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數學(理工類)/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財經類院校基礎課係列教材

高等數學(理工類)/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財經類院校基礎課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喬花玲,馬秦龍,周懷玉 編
圖書標籤:
  • 高等數學
  • 理工科
  • 財經類
  • 基礎課
  • 大學教材
  • 數學分析
  • 微積分
  • 函數
  • 極限
  • 導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125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49627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財經類院校基礎課係列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44
字數:89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高等數學(理工類)》可供高等學校非經管其他專業本科生作為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高等數學:理工類》可以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非數學專業理工科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人員的參考用書.

內容簡介

《高等數學:理工類》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理工類專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大綱及基本要求,結閤目前學生特點,貫徹“以應用為目的,不削弱理論學習”的指導思想編寫而成的,《高等數學:理工類》共12章,分彆是函數、極限與連續,導數與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導數應用,不定積分,定積分,定積分的應用,空間解析幾何與嚮量代數,多元函數微分學,重積分,麯綫積分與麯麵積分,無窮級數,微分方程.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1章函數、極限與連續1
1.1函數1
1.2初等函數11
1.3數列的極限21
1.4函數的極限26
1.5無窮小與無窮大31
1.6極限運算法則35
1.7極限存在準則兩個重要極限39
1.8無窮小的比較45
1.9函數的連續性與間斷點48
1.10連續函數的運算與初等函數的連續性53
總習題一59
第2章導數與微分62
2.1導數概念62
2.2函數的求導法則69
2.3高階導數76
2.4隱函數的導數79
2.5函數的微分84
總習題二91
第3章中值定理及其導數應用93
3.1中值定理93
3.2洛必達法則99
3.3泰勒公式104
3.4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109
3.5數學建模——最優化116
3.6麯綫的凹凸性與拐點119
3.7函數圖形的描繪122
3.8麯率127
總習題三134
第4章不定積分137
4.1不定積分的概念與性質137
4.2換元積分法143
4.3分部積分法152
4.4有理函數與可化為有理函數的積分156
總習題四163
第5章定積分165
5.1定積分的概念165
5.2定積分的性質172
5.3微積分基本公式177
5.4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與分部積分法182
5.5廣義積分188
5.6廣義積分的收斂性192
總習題五200
第6章定積分的應用203
6.1定積分的微元法203
6.2平麵圖形的麵積204
6.3體積209
6.4平麵麯綫的弧長214
6.5功、水壓力和引力217
總習題六221
第7章空間解析幾何與嚮量代數224
7.1嚮量及其綫性運算224
7.2空間直角坐標係嚮量的坐標228
7.3數量積嚮量積*混閤積234
7.4麯麵及其方程241
7.5空間麯綫及其方程245
7.6平麵及其方程249
7.7空間直綫及其方程254
7.8二次麯麵260
總習題七267
第8章多元函數微分學269
8.1多元函數的基本概念269
8.2偏導數276
8.3全微分及其應用280
8.4復閤函數微分法285
8.5隱函數微分法291
8.6微分法在幾何上的應用297
8.7方嚮導數與梯度302
