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植物志(第一卷) [Flora Kunlunica Tomus 1]

昆仑植物志(第一卷) [Flora Kunlunica Tomus 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玉虎 编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昆仑山
  • 植物志
  • 植物分类学
  • 西藏
  • 青海
  • 新疆
  • 生物多样性
  • 植物区系
  • 科学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740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8117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Flora Kunlunica Tomus 1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3
字数:8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昆仑植物志(第一卷)》收录我国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地区截至目前所知的野生和重要的露天栽培维管束植物87科,仅有栽培种而无野生种的科不收录。其中,第一卷收录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杨柳科至十字花科,第二卷收录被子植物景天科至伞形科,第三卷收录被子植物杜鹃花科至菊科,第四卷收录被子植物香蒲科至兰科。

内容简介

  《昆仑植物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记载喀喇昆仑山一昆仑山地区植物的大型专著。全书分为4卷,共收录喀喇昆仑山一昆仑山地区迄今所知的维管束植物2 600余种(包括种下类型)。本卷收录蕨类植物门木贼科至槲蕨科11科、裸子植物门松科至麻黄科3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杨柳科至十字花科14科植物,总共28科141属504种4亚种69变种4变型。书中除在各属种名下列出其主要相关文献、形态特征、产地分布和生境外,还特别列出附带详细地点的凭证标本号以供查阅。另含属种检索表若干,墨线图版82个,彩色图版16个;书末附有植物中名索引和拉丁名索引,以及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范围图和山文水系图。
  《昆仑植物志(第一卷)》可供植物学,以及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林牧、中医药、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编写说明
编写分工
昆仑植物志第一卷系统目录

蕨类植物门
一 木贼科
二 阴地蕨科
三 中国蕨科
四 铁线蕨科
五 裸子蕨科
六 蹄盖蕨科
七 铁角蕨科
八 岩蕨科
九 鳞毛蕨科
十 水龙骨科
十一 槲蕨科

裸子植物门
十二 松科
十三 柏科
十四 麻黄科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离瓣花亚纲
十五 杨柳科
十六 桦木科
十七 桑科
十八 荨麻科
十九 檀香科
二十 蓼科
二十一 藜科
二十二 苋科
二十三 石竹科
二十四 毛莨科
二十五 小檗科
二十六 罂粟科
二十七 山柑科
二十八 十字花科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范围图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山文水系图
好的,这里为您创作一份《昆仑植物志(第一卷)》之外的其他植物志类书籍的详细简介。 --- 《西域植被考察报告:天山与阿尔泰山区域植物多样性研究(1950-1970)》 作者: 李鸿章、王志强 出版年份: 1978年 页数: 880页 装帧: 精装,附带彩色插图及手绘图谱 内容提要: 本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一项重要的西域植被考察工作的系统总结报告。该项目历时二十年,集中了当时国内顶尖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的植物群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科学考察。本书的焦点在于记录和分析这两个宏大山系中独特的、跨大陆的植被分布规律,尤其侧重于高山、冰缘带以及干旱草原过渡区域的植物群落结构。 第一部分:考察背景与方法论 本卷开篇详细阐述了此次考察的时代背景——新中国在构建区域生态平衡与资源利用规划中的迫切需求。作者团队首次系统地运用了“植被分带垂直梯度分析法”,结合了气候学、土壤学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精细的网格化采样。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所采用的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制作与保存的标准流程,以及如何利用早期气象站数据进行植被气候因子模拟的创新方法。 第二部分:天山山脉——水资源依赖型植被研究 天山山脉作为干旱气候区的重要水源地,其植被分布对冰川消融和季节性降水极为敏感。本部分集中探讨了天山北坡(湿润带)与南坡(干旱带)的植被差异。 北坡针叶林带: 详细描绘了新疆冷杉(Abies sibirica var. tianschanica)林带的群落组成、林下植被的垂直结构,并记录了这些森林对涵养水源的关键作用。书中首次提出了“天山冷杉林的水文生态功能指数”,用以评估其对下游绿洲的生态服务价值。 高山草甸与冰缘带: 聚焦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垫状植被和垫状草甸。记录了大量适应极端低温和强风环境的垫状草本植物,如雪莲属(Saussurea)的多种天山特有种。书中通过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分析,解释了这些植物如何通过低矮、紧密的生长形态来对抗恶劣环境。 河谷绿洲与灌丛: 详细考察了河流沿岸的柳属(Salix)和杨属(Populus)灌丛的生物量及更新机制,这对于评估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阿尔泰山脉——欧亚交汇的植被特征 阿尔泰山脉横跨中蒙俄哈四国,其植被具有显著的西伯利亚泰加林和中亚草原的混合特征。 泰加林边缘生态系统: 本部分深入分析了阿尔泰山北坡的暗针叶林(以云杉和落叶松为主)与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报告特别记录了当地的真菌资源,指出在这些寒温带森林中发现的具有药用潜力的担子菌和子囊菌种类,并提供了其生境偏好数据。 干燥草原与半荒漠植被: 针对阿尔泰山南麓的干旱草原,考察了禾本科(Poaceae)和豆科(Fabaceae)植被的群落优势度变化。重点研究了旱生灌木(如沙棘属 Hippophae 和柠木属 Caragana)在防风固沙中的作用,并对比了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恢复力的差异。 第四部分:植物区系地理与演化讨论 在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进行了高层次的植物区系地理学探讨。作者通过比较天山和阿尔泰山植物区系中共享的种群与特有种,揭示了这两个山系在第四纪冰期以来的生物地理联系与隔离。书中提出了“西域植物特有性梯度假说”,认为植被的特有性强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和地理隔离程度的增加而增强。 创新与价值: 《西域植被考察报告》的重大贡献在于,它首次建立了涵盖天山与阿尔泰山脉的标准化植被调查数据库。书中收录了超过1200种植物的精确地理分布点、生境描述及形态特征。此外,书中附带的大量手绘线描图,以极高的写实精度记录了数以百计的植物形态细节,这些图谱至今仍是植物分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为后续关于中亚山地植被变化、气候变化影响以及生态系统保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线数据。 ---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自然探索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昆仑植物志(第一卷)》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我一直对那些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生命体感到好奇,而书中描绘的昆仑山脉上的植物,无疑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身临其境的探险。我能想象,在高原稀薄的空气中,那些耐寒、耐旱的植物如何凭借惊人的毅力绽放生命的光彩。 书中所传达的不仅仅是植物的知识,更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我感受到了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所付出的心血和热情,那种对科学的执着,对自然的深情,透过字里行间传递给我。即使我无法亲自踏足昆仑,通过这本书,我仿佛也能够感受到那里的风霜雨雪,闻到那里的草木清香。它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无限遐想,也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的力量和韧性。

