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傢庭: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 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

人類大傢庭: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 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澳] 科林·格羅夫斯 著,劉誌霄 譯
圖書標籤:
  • 靈長類學
  • 人類學
  • 進化論
  • 動物行為學
  • 科學史
  • 自然史
  • 生物學
  • 社會生物學
  • 比較解剖學
  • 動物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10245
版次:1
商品編碼:1159486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世界生態人類學叢書/羅康隆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這不隻是一部靈長類動物學的史書。它不僅闡述瞭人類對非靈長類動物的認知曆程:古代世界的猴神和中世紀的“猿”原來是我們的“錶親”。作者還把曆史看作是被一係列革命所分隔的過程:亞曆山大徵服年代、牛頓年代、法國大革命時期等,每一次革命都是引發人們對於非人靈長類動物認識上的顛簸,産生新的震動,展現瞭歐洲科學發展的基本路徑與段落。它所謂西方生物學之精要縮影,是一部高級科普讀物和專業參考用書。其雅俗共賞的詼諧幽默筆調與豐富確鑿的科學史料融會貫通,感染力與滲透力很強。

目錄

世界生態人類學譯叢. 總序(羅康隆) i
序 v
緻謝 vii
第1 章 黑暗之心 1
1.. 1 查理..馬洛在歐洲 2
1.. 2 查理..馬洛在非洲 6
1.. 3 查理..馬洛在南半球 10
第2 章 猴神 12
2.. 1 青銅器時代的猴 14
2.. 2 迦太基人的幕間短劇 18
2.. 3 古典時期的靈長類動物 20
2.. 4 印度人所知道的 30
2.. 5 學名含義溯源 32
2.. 6 收場故事: 俄狄浦斯(Oedipus) 和斯芬剋斯 33
第3 章 靈長類動物的復興時代 35
3.. 1 動物寓言之藝術 35
3.. 2 走進猴群時代 38
3.. 3 過渡期: 格斯納所描繪的猿猴世界 47
3.. 4 進入真正的猿類時代 52
第4 章 林奈的“異端” 學說 60
4.. 1 舊傳統的謝幕人 61
4.. 2 新做法的第一人 71
4.. 3 第一批林奈學者 87
第5 章 探險傢的時代 93
5.. 1 有趣時代的法國靈長類動物 93
5.. 2 橫跨萊茵河的地理學和自然哲學 104
5.. 3 不列顛的靈長類動物: 集郵者會弄得你無所適從 109__5.. 4 屠殺我們的親戚: 比賽第一 119
5.. 5 靈長類動物擁護進化 124
第6 章 叢林蔓道與學府術壇 131
6.. 1 靈長類學領域國傢優勢的終結 131
6.. 2 詭異的哺乳動物學 135
6.. 3 大猩猩.巨龜及意想不到的財富 140
6.. 4 最後的主分派學者 143
6.. 5 靈長類行為學起飛 145
6.. 6 我們正要說時. 卻被無禮打斷 149
6.. 7 融閤: 現代靈長類學的誕生 151
6.. 8 靈長類行為學的第二次革命 156
6.. 9 靈長類學的未來. 159
第7 章 我們最親近的錶親 162
7.. 1 猿的語言 164
7.. 2 猿的心智 167
7.. 3 猿的權利 169
7.. 4 猿的分類 170
結語 保育危機 173
注解與參閱 179
參考文獻 190
譯後記 201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不包含您所提供書名的圖書簡介,內容詳盡且力求自然: 暫定書名:《失落的星圖: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與世界秩序的重塑》 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這一波瀾壯闊的“地理大發現”時期,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瞭人類對自身所處世界的認知、重塑瞭全球的經濟、政治與文化版圖。我們不再將目光局限於古典的歐亞大陸核心,而是將視角投嚮那些被海風和無知遮蔽的廣袤水域,聚焦於那些勇敢或被迫跨越海洋的探險者、殖民者與原住民群體。 第一部分:知識的邊界與渴望的驅動力 在印刷術尚未完全普及、地圖繪製技術仍處於萌芽狀態的時代,世界知識是零碎且充滿神話色彩的。本書首先描繪瞭中世紀晚期歐洲對“未知世界”的想象與恐懼,並剖析瞭促使遠洋航行的核心驅動力——經濟利益(香料、黃金)、宗教使命(傳播信仰)以及對知識本身的原始衝動。 我們將細緻考察早期的航海技術革新,如更精確的星盤、更高效的船體結構(如卡拉剋帆船與卡拉維爾帆船的演變),這些技術突破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地中海貿易網絡的衰落和新商業模式的崛起緊密相連。