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继承法(第六版) [Erbecht(6.Auflage)]

德国继承法(第六版) [Erbecht(6.Auflag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雷纳·弗兰克(Rainer Frank),[德] 托比亚斯·海尔姆斯(Tobias Helms) 著,王葆莳,林佳业 译
图书标签:
  • 德国法
  • 继承法
  • 民法
  • 法律
  • 德国
  • Erbrecht
  • 6
  • Auflage
  • 法律实务
  • 法学
  • 欧洲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58748
版次:6
商品编码:11693220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Erbecht(6.Auflag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3
字数:38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德国继承法(第六版)》在德国同类作品中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和专业性兼具的优势,且篇幅适中,言简意赅,可读性很强。

内容简介

  《德国继承法(第六版)》是德国目前新版本的继承法教科书,其立法、案例和文献均更新至2013年7月1日。《德国继承法(第六版)》着重论述德国继承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如共同遗嘱、继承证书、遗赠等,力图使读者在有限的篇幅中掌握德国继承法的概貌;书中附有大量图标和示例,便于读者理解;附录中的若干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了解德国法学教育中的法教义学分析方法。

目录

前言
中文版序
译者序
缩略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列表

第一章 引论
一、继承法和社会变迁
二、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三、自动取得原则和概括继受原则
(一)自动取得
(二)概括继受原则
四、被继承人和继承能力
五、继承法和《基本法》

第二章 法定继承
一、引言
二、血亲的法定继承权
(一)血亲的概念
(二)血亲继承的原则
1.亲系继承原则
2.晚辈血亲继承和长辈血亲继承
3.代位继承
(三)第一顺位继承人
(四)第二顺位继承人
(五)第三顺位继承人
(六)第四和更远顺位继承人
三、非婚生子女的法定继承权
(一)历史发展
(二)旧法的继续适用
四、配偶的法定继承权
(一)导言
(二)配偶继承权的条件
1.婚姻之存在
2.婚姻存在时配偶继承权的排除
(三)配偶的继承份额
(四)夫妻财产制对配偶继承权的影响
1.夫妻财产法和继承法的相互影响
2.增益共有制
3.分别财产制
4.共有财产制
5.德、法任意增益共有财产制
(五)配偶的先取份和“三十天扶养费”
1.先取份(第1932条)
2.“三十天扶养费”(第1969条)
五、登记生活伴侣的法定继承权
(一)引言
(二)生活伴侣继承权的条件
(三)生活伴侣的继承份额
(四)财产制对生活伴侣继承权的影响
(五)先取份和“三十天扶养费”
六、国家的法定继承权

第三章 遗嘱自由及其限制
一、遗嘱自由的概念和意义
二、对遗嘱自由的保护
三、遗嘱自由的限制
(一)特留份权利
(二)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第134条)
(三)违反公序良俗(第138条)

第四章 遗嘱能力和遗嘱的亲自设立
一、引言
二、遗嘱能力
(一)年龄要求
(二)精神错乱导致的无遗嘱能力
(三)被照管人的遗嘱能力
三、亲自设立遗嘱
(一)不得代理
(二)依据第2065条的自我决定
1.第2065条第1款
2.第2065条第2款
3.意定条件

第五章 遗嘱的形式
一、引言
二、普通形式遗嘱
(一)自书遗嘱(第2247条)
1.意义
2.遗嘱的存在
3.亲自书写
4.签名
5.地点和时间说明
6.遗嘱的保管(第2248条)
(二)在公证人面前做成的公开遗嘱(公证遗嘱)
1.意义
2.设立方式
3.在公证人面前的程序
三、特殊形式遗嘱
(一)共性和目的
(二)特殊形式遗嘱的类型
1.市长遗嘱(第2149条)
2.三证人遗嘱(第2250条)
3.海上遗嘱(第2251条)

第六章 遗嘱的撤回
一、引言
二、撤回的形式
(一)通过遗嘱撤回(第2254条、第2258条)
(二)通过销毁或变更而撤回(第2255条)
(三)通过从官方保管取回遗嘱而撤回(第2256条)
三、对撤回的撤回