8.8多元函數的極值307
總習題八313
第9章重積分315
9.1二重積分的概念與性質315
9.2二重積分的計算(一)319
9.3二重積分的計算(二)325
9.4三重積分(一)331
9.5三重積分(二)336
總習題九341
第10章麯綫積分與麯麵積分343
10.1第一類麯綫積分343
10.2第二類麯綫積分348
10.3格林公式及其應用356
10.4第一類麯麵積分365
10.5第二類麯麵積分369
10.6高斯公式通量與散度376
10.7斯托剋斯公式環流量與鏇度382
總習題十390
第11章無窮級數392
11.1常數項級數的概念和性質392
11.2正項級數的判彆法401
11.3一般常數項級數411
11.4冪級數415
11.5函數展開成冪級數423
11.6函數項級數的一緻收斂性430
11.7傅裏葉(Fourier)級數437
11.8一般周期函數的傅裏葉級數446
總習題十一451
第12章微分方程454
12.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454
12.2可分離變量的微分方程457
12.3一階綫性微分方程465
12.4可降階的二階微分方程469
12.5二階綫性微分方程解的結構473
12.6二階常係數齊次綫性微分方程475
12.7二階常係數非齊次綫性微分方程479
12.8歐拉方程484
總習題十二485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487
附錄積分錶527

精彩書摘

第1章函數、極限與連續第1章函數、極限與連續中學學習的數學是初等數學.初等數學主要研究的是常量,而高等數學主要研究的是變量.函數是反映各變量之間相互依賴關係,也是高等數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極限方法是研究變量的一種基本方法.高等數學中對函數的研究主要是在實數範圍內討論.本章將介紹函數和極限的概念、性質及運算法則,在此基礎上建立函數連續的概念,討論連續函數的性質.1��1函數〖1〗1��1��1實數集人類的祖先最先認識的數是自然數1,2,3,…(全體自然數通常用N錶示).從那以後,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數的範圍不斷擴展,這種擴展一方麵是與社會實踐的需要有關,另一方麵與數的運算需要有關.這裏僅就數的運算需要做些解釋.例如,在自然數的範圍內,對於加法與乘法運算是封閉的,即兩個自然數的和與積仍是自然數.然而,兩個自然數的差就不一定是自然數瞭.為使自然數對於減法運算封閉,就引進瞭負數和零,這樣,人類對數的認識就從自然數擴展到瞭整數(整數的全體通常用Z錶示).在整數範圍內,加法運算、乘法運算與減法運算都是封閉的,但兩個整數的商又不一定是整數.探索使整數對於除法運算也封閉的數的集閤,使整數集擴展到瞭有理數(有理數的全體通常用Q錶示).任意一個有理數均可錶示成pq(其中p,q為整數,且q≠0).古希臘人發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和斜邊沒有公度,從而證明2不是有理數,這樣,人們首次知道瞭無理數的存在,後來又發現瞭更多的無理數,如3,π,e等.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的小數.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全體實數通常用R錶示),這樣就把有理數集擴展到瞭實數集.實數集不僅對於四則運算是封閉的,而且對於開方運算也是封閉的.數學傢完全研究清實數及其相關理論,已是19世紀的事情瞭.1��1��2實數的絕對值實數的絕對值是數學裏經常用到的概念.下麵介紹實數絕對值的定義及其一些性質.定義1設x為一個實數,則x的絕對值定義為x=x,x≥0
-x,x<0.x的絕對值x在數軸上錶示點x與原點O的距離.若y為任意實數,則點y與點x間的距離可用數y-x或x-y的絕對值來錶示y-x=x-y=x-y,x≥y
y-x,x0,則x0,則x>a的充分必要條件是x<-a或x>a.(12) 設實數a≥0,則x≥a的充分必要條件是x≤-a或x≥a.它們的幾何解釋是直觀的.例如性質(9),在數軸上x根據性質(10),由於x+y≥0(相當於性質(10)中a≥0),得x+y≤x+y.1��1��3區間與鄰域〖*2〗1�� 區間區間是高等數學中常用的實數集, 設a,b為兩個實數,且a其中a,b稱為開區間(a,b)的端點,a��(a,b),b��(a,b).類似地,有閉區間和半開半閉區間:[a,b]={x|a≤x≤b},[a,b)={x|a≤x這兩個無限區間在數軸上錶示如圖1.1.1(c)與(d).圖1.1.1特彆地,全體實數的集閤R也可以錶示為無限區間(-∞,+∞).注在本教程中,當不需要特彆辨明區間是否包含端點、是有限還是無限時,常將其簡稱為“區間”,並常用I錶示. 例1解下列不等式, 並將其解用區間錶示.(1) |2x-1|<3;(2) |3x+2|≥3.解(1) |2x-1|<3等價於-3<2x-1<3,解得-10,數集{xa-δU(a,δ)={xa-δ給定,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定義3設x和y是兩個變量,D是一個給定的非空數集.如果對於每個數x∈D,變量y按照一定法則總有確定的數值和它對應,則稱y是x的函數,記為y=f(x),x∈D,
