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法門:藏傳佛教宗派

秘密法門:藏傳佛教宗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誌建,楊勝利 著
圖書標籤:
  • 藏傳佛教
  • 密宗
  • 宗派
  • 佛教哲學
  • 西藏文化
  • 修行
  • 曆史
  • 宗教
  • 文化
  • 靈修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州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4846083
版次:1
商品編碼:1168676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華夏文庫佛教書係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3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中華大地上,有一個地,讓人魂牽夢繞,流連忘返;這裏曾把格薩爾王的史詩傳頌,也曾把倉央嘉措的情歌傳唱;這裏五彩的經幡迎風獵獵,潔白的哈達到處飄揚;這裏磕長頭的信徒滿臉虔誠,轉經的老阿媽笑容溫良……這就是神聖、神秘、神奇的雪域聖地——西藏。這裏濃鬱的佛教文化,使一切神聖、神秘、神奇顯得那樣自然,那樣恬淡,那樣純淨。

內容簡介

  佛教在西藏的初興,始於7世紀。當時很多僧人來往於長安、拉薩、印度之間,交流佛法。以9世紀時大規模禁佛運動為界,藏傳佛教分為前弘期和後弘期。後弘期中,尤其是11世紀以後,因不同師承、不同修持、不同經典及不同理解、不同地域和施主等因素,形成瞭藏傳佛教主要的五個宗派:寜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
  《秘密法門:藏傳佛教宗派》綜理瞭五宗派的開山祖師、教法體係、宗派形成、駐锡之地,諸宗派之間的關係,諸宗派與世俗社會的關係。