第七章 对遗嘱的解释和撤销
一、遗嘱的解释
(一)阐释性解释
(二)补充性解释
(三)法定解释规则
1.引言
2.倾向于有效的解释
3.对晚辈直系血亲的给予
4.对于配偶或订婚者的给予
5.受益人不确定的情形
6.附条件的给予
二、遗嘱的撤销
(一)引言
(二)撤销事由
1.内容错误和表示错误(第2078条第1款)
2.动机错误(第2078条第2款第1种情况)
3.不法胁迫(第2078条第2款第2种情况)
4.忽略特留份权人
(三)撤销权人
(四)撤销表示
(五)撤销权的丧失
1.撤销期间(第2082条)
2.对可撤销处分的认可
(六)撤销效果
……

第八章 继承人指定
第九章 先位继承和后位继承
第十章 遗赠、负担和遗产分割指定
第十一章 遗嘱执行人
第十二章 共同遗嘱
第十三章 继承契约
第十四章 基于死亡的生前行为
第十五章 继承的接受与拒绝
第十六章 继承证书
第十七章 继承回复请求权
第十八章 继承人对遗产债务的责任

精彩书摘

  《德国继承法(第六版)》:
  若被继承人指定儿媳妇或女婿为受益人(Zuwendungen an Schwiegerkinder),而婚姻在遗嘱设立后废止或离婚的,同样适用上述针对非婚共同生活的解释规则。也就是说,对于儿媳或女婿的终意给予不以婚姻存续为条件。对此联邦最高法院正确地指出,被继承人指定儿媳或女婿为继承人的,不适用第2077条。
  5.受益人不确定的情形
  针对受益人存在疑问的情形,第2066—2068条、第2070—2073条规定了相应的解释规则。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通过阐释性解释或补充性解释仍不能获得确切结论,且被继承人不存在相反意愿的,才能适用这些规范。
  例如,若被继承人指定其法定继承人或亲属为继承人,但未作详细规定的,此时若通过解释也不能确定被继承人意图,即存在疑义,应认为继承发生时的所有法定继承人均为受益人。
  若被继承人指定“子女”为受益人,且子女之一在遗嘱做成前死亡的,有疑义时,由受益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依照法定继承代替受益。第2068条的出发点在于,被继承人提到“子女”时,应包括已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
  ……