评分

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昆仑植物志(第一卷)》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作品。我一直对那些生长在地球之巅的生命形态感到着迷,而昆仑山脉无疑是这样的代表。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细致和严谨的方式,为我描绘了那里的植物世界。 我被书中那些鲜活的植物形象所吸引,尽管我无法一一辨认,但通过精美的插图和详实的文字描述,我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我能够感受到那些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记录它们时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图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探索、关于这片土地历史的史诗。它让我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也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评分

最近有幸拜读了《昆仑植物志(第一卷)》,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一直对中国西部神秘的土地怀有浓厚的兴趣,而昆仑山脉更是其中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书中对昆仑山脉特有植物的详细记载,如同为我揭开了一层面纱,让我得以一窥这片土地的生命奥秘。 我惊叹于那些植物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生命奇迹。它们如何适应严寒、缺氧、强紫外线?这些问题,这本书都在用科学而又充满诗意的方式为我解答。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些生长在冰雪覆盖的山巅、贫瘠的戈壁、奔腾河流旁的植物,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知识,更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对探索精神的颂扬。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带我走进未知世界的书籍抱有特殊的偏爱,而《昆仑植物志(第一卷)》正是这样一本让我着迷的读物。拿到书的那一刻,精美的装帧和那一抹古朴的墨香便瞬间将我拉进了那个神秘而遥远的昆仑山脉。尽管我并非专业的植物学家,但书中对各种植物细致入微的描绘,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宝库的大门。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生长在高原之上、峭壁之侧的生命,它们的形态、颜色、甚至是生存的艰辛,都被作者用一种充满敬意和深情的笔触记录下来。 我特别欣赏书中在介绍每一种植物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性。即使是对于不熟悉拉丁学名的我来说,通过清晰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描述,我也能大致勾勒出这些植物的模样。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觉得作者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向我们传达一种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想象一下,在那些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那些顽强生长的植物,它们默默承载着多少生命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本沉甸甸的百科全书,又像是一部史诗,让我对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那些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评分

我并不是植物学专业出身,但《昆仑植物志(第一卷)》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将我引入了植物世界的奇妙殿堂。书中对于每一种植物的描述,都非常生动形象,即使是那些听起来很陌生的名称,通过详细的图文并茂的解释,也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植物生长环境的描述,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它们如何在昆仑山那样独特的地貌中扎根生长,这让我对生命的顽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艺术品,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人文的温度。我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每一个微小生命的尊重。它让我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欣赏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自然之美,去感受生命最本真的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