葡萄牙王室的資助、亨利航海傢的“航海學校”的實際運作,以及他們如何係統性地“蠶食”非洲西海岸的知識空白,都將作為案例進行詳盡分析。 第二部分:接觸與衝擊:新舊世界的碰撞 本書的核心部分,聚焦於關鍵的“接觸點”——哥倫布抵達美洲、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以及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我們超越瞭傳統上以歐洲為中心的敘事,力求從多重視角審視這些事件的深遠影響。 對於美洲大陸,我們不僅記錄瞭徵服者如科爾特斯和皮薩羅的軍事行動,更深入探討瞭隨之而來的“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這不是一次簡單的物種交流,而是一場生態災難與農業革命並存的復雜過程。歐洲帶去瞭馬匹、小麥和天花,而美洲貢獻瞭玉米、馬鈴薯和煙草。書中將詳細闡述這些新舊物種的傳播路徑,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影響瞭歐亞大陸的人口結構、飲食習慣乃至社會階層流動。特彆是,天花等疾病對美洲原住民社會造成的毀滅性打擊,被置於結構性危機的背景下進行探討。 第三部分:貿易網絡的重構與全球化的雛形 地理大發現並非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係列持續不斷的貿易網絡構建過程。本書詳述瞭三大主要貿易路綫的形成與競爭: 1. 跨大西洋的“三角貿易”體係的建立: 探討瞭奴隸貿易的殘酷邏輯及其對西非社會、加勒比海殖民地以及北美經濟的長期塑造作用。我們考察瞭種植園經濟的興起,以及資本主義早期積纍的原始血腥基礎。 2. 印度洋香料帝國的爭奪: 分析瞭葡萄牙如何利用海軍優勢打破瞭阿拉伯和印度傳統貿易鏈,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如何以更高效、更具國傢支持的商業模式取而代之,控製瞭香料和絲綢的定價權。 3. 太平洋的“銀路”: 重點關注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連接墨西哥阿卡普爾科和菲律賓馬尼拉的航綫。我們揭示瞭來自美洲波托西銀礦的白銀如何成為全球流通的硬通貨,尤其是在資助明清時期中國的巨大需求,從而將全球經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聯係起來。 第四部分:知識的地理學:製圖、測量與帝國管理 本書最後一部分轉嚮瞭知識生産本身。隨著新大陸的湧入,舊有的托勒密宇宙觀受到瞭嚴峻挑戰。地理大發現極大地促進瞭測量學、天文學和製圖學的發展。我們審視瞭如墨卡托投影法等工具如何被發明齣來,以適應遠洋導航的需求,並探討瞭這些“科學”工具是如何被迅速納入帝國管理的框架,用於劃分殖民地、確定勢力範圍和稅收徵管。 《失落的星圖》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宏大而細緻的框架,理解現代世界的地理格局、種族分布和經濟依賴是如何在短短兩百年間,由一係列充滿暴力、好奇心和商業驅動力的海上冒險所奠定的。它不僅是一部關於航海史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通過行動,不斷修正、擴張並最終重塑自己對“世界”這一概念的理解的曆史。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人類大傢庭: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將是一場關於追溯本源、探尋親緣的知識盛宴。我一直以來對生物學,特彆是關於人類起源的討論都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往往那些學術性的論文和專著對於我來說,更像是一道道高深的門檻。《人類大傢庭》這個名字,則顯得尤為親切和包容,它暗示著一種普適性的聯係,一種跨越物種界限的歸屬感。而“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則瞬間點燃瞭我對故事性的期待。我想象著,書中會以一種類似傢族史記的方式,娓娓道來,講述那些與我們有著共同祖先的靈長類動物,它們是如何在漫長的歲月中,在各自的生存環境中,獨自演化,最終形成瞭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形態、習性和生存策略。副標題“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更讓我確信,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現狀的描繪,更是對曆史的深度挖掘。我渴望閱讀書中對那些關鍵性演化節點、重要化石發現、以及不同靈長類分支的獨立演化路徑的詳細闡述,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構建起一個清晰的、立體的靈長類動物演化圖譜,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人類作為其中的一個成員,是怎樣在這個星球上,走到瞭今天。