前言/序言



德国继承法(第六版)导读:现代家族财富传承与法律实践的基石 本书并非《德国继承法(第六版)[Erbrecht (6. Auflage)]》,而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理解德国继承法体系的替代性视角。本书关注的重点在于解析当前社会背景下,家族财富传承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并侧重于非诉讼争议解决、财富结构规划以及国际私法在继承领域的影响。 --- 第一部分:现代财富结构下的继承规划与挑战 第一章:家族企业的持续性与所有权结构重塑 在当代经济体中,家族企业是许多经济体的支柱。然而,继承往往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具破坏性的事件。本书将探讨在德国法律框架下,如何通过精密的股权架构设计和契约安排,确保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我们将详细分析《公司法》与《继承法》的交叉点,特别是如何利用遗嘱信托(Erbvertrag)或继承人之间的股权购买协议(Abfindungsverträge)来避免僵局。 本章将特别关注“非继承人”(如职业经理人或非家族成员的合伙人)在企业继承中的权利平衡问题,以及如何在尊重法定继承人利益的同时,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运营效率。我们将深入剖析“继承清算义务”(Ergänzungspflicht)在企业估值中的应用,确保继承份额的公平分配不损害企业的流动性。 第二章:跨国资产的继承与国际私法适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德国家庭拥有位于不同司法管辖区的资产(如不动产、金融投资组合或知识产权)。这使得《德国民法典》(BGB)中的继承法律关系面临“连接点”(Anknüpfungspunkte)的选择难题。 本书将详尽阐述欧盟《继承条例》(Europäische Erbrechtsverordnung, EU-ErbVO)对德国继承法实践的具体影响。我们将对比分析“习惯居住地原则”(Letzter gewöhnlicher Aufenthalt)与“国籍原则”(Staatsangehörigkeitsprinzip)在实际操作中的冲突与协调。案例研究将集中于非欧盟居民的德国资产继承,以及德国继承人对海外资产的申报与税务处理。我们不仅关注继承的程序问题,更侧重于跨司法管辖区税务规划的策略,如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利用。 第三章:数字遗产的法律地位与处理 在信息时代,个人数字资产(包括社交媒体账户、加密货币、云存储中的知识产权文件乃至数字收藏品)已成为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法律在处理“数字遗嘱”(Digitale Verfügung von Todes wegen)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 本书专门辟出章节,探讨现行《继承法》框架下对数字资产的界定——它们是应被视为“有形财产”(Sachen)还是“权利”(Rechte)?我们将分析法院对服务提供商(如科技公司)在提供访问权限时的法律义务,以及设立“数字遗嘱信托”的可行性。重点在于,如何确保执行人(Testamentsvollstrecker)能够合法有效地管理和转移这些高度依赖特定平台和协议的资产。 --- 第二部分:争议解决与替代性机制 第四章:家族和解与继承调解的实务技巧 继承纠纷往往是情感驱动型的,其解决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高超的谈判和调解技巧。本书强调,诉讼是最后的手段。我们将详细介绍在德国法律体系下,如何运用专业的继承调解(Erbschaftsmediation)来化解家庭矛盾。 本章提供了从前期评估到最终和解协议达成的具体步骤。讨论内容包括:调解中的“遗嘱效力争议”处理、非正式的财产补偿机制设计(如“部分继承份额的现金化”)、以及如何利用“家庭宪章”(Familienverfassung)来预防未来的冲突。我们将展示调解方案如何超越严格的法定继承份额,以实现家庭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第五章:遗嘱有效性挑战与证据规则 尽管人们试图通过遗嘱来安排后事,但遗嘱的有效性常常在继承开始后受到挑战。本书深入剖析了《德国民法典》§2229(遗嘱能力)、§2247(书面形式)以及§2262(撤销)条款的司法解释。 我们重点分析“胁迫”(Drohung)和“欺诈”(Täuschung)在遗嘱制定中的认定标准,这些标准在实践中往往模糊不清。此外,本书详细介绍了在遗嘱无效诉讼中,证据的收集、鉴定(如笔迹鉴定)和法庭采信的规则。特别关注“推定有效条款”(Vermutungsregeln)在举证责任转移中的作用,帮助法律从业者和当事人理解如何构建有力的抗辩或攻击基础。 --- 第三部分:社会保障与继承的边缘问题 第六章:社会福利与继承权的回溯保护 在特定情况下,继承的开始会影响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计算和给付。本书探讨了社会保障机构(如养老保险机构或社会救助机构)对已故者遗产的追偿权(Rückforderungsansprüche)。 我们将分析“社会救助的继承人义务”(Unterhaltspflicht des Erben)与“遗产的清偿责任”之间的界限。重点关注《社会法典》对继承人收入和资产的审查标准,以及继承人如何合法利用继承所得进行有效的税务和资产隔离规划,以维护家庭的经济稳定。 第七章:遗嘱执行人的角色、权限与责任的拓展 遗嘱执行人(Testamentsvollstrecker)在复杂的现代继承案件中,其职能已远超简单的资产交付。本书侧重于执行人在企业继承、跨国资产清算以及处理高度敏感的家庭争议中的介入点。 我们详细阐述了执行人在处理“继承共同体”(Erbengemeinschaft)内部矛盾时的法定权限,以及他们在面临外部债权人索赔时的防御性措施。此外,本书还涵盖了执行人因渎职、滥用职权或违反信义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Haftung),以及如何通过保险工具来分散这些职业风险。 --- 结论:面向未来的继承法实践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超越传统教科书框架的视角,着重于继承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技术和经济环境中的适应性与前瞻性。它为处理高净值、跨国界、涉及复杂商业实体的继承案件提供了深度工具箱。通过对司法实践的深入剖析和对替代性解决方案的强调,本书是法律专业人士、企业主以及关注家族财富长期规划者的必备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兴趣的读者,我购买《德国继承法(第六版)》[Erbrecht(6.Auflage)],是希望能够透过这部法律,去探寻德国社会变迁的脉络。法律并非一成不变,它是社会发展和价值观演变的镜子。我很好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德国的继承法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哪些历史事件或社会思潮对它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其继承法是否因此进行了调整?又或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家庭、婚姻、以及个人财产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些又如何在继承法中得以体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法律条文,更能包含一些历史的溯源和背景介绍,让我能够理解这些法律条款诞生的土壤。我设想,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翻阅一部德国社会史的法律篇章,从中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流转。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德国社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评分