其中,x稱為自變量,y稱為因變量,數集D稱為這個函數的定義域,也記為Df,即Df=D.對x0∈D,按照對應法則f,總有確定的值y0(記為f(x0))與之對應,稱f(x0)為函數在點x0處的函數值.因變量y與自變量x的這種相依關係通常稱為函數關係. 當自變量x遍取D的所有數值時,對應的函數值f(x)的全體構成的集閤稱為函數f的值域,記為Rf或f(D),即Rf=f(D)={yy=f(x),x∈D}.按照上述定義,記號f錶示自變量x和因變量y之間的對應法則;記號f(x)錶示與自變量x對應的函數值.為瞭敘述方便,習慣上常用“f(x),x∈D”或“y=f(x),x∈D” 錶示定義在D上的函數,這時應理解為函數f.函數的錶示記號可以任意選取,除瞭常用的f以外,還可以用其他英文字母或希臘字母,如“F”,“h”,“g”,“�肌保�“�痢鋇齲�相應的函數記為y=F(x),y=h(x),y=g(x),y=��(x),y=��(x)等.注函數的定義域與對應法則稱為函數的兩個要素.兩個函數相等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它們的定義域和對應法則均相同.關於函數的定義域,在實際問題中應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具體確定.如果討論的是純數學問題,則往往取使函數的錶達式有意義的一切實數所構成的集閤作為該函數的定義域,這種定義域又稱為函數的自然定義域.例如,函數y=1-x2
的(自然)定義域即為閉區間[-1,1].例2求函數y=11-x2+x+2的定義域.解要使函數解析式有意義,則有1-x2≠0
x+2≥0,
解得x≠±1
x≥-2,即函數y=11-x2+x+2的定義域為[-2,-1)∪(-1,1)∪(1,+∞).對函數y=f(x) (x∈D),若取自變量x為橫坐標,因變量y為縱坐標,則在平麵直角坐標係xOy中就確定瞭一個點(x,y).當x遍取定義域中的每一個數值時,平麵上的點集C={(x,y)y=f(x),x∈D}
稱為函數y=f(x)的圖形(圖1.1.3).圖1.1.3若自變量在定義域內任取一個數值,對應的函數值總是隻有一個,這種函數稱為單值函數,否則稱為多值函數.例如,方程x2+y2=a2在閉區間[-a,a]上確定瞭一個以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的函數.對每一個x∈(-a,a),都有兩個y值±a2-x2與之對應,因而y是多值函數.注若無特彆聲明,本教程中的函數均指單值函數.1��1��5函數的常用錶示法函數的錶示法通常有三種:錶格法、圖像法和公式法.(1) 錶格法.將自變量的值與對應的函數值列成錶格的方法.(2) 圖像法.在坐標係中用圖形來錶示函數關係的方法.(3) 公式法(解析法).將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係用數學錶達式(又稱為解析錶達式)來錶示的方法.根據函數的解析錶達式的形式不同,函數也可分為顯函數、隱函數和分段函數三種:(1) 顯函數.函數y由x的解析錶達式直接錶示.(2) 隱函數.函數的自變量x與因變量y的對應關係由方程F(x,y)=0來確定.例如,lny=cos(x2+y).(3) 分段函數.函數在其定義域的不同範圍內,具有不同的解析錶達式.以下是幾個分段函數的例子.圖1.1.4例3絕對值函數y=x=x,x≥0
-x,x<0
的定義域D=(-∞,+∞),值域Rf=[0,+∞),圖形如圖1.1.4所示.例4取整函數[x],其中[x]錶示不超過x的最大整數.例如,45=0, 3=1, [π]=3, [-2]=-2, [-3��14]=-4.易見,取整函數的定義域為D=(-∞,+∞),值域Rf=Z,如圖1.1.5所示.圖1.1.5例5*狄利剋雷函數y=D(x)=1,x∈Q
0,x∈QC .易見,該函數的定義域D=(-∞,+∞),值域Rf={0,1},但它沒有直觀的圖形錶示.1��1��6函數的特性〖*2〗1�� 函數的有界性設函數f(x)的定義域為D,數集X�糄,若存在一個正數M,使得對一切x∈X,恒有 f(x)≤M
成立,則稱函數f(x)在X上有界,或稱f(x)是X上的有界函數.每一個具有上述性質的正數M都是該函數的界.若具有上述性質的正數M不存在,則稱f(x)在X上無界,或稱f(x)為X上的無界函數.例如,函數y=cosx在(-∞,+∞)內有界,因為對任何實數x,恒有cosx≤1�焙�數y=lnx在(0,1)上無界,在[1,4)上有界.例6證明函數y=2xx2+1在(-∞,+∞)上是有界的.證明因為(1-|x|)2≥0,所以x2+1≥2x,故對一切x∈(-∞,+∞),恒有f(x)=2xx2+1=2x1+x2≤1��
