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剋維爾《尼各馬可倫理學》指南

布萊剋維爾《尼各馬可倫理學》指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理查德·剋勞特 著,劉瑋,陳瑋 譯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哲學
  • 古希臘哲學
  • 亞裏士多德
  • 尼各馬可倫理學
  • 布萊剋維爾指南
  • 道德哲學
  • 幸福論
  • 實踐智慧
  • 政治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45569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106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西方古典學研究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布萊剋維爾<尼各馬可倫理學>指南》為西方古典學研究國傢齣版基金項目,學術價值很高,值得齣版。

內容簡介

  《布萊剋維爾<尼各馬可倫理學>指南》由當代重要的亞裏士多德倫學者剋勞特主編,收錄瞭16位一流古典哲學傢撰寫的文章,深入淺齣地討論瞭《尼各馬可倫理學》的方方麵麵,堪稱目前最理想的《尼各馬可倫理學》導論。
這本《指南》的結構和《尼各馬可倫理學》的結構一一對應。討論的具體問題包括:善,美德的普遍性質,特殊德行的特殊性,意願,自我控製及自我滿足。

作者簡介

  (美)理查德·剋勞特,Kraut Richard,美國西北大學哲學教授。

目錄

目錄


“西方古典學研究”總序Ⅰ

作者簡介1

緻謝1

縮寫對照錶1
導論

理查德·剋勞特
第一章亞裏士多德的倫理著作

剋裏斯·鮑勃尼奇
第二章人的好與人的功能

加文·勞倫斯
第三章如何證成倫理命題:亞裏士多德的方法

理查德·剋勞特
第四章中道的核心學說

羅薩琳·赫斯特豪斯
第五章亞裏士多德論倫理德性與美好

加布裏埃爾·理查森·李爾
第六章亞裏士多德論自願

蘇珊·索維·梅耶爾
第七章亞裏士多德論靈魂的偉大

羅傑·剋裏斯普
第八章亞裏士多德的正義

查爾斯·楊
第九章亞裏士多德論理智德性

C. D. C. 裏夫
第十章實踐三段論

寶拉·高特裏布
第十一章不自製與自製

A. W. 普萊斯
第十二章亞裏士多德倫理學中的快樂與痛苦

多羅西婭·弗雷德
第十三章《尼各馬可倫理學》中的友愛論

珍妮弗·懷廷
第十四章亞裏士多德的政治倫理學

馬爾科姆·斯科菲爾德
第十五章阿奎那、自然法與亞裏士多德主義的幸福論

T.H.埃爾文
第十六章亞裏士多德與當代倫理學

薩拉·布羅迪
亞裏士多德文本索引
索引
譯後記

前言/序言







布萊剋維爾《尼各馬可倫理學》指南 導論:理解亞裏士多德的倫理思想 亞裏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是西方哲學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倫理學著作之一。它不僅奠定瞭倫理學的研究框架,更深入探討瞭人類追求幸福、德性以及理想生活的本質。本書旨在於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入理解和掌握亞裏士多德復雜而精妙倫理思想的鑰匙。本書並非對《尼各馬可倫理學》原文的逐字逐句的復述,而是緻力於剝離其錶層含義,挖掘其核心論點,並梳理其內在邏輯,幫助讀者構建起對亞裏士多德倫理體係的清晰認知。 我們將從亞裏士多德關於“善”的根本問題齣發,探討他如何將“善”置於一切事物追求的目標和目的性的基礎上。讀者將瞭解到,在亞裏士多德看來,人類的最高善即是“幸福”(eudaimonia),而幸福並非簡單的快樂或物質享受,而是一種基於德性活動的、符閤理性原則的生活。本書將引導讀者深入探究亞裏士多德對德性的定義及其分類,理解智德與體德的區彆,以及它們如何通過習慣和實踐得以培養。 第一部分:幸福的本質與目的 本書的開篇將聚焦於亞裏士多德對“幸福”的獨特闡釋。他認為,任何技藝、探究,乃至行動和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的。然而,這些善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一個層級關係,其中必然存在一個最高的善,它之所以是善,並非為瞭其他事物的善,而是它自身就是目的。亞裏士多德通過分析人類活動的普遍目標,確立瞭“幸福”作為此最高善的地位。 讀者將深入理解“幸福”在亞裏士多德哲學中的含義,它不僅僅是一種心理狀態,更是一種與人相稱的、高尚的活動,是一種“閤乎德性的靈魂活動”。本書將詳細闡述亞裏士多德如何區分幸福與偶然的幸運,強調幸福的內在性和持續性。我們將探討亞裏士多德提齣的“人的功能”(ergon)概念,並以此為基礎,論證幸福是人在其獨特功能,即理性的活動中達到的圓滿狀態。 第二部分:德性:實現幸福的基石 《尼各馬可倫理學》的核心在於對“德性”(arete)的探討。本書將係統梳理亞裏士多德關於德性的理論,首先區分瞭兩種主要德性:智德(intellectual virtues)與體德(moral virtues)。 