評分

我拿到《人類大傢庭: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這本書時,首先就被它那種厚重而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氣質所打動。封麵上那簡潔而又充滿力量的字體,以及書名本身所帶有的曆史深度,都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科學的科普讀物,更可能是一部關於生命演化史詩的講述。我一直對人類的起源和演化深感興趣,但很多時候,那些學術性的文獻對於我來說就像天書一樣難懂。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更加親切、更加易於理解的方式,來為我揭示這段漫長而又精彩的靈長類動物的演化曆程。我想象書中會描繪齣各種各樣的靈長類動物,從體型微小的猴子,到體型龐大的猿類,它們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以不同的方式適應著自然,繁衍著後代。而在這其中,人類作為其中一個分支,又是如何脫穎而齣,發展齣我們獨特的智慧和文明的呢?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會著重探討那些被我們遺忘的、與人類有著共同祖先的“錶親”們,它們各自的演化故事,以及這些故事如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自身的獨特性和我們在整個生命世界中的位置。

評分

《人類大傢庭: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瞭一部關於生命演化史的宏偉史詩。我一直對人類的起源和我們在生物界中的位置感到好奇,而“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這個說法,則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不僅僅暗示瞭我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親緣關係,更讓我想象到一段跨越億萬年的漫長旅程,在這段旅程中,不同的物種因為各種原因分道揚鑣,最終演化成瞭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形態各異的生物。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為我講述這段“失聯”的傢族史。作者會不會像一位考古學傢一樣,帶領我們去挖掘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古老化石,去解讀它們所承載的關於生命演化的信息?會不會像一位生物學傢一樣,為我們揭示不同靈長類物種之間錯綜復雜的基因聯係,以及它們在演化過程中所經曆的那些關鍵性的變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語言,為我描繪齣靈長類動物多樣化的世界,讓我們看到,每一個物種的齣現,都是自然選擇的傑作,而我們人類,隻是這個龐大生命傢族中的一員,與其他成員共享著相同的演化根基。

評分

作為一名對生物多樣性充滿好奇的讀者,《人類大傢庭: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這個書名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我們人類雖然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但我們並不是孤立的存在,我們和許多其他的生物,特彆是那些與我們外形或行為相似的靈長類動物,一定有著深厚的聯係。這本書的“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這個比喻,讓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瞭一幅宏大的演化畫捲。我想象著,在遙遠的過去,也許我們和某些靈長類動物還生活在同一片大陸,共享著相同的祖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理環境的變化、物種間的競爭,以及各自獨特的演化壓力,使得它們與我們漸行漸遠,最終成為瞭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各種各樣的靈長類物種。這本書的副標題“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讓我更加期待能夠深入瞭解這段漫長的演化史。作者會不會像一位傑齣的曆史學傢一樣,用嚴謹的考據和生動的筆觸,為我們解讀那些古老的化石信息,剖析不同靈長類物種的基因差異,以及解釋它們之間是如何産生和維係這種“親緣”關係的。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每一個靈長類物種都有其獨特的生存智慧和演化價值,而瞭解它們,也是在更好地理解我們自己。

評分

這本《人類大傢庭: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的名字實在太吸引人瞭,尤其是“長期失去聯係的錶親”這個說法,瞬間勾起瞭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人類跟猴子、猩猩之類的是有某種遠親關係的,但具體是怎麼迴事,曆史又是怎樣的,我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本書的副標題“靈長類動物學曆史的透視”,讓我預感到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動物,更是在講一段跨越時間、連接過去與現在的宏大敘事。我猜想,作者一定花瞭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那些塵封的曆史文獻、古老的化石證據,甚至是早期探險傢們的筆記,來拼湊齣這段“失聯”的傢族史。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盡地描述,從最早的靈長類動物是如何演化而來,到它們如何散布到世界各地,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它們之間又發生瞭哪些有趣而又至關重要的分化。我想,作者可能會像一位偵探一樣,在浩瀚的史料中尋找綫索,將那些零散的證據串聯起來,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清晰地看到,我們與那些形態各異、生活習性不同的靈長類親戚們,究竟有著怎樣的血脈聯係,又是在怎樣的曆史洪流中,我們纔逐漸走嚮瞭各自的演化之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