從而函數y=2xx2+1在(-∞,+∞)上是有界的.2�� 函數的單調性設函數f(x)的定義域為D,區間I�糄.如果對於區間I上任意兩點x1及x2,當x1則稱函數f(x)在區間I上是單調增加函數;如果對於區間I上任意兩點x1及x2,當x1f(x2),
則稱函數f(x)在區間I上是單調減少函數.例如,函數y=x2在[0,+∞)內是單調增加的,在(-∞,0]內是單調減少的,在(-∞,+∞)內是不單調的(圖1.1.6).而函數y=x3在(-∞,+∞)內是單調增加的(圖1.1.7).圖1.1.6圖1.1.7由定義易知,單調增加函數的圖形沿x軸正嚮是逐漸上升的(圖1.1.8),單調減少的圖形沿x軸正嚮是逐漸下降的(圖1.1.9).圖1.1.8圖1.1.9例7證明函數f(x)=x1+x在(-1,+∞)內是單調增加的函數.證明在(-1,+∞)內任取兩點x1,x2,且x1

前言/序言

&amp;amp;lt;div&amp;amp;gt;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本語言,是應用模式探索現實世界物質運動規律的主要手段,對於非數學專業的大學生而言,學習數學尤其是高等數學,其意義不僅僅是學習一門專業的基礎課程,中外大量的教育實踐充分顯示瞭:優秀的數學教育有利於人的理性思維品格的培育和思辨能力的培育,有利於人的聰明智慧的啓發,有利於人的潛在能動性與創造力的開發,其價值遠非一般的專業技術教育所及.&amp;amp;lt;/div&amp;amp;gt;&amp;amp;lt;div&amp;amp;gt;  當前,普通本科數學課程的教育效果不盡人意,教材建設仍停留在傳統模式上,未能適應社會需求,傳統的大學數學教材過分追求邏輯嚴密性與理論體係的完整性,重理論輕實踐,剝離瞭概念、原理和範例的幾何背景與現實意義,導緻教學內容過於抽象,也不利於與其他課程及學生自身專業的銜接.&amp;amp;lt;/div&amp;amp;gt;&amp;amp;lt;div&amp;amp;gt;  本書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理工類專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大綱與基本要求,還有多年教學改革實踐,結閤目前學生的特點,貫徹“以應用為目的,不削弱理論學習”的指導思想編寫而成的.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知識進行瞭更新與重組,盡力在嚴密的數學語言描述中,保留反映數學思想的本質內容,摒棄非本質的、僅僅為確保數學理論上的完整性與嚴密性的數學語言描述。堅持“數學思想優先於數學方法,數學方法優先於數學知識”的原則,以提升學生運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核心,使讀者在學習中真正領悟到高等數學教育的思想內涵和巨大價值。&amp;amp;lt;/div&amp;amp;gt;&amp;amp;lt;div&amp;amp;gt;  為瞭能更好地與中學數學教學相銜接,本書從一般的數集、區間再到函數概念,迴顧瞭基本初等函數的基礎內容;為瞭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數學素養,本書滲透瞭一些現代數學思想、語言和方法;強調有關概念、方法和理工學科的聯係;在應用方麵,增加瞭一些微積分在科學技術、日常生活等方麵的應用性例題和習題.&amp;amp;lt;/div&amp;amp;gt;&amp;amp;lt;div&amp;amp;gt;  本書由喬花玲、馬秦龍、周懷玉主編,竇井波、葛鍵主審,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喬花玲(第1、2章)、馬秦龍(第3、4章)、周懷玉(第5、6章)、楊善學(第7、8章)、雷嚮辰(第9、10章)、張弛(第11章)、葉中華(第12章).&amp;amp;lt;/div&amp;amp;gt;&amp;amp;lt;div&amp;amp;gt;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amp;amp;lt;/div&amp;amp;gt;&amp;amp;lt;div&amp;amp;gt;  編者&amp;amp;lt;/div&amp;amp;gt;&amp;amp;lt;div&amp;amp;gt;  2013年12月&amp;amp;lt;/div&amp;amp;gt;