智德: 涉及理性能力的卓越,包括科學的知識(episteme)、技藝(techne)、智慧(sophia)、明智(phronesis)和理解力(nous)。本書將解析這些智德的定義、作用及其相互關係,尤其會深入探討“明智”(phronesis)在倫理生活中的關鍵作用。明智並非僅指理論上的知識,而是一種實踐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在具體情境中辨彆善惡,做齣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體德: 涉及行為和情感的適度,是性情上的卓越。亞裏士多德認為,體德並非天生,而是通過反復實踐和習慣養成。本書將詳細闡釋體德的“中道”(mesotes)理論,即每種體德都居於兩種極端(過度與不及)之間。例如,勇敢是魯莽與怯懦之間的中道,慷慨是揮霍與吝嗇之間的中道。我們將通過具體的例子,說明如何理解和把握這些中道,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它們。 本書還將探討德性之間的內在聯係,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成一個人的品格。我們將分析亞裏士多德關於德性産生原因的論述,強調環境、教育和個人努力在培養德性過程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行動、選擇與責任 在亞裏士多德的倫理體係中,行動與選擇是理解德性與幸福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書將深入分析亞裏士多德關於“自願”(voluntary)與“非自願”(involuntary)行動的區分。他認為,隻有對於自願的行動,我們纔能施加贊揚或譴責,也隻有它們纔能構成我們道德責任的基礎。 我們將詳細考察亞裏士多德對“選擇”(prohairesis)的論述。選擇並非簡單的欲望或意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指嚮特定目的的意願。本書將闡明,選擇是理性的産物,是意誌與理智結閤的體現,並且它直接關聯著個體的德性水平。通過分析“意圖”(boulesis)、“欲望”(epithymia)和“同意”(synkatathesis)等概念,讀者將更清晰地理解選擇的復雜過程。 本書還將探討亞裏士多德關於“過失”(hamartia)和“非正義”(adikia)的觀點,以及它們與個體責任之間的關係。我們將分析,在亞裏士多德看來,個體對於自己的行為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因此,對自身行為的後果也負有相應的責任。 第四部分:友誼與社群生活 亞裏士多德認為,友誼(philia)在人類幸福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書將深入探討他關於友誼的經典分類:基於功利、基於快樂以及基於德性的友誼。 功利之友: 這種友誼建立在雙方能從彼此那裏獲得實際利益的基礎上,一旦利益消失,友誼也隨之結束。 快樂之友: 這種友誼建立在雙方能從彼此那裏獲得愉悅感的基礎上,同樣具有易逝性。 德性之友: 這是亞裏士多德最為推崇的友誼形式。這種友誼建立在雙方都擁有良好的品格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其基礎是對方自身的優秀品質,因此這種友誼最為穩固和持久,並且能夠促進雙方德性的成長。 本書將深入分析德性之友對於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的意義,以及這種友誼是如何體現瞭亞裏士多德的倫理理想。同時,我們將探討亞裏士多德關於社群生活和政治生活(polis)與個人幸福之間的緊密聯係。他認為,人是“政治的動物”(zoon politikon),個體隻有在城邦中纔能實現其全部潛能。本書將考察亞裏士多德對不同政體的評價,以及他如何將德性倫理與政治哲學相結閤,論證一個良好的政體對於培養公民的德性、從而促進全體幸福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實踐的反思與當代意義 《尼各馬可倫理學》並非陳舊的哲學理論,而是對人類生活實踐的深刻反思。本書的最後一篇將引導讀者將亞裏士多德的倫理思想置於當代語境下進行審視。我們將探討亞裏士多德的德性倫理觀如何挑戰瞭現代功利主義和義務論等倫理思潮,並提供一種不同於規則導嚮的、更加關注個體品格塑造的倫理視角。 本書將引導讀者思考,在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的現代社會,亞裏士多德關於追求卓越、培養理性、以及建立真誠友誼的理念,如何依然能夠為我們提供深刻的啓示。我們將討論如何理解和踐行“中道”原則,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保持審慎和反思,以及如何通過有意識的習慣養成來構建更加充實和幸福的人生。 本書旨在成為讀者探索亞裏士多德深邃倫理世界的可靠嚮導,幫助讀者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把握“為什麼”和“如何做”,最終啓迪讀者在自己的生活中踐行亞裏士多德的智慧,追求屬於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用戶評價

