教、學生隻管學的狀況,就認定有改革的必要。他曾經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務會議上為此辯論瞭三個小時,不能通過。他也因此不接受教育專修科主任的名義。繼而“五四”事起,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同事無瑕堅持,陶行知就把全部課程中文教授法,一律改為教學法。陶行知說:“這是實現教學閤一的起源。”
後來,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烤火不慎部分校捨被毀。陶行知所著《中國教育哲學與新教育》博士論文亦被毀,緻使陶行知後來未能獲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第二節暑期學校
從1920年起,至1922年,陶行知先後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舉辦瞭三期暑期學校。1920年第一期,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利用該校教師及設備的優越條件,為全國教育行政人員及中小學教師1300多人講習一個多月,盛極一時。對提高全國行政人員及中小學教師教學、科研及科學工作水平有極大的幫助。也是中國高等學校開辦暑期學校之始。1921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辦理第二期暑期學校,因校捨不足,限止名額,仍收瞭一韆人。這種暑期學校“很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如各地高等師範學校都能辦理暑期學校,選好培訓人員來學習,必於中國教育大有裨益。1922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與東南大學閤辦第三期暑期學校。自7月10日至8月6日止,授課四到六個星期不等,其學程共分七組:小學教職員組;童子軍及體育專修組;中學組(各地選派的中學教職員);中學文史地教員組;國語組;圖書館管理法組;高等教育組。七組科目共九十餘種,特彆演講舉行十八次。
……
前言/序言
中國民主同盟成立於1941年3月,正值抗日民族統一戰綫遭到國民黨獨裁統治破壞的危難之際。民盟以貫徹抗日主張、實踐民主精神、尊重思想自由、提倡依法治國為政治綱領。民盟凝聚瞭當時絕大多數進步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可謂群賢畢集。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黃炎培、張瀾、瀋鈞儒、楊明軒、聞一多、李公樸、梁漱溟、史良、鬍愈之、楚圖南、吳晗、費孝通……這些民盟前輩精英們縱橫捭闔、開闊放達,本著知識分子的人文良知和社會責任“奔走國是”,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教育、社會等領域都提齣瞭明確的綱領和主張,將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播撒在中國的土地上。
在那蒼黃翻覆、陵榖變遷的大時代,在那風雲變幻、波瀾壯闊的動蕩歲月裏,曆史的浪潮將中國民主同盟,將有誌於民族振興的賢良纔俊推上瞭風口浪尖,他們在改變中國命運的同時,也改變瞭自己的人生軌跡。他們為曆史的進程,為國傢富強、民族振興和民主政治的進步做齣瞭卓越的貢獻;他們將自己的榮辱與民族存亡緊緊地聯係在一起,為中國的民主、繁榮奮鬥瞭一生,為後人留下瞭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關於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響和現實意義。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為瞭保存這珍貴的曆史財富,為瞭讓後人記住先輩們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們為國為民、勵精圖治的奮鬥事跡,我們通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和積纍,齣版瞭《民盟曆史文獻》叢書,這不僅僅是追憶往昔、緬懷先賢,也不僅僅是為瞭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去厘清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過迴顧那段麯摺的曆史,傳承民盟與中國共産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真摯感情;紀念民盟先賢為新中國做齣的巨大貢獻;呈現近現代中國社會的嬗變和進步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同時也是為瞭民盟薪火相傳、與時俱進的需要;為瞭讓那些雋永傳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曆史再現後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民盟曆史文獻》叢書的齣版,是對先賢們多黨閤作曆史的尊崇和傳承。
《民盟曆史文獻》編委會
民盟曆史文獻:陶行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