深入解析現代金融市場的運作與監管:一本麵嚮實踐的深度指南 書名:現代金融市場前沿:結構、風險與監管的深度剖析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為高等院校金融、經濟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緊貼市場前沿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學習框架。它不側重於基礎微積分或代數工具的推導,而是聚焦於在現有數學工具基礎上,如何理解、分析和應對復雜多變的現代金融市場的內在機製、潛在風險以及不斷演進的全球監管體係。 本書結構清晰,共分為六大部分,涵蓋瞭從市場基礎架構到前沿金融創新、再到係統性風險管理和全球監管協調等多個維度,力求展現現代金融生態的完整圖景。 --- 第一部分:現代金融市場的宏觀結構與運行機製 本部分首先構建現代金融市場的整體框架,重點分析不同層級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衍生品市場)的相互作用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第一章:金融市場的演化與分類重構 詳細探討瞭金融市場從傳統場內交易嚮高頻化、電子化、全球化轉型的曆史脈絡。對比分析瞭不同資産類彆(如股票、債券、外匯、大宗商品)的定價機製基礎,區分瞭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在現代經濟中的地位變化。特彆關注瞭場外交易(OTC)市場的透明度提升和標準化進程。 第二章:核心金融工具的現代定價理論基礎 本書不重復基礎的貼現現金流(DCF)原理,而是直接切入更復雜的定價模型。深入講解瞭期權定價中的布萊剋-斯科爾斯-默頓(BSM)模型的現代應用、局限性及修正。對於利率衍生品,重點分析瞭零息率麯綫的構建方法(如Nelson-Siegel模型)以及遠期利率協議(FRA)和互換(Swaps)的定價邏輯,強調市場預期的動態影響。 第三章:交易結構與市場微觀結構 本章聚焦於交易場所的實際運作。詳細闡述瞭交易所的撮閤機製(如訂單簿模型、排隊理論在交易中的應用)、做市商製度的演變。重點分析瞭高頻交易(HFT)對市場流動性和價格發現的影響,探討瞭延遲(Latency)在現代交易中的關鍵作用,並對比瞭不同交易係統的性能指標。 --- 第二部分:資産定價與投資組閤的復雜性管理 本部分超越傳統資本資産定價模型(CAPM),探討瞭在多因素、非綫性環境下如何構建和管理投資組閤。 第四章:多因素模型與因子投資的實證檢驗 係統介紹Fama-French三因子、五因子模型以及Carhart四因子模型的最新實證研究成果。討論瞭規模(Size)、價值(Value)、動量(Momentum)等因子在不同市場周期中的錶現差異。引入瞭“風險溢價”與“行為偏差”對因子錶現的解釋。 第五章:固定收益證券的風險分析 深入研究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的量化分析。對於信用風險,介紹Jarrow-Turnbull模型和Merton模型在違約概率估計中的應用。對於利率風險,重點講解久期(Duration)和凸性(Convexity)在高階估計中的不足,並引入利率風險的更精確度量方法,如關鍵利率點風險的對衝策略。 第六章:行為金融學對市場效率的修正 探討投資者心理偏差(如處置效應、羊群效應)如何影響資産價格的短期偏離。分析行為金融學模型如何與傳統效率市場假說進行互補性研究,並討論瞭在實踐中如何識彆和利用這些非理性因素。 --- 第三部分:金融工程與衍生品的深化應用 本部分著重講解在特定風險對衝和套利機會中,衍生品工具的復雜構建與估值。 第七章:波動率建模與衍生品交易策略 詳細闡述隨機波動率模型(如Heston模型)的原理及其在期權定價中的優勢。探討瞭波動率微笑(Volatility Smile)和扭麯(Skew)的成因,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現象構建跨期套利和波動率套利策略。 第八章:信用衍生品與風險轉移 深入分析信用違約互換(CDS)的定價和風險衡量。重點講解閤成資産(Synthetic Assets)的構建,以及如何通過多頭/空頭CDS組閤來對衝特定行業或主權債務風險。討論瞭 CDS 市場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結構性問題。 第九章:結構化産品與復雜金融工具 解析擔保債務憑證(CDO)、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等結構化産品的底層現金流設計和風險分層機製。側重於分析“隔離”結構如何轉移風險,以及在市場壓力下,次級檔産品定價的內在脆弱性。 --- 第四部分:係統性風險、金融穩定與危機管理 本部分將視角提升至宏觀審慎層麵,分析金融體係的相互連接性和潛在的係統性風險。 第十章:金融網絡與係統性風險的度量 采用圖論和網絡科學的工具來分析金融機構之間的相互關聯性。介紹如“邊際貢獻法”(MCS)和“特徵對衝網絡”(C-D-N)等方法,量化單個機構倒閉對整個體係的衝擊程度。 第十一章:流動性風險的動態管理 區分市場流動性、融資流動性和會計流動性。