目錄

緒言 佛陀世界裏的奇葩
——藏傳佛教
一 紅帽派
——寜瑪派
1 蓮華生與“三素爾”
2 九乘圓滿
3 經典傳承與伏藏傳承

二 燃燈佛授
——噶當派
1 阿底峽與仲敦巴
2 “三士道”法
3 三大教法傳承

三 傢族相傳
——薩迦派
1 貢卻傑波
2 道果教授
3 薩迦五祖

四 白教
——噶舉派
1 建宗源流
2 方便解脫
3 四大八小

五 善規與黃帽
——格魯派
1 宗喀巴
2 戒律善規
3 達賴與班禪世係
藏傳佛教法器與文物圖錄

精彩書摘

  《秘密法門:藏傳佛教宗派》:
  關於噶當派仲敦巴弟子的傳承,還必須注意阿底峽另外一名弟子俄·勒貝喜饒所創建的桑浦寺的傳承。
  俄·勒貝喜饒圓寂後,由他的侄子兼弟子俄·羅丹喜饒繼任桑浦寺住持。俄·羅丹喜饒(1059~1109),從小跟隨俄·勒貝喜饒修習佛法,17歲受師命赴剋什米爾求法,前後共達17年之久,廣拜名師係統研習佛法。在此期間,曾赴尼泊爾等地拜師專門修習密法。迴藏後,他校訂和翻譯瞭大量的佛經,可以說藏傳佛教中一切大論的講說,都可溯源於噶當派。其以俄·勒貝喜饒及俄·羅丹喜饒為代錶人物,被稱為大、小俄譯師。小俄譯師俄·羅丹喜饒在拉薩、桑耶講經,廣授因明學、慈氏五論、中觀等佛教顯宗經論,從學弟子達2.3萬餘人。1109年,他在桑耶寺附近圓寂,享年50歲。
  在俄·羅丹喜饒的數萬名弟子中有著名的四大弟子,即香蔡邦·麯吉喇嘛、卓羅巴·洛智瓊奈、瓊仁欽劄、寨喜饒帕。這四大弟子繼續弘揚大、小俄譯師所開創的桑浦寺教法體係,即因明學和辯經學,為噶當派贏得瞭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極大地擴張瞭噶當派的勢力。
  ……
《秘密法門:藏傳佛教宗派》一書,旨在深入淺齣地剖析藏傳佛教各主要宗派的核心教義、傳承淵源、修行實踐以及它們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版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書並非對佛教教義的枯燥羅列,而是力求展現一個生動、立體、富有曆史縱深的藏傳佛教世界。 第一章:藏傳佛教的起源與發展 本章將追溯藏傳佛教的源頭,從它如何隨著印度佛教的傳播而傳入吐蕃,經曆早期翻譯運動,到成為吐蕃王朝的國教,再到曆經薩迦、噶舉、寜瑪、格魯等各大傳承的形成與發展,直至近代。我們將探討地理環境、政治力量、文化交流等多種因素如何共同塑造瞭藏傳佛教獨特的麵貌。重點將放在早期漢藏佛教的互動,以及藏傳佛教如何吸納、融閤和創新,形成瞭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行不悖的獨特體係。 第二章:寜瑪派——古老傳承的紅帽法門 寜瑪派,意為“古密”,是藏傳佛教最古老的傳承之一。本章將深入探究寜瑪派的獨特之處,包括其不依譯師、直譯教法的“舊譯”傳統,以及其獨特的“大圓滿”教法。我們將介紹寜瑪派的核心經典《大藏經》的組成,以及其修行體係中“九乘判教”的獨特理解。本書將詳細闡述寜瑪派的“經、續、竅訣”三寶傳承,重點分析“大圓滿”法在不同層次的開顯,從“立斷”到“頓超”,展現其直指心性、即身成佛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會介紹寜瑪派著名的活佛轉世製度,以及其在藏區社會的廣泛影響。 第三章:噶舉派——口傳心授的白帽法門 噶舉派,意為“傳承”,以其口傳心授、不立文字的修行方式而聞名。本章將重點介紹噶舉派四大分支:止貢噶舉、帕竹噶舉、麯彌噶舉、噶瑪噶舉,以及其中的分支。我們將深入分析噶舉派的核心教法,如“大手印”法,闡述其如何通過觀修證悟空性,實現與佛陀的無彆。本書將詳細解讀“大手印”的四瑜伽——離戲瑜伽、光明瑜伽、閤物瑜伽、離有為瑜伽,以及其在實修中的次第。同時,也會介紹噶舉派獨特的“那洛六法”等重要修行法門,並追溯其曆代大成就者的傳奇故事,如瑪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等,展現其傳承的鮮活生命力。 第四章:薩迦派——花冠之莊嚴 薩迦派,以其深厚的學理和精深的教法著稱,其寺院所在地薩迦寺因其獨特的“薩迦五祖”而聞名。本章將重點闡述薩迦派的核心教義,特彆是其“道果”法。我們將深入分析“道果”的三個階段:見道、修道、無學道,以及其精微的教理推演。本書將詳細介紹薩迦派的“道果”法如何將證悟的道路分為“因”和“果”兩個主要部分,以及如何在修行中次第瞭達“樂空不二”、“明空不二”等境界。同時,也會關注薩迦派在藏區曆史上的政治影響力,以及其在佛學研究和辯經製度上的貢獻。 第五章:格魯派——善規之光芒 格魯派,意為“善規”,是藏傳佛教中最晚形成但最具影響力的宗派。本章將深入剖析格魯派的興起,及其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改革。我們將重點介紹格魯派的核心教法,如“三主要道”、“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等,以及其強調“顯密兼修”、“以顯開顯密”、“密顯一體”的修行理念。本書將詳細闡述格魯派如何通過嚴謹的戒律、係統的聞思、精進的辯經,以及對密宗修行的嚴格要求,來培養閤格的修行者。同時,也會探討格魯派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其對於維護世界和平的積極作用。 第六章:其他重要傳承與分支 除瞭四大宗派,藏傳佛教還存在其他重要的傳承與分支,它們同樣承載著佛法的精髓。本章將簡要介紹一些不容忽視的傳承,如覺囊派及其獨特的“時輪金剛”法,以及苯教與藏傳佛教的互動與融閤。我們將探討這些傳承如何在曆史長河中發展,以及它們在特定地區和人群中的影響。重點將放在介紹它們在教義、修行方法上的特色,以及與主流宗派的異同。 第七章:藏傳佛教的修行實踐 本章將聚焦於藏傳佛教的實際修行層麵,包括但不限於:觀修、儀軌、禪定、密法修持等。我們將詳細介紹藏傳佛教的“道次第”修行,從皈依、發心,到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展現其完整而係統的修行體係。本書將通過具體的案例和描述,讓讀者瞭解藏傳佛教修行者是如何通過日復一日的精進實踐,來淨化身心,證悟真理的。同時,也會介紹藏傳佛教中的一些特殊修行法,如“斷法”、“普巴金剛”等,並探討其背後的哲學意義。 第八章:藏傳佛教的藝術與文化 藏傳佛教的魅力遠不止於教義,其宏偉的藝術成就同樣令人嘆為觀止。本章將探討藏傳佛教的唐卡、壁畫、雕塑、壇城等藝術形式,以及它們在弘揚佛法、錶達教義方麵的獨特作用。我們將分析不同宗派在藝術風格上的差異,以及它們如何通過色彩、構圖、象徵符號來傳達深邃的佛學思想。同時,本章也將觸及藏傳佛教的音樂、舞蹈、文學等文化領域,展現其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第九章:藏傳佛教的現代意義 在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藏傳佛教展現齣怎樣的現代價值?本章將探討藏傳佛教如何應對現代社會的挑戰,以及其教義如何在當下提供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指引。我們將分析藏傳佛教在環保、和平、慈悲等方麵的理念,以及它們如何為解決現代社會麵臨的諸多問題提供啓示。本書將關注藏傳佛教在國際社會的傳播與交流,以及其在促進不同文化理解與和諧共處方麵的積極作用。 《秘密法門:藏傳佛教宗派》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生動瞭解藏傳佛教的窗口。本書力求做到: 內容翔實,體係完整: 涵蓋藏傳佛教的起源、各大宗派的教義與傳承、修行實踐、藝術文化以及現代意義,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 語言生動,通俗易懂: 避免艱澀的術語,用現代漢語和形象的比喻,讓普通讀者也能領略藏傳佛教的博大精深。 視角多元,曆史縱深: 從曆史、文化、社會等多個維度,展現藏傳佛教的演變過程及其深遠影響。 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在尊重佛教教義和學術嚴謹性的基礎上,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啓發性,引發讀者的思考與共鳴。 通過本書,我們希望讀者不僅能夠認識藏傳佛教的“法門”,更能體會其“秘密”之處——那份直指心性、超越語言的智慧與境界。這是一次探尋心靈淨土的旅程,一次與古老智慧的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這種主題的書籍會枯燥乏味,充斥著晦澀難懂的術語,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象。敘事風格非常流暢自然,即便是對初學者來說,也像是聽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在娓娓道來。作者擅長運用生動的比喻和恰到好處的典故,將那些抽象的哲學概念具象化。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修行者日常生活的描寫,那種在艱苦環境中堅守信仰的毅力,讀來令人心生敬意。書中對“大手印”和“大圓滿”等高階修法的介紹,雖然沒有深入到實際操作層麵,但其精神內核的闡述卻十分到位,讓人感受到藏傳佛教體係的完整性和圓融性。與其說這是一本學術著作,不如說它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探索之旅,它讓我開始思考自身的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之間的關係。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漸進式的,初讀時會感到信息量巨大,需要集中精力去消化那些復雜的傢族傳承綫索和教法分支。但一旦度過瞭最初的適應期,就會發現作者構建瞭一個極其嚴謹的知識體係。我最欣賞的是它對“不共法”的解釋,即某個特定傳承獨有的教法和秘密儀軌。作者沒有一味地強調其神秘性,而是將其置於整個佛教哲學框架下進行闡釋,強調其在特定弟子群體中的必要性與功能性。這種深入骨髓的講解,讓我對整個藏傳佛教體係的結構有瞭透徹的認識,明白它為何能曆經韆年而不衰。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每次都能帶來新發現的寶藏之書,它不僅傳授知識,更傳遞瞭一種對智慧和覺醒的不懈追求精神。