终于下定决心要研究德国的继承法了,这本书的名字——《德国继承法(第六版)》[Erbrecht(6.Auflage)]——虽然听起来有些枯燥,但拿到手后,那厚实的纸张和严谨的排版,就已经让我感受到它不同于一般科普读物的分量。我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纯粹是因为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让我觉得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关于财产传承的法律规定。我一直觉得,法律就像是一张看不见的网,而继承法,则是在这张网上最容易触碰到、也最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一环。想象一下,当亲人离世,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还有那些生前辛苦积累的财富和物品,如何才能妥善地分配,既符合逝者的遗愿,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家庭纷争,这其中的学问可大着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开这层面纱,让我明白,即使是看似简单的赠与、遗嘱,在法律的框架下,也会有无数的细节需要考量。我尤其好奇,在德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法制健全的国家,他们的继承法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又有哪些独特的规定,能够给我们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一些启示。这本书的德语原名[Erbrecht(6.Auflage)]也暗示着其严谨性和学术性,我希望即便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找到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不至于被晦涩的法律条文所淹没。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专业人士,在与德国客户打交道时,经常会涉及到房产的继承和过户问题。因此,我非常需要一本权威、全面的《德国继承法(第六版)》[Erbrecht(6.Auflage)]来作为参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在德国,房产作为遗产的特殊性,以及在继承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严格的法律程序。例如,关于遗产的评估、税收的计算、以及过户手续的办理,这些都是我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遗嘱认证、法定继承份额、以及共有财产继承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此外,我也对德国在处理遗产纠纷方面的一些法律机制感到好奇,比如,是否有相关的调解或仲裁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继承人之间的争议。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实用的、操作性的指导,帮助我在处理与德国客户的房产交易时,能够更加专业和高效,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评分

我是一名在德国居住多年的外籍人士,最近因为亲戚在国内的遗产继承问题,让我深切体会到跨国法律的复杂性。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德国继承法(第六版)》[Erbrecht(6.Auflage)]。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理解在德国,一旦涉及遗产,外国人是否享有与本国公民同等的权利,以及在跨国继承中,德国法律会优先考虑哪国法律。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国内的法律咨询,发现不同国家对于继承的规定差异很大,尤其是关于遗嘱的效力、继承人的范围、以及税收方面的差异,常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解答我的疑问,让我明白在德国,如何才能确保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处理复杂跨国法律事务的基本原则。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了解,在德国,有哪些途径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以及如何与当地的律师进行有效沟通。毕竟,在异国他乡处理如此重要的法律事务,专业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评分

作为一名对欧洲社会文化颇感兴趣的旅行者,这次购入《德国继承法(第六版)》[Erbrecht(6.Auflage)],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德国社会运作逻辑的好奇。我常常在想,一个民族的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德国人以严谨、细致著称,那么他们的继承法,是否也体现了这种特质?我尤其关心的是,在德国,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如何界定的,尤其是在涉及遗产分配时,是否存在一些我们所不熟悉的、基于社会信任和责任的考量。比如,我曾在一些德国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看到过关于家族企业传承的描写,这背后一定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在支撑。这本书,我希望能够帮助我理解,德国社会是如何在法律层面,平衡个人自由(例如立遗嘱的权利)与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和子女)的法定继承权之间的关系的。我设想,这本书或许能让我窥见德国人对待“家庭”和“财产”这一概念的独特视角,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和有序。当然,我并不期待立即成为一个德国继承法专家,但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新的理解,或许可以启发我以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实践。

评分

1.1 法律推理理论

评分

前言

评分

前言

评分

出版说明

评分

目录

评分

总序

评分

出版说明

评分

第2章 道德判断的合理性斯堪的纳维亚语系的读者想必了解,《西方法律逻辑经典译丛:论法律与理性》是亚历山大·佩策尼克瑞典语著作《权利与理性》的改良版。然而,书中内容已有很大变化。作者希望那些改变可使《西方法律逻辑经典译丛:论法律与理性》的要点更为清晰。尤其是第2.3、2.4、3.2.4、5.4、5.8节这些关键章节以及第四章的内容都是全新的。《西方法律逻辑经典译丛:论法律与理性》包括了法律推理的大量事例以及对各种道德和法律理论的阐述。

评分

第1章 法律推理的雕境:道德评价抑或法律描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