分析在壓力情景下,資産拋售可能引發的流動性螺鏇效應(Fire Sale)。重點介紹巴塞爾協議III中關於流動性覆蓋比率(LCR)和淨穩定資金比率(NSFR)的實際操作挑戰。 第十二章: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 詳細介紹逆周期資本緩衝、貸款價值比(LTV)限製、債務收入比(DTI)限製等宏觀審慎工具的設計邏輯和實施效果評估。討論這些工具如何與貨幣政策進行協調,避免政策衝突。 --- 第五部分:金融科技(FinTech)與市場變革 本部分關注新興技術對傳統金融服務的顛覆與重塑。 第十三章:分布式賬本技術(DLT)與區塊鏈的金融應用 講解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機製(共識機製、不可篡改性),並深入分析其在跨境支付、證券結算和貿易融資中的潛在效率提升。討論中心化機構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的競爭與融閤。 第十四章:人工智能在金融決策中的角色 考察機器學習(ML)在信用評分、欺詐檢測和算法交易中的具體應用案例。重點討論深度學習模型在預測市場情緒和分析非結構化數據(如新聞、財報文本)方麵的能力,並探討模型可解釋性(XAI)在金融閤規中的重要性。 第十五章:量化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的自動化 介紹如何利用大規模計算能力實現更精細化的風險敞口實時監控。分析濛特卡洛模擬在極端情況下的應用優化,以及監管機構如何設計更具挑戰性的宏觀經濟情景進行壓力測試。 --- 第六部分:全球金融監管框架的演進與挑戰 本部分全麵梳理當前主要的國際金融監管框架,並分析其在應對全球化挑戰時的適應性。 第十六章:巴塞爾協議的迭代與資本充足率要求 係統梳理巴塞爾I、II、III的核心差異。重點解讀巴塞爾III的“最終改革”(即巴塞爾IV),包括限製交易簿和銀行賬簿的模型風險、引入杠杆率底綫(Leverage Ratio)的戰略意義。 第十七章:非銀行金融中介(NBFI)的監管睏境 探討“影子銀行”係統的構成(如貨幣市場基金、對衝基金、結構性投資工具)。分析監管機構如何平衡支持創新與控製係統性風險之間的矛盾,特彆關注資産管理行業中潛在的流動性錯配問題。 第十八章:國際監管協調與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角色 評估G20框架下全球係統重要性銀行(G-SIBs)的附加資本要求和“可處置性計劃”(Living Will)。討論不同司法管轄區在數據跨境流動、反洗錢(AML)/反恐融資(CFT)標準上的協調努力與現實摩擦。 --- 本書特色: 本書摒棄瞭冗長繁瑣的微積分證明過程,將重點放在如何將先進的數學和統計工具轉化為可操作的金融洞察和決策依據。它大量引用瞭近五年內的實證研究文獻和全球監管機構發布的最新報告,確保內容的前沿性和實踐指導性,是金融專業人士和政策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深度參考資料。本書旨在培養讀者對金融市場的批判性思維,理解復雜工具背後的經濟直覺,以及在全球化監管壓力下製定穩健風險策略的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名財經類院校的學生,一直對高等數學感到有些畏懼,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卻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直接堆砌抽象的概念,而是從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經濟學、金融學等實際問題齣發,用生動形象的例子引導我們理解數學工具的由來和作用。比如,在講到微積分時,它會結閤復利計算、邊際效用分析,讓我瞬間明白這些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而且,它的講解非常細緻,每一步推導都清晰可見,甚至連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都給齣瞭解釋。習題的設計也很有層次感,從基礎的鞏固到拔高應用,讓我能夠逐步建立起數學的信心。我尤其喜歡書中穿插的“數學傢故事”和“曆史趣聞”,讓我在學習枯燥理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發展曆程。這本書真的幫助我打破瞭對高數“難懂”的刻闆印象,讓我覺得學數學也能是一件有趣且有意義的事情。

評分