評分

這本關於西藏佛教的書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門。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將那些深奧的教義和復雜的傳承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我尤其欣賞他對不同教派之間細微差異的剖析,那種對曆史淵源和哲學思想的深度挖掘,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産生“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原之上,親耳聆聽那些古老的教導。書中對壇城、曼陀羅的描繪,那種色彩的運用和象徵意義的解讀,極富畫麵感,讓人不得不為之贊嘆。這本書絕非泛泛而談的入門讀物,它對宗派的起源、核心人物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們在曆史轉摺點上的作用,都有著紮實的考據支撐。讀完之後,我對藏傳佛教的整體認知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起來,這得益於作者清晰的邏輯結構和嚴謹的學術態度。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宏大而又細緻的視角來審視藏傳佛教的曆史長河。它沒有偏袒任何一個派彆,而是力求客觀地呈現齣各個傳承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土壤中生根發芽、發展壯大,並與其他思想進行碰撞與融閤的。我驚喜地發現,作者在處理那些復雜的曆史爭議時,展現齣瞭極高的平衡感,既尊重傳統文獻的記載,又不乏批判性的思考。特彆是關於政教閤一的曆史階段,書中對權力和信仰之間微妙平衡的論述,非常引人深思,揭示瞭宗教在世俗世界中的復雜角色。這種多維度的分析,使得全書的厚重感油然而生,讓人在閱讀時不得不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每一個章節的內涵。

評分

我是一個對圖像和符號特彆敏感的讀者,這本書在視覺呈現上給瞭我極大的滿足感。雖然我無法直接看到書中的配圖,但作者對壁畫、唐卡上細節的文字描述,簡直是神來之筆。例如,對某位菩薩手持法器的特定姿態、麵部錶情的細微變化,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能透過文字直接與古老的藝術對話。這種對“可見”與“不可見”世界連接點的捕捉,是這本書最迷人的特質之一。它教會我如何用一種更具深度和靈性的眼光去解讀那些宗教藝術品,不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美學欣賞上,而是開始探尋其背後蘊含的深層教義和宇宙觀。這本書極大地豐富瞭我對西藏藝術和精神世界的理解。

評分

很不錯的書,內容詳實

評分

很好的書

評分

買瞭先囤著慢慢看吧.慢慢學習.

評分

還沒看,看瞭再追加評價吧~

評分

很不錯的書,內容詳實

評分

包裝物流都沒問題

評分

隨喜結緣,值得擁有,方便快捷

評分

挺好用的,一直用這個牌子

評分

挺好用的,一直用這個牌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