評分

第五段評價: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與智者的深度對話,而不是單嚮的信息灌輸。作者的敘述口吻是極其謙遜而又自信的,他似乎深知自己正在引導讀者進入一個思想的寶庫,因此措辭極其審慎。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對其他古希臘思想傢(如柏拉圖)觀點的對比分析,這種橫嚮的比較極大地豐富瞭我對亞裏士多德倫理學獨特性的理解。例如,當討論到德性作為習性的培養時,書中對“習慣養成”過程的描繪,細緻到令人動容,仿佛親身經曆瞭美德的塑造過程。這本書的排版和引文標注也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使得讀者在需要迴溯原著進行核對時,能夠非常順暢地完成。總而言之,這是一本紮根於文本、麵嚮未來的倫理學導讀,它成功地將一部數韆年前的經典,變得既鮮活又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評分

第三段評價: 對於哲學初學者而言,麵對亞裏士多德的著作常常會産生一種“敬畏”乃至“畏懼”的情緒。這本書恰恰解決瞭這種心理障礙。它的編排結構非常人性化,不是按照書捲的順序堆砌理論,而是根據主題的邏輯關聯進行瞭重組。這使得讀者可以先建立起對核心概念的整體認知,再逐步深入到細節的辯論中。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幸福”(Eudaimonia)概念的闡述,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快樂”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其作為一種持續的、理性的生命活動這一深層含義。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對照案例與我自身生活經驗的契閤度。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能夠將冷峻的哲學思辨,轉化為對個人如何過好一生的實用性反思,它提供瞭一種框架,幫助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目標和行為準則,非常具有啓發性。

評分

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亞裏士多德思想的全新大門。我之前在閱讀原著時,總是感覺那些概念太過於抽象和古老,常常迷失在對“至善”和“德性”的討論中,抓不住重點。但是這本指南的處理方式非常精妙。它不是簡單地對文本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或解釋,而是巧妙地構建瞭一個現代人能夠理解的認知框架。比如,它對“中道”的闡釋,不再僅僅是數學上的中點,而是結閤瞭現實生活中的情境,用非常生動的案例來展示如何在激情和冷漠之間找到平衡。閱讀過程中,我能明顯感覺到作者在努力架起古希臘哲學與當代倫理睏境之間的橋梁。對於那些想要深入理解亞裏士多德,但又苦於原著晦澀難懂的讀者來說,這本指南提供的結構化思維和深入剖析,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幫手。它讓你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對倫理難題的思辨之中。

評分

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的齣版,可以說是為所有對古典倫理學感興趣的嚴肅讀者送上瞭一份厚禮。它的寫作質量達到瞭教科書與學術專著之間的完美平衡點。我注意到,作者在闡釋一些關鍵術語時,非常注重曆史語境,這對於避免將古代概念用現代的、扭麯的視角去誤讀至關重要。例如,書中對“友愛”(Philia)的層級劃分和意義探討,就處理得極為審慎和細緻,區分瞭不同類型友誼在德性實現中的角色差異。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把握得很好,既有深入的哲學論證,也有恰到好處的總結和提煉,不會讓人在冗長的論述中感到疲憊。對我而言,它最大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種“批判性閱讀”的工具,讓我不僅能理解亞裏士多德說瞭什麼,更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說,以及他的論證在邏輯上是如何建構起來的,這對於提升哲學思辨能力極為有益。

評分

第二段評價: 說實話,我本來對這種“指南”類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它們會為瞭追求易讀性而犧牲掉原著的深度和復雜性。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試圖把《尼各馬可倫理學》“簡化”成一本速食讀物,反而是在保持其思想原貌的同時,提供瞭一套極其清晰的導航係統。作者對文本的細讀功力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我以前讀過但一掃而過的地方,在這裏都得到瞭詳盡的挖掘和梳理。特彆是對於“實踐智慧”(Phronesis)的探討,我感覺作者下瞭大功夫,將它放在整個德性論的邏輯核心進行展示,使得整本書的脈絡豁然開朗。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帶著一種學者特有的冷靜和洞察力,讀起來雖然需要集中精神,但那種智力上的滿足感是無可替代的。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你探索哲學迷宮時,為你指齣每一步的理論依據和潛在的陷阱。

評分

內容簡介

評分

乾淨整潔有塑封,內容質量非常好。

評分

很好

評分

&mdash;&mdash;托馬斯·曼

評分

很好的一本書,如果可以有更好的翻譯就好瞭。裏麵的很多論文都是非常典型和有代錶性的,值得好好研讀

評分

這本《指南》收集瞭亞裏士多德倫理學研究領域的一些知名專傢的論文,就《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所討論的主要問題進行梳理和辨析,而且不蔽門戶之見,網羅各傢,是本很不錯的指南,讀來大有裨益。

評分

又快又好。。。。。。。。。。。

評分

這本《指南》收集瞭亞裏士多德倫理學研究領域的一些知名專傢的論文,就《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所討論的主要問題進行梳理和辨析,而且不蔽門戶之見,網羅各傢,是本很不錯的指南,讀來大有裨益。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