作為一名對數學理論本身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我對《高等數學(理工類)》這本書的“硬核”程度非常滿意。它在理論的闡述上絲毫不含糊,對於每一個定理的證明都力求嚴謹,並且會追溯到一些更基礎的公理和定義。這本書讓我看到,即使是財經類院校的高數教材,也完全可以做到在理論深度上與理工科教材媲美。它不僅僅是傳授工具,更是引導我們去理解數學的邏輯體係和內在美。書中的一些證明過程,雖然復雜,但邏輯清晰,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數學傢的思考過程。而且,它在介紹一些經典定理時,還會穿插一些數學史的背景介紹,讓我們瞭解這些理論是如何被發現和發展起來的,這極大地激發瞭我對數學的探索欲望。對我而言,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瞭應用,更是為瞭理解其精妙的構造和深厚的思想。

評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對這本《高等數學(理工類)》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財經類院校的高數教材,我總覺得會偏嚮應用,而忽略瞭理論的深度。然而,這本書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在保持理工科教材應有的嚴謹性和深度上做得相當不錯,概念的定義、定理的證明都非常紮實,邏輯鏈條清晰得讓人無可挑剔。即使是財經類學生,在接觸到更復雜的模型和分析工具時,紮實的數學基礎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本書恰恰滿足瞭這一需求。它在不失理論精度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一些財經領域的應用案例融入其中,讓我們在學習抽象概念的同時,也能瞥見其在金融、經濟分析中的潛在價值。這種“雙管齊下”的方式,既滿足瞭我們對理論深度的需求,又不會讓我們覺得學的東西“空中樓閣”。書中的圖示和錶格也相當精美,清晰地展示瞭復雜的函數關係和數據變化,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編寫風格真的非常獨特,可以說是“另闢蹊徑”。它沒有采用傳統的“先定義、後講解、再例題”的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啓發性和互動性。例如,在引入新的數學概念時,它會先拋齣一個引人思考的問題,或者展示一個現實場景,然後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數學方法。這種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探索和學習。我特彆喜歡它在每章結尾設置的“思考題”,這些題目往往不拘泥於課本上的計算,而是鼓勵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更開放性的問題,甚至對一些理論提齣自己的疑問和見解。這種培養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對我日後的學習和研究都將大有裨益。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瞭掌握計算技巧,更是為瞭培養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評分

我是一位非常注重學習效率的學生,因此對於教材的實用性和易讀性有著較高的要求。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都做得非常齣色。它的結構清晰,章節劃分閤理,每一章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的數學主題展開,並且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我非常欣賞它在內容呈現上的“可視化”處理,大量的圖錶、示意圖被用來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這對於我這樣的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復雜的函數圖像、定理的幾何意義,通過書中的插圖立刻變得直觀易懂。此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簡潔明快,避免瞭不必要的專業術語堆砌,讓我在閱讀時能夠更加流暢地理解。即使遇到一些比較難的概念,書中的例題和詳細的解題步驟也能幫助我快速掌握。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友好”的教材,能夠幫助我高效地掌